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坐经济舱往返中澳的华人,一定有这样的体会。飞机上的座椅怎么睡都不舒服,椅子窄,空间小,躺也不是坐也不是,十几个小时比火车硬座还煎熬…… 更可怕的是,十几个小时时间,和一百多人一起挤在闷热昏暗的机舱里,属于自己的区域面积不到一平米。不少人都在抱怨,经济舱的座椅实在是太窄了。 飞机座椅变窄了 事实上,觉得坐的不舒服的并不只是少数一些人。作为航空大国,越来越多的澳洲消费者开始抱怨飞机上的座椅太窄:“我觉得特别不爽,”一位刚下飞机的女性乘客对9号台的记者说,“特别是我旁边还坐了个胖子……” 飞机上的座椅间距到底有多窄? 美国CNN记者做了个对比,他们分别测量了火车,汽车和白宫记者招待会的座椅间距,测量的标准是前后两排座椅靠背之间的距离。结果,火车座位的间隔高达40英寸(1.02米),普通小轿车前后排相隔32英寸(0.81米),而白宫记者招待会的间隔是34英寸(0.86米)。 那么飞机上的座椅间隔有多长呢? 很遗憾,最长的也只有汽车后座那么宽敞——根据相关数据,澳洲维珍航空的座椅达到了32英寸;而国际主要航空公司的平均值只有30英寸(0.76米); 更为糟糕的是,有些廉航的座椅靠背好像还是不能调的。 从前的飞机座椅并非如此 然而,飞机座椅并不是一直都这么挤死人的状态的。 至少在1985年,国际主要航空公司的座椅间隔都在34到36英寸(0.86到0.91米)之间,在进入九十年代后,座椅间隔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开始越来越短。等乘客意识到时,他们放腿的空间已经比三十年前少了10厘米了…… 另一方面,座椅的宽度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在2000年前,国际航班的座椅宽窄还有19到20英寸(0.5米左右),但在进入本世纪后,国际主要航空公司不约而同地把座椅慢慢调节到了18英寸(0.46米)以下。 根据 Flyer Rights 提供的数据,从 2000 年左右至 2010 年左右,国际主要航空公司的平均飞机座位尺寸从 18.5 英寸(47 厘米)减少到 17 英寸(43.18 厘米),而平均座位间距则是从 35 英寸(88.9 厘米)缩小到 31 英寸(78.74 厘米)。 这个变化在最近几年里尤其明显。在 2010 年,波音所收到的波音 777 的订单基本都是标准的 9 排机型,只有 15% 是 10 排的机型,到了 2013 年, 这个数字一下子上升到了 70%,打破了长达十年的传统。 不仅如此,各个航空公司都在通过促销、超售等方面降低空座率,全球的乘客运载率从 2005 年的 75% 上升到今年的 80.6%,而这意味着飞机变得更加拥挤,乘客没办法利用空座来让自己的旅途更舒适了。 航空公司:利润最大化 在最近几年里,全球航空的净利润不断上涨,从 2005 年每搭载一个乘客就亏 1.9 美元,增加到今年每多一个乘客就多赚 7.7 美元。 对于航空公司来说,一架飞机能搭载越多乘客,就越能将利润极大化。然而,在它们增加机上座位的同时,能否兼顾飞航安全也很重要。 为了满足航空公司利益极大化的目标,飞机制造商开始想办法让座椅更“苗条”,重新设计座椅后放置杂志和警示手册的袋子,将座垫换成延展性更好的弹性网纱材质,还有调整座位间的扶手。 Teal Group飞航产业分析师阿布拉菲亚(Richard Aboulafia)说:“设计飞机座椅有两大目标:塞进更多的人和让整架飞机更轻。” 显而易见,间距缩短了,座位就可以增加。一趟飞机就能塞下更多的乘客,航空公司自然就能多赚钱。 腾出空间给头等舱 实际上,几年前,国内国外都有航空公司认真研究过在飞机上卖站票的可行性,甚至还设计了“站立支架”,要不是被相关部门叫停,他们怕不是真会把机舱弄成沙丁鱼罐头…… 另一方面,经济舱让出了更多空间,航空公司也可以增加更多的“高等舱位”。也就是说,经济舱的放腿空间都被土豪拿去用了。经济舱省出来的空间可以多加四排高等舱。 事实上,有一个鲜为人知且略微残酷的事实是:我们绝大部分低价乘客并不是航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据调查,英国航空有一趟从伦敦希思罗机场飞往华盛顿杜勒斯机场的直达往返航班,共有224个座位:经济舱(蓝色)122个,每个票价876美元,则经济舱收入为106872美元;高等经济舱(黄色)票价2633美元,一共40个,收入105320美元;公务舱(红色)48个单价6723美元的座位,收入322704美元;头等舱(绿色)的14个座位,每个票价8715美元,收入总计122010美元。 如果你对上面这一堆数字头晕的话,那么直接看结论:这趟航班总收入的84%是由非经济舱乘客提供的。122名经济舱乘客的票钱加起来还没有14个头等舱客人的多…… 安全隐患 专家表示,可不要小看缩水的这几厘米的变化。很多时候你在飞机上“辗转反侧”的原因,就是因为座椅少了一寸。2013年,空客公司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指出,在18寸椅子上打盹的乘客报告的睡眠质量,比睡在17寸上的高53%,而且他们普遍更不容易醒来和被打扰。 伦敦睡眠中心的Irshaad Ebrahim博士表示:“在长途旅行中,一英寸就能带来非常大的不同。” 此外,虽然在飞机座椅设计上有许多方法可以让空间变大,但有的消费者保护组织仍不买单,它们认为座距缩小不是舒服与否的问题,而是安全的问题。 Flyers Rights主席哈德森(Paul Hudson)表示,为了飞航安全有必要对座椅的座距和宽度设限。乘客越长越大,但飞机座椅却越来越小,而现行规定仍要求飞机上的乘客要能在一分半内全数撤离。“明显的,如果你挤进一个非常狭窄的空间,要在发生紧急情况时逃出来就更难。” 花招百出的航空公司 实际上,调节座椅间距并不是航空公司“揩油”的唯一方法。在很多你没留意或看不到的地方,他们都动过各种各样的小心思,简直可以说是从牙缝里省钱。 1980年代时,美国航空(AA)的一名空乘发现,将近四分之三的顾客在吃飞机餐时都不吃沙拉里的橄榄。时任美航总裁克兰德尔(Robert Crandall)得知后,马上下令去掉飞机餐的橄榄,而这一项调整每年为美航节省下了4万多美元。 1994年,也是在一个空乘的建议下,西南航空停止为垃圾袋打印公司商标,这一项又为公司省下30万美元的开支。 瑞安航空还想出了这么一个主意:取消飞机靠背上的置物袋。因为这样一来乘客就不会把垃圾放在里面,省下了一笔清洁维护费用。 有些省钱省出花儿来的廉航,甚至还会让空姐在飞机起飞前下飞机去做检票工作——这样他们就不用多雇一个检票员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也不必太抱怨航空公司的“抠门”行为。某种意义上,正是这些措施才能让我们买到几千甚至几百的低价机票。 另一方面,如果不是那些在头等舱喝着香槟的乘客出钱,绝大多数航空公司是没法把跨洋飞机经济舱压到万元以下的档位的。航班就很有可能像1950年代一样变成少数贵族才能消费得起的“奢侈旅行”。 总的来说,在价格和舒适度之间,航空公司选择牺牲后者来弥补前者,而绝大部分乘客也接受了这一事实。 |
Copyright © 1999 - 2025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5-1-22 05:04 , Processed in 0.129285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