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互联网世界,什么文章能立刻变成网红文?署名李可的一篇文章,一上网就引起十万多人的关注,引起广泛的共鸣和传播。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位北京老人罹患流感送进医院不久死亡并随之火化的过程。作者讲述了在北京求医之艰辛,过程之复杂,耗费之巨大,牵扯的家庭和社会资源如此之多,引起很多读者的反响。有评论指出,这篇文章抓住了中国最有发言能力的中产阶级的苦闷心态,将中国、中产、中年这“三中全汇”于一炉,是写给全体中产阶级的一份“医嘱”。 这篇文章作者是“李可”,南方人,北京公司高管,同东北人妻子岳父母住一起。文章很长,有两万多字,最初是在微信上发出来的,一夜之间,在网络疯传,“席卷舆论场”,读者网评无数。网络作者令狐卿(搜狐网)发表评论说:“它像一段无词的歌曲,每个人都在旋律中注入想法。” 生命、死亡、爱情,是文字、文章永恒主题。 李可的文章是这位南方人发自肺腑的一段“挽歌”,它用浅显直白甚至白描的形式,讲了一个令读者心酸的故事:60岁的岳父,因为一场感冒,就在北京医院里躺倒直至生命最后衰竭、离世并火化。 为何小小感冒能要人命?这个问题很简单,但回答起来很复杂。可能基因不同,也可能机遇不同,还可能身体抵抗素质不同。以李可岳父为例,在寒冬开窗呼吸新鲜空气加锻炼(东北很多人有这习惯),然后就罹患感冒,然后就躺倒,然后就送进小医院,然后就送进大医院,然后感冒变成肺炎,然后启用体外人工肺,再然后,人就没了。再再然后,遗体火化了。在医疗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如此发达的今天,一个鲜活的生命就在耳顺之年告别这个世界,留下悲痛欲绝的妻儿家人相拥无语问苍天。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令狐卿说,在中国,我们知道,教育和医疗,是包括中产在内的所有中国人的痛点所在,是老百姓的命运共同体的两大内核。李可岳父去世,是北京医疗条件太差? 北京是中国首都,首善之区,人才济济,也是医疗条件相对完善发达的地方。按照李可这位北京居民的描述,他们一家是跟这个医疗制度打交道,人故去非“战之罪”。家人包括医务人员都已奋战过,“尽力”了。那么,这篇文章的意义何在?它给人们的启示或启迪,又在哪里? 这篇文章是这样开头的: 女儿:“姥爷怎么这么长时间还不回来?” 妈妈:“姥爷生病了,在医院打针。” 女儿:“姥爷是我最好的朋友,姥爷给我吃巧克力。” “妈妈怎么哭了?” 李可用这样的开头开始了整个就医历险记。他接着说:本文逐日记录岳父从流感到肺炎、从门诊到ICU,29天阴阳两隔的经历。涉及就诊、用药、开销、求血、插管、人工肺(ECMO)等信息,希望大家用不上! 它的结尾是: 但又一想,确认是走了。 女儿还不能理解死亡,大喊:“我要姥爷给我吃巧克力。”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会尝到哪种滋味。 ======================== 感谢在这段日子支持我们的亲人、朋友、同事和领导! 很幸运此生与你们同行。 作者文字浅显直白,不矫揉造作,全是白描,没有煽情,淡淡笔锋,没有抱怨,只是透露出隐隐忧伤甚至些许苦涩幽默。但是,很多读者从这种描述当中读出悟出很多东西。 很多人在想,流感雾霾无疆界,皇帝可以轮流做,病毒哪天到我家。很多人看了李可文章,就深感流感或传统感冒的威力,加以重视起来,看病就医打针吃药,不可掉以轻心。令狐卿说:这是文章的效力,比得上一千篇流感科普文章。“作者做到了这个份上,也算是造福社会了。” 李可作为公司高管,还算是“有钱阶级”,他都在加护重症病房老人病榻前几乎一筹莫展,一般老百姓会想,这种事,我家要是遇到怎么办?我们就一定“人定胜天”?想想大概也没什么必胜把握,这也就是读者为何要对文章产生共鸣的根本原因。 凤凰网在发表这篇文章时加了编者按。它说:作者以日记的形式详细记录了岳父从染病到去世短短29天的全过程。一个“小感冒”最终要了命,其中更有各种辛酸:医院床位紧张,要托关系才能进;ICU花费巨大,1天两万,甚至要考虑卖掉北京住房;一人住院全家奔波,需要老家亲友来京支援。更有异地医保、医学伦理、太平间潜规则等种种深层次问题。 凤凰网说:“作者用平实的语言,严谨的治疗过程描述,和丰富的医患关系真切感受,深刻揭示了生命的脆弱,中年家庭的巨大压力,医疗体制的深刻问题,和人性的美好丑陋……一场感冒掏空一个北京中产家庭,这让每个人身临其境,也让每个人设身处地未雨绸缪,更让决策者不忘初心,不敢懈怠。” 其实,任何读者都知道,医疗、教育,应该也只能是“决策者”的“初心”的一部分,无论是当年的“超英赶美也好”,“四个现代化”也好,“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也好,“不忘初心”也罢,决策者最原本的初心,就是让老百姓免于各种无妄之灾和无端恐惧。 凤凰网文章之后,读者留言评论: “坚持看完,泪奔。人生不易,善待自己。” “如果是普通人,经济差的一般家庭,早就不治疗了!小编是个好女婿。” 中共党报人民日报也发表了一篇评论:标题是:《流感下的北京中年》 让生命与生活都更坚强》。评论说:文章引发广泛共鸣,“正是击中了人们心中崩得最紧的弦,折射着时下弥漫的中年焦虑、中产焦虑。” 文章说:如果把自己放入作者(李可)的处境,大多数人可能也难以想象,自己会有什么样的解法,或者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文章说:去窗口排队挂号也好,找熟人寻找床位也好,如何陪护、怎样救治,已经超出了很多人日常的经验,也超出了很多人能掌控的范围。“也正因如此,‘阅读此文才会产生一种集体性的不安与无力之感。” 人民日报海外版也发表了评论。它的标题是:是谁“打垮”了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它的回答之一是:科学知识不够或是对科学的尊重不够:“由此来看,‘相信科学’、尊重理性似乎应该成为该篇文章带来的主要思考,尤其是在一个现代社会。这或许也是中国迈向一个现代社会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阵痛’。”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2-22 12:37 , Processed in 0.130541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