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大陆网络作家撰写文章称,中国一线城市2025年人均GDP将赶超西欧和日本,消息很快上了中国各大媒体网络的头条,引起广泛关注。有学者质疑,中国将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了?怎样才算是发达国家? 人均GDP赶超西欧和日本? 这篇来自微信公众号 “宁南山”9月初发表的题为“2020年,人均GDP赶超西欧和日本时代来临”的文章说,在深圳,官方统计常住人口比2010年增长15%的情况下,2016年深圳人均GDP比2010年增长77.5%,平均每年增长逾9%;若按人均GDP6%的增幅计算,并考虑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0%,到2020年,深圳人均GDP将达3.5万美元,2023年则将达到4.16万美元。 而发达国家过去数十年人均GDP成长一直停留在约1.5%。据世界银行数据,2016年,英国人均GDP为3.99万美元、法国为3.69万美元,日本则是3.89万美元。 2016年,深圳人均GDP为2.52万美元,高于广州的2.1万美元,北京的1.73万美元和上海1.71万美元。但是中国的人均GDP,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只有8123美元,比最高的要低约1/3,居世界第66名。 文章预测,从深圳人均GDP2020年超西欧和日本开始,中国各个地区人均GDP将陆续超过西欧和日本,到2025年中国将有20个以上大城市人均GDP超过西欧和日本。 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已大幅减速 不过,对于这种中国经济持续GDP高企的乐观推算方法,早有专家提出质疑。《经济学人》曾发表署名文章说,如果发展中国家保持每年比发达国家高4.5个百分点的增长势头,能继续以惊人的甚至失之常理的速度追赶着发达经济体,那么就像人均工资一样,其它的东西也会在30多年后与美国慢慢接轨。 “然而遗憾的是,这种希望现在正在溜走。世界银行国际比较项目2014年4月发表的人均GDP数据(已考虑到新的生活成本的改变)分析显示,发展中国家的这种发展已经大幅减速。” 报导解释,2008年以来,新兴经济体的发展速度回落到了发达国家的程度。新的世界银行的数据出来后,建立在购买力平价理论基础上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增长速度在2013年只比发达国家高2.6个百分点。 报导说,在这种速度下,如果还想赶上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那么就不是一代人那么简单了,很可能需要的是一个世纪。如果囊括进中国,平均也需要超过50年的时间。 中国人均收入的巨大差异 即便相信中国经济会持续高速发展,不论各方揭露其中隐含的巨大风险,也不论各方对官方数据的质疑;问题是,人均GDP高企就算是发达国家? 去年,有大陆学者撰文提出“能为弱者付出的社会,才是文明的社会”。文章开篇说,从上海浦东机场到纽约纽瓦克机场,似乎是从第一世界到了第三世界。三十年前到美国和现在相比,原来的那种“先进”的视觉冲击感已荡然无存。 但是,文章说,评价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判断标准不是强者的高度,而是弱者的地位。如同决定一个水桶容量的不是长板而是短板。 “短板”即最低收入是多少?。几年前“茶叶蛋事件”曾披露贫困中国人的生活状况。有网友2011年在大陆天涯社区发帖,指有台湾教授说中国人消费不起茶叶蛋,吃不起冷冻水饺等言论,引发两岸网民网络大战。 “中国人真吃得起茶叶蛋了?”2016年底中国作家黄童超撰文引述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指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刚过1万元人民币,可是同一年农村贫困人口却有7,017万,他们每天人均收入不到7.67元,收入的53.5%用来购买食物,人均每天食品消费支出为4.1元,低于贫困线。 在2015年农村教育行动计划参与的一项中外联合研究中,选取了陕西南部11个国家级贫困县,调查1808名6-12个月的婴儿后惊奇发现:48.8%的被调查婴儿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大约有20%的婴儿存在认知发育迟缓,将近三分之一的婴儿表现出运动发育迟缓,贫血和发育迟缓高度相关。 只不过在中国农村,数不清的穷人没有能力到网上现身讲述穷困遭遇。《经济学人》曾报导,对于中国要在2020年消除所有贫困人口,山西大应寒村的村民被问怎么看这个雄心勃勃的脱贫计划时,都面面相觑,然后笑了。 黄童超还引述官媒新华社的报导称,在四川大凉山地区生活艰难的民众,“大米每10天逢集时才能吃到”、“肉一年最多吃3次”,何况是茶叶蛋。文章称,这样的数字,恐怕会让“不食人间烟火的城市人感到错愕”。他批评大陆网民“似乎真的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国家到底有多穷”。 发达国家的标志:三个付出 而在发达国家,会不计成本地做出三种付出。上述大陆学者指出,首先是为弱者付出;例如在德国汉堡,公交巴士到站后会利用液压侧倾车身,方便腿脚不便的老人或残疾人上下车;在东京,所有地铁车门上都刻有盲文告知盲人所在车厢位置;在美国纽黑文,政府补贴令当地穷困人群得以和耶鲁医学院博士生住相同的公寓。 其次,为细节付出;注重细节品质,而非宏大外观,或许是发达国家的共性。而吹嘘高楼大厦硬实力,忽略生活品质软实力,不是发达国家心态。例如,东京成田机场或许不如北京首都机场现代化,但新宿街头的公厕设施,绝对堪比北京五星级酒店。虽然中国一座三线城市的高楼大厦都不逊大阪,但在日本,即使偏僻小城都可以放心直饮自来水。 再者,为未来付出;例如,德国一所名为“未来之屋”的公寓改造项目,改造的目的是令建筑更加环保节能,但改造成本通过租金回收却至少需15年。面对如此不经济的方案,投资者的理由很简单:这是未来。这些类似很多没有经济理性的行为,实则都是为未来付出。 文章解释,当人道主义精神超越实用主义精神,当整个社会出现大量愿意不计成本服务弱者的社会群体时,这个国家必定是发达国家。 但是,面子易学、里子难补。文章说,如果一个国家只斤斤计较眼前经济利益,只愿为廉价的服务和商品买单,不意为未来做长远规划和投资,那么,这个国家很难从“跟随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升级成“引领发展”的发达国家。 文章最后表示,对于德国落后的高铁网络、陈旧的基础设施、低矮的建筑颇为感叹;不过“什么叫发达?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专家海宁·埃勒曼如此反问。发达的建筑、发达的铁路、发达的技术……“这些都只是实现目标的工具,而非值得追求的目标本身”。 最后的问题是,一个政府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实实在在为广大民众的现在和未来着想,还是为表面博得喝彩赚业绩?这决定施政的方向根本不同。
|
Copyright © 1999 - 2025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5-1-22 05:03 , Processed in 0.148774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