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可以说,东北年轻人是全国最不想生孩子的。 辽宁省政府最近印发的《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中提出,要完善生育家庭税收、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政策,探索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励政策。 催生这事儿,东北很急,不过东北的年轻人一点都不急。 当下东三省的生育率,分别以0.73、0.74、0.75在全国各省中垫底,比全国平均线1.18差了一截,更比饱受“少子化”困扰的日本差了近一倍。 年轻人不生孩子,随之而来的是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截至2017年末,辽宁省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2.65%,同期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7.3%。 一边是年轻人不生孩子,一边是老龄化日益加深,东北的人口结构堪忧。以至于,《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一方面催生二孩,一方面不得不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还要支持老年人才自主创业呢。 今天东北的人口危机,跟其历史上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是分不开的。 历史上的东三省特别是辽宁省,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城市化程度较高。1985年辽宁省城镇人口约50%,而当时全国城镇人口只占23.71%,足足差了一倍。越是城市化程度高的省市,人口出生率越低,计划生育的成绩也就越大。 大学时有室友是沈阳人,本来有一个比他小6岁的妹妹,爸妈迫于压力最终流产夭折了。当时室友的爸妈都在工厂上班,违反计划生育的后果是被开除,别说养不起妹妹了,一家人的生计都要成问题。 三十年过去,今天辽宁省给室友这样那样的生娃福利,室友也不想生了。 二 低生育率与人口老龄化是全国趋势,明日中国看今天的东北。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在“全面两孩”政策开放两年的时间里,不但每年出生人数都远远低于国家卫计委的预测,而且仅仅第二年,就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更让人焦虑的是,经济学家马光远指出,2016年出生人口虽然有增加,除了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的初始效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2016年是农历的猴年,北方的习俗,羊年生孩子的人要少一点,都憋着生小猴子去了。 况且,全面两孩政策开放以后,按照2016年人口普查的结果,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也只有1.7,远远不到人口世代更替水平的2.1。要维持一个国家的长久发展,总和生育率必须超过2.1,也就是俗称的人口世代更替水平。 全国的年轻人显然都不想生孩子。人口学者姚美雄在2016年就指出,中国0至14岁的少儿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经降至16.5%,远低于27%的世界平均水平,处于严重少子化水平。一个直观的现象是,小学入学人数大幅减少。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全国老龄化进程也在加速。据预测,到2030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25%左右。到205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即30年后三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 现在的年轻人,想想30年后自己老的时候,膝下无孙,上街都是跟老头老太太打招呼,会不会有了生孩子的动力呢? 三 依然没有,尤其是东北人。年轻人首先要顾着当下,来不及忧虑未来。人口结构问题带来的压力,正成为东北年轻人身上的一座大山。 人口老龄化导致的,是东北年轻人抚养老年人的压力增大。 人社部公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发展报告2016》,抚养比全国平均值是2.8,也就是2.8个劳动力(缴养老保险)要养一位老人。数据最低的是黑龙江,仅1.3,几乎相当于1个劳动力养一位老人。 这导致东北的养老金比较紧张。2017年辽宁养老金存额可支付月数为5.9个月,远低于平均水平17.2个月。为此,7月1日起全国正式实施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 据彭博报道,涵盖全球178个国家的彭博夕阳指数显示,中国平均3.5名在职人员承担1位退休者的养老金,而更为合理的数据应该是7.3人支持一个老人。 与此同时,2012年中国15到59岁的劳动力年龄人口第一次出现绝对数量的减少,按趋势,在2010年到2020年中国的劳动力人口累计将减少近3000万人,人口趋向负债。 人口负债意味着创造的财富多用来消费,用于积累与投资的资源不足,进而限制了经济增长,经济因此可能出现停滞甚至是倒退。2016年上半年,吉林GDP增速为6.7%,黑龙江为5.7%,辽宁为负。 经济的不景气,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走关东。同事是哈尔滨人,2016年初从公司辞职来到北京,“企业基本就不盈利了,有时候基本上就是入账一笔发工资,我离职的第二个月,就发不出工资了。” 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出180万。而在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东北地区还有人口净流入36万。 与一般印象中的东北衰落以及人口流失不甚吻合的,是东北的房价。 国家统计局7月17日发布了2018年6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东北地区,像长春、哈尔滨、沈阳,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明显上涨。 有东北朋友调侃说,“房价成功抑制了生育率。”年轻人买房,掏空了长辈的六个钱包,哪还有闲钱去生孩子。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曾表示,拥有第二个孩子是每个中国家庭的权利,但是沉重的经济负担成为阻碍这一权利实现的瓶颈。据卫计委2015年生育意愿调查的结果,因为经济负担而不愿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占比达74.5%。 经济账让东北人的生育观念,显得和中国其他地方不一样。很多东北人生了女儿就高兴,生了儿子就皱眉。 因为从经济角度考虑,养女儿比养儿子划算。女儿出嫁,经济条件好就多给她点儿,经济条件差就少给她点儿。儿子则不同,娶个儿媳妇没房可不行。 有分析认为,今天东北人的前辈都是从华北地区闯关东而来,家族观念相对淡漠,认为眼下的生活最重要,下一代人的问题下一代人解。 从这个角度来看,东北人的观念相对进步啊,年轻人的思想越是进步,就越不想生孩子。就像某作家写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自由,让人觉得应该为自己而不是为下一代而活。 如果换成东北朋友的大实话就是:“滚犊子,婚都不想结还生什么孩子,一辈子不安生。”话糙理不糙。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11-2 15:32 , Processed in 0.128147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