Costco是个很神奇的地方,无论你是多么心平气和的一个人,到了那里就会变得急迫,甚至易怒、暴躁起来。 一进停车场,平时以“温和”著称的加拿大人,也会变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瞅准一个停车位就插进去,无论别人怎么对你响喇叭、翻白眼,统统忽视! 停好了车,可以消消停停地去逛商场了吧? 没有,好戏刚刚开始。 你需要小心地推着车,跟着人群一步步地往里挪,心里不断嘀咕:前面那个人怎么走得和老太太一样慢! 到了柜台前(特别是衣物柜台),黑压压的人群让你不得不放下身段,从人群中钻过去,几乎要上演“全武行”……这个时候任何一件小事,比如周围的人向你嘟囔抱怨一声,再或者孩子调皮乱跑,都可能成为点燃你心情火药桶的火花。在过去的一年里,人们在Costco里争执、打架的新闻,还见得少吗? 直到回到了家,将一箱箱的东西搬下车,坐了下来长吁一口气,这时候可能才会想到:“我刚才怎么这么暴躁,这么失控啊”——有这样经历的人,恐怕不在少数吧。 本来温和有礼,一进Costco就暴躁,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巴斯大学(University of Bath)市场心理学教授Nancy Puccinelli解释,这同Costco的购物环境,以及人们在那里购物的心态有关。 Costco每周都有打折,通常比其他超市便宜很多,这会激发了人们“抢便宜货”的心理。不过,光有这个心理还不足以让人变得暴躁,Costco需要通过一些手段管将它放大。 第一个手段,就是故意抬高购物门槛。首先,不要小看Costco的货柜布局,那是很有讲究的。他们将所有的东西都堆放在一起,让你不太容易找得到。辛苦找到的东西,总会觉得分外珍贵,很自然地就会多买两件了。 其次,要知道Costco可是收会员费的,这等于给每样打折产品都加上了一个购买成本,而顾客在购物的时候,都有一种潜在的心态:要把会员费赚回来。 在这种心态下,当你看到超市里黑压压的购物人群的时候,你还能心平气和地同他们“分享”货柜上的东西吗?你只会觉得他们是“竞争者”,不去开抢已经算克制的啦。 Costco第二个手段则是让顾客互相影响。 另一位心理学博士 Wendy James 则解释,Costco顾客多数都“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这是个社会学术语,指的是在一个组织群体中,个人决策因为受到群体的影响,容易做出比独自一个人决策时,更极端的决定。 在正常状况下,一个人在进行决策时,会有风险趋避(Risk Aversion)的倾向,就是会倾向于避免有风险、可能会造成自己损失的决定。 理性的消费者在购物时,会仔细斟酌价格、数量等因素,做出最有利的决策。可是,Costco是批发超市,稍微买几个大件,购物车就满了。当你看到别人购物车上满满地放着东西,还在拼命买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个“如果不抢就要卖光了”的错觉,而在不知不觉中效仿他们,而你的行为又会影响其他人…… 抓住了这些心理,顾客就成了“蜜蜂”,而Costco则是一个拿着花蜜的养蜂人。无论蜜蜂再多,都乖乖地跟着养蜂人走。于是,Costco每年从加拿大人那里赚走了170亿,一点也不令人奇怪了罢! |
Copyright © 1999 - 2025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5-1-21 23:36 , Processed in 0.131465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