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以淡叙方似真 意含质朴乃致远 】
[ 赏析 * 月华如伞/雪月]
文/夕落山岚
点评:
这是一首情感诗,情感诗的特点:触景生情,有时一草一木,一件小事就让诗人激动不已。“雪月”此诗,文笔沾情,情感动人,浅白如话,诗句含蓄,意味深长,一扫女子悲怯泪水的惯用手法,新颖夺目,当推好诗。
浅析:
好的诗,初读或许不觉其好,但再读几遍以后便慢慢入景入味而知其妙。抒发情感有两种。一种是大喜大悲,似苍海横流,火山喷爆,欲把天地人情写尽才方休,却往往是“自己激动”、“别人不懂”、“华丽纸上”、“笔下无味”,这一类诗意浅味薄;另一种是传情意浓,以含蓄的语句来描绘自然情感,把诗人的思想、情感隐匿于字句中,貌似平淡而有韵味,少有激荡却思情悠远,这一类诗细品才有觉有味。
诗总是有感而发,境界高低,就看作者所乐、所悲、所思、所忧是否能牵动读者的心扉,让读者自己走进诗里。从观“雪月”此诗, 文笔优雅,妙韵天成,只将“月华”作情语,美景、良辰、柔情,组合成一幅舒心悦目、动静相宜,情义交叉的水墨丹青,给人以美丽的遐想。
该诗的起句淡雅优美,“月华如伞,笼我于光影之间”,这是谁都知道的自然常景,只是“雪月”仅仅把它比作“伞”而已,并无“语惊众人”之处。然,笔锋一带,“丰满的灵魂囚于荒芜的园囿,心与身体一样骨感”,味道就来了,与那些闺怨诗总离不开一个“愁”字,“一行书信千行泪”不同,一种幽幽的怜悯便在读者的心底涟漪,怜香惜玉的由念便随之产生……
“思绪变得狭长,如山谷,如丝线,渐行渐远,一直到达你幽居的山前”,作品语言新鲜活泼,浅白而有魅力,一意流转,不再说“月华”其它事,直达“你幽居的山前”,切明了主题而具有自己独创的韵味。原来诗中暗藏的主人公是那个“他”,一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灵,牵动了读者的神经!
那么这个“他”是谁呢?大家急于想知道,而“雪月”笔锋轻轻一转,“美丽皎洁月光垂悬一个个秋千,我游荡期间,努力攀援”,似乎又回原点,但又高于原点,充满了浪漫和想像力。“秋千”二字便牵着读者的思绪与作者一起在月下荡漾。一首小诗,竟有尺水兴波的功力,下笔匠心,韵味意长。
“我把右手放在左胸之前,你的幸福,我嫉妒,你的真爱,我无缘”,这才是作者用“心”在说话,更添加了女性含蓄的矜持与要表达的思想。“幸福”、“真爱”、是每个女性向往的美梦;“嫉妒”、“无缘”又是每个女性的感叹与遗憾。原来诗句的内涵,是女性们渴望的“天籁之音”,并非作者自己。至于结果如何?作者并没有说,也不需说。通过“梦境”慰藉一颗孤独心灵,宽解一份实现不了的渴望,这才是诗的魅力,好的诗是“字有余义、句有余音、篇有余韵”。“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诗不能面面俱到,也不可以面面俱到。诗需要的就是生活的感受力和艺术的表达力。
这首小诗之所以能够得到“过客”老师的音画图解,歌唱家“芳薇”老师,作曲家“祝远良”老师的青睐,谱曲,演唱,是与“雪月”的文学功力分不开的。流丽和婉约的曲调,轻快,含蓄,深婉的旋律,更提升了诗的韵味,使每个读者都入其境,陷入了遐思,这便是迷人之处、动人之处。
《月华如伞》
词: 雪 月
曲:祝远良
演唱:芳薇
月华如伞
笼我于光影之间
丰满的灵魂囚于荒芜的园囿
心与身体一样骨感
思绪变得狭长
如山谷 如丝线
渐行渐远
一直到达你幽居的山前
美丽皎洁月光垂悬一个个秋千
我游荡期间努力攀援
我把右手放在左胸之前
你的幸福
我嫉妒
你的真爱
我无缘
月华如伞
笼我于光影之间
Copyright © 1999 - 2025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5-2-18 19:31 , Processed in 0.035146 second(s), 24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