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留学已经不是潮流,只要有点经济基础,家长们都会把孩子送出国深造。 然而,你知道吗?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出国的,本着给孩子镀层金,不想却耽误了孩子的一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与内文无关 最近,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学业压力门诊的徐鸥医生就碰到了一个。彬彬,是个17岁的杭州大男孩,家境殷实。 一年前,高一,家人把他被送到加拿大读高中,因为自理能力较弱,就寄宿在了别人家中。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总归有点不适应,无论是他还是父母都觉得,适应一阵子就会好了。 然而,时间一长,开朗的彬彬变得话很少了。寄宿家庭会时不时地嘲讽他两句。“英语一点进步都没有,也不知道有没有认真学。”“生活能力这么差,以后怎么办?”…… 这些话,他也憋着不和家里说,都是自己消化。渐渐地,他不吃饭,不洗澡,更是被人家嫌弃了。 闲话传到了国内,彬彬的妈妈实在不放心,结束掉了手上的生意,来到加拿大,把儿子接到了加拿大的亲戚家里,决定陪读。这也丝毫没有改善彬彬的状况。他在学校里和同学相处不好,便开始厌学。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今年年初一天晚上,妈妈正在睡觉,深夜突然睁眼,发现彬彬就站在床头。然后,彬彬掐住妈妈的脖子,还对她一阵殴打。满脸淤青的妈妈逃到了楼下的保安室,将就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儿子看到妈妈脸上的伤,一脸无辜。“妈妈你怎么了?” 这下,妈妈才意识到,问题大了。她帮彬彬结束掉在加拿大的学业,回到杭州来看专业医生。 徐鸥说,彬彬在人际交往中已经出现问题,属于抑郁的一种,后来他才会把精力放在游戏上。当时来看病的时候,彬彬已经不上学了,沉迷在游戏中。经过一阵子的心理治疗,他已经开始慢慢接纳外界的人和事。 “其实,现在很多父母都盲目一味地想送孩子出国。要知道一个陌生的环境,父母不在身边,年纪又小,经历也少,其实是需要很强大的心理的,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适应这个过程。所以,我建议,家长们可以在孩子出国之前做个心理评估,看看到底适不适合在这个年龄段独自去面对,会减少很多以后会面临的问题。”徐鸥说。
|
Copyright © 1999 - 2025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5-1-22 01:45 , Processed in 0.133113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