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99%的人都必定经历过这3个“经典过年环节”:
“太极式”送礼:明明已经打算收下红包礼品,却左拉右推,彼此演起默契的“拔河赛”;
“喊出来”敬酒:轮番互相敬酒、劝酒,在餐厅高声喧哗,引起旁人频频侧目注视;
“主动式被动”买单:明明没有很想要请大家吃饭,却为了抢夺账单,在服务员面前差点打起来;
相信很多人也曾希望避开这些“不必要”的礼仪:”为什么做人就不能够率性、直接一点??“
有时因为担心落下”不近人情“的口柄,我们不得不伪装自己去维持一个”会做人“的形象。过年时期充斥着密集而繁复的人情和礼仪,让人只觉得无比厌倦。
在一部分年轻人的眼里,中国传统里那些复杂细致的人情礼数,恐怕已经成为僵化、过时、冗赘的仪式。
由于从小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如今的80、90后普遍更喜欢简单、开放、直接的相处方式,因此在与家中年长一辈的交流接触中,时常感到自己格格不入,无所适从。
也许不少人甚至已心中盘算着,不会再给自己的下一代灌输教育这些“无用“、”过时”的礼数。
但一向以“礼仪之邦”为骄傲的中国,以及那些长辈们口中常提及的“文化传承”,果真就是如此虚伪、麻烦的一个“糟粕”吗?
未必。
“礼”本是出于同理心的考虑
有时候,或许我们都忽略了,“礼”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遵循“礼”只为了自己,比如维持美好的形象,或者满足自己好奇心、虚荣心或其他欲望,那么无论做得多么漂亮或得体,都无法避免会让人感到虚伪、尴尬、甚至是愤怒。
所以当一些长辈用“谦虚式炫耀”的问话来“关心”我们的时候,我们内心会如此的抗拒和厌烦不已。
但真正的礼貌,其实很美好,它的内核是一种推己及人的同理心。
而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里同理心指的是对他人情绪和情感的觉知、把握与理解的能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心理换位”,或者“将心比心”。
如果在地铁上看到白发苍苍的公公婆婆上车,我们几乎毫不犹疑便会给他们让座,因为我们知道老人家要一直站着挤地铁,是件很辛苦的事情。
正如法国哲学家卢梭说道: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
在我们眼中看到的一些“虚伪/尴尬/不必要”的礼数,其实有它真正礼貌的部分,有着本来应该被传承的理由:
敬酒时先敬客人,再敬家中的长辈;这是贴心顾及到,前来拜访的客人此时正身在相对陌生的环境中,比起家中的长辈,他们更容易在这种场合感到被冷落、或者不被尊重;
送礼时双方互相推让;这是因为送的一方,想通过礼物表达自己的祝福和情谊,而收的一方,则觉得看到礼物已能感受到浓浓的情意,而且心疼对方破费,所以才推让;
不论一个人的动机是什么,倘若ta的言行彬彬有礼,总能够让人印象加分,大家都喜欢这样的人。
因为“有礼貌”里面其实包含着“能够替对方着想,顾及对方的感受”的潜台词。
所以有时候,人们最初遵循“礼”并不是隐瞒或者虚伪,而是出于同理心的考虑。
倘若我们尝试用“同理心”作为出发点,去重新看待这些人情和礼数,相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者消除内心的不解、抗拒和尴尬。
但如今有一个无奈的事实便是,由于只有礼仪的“规则”被遵守下来,缺乏同理心的培养,“礼”在现代中国有时会变成一个本末倒置的情景:
大家本应是一种“情到浓时”的“卿卿我我”,现在却常演变成虚假的推让、争抢、甚至是人情关系的互相利用……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1-21 04:17 , Processed in 0.029151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