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和其它许多国家越来越流行的两种电子支付方式(Public Domain) 近日,中国媒体开始热炒今年6月,央行要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非银行机构提交大额交易报告的通知。但媒体报道和学者对这一通知的看法迥然有异。 中国媒体的相关报道主要来自财经网、券商中国等财经类媒体。他们援引的通知是《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非银行支付机构开展大额交易报告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通知规定,2019年1月1日起,包括微信支付、支付宝等在内的非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必须对四种交易情况上报,其中包括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5万元以上(含5万元)、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含1万美元)的现金收支;还有,自然人客户支付账户与其他的银行账户发生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20万元以上(含20万元)、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含1万美元)的跨境款项划转等等。 相关报道不约而同地强调,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预防洗钱和非法融资等行为。毕业于清华大学的财经分析人士秦鹏不同意这种判断, “本能上感觉这不像是针对人民币,人民币在国内再怎么折腾,她也不怕。只有涉及到跨境的(交易),她才会去限制它。”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大学商学院教授谢田认为,所谓预防洗钱只是虚晃一枪, “她真正要限制的是涉外的,就是那一万美元的交易额。因为是非银行的机构,她可能是通过线上的储户,或者是地下钱庄,或者是影子银行等涉及到外汇进出中国的运作。” 从2016年底开始,随着中国外汇储备流失的问题凸显,中国政府逐渐收紧外汇管制,到2018年更是接连出台相关规定。今年1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推出《关于规范银行卡境外大额提取现金交易的通知》,规定境内银行卡境外提取现金限额10万人民币。 6月央行又推出了前述提及的《关于非银行支付机构开展大额交易报告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10月,政府部门发布《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其中就涉及非银行支付机构,这实际上是对6月份的通知作出了更详尽的规定。 谢田认为,在这个问题上,还要看到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 “中美贸易战已经导致中国出口锐减,并且预期2019年马上就要开始,出口会大幅度缩减,实际上中共的外汇储备会面临枯竭。” 秦鹏认为,6月份的这个通知,涉及到外汇管制更具体的方面,主要是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在跨境支付方面的违规问题, “2013年起,中国外汇管理局开始试行支付机构跨境外汇支付业务,一共有33家参与了,其中包括支付宝、钱宝,还有财付通等很多(第三方机构)。” 据中国《金融时报》今年9月份报道,几年来,由第三方机构进行的这种境外支付业务迅猛增长。国家外汇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试点支付机构办理跨境外汇收支金额分别为67亿美元、133亿美元、222亿美元。 但2017年外汇局在对跨境支付机构的专项检查中,发现了这种业务的三大风险,包括交易真实性审核、超范围经营和本外币监管套利风险等。支付宝还因此被罚款60万元人民币。 网友“套路段子手”在回复记者推特采访时说,中国央行的这种做法是为了建立对银行之外各类准金融机构的监管架构,包括防止洗钱;与之相比,美国的金融体系早就建立了相关的监管体制。 但谢田认为中美在这个问题上性质不同, “中共她首先是一个强制结汇、控制外汇的这样一个政权,老百姓没有自由自在兑换外币的权利。美国的做法主要还是为了洗钱,虽然中共有时候有一点点防止洗钱的目的在里边,但这并不是主要目的。” 谢田依然认为,央行的这个通知主要还是为了进行外汇管控。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2-22 04:15 , Processed in 0.152630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