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华人网

标题: 理財顧問 转 [打印本页]

作者: nidie    时间: 2006-6-3 11:20
标题: 理財顧問 转
http://www.chineseworld.com/wj-books_news.php?nt_seq_id=1365289&ct=90
作者: nidie    时间: 2006-7-1 00:18
标题: 理財顧問 转
理財顧問

●那天去恒生銀行,本來只是把一點到期的小錢,轉換成新的定期,以博仍是微薄的利息。沒想到那櫃員叫來理財顧問,把本人引導到那小隔間坐下,享受了一下特殊的待遇。

這特殊待遇,一是可以坐著,二是那理財顧問,通常是打扮入時的小姐,那天恒生的小姐,就是指甲塗著深綠色的一位。但這種特殊待遇,慢慢的不舒服感就上來,因為那小姐看著你,只當你是一個迷途的羔羊,要引導你進入羊圈。

那天恒生的小姐,並沒有馬上幫人辦事,而是落足嘴頭,拿出一疊疊資料,不是說股票的新玩法,就是說基金的新方式,一句話,就是要把你說說得暈頭轉向,最後簽字認數,買下你一輩子也不見得能明白的股票組合和基金組合。

這是個人切身的體會,但香港有相關的調查,說那些各種形式的理財顧問,是一點都不專業,他們提供的理財之道,實際上理的不是你的財,讓你生財有道,而是理的銀行進帳,讓銀行永遠有進帳。

比如有理財顧問提供的股票玩法,就是以現金回贈相誘,讓你買某一股票組合,到最後股票是漲了,則銀行和你都有錢收,股票跌了,則你要接住跌下的股票,還得付給銀行鐵定不變的佣金。

如今香港的各家銀行,不論大小,都精心改裝,縮小了櫃員服務的範圍,增設出理財顧問的座椅。以外界一般的眼光看去,香港的銀行,是提升了服務水準,增加了對顧客的尊重。但明眼人看去,則是在無法規範之下,出現了一個個陷阱,一不留神,就要掉將下去。 朗然


作者: nidie    时间: 2006-8-23 21:08
标题: 實際上是理掉你的財
他們提供的理財之道,實際上理的不是你的財,讓你生財有道,而是理的銀行進帳,讓銀行永遠有進帳。 加上自己的進帳。
作者: nidie    时间: 2006-9-14 22:19
标题: 有IG 的人打电话来,促销。
希望以后不要随便打电话干扰。谢谢IG的那位了。
作者: nidie    时间: 2007-1-1 10:24
标题: 祝各位新年快乐。
祝各位新年快乐。新的一年里不受骗,不上当,管好自己的钱。
作者: vincent_s    时间: 2007-1-2 08:47
标题: 谢谢搂住
谢谢搂住:cool:
作者: zaiheyang    时间: 2007-1-2 10:09
标题: 理财上不要太相信别人
某个著名理财顾问的名言是: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话确实是真理。但让谁为你理财,却很难把握,市场上理财顾问业务水平和道德水平良莠不齐。真的很难选择。

我是几年前委托一个经常在报上发表理财文章并经常办理财讲座的顾问来投资我的RRSP以及一个孩子的RESP的。实话说,该仁兄人还可以,给人印象还是比较诚恳老实的那种。但几年理财的结果虽然不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但确实令人大失所望。至少与其文章和讲座所吹嘘的相差甚远。其实,投资市场有波动是正常的,凡投资者必须有心理准备。只是最近的一件事对该理财顾问的道德水准产生了一些疑问。

最近该理财顾问撰写的一篇关于RESP的文章,历数GROUP plan的种种弊端而推崇Individual plan.其实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并不为怪。只是联想起该君在本人投资RESP时的态度和行为让我觉得有点恶心。且让我细细道来;

几年前在该君处购买了RRSP和第一个孩子的RESP,觉得该君人还比较诚恳,服务也还好(尤其是生日时还接到一个生日快乐的贺卡,觉得挺人性的)。去年第二个孩子出生时也准备在该君处购买RESP。刚好此时某团体RESP代表也在向本人推销RESP。本人本来是倾向于在该君处购买的,因为实在没有时间和精力对付太多的理财顾问。但出人意料的是,该君竟然建议我不在他那里买individual plan而在别处购买团体的,理由是团体的风险小,收益也大,并拿出某团体机构的报表给我看,平均年回报在8%以上。当时非常感动,觉得该君确实很诚实的。确实在为客户所想。结果我就根据他的建议在某公司购买了某团体RESP计划。

本来事情也就完了。但后来偶然得知,该君放弃我的RESP另有隐情:他与那个团体销售的代表达成一个交易:他放弃我的RESP,而那个团体代表为他介绍一个RRSP客户。因为他做RESP佣金很少,所以并不在意失去一个RESP客户。得知此事后,感觉自己成了他们交易的牺牲品。非常气愤。不过歪打正着的是:今年报表出来后,第二个孩子的团体计划确实比第一个孩子的individual计划收益好。

这件事情后,得出一点感想:
不能太相信理财顾问的话,他们所言所做均出自于其自身利益,绝对不可能如他们所说的客户利益至上。

某个网友对前面所引述的某著名理财顾问的广告词改得好:我不理你财,你财不理我。一语道破天机。

特此申明:本人的案例与“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广告词的理财顾问无关。
作者: nidie    时间: 2007-3-12 18:09
标题: 我不理你财,你财不理我。一语道破天机。
我不理你财,你财不理我。一语道破天机。


Post by zaiheyang
某个著名理财顾问的名言是: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话确实是真理。但让谁为你理财,却很难把握,市场上理财顾问业务水平和道德水平良莠不齐。真的很难选择。

我是几年前委托一个经常在报上发表理财文章并经常办理财讲座的顾问来投资我的RRSP以及一个孩子的RESP的。实话说,该仁兄人还可以,给人印象还是比较诚恳老实的那种。但几年理财的结果虽然不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但确实令人大失所望。至少与其文章和讲座所吹嘘的相差甚远。其实,投资市场有波动是正常的,凡投资者必须有心理准备。只是最近的一件事对该理财顾问的道德水准产生了一些疑问。

最近该理财顾问撰写的一篇关于RESP的文章,历数GROUP plan的种种弊端而推崇Individual plan.其实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并不为怪。只是联想起该君在本人投资RESP时的态度和行为让我觉得有点恶心。且让我细细道来;

几年前在该君处购买了RRSP和第一个孩子的RESP,觉得该君人还比较诚恳,服务也还好(尤其是生日时还接到一个生日快乐的贺卡,觉得挺人性的)。去年第二个孩子出生时也准备在该君处购买RESP。刚好此时某团体RESP代表也在向本人推销RESP。本人本来是倾向于在该君处购买的,因为实在没有时间和精力对付太多的理财顾问。但出人意料的是,该君竟然建议我不在他那里买individual plan而在别处购买团体的,理由是团体的风险小,收益也大,并拿出某团体机构的报表给我看,平均年回报在8%以上。当时非常感动,觉得该君确实很诚实的。确实在为客户所想。结果我就根据他的建议在某公司购买了某团体RESP计划。

本来事情也就完了。但后来偶然得知,该君放弃我的RESP另有隐情:他与那个团体销售的代表达成一个交易:他放弃我的RESP,而那个团体代表为他介绍一个RRSP客户。因为他做RESP佣金很少,所以并不在意失去一个RESP客户。得知此事后,感觉自己成了他们交易的牺牲品。非常气愤。不过歪打正着的是:今年报表出来后,第二个孩子的团体计划确实比第一个孩子的individual计划收益好。

这件事情后,得出一点感想:
不能太相信理财顾问的话,他们所言所做均出自于其自身利益,绝对不可能如他们所说的客户利益至上。

某个网友对前面所引述的某著名理财顾问的广告词改得好:我不理你财,你财不理我。一语道破天机。

特此申明:本人的案例与“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广告词的理财顾问无关。

作者: nidie    时间: 2007-3-24 11:45
标题: 希望每个来的移民都管好自己的钱。
希望每个来的移民都管好自己的钱。   大家攒钱也不容易,不要上当给骗了。


Post by vincent_s
谢谢搂住:cool:

作者: nidie    时间: 2007-5-15 08:49
标题: 绝对不可能如他们所说的客户利益至上。
不能太相信理财顾问的话,他们所言所做均出自于其自身利益,绝对不可能如他们所说的客户利益至上。



Post by zaiheyang
某个著名理财顾问的名言是: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话确实是真理。但让谁为你理财,却很难把握,市场上理财顾问业务水平和道德水平良莠不齐。真的很难选择。

我是几年前委托一个经常在报上发表理财文章并经常办理财讲座的顾问来投资我的RRSP以及一个孩子的RESP的。实话说,该仁兄人还可以,给人印象还是比较诚恳老实的那种。但几年理财的结果虽然不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但确实令人大失所望。至少与其文章和讲座所吹嘘的相差甚远。其实,投资市场有波动是正常的,凡投资者必须有心理准备。只是最近的一件事对该理财顾问的道德水准产生了一些疑问。

最近该理财顾问撰写的一篇关于RESP的文章,历数GROUP plan的种种弊端而推崇Individual plan.其实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并不为怪。只是联想起该君在本人投资RESP时的态度和行为让我觉得有点恶心。且让我细细道来;

几年前在该君处购买了RRSP和第一个孩子的RESP,觉得该君人还比较诚恳,服务也还好(尤其是生日时还接到一个生日快乐的贺卡,觉得挺人性的)。去年第二个孩子出生时也准备在该君处购买RESP。刚好此时某团体RESP代表也在向本人推销RESP。本人本来是倾向于在该君处购买的,因为实在没有时间和精力对付太多的理财顾问。但出人意料的是,该君竟然建议我不在他那里买individual plan而在别处购买团体的,理由是团体的风险小,收益也大,并拿出某团体机构的报表给我看,平均年回报在8%以上。当时非常感动,觉得该君确实很诚实的。确实在为客户所想。结果我就根据他的建议在某公司购买了某团体RESP计划。

本来事情也就完了。但后来偶然得知,该君放弃我的RESP另有隐情:他与那个团体销售的代表达成一个交易:他放弃我的RESP,而那个团体代表为他介绍一个RRSP客户。因为他做RESP佣金很少,所以并不在意失去一个RESP客户。得知此事后,感觉自己成了他们交易的牺牲品。非常气愤。不过歪打正着的是:今年报表出来后,第二个孩子的团体计划确实比第一个孩子的individual计划收益好。

这件事情后,得出一点感想:
不能太相信理财顾问的话,他们所言所做均出自于其自身利益,绝对不可能如他们所说的客户利益至上。

某个网友对前面所引述的某著名理财顾问的广告词改得好:我不理你财,你财不理我。一语道破天机。

特此申明:本人的案例与“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广告词的理财顾问无关。

作者: nidie    时间: 2007-7-8 06:00
标题: 有些理财顾问就是盯着你口袋里的钱。
不把它理掉,心里不舒服。
作者: achaler    时间: 2007-7-8 09:44
其实老弟你现在还是稀沥糊涂!

我是几年前委托一个经常在报上发表理财文章并经常办理财讲座的顾问来投资我的RRSP以及一个孩子的RESP的。实话说,该仁兄人还可以,给人印象还是比较诚恳老实的那种。但几年理财的结果虽然不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但确实令人大失所望。至少与其文章和讲座所吹嘘的相差甚远。其实,投资市场有波动是正常的,凡投资者必须有心理准备。只是最近的一件事对该理财顾问的道德水准产生了一些疑问
那些在报纸上做广告发表理财文章的都是非法的。 他们都没有理财师(Pl.F)的许可!只是注册了基金销售代表的执照。


本来事情也就完了。但后来偶然得知,该君放弃我的RESP另有隐情:他与那个团体销售的代表达成一个交易:他放弃我的RESP,而那个团体代表为他介绍一个RRSP客户。因为他做RESP佣金很少,所以并不在意失去一个RESP客户。得知此事后,感觉自己成了他们交易的牺牲品。非常气愤。

这个属于道德败坏,违反职业操守。 如果你向 chambre de securite financiere投诉他,可以吊销他的执照。

不过歪打正着的是:今年报表出来后,第二个孩子的团体计划确实比第一个孩子的individual计划收益好。

这个几乎是不可能的. 几千块的销售佣金是你出的.
不知道你的个人计划是怎么做的. 除非你是定期存款或, 买了很滥的基金.
作者: nidie    时间: 2007-7-14 07:12
标题: 要买基金直接找银行。
要买基金直接找银行。省了一笔佣金。
作者: nidie    时间: 2007-7-23 11:06
标题: 谢谢鼓励。希望移民们管好理好自己辛苦赚来的钱。
某个网友对前面所引述的某著名理财顾问的广告词改得好:我不理你财,你财不理我。一语道破天机。

Post by zaiheyang
某个著名理财顾问的名言是: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话确实是真理。但让谁为你理财,却很难把握,市场上理财顾问业务水平和道德水平良莠不齐。真的很难选择。

我是几年前委托一个经常在报上发表理财文章并经常办理财讲座的顾问来投资我的RRSP以及一个孩子的RESP的。实话说,该仁兄人还可以,给人印象还是比较诚恳老实的那种。但几年理财的结果虽然不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但确实令人大失所望。至少与其文章和讲座所吹嘘的相差甚远。其实,投资市场有波动是正常的,凡投资者必须有心理准备。只是最近的一件事对该理财顾问的道德水准产生了一些疑问。

最近该理财顾问撰写的一篇关于RESP的文章,历数GROUP plan的种种弊端而推崇Individual plan.其实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并不为怪。只是联想起该君在本人投资RESP时的态度和行为让我觉得有点恶心。且让我细细道来;

几年前在该君处购买了RRSP和第一个孩子的RESP,觉得该君人还比较诚恳,服务也还好(尤其是生日时还接到一个生日快乐的贺卡,觉得挺人性的)。去年第二个孩子出生时也准备在该君处购买RESP。刚好此时某团体RESP代表也在向本人推销RESP。本人本来是倾向于在该君处购买的,因为实在没有时间和精力对付太多的理财顾问。但出人意料的是,该君竟然建议我不在他那里买individual plan而在别处购买团体的,理由是团体的风险小,收益也大,并拿出某团体机构的报表给我看,平均年回报在8%以上。当时非常感动,觉得该君确实很诚实的。确实在为客户所想。结果我就根据他的建议在某公司购买了某团体RESP计划。

本来事情也就完了。但后来偶然得知,该君放弃我的RESP另有隐情:他与那个团体销售的代表达成一个交易:他放弃我的RESP,而那个团体代表为他介绍一个RRSP客户。因为他做RESP佣金很少,所以并不在意失去一个RESP客户。得知此事后,感觉自己成了他们交易的牺牲品。非常气愤。不过歪打正着的是:今年报表出来后,第二个孩子的团体计划确实比第一个孩子的individual计划收益好。

这件事情后,得出一点感想:
不能太相信理财顾问的话,他们所言所做均出自于其自身利益,绝对不可能如他们所说的客户利益至上。

某个网友对前面所引述的某著名理财顾问的广告词改得好:我不理你财,你财不理我。一语道破天机。

特此申明:本人的案例与“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广告词的理财顾问无关。

作者: nidie    时间: 2007-7-26 14:31
标题: 很多理财顾问(FINANCIAL ADVISOR)是高级骗钱骗子
很多理财顾问(FINANCIAL ADVISOR)是高级骗钱骗子

200411402:07:17 [卑诗华人社区]



很多理财顾问(FINANCIAL ADVISOR)是高级骗钱骗子,千万不要把钱给他们。我朋友
被一理财顾问骗去$500000。他们自称理财顾问,实际经商执照是销售员(SALES PERSON)
,拼命卖给你东西,赚取佣金。最危险的是共惠基金(MUTUAL FUND)销售员,因为卖
共惠基金油水最大,而且只需三个月便可拿到执照,相当于大学一年级。卖股票油
水不大,执照也较难拿。

理财顾问的假面具:
因为要用不道德而合法(有时违法)的手段从别人身上诈取最多的金钱,他们需要把
自己装扮成成功人士,比如:有知识(很多只有高中文凭),言谈话语文致彬彬(此条
是骗子们的看家本领),住豪宅,开好车,挤身某董事会,等等。因为大多数的理财
顾问每年收入不到十万(少的只有23万,极个别的可达30),所以若要维持这样
的假面具,他们必须要不顾一切地从顾客身上诈取钱财。

理财顾问的真面具:
通常离钱越近的行业,人的道德水准就越低。作为专业玩钱人士,理财顾问这一行
吸引了不少社会上最肮脏的人。很多理财顾问的信条是:“NEVER HESITATE TO SELL
YOUR MOTHER FOR A POINT”(“
哪怕只是为了1%的佣金,也甘愿逼你母亲当妓女”
)

理财顾问常用的骗钱手法:

1。卖给你高风险产品。质量越差的产品,他们拿的佣金就越高。一般佣金是5%
极高风险(SPECULATING)产品的佣金可达10%以上。另外每年还可拿05~1%佣金(TRAILER
FEE)
。只要能从你身上捞到钱,他们才不管高风险产品极有可能会导致你血本无归。


2。让你借钱买他的产品(LEVERAGING)。例:你买他$1000的东西,需付他$50的佣金。
若他骗你,让你再借$500(最高可借到投资额的50%),那么你就可以买他$1500的东
西,他也就可拿到$75的佣金。若他给你开MARGIN ACCOUNT(可借钱帐户),又让你在
熊市时借钱,你便可确定他是牺牲你的利益来为他自己赚钱了。

3。反复买卖(CHURNNING)。例,你给他$1000买他的产品,他拿$50佣金。不久他就
让你卖掉,再买他的另外一个产品,他又拿$50佣金。。。。若买卖4次,他便可拿
$50X4=$200佣金。而你的$1000只剩下几百元了。

4。双吃。有两种理财顾问:拿费(FEE-BASED)的和拿佣金(COMMISSION-BASED)的。
大多数投资者都喜欢雇拿费的理财顾问。既你不付他佣金,但付他费。一般是每年
05~2%。可是搞双吃的理财顾问在拿了你付给他的费以后,又偷偷拿佣金。即让你
买“后付佣金”(BACK END LOAD)的产品----共惠基金公司先替你垫上钱,付他佣金。
若你的钱存在共惠基金78年以上,则不需还钱。但若你的钱存在共惠基金不到7
8年,则要还钱。

5。卖给你新上市的产品(IPO),他是代销商,而不是中介。PRINCIPLE TO CLIENT
TRADE
此时他不拿佣金,而从你身上赚差价,一般是25%。例如,他若卖给你$1000
东西,他可从你身上赚$250
要是他再用上反复买卖(CHURNNING)的招数,卖给你三个新产品,则可用你的$1000
你身上赚$250X3=$750

总之,理财顾问的招数极多,防不胜防。与其说整天防着他们,还不如用这时间学习理财,自己管理金钱。




作者: nidie    时间: 2007-8-25 23:16
标题: 双吃,心很黑。
双吃。有两种理财顾问:拿费(FEE-BASED)的和拿佣金(COMMISSION-BASED)的。大多数投资者都喜欢雇拿费的理财顾问。既你不付他佣金,但付他费。一般是每年05~2%。可是搞双吃的理财顾问在拿了你付给他的费以后,又偷偷拿佣金。即让你买“后付佣金”(BACK END LOAD)的产品----共惠基金公司先替你垫上钱,付他佣金。若你的钱存在共惠基金78年以上,则不需还钱。但若你的钱存在共惠基金不到78年,则要还钱。
作者: nidie    时间: 2007-8-30 12:07
标题: 任何好事都得俺追着人家。
俺晓得任何追着俺屁股的"好事"都好不到哪去.任何好事都得俺追着人家屁股.
作者: atlantic2003    时间: 2007-9-22 00:52
标题: 写得好
写得好,

查您的PM.
Post by nidie
俺晓得任何追着俺屁股的"好事"都好不到哪去.任何好事都得俺追着人家屁股.

作者: nidie    时间: 2007-10-1 17:45
标题: 也有好的理财顾问,
但很少。
作者: nidie    时间: 2008-1-5 07:57
标题: 祝各位新年快乐。新的一年里不受骗,不上当,管好自己的钱。
讲得好。

Post by zaiheyang
某个著名理财顾问的名言是: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话确实是真理。但让谁为你理财,却很难把握,市场上理财顾问业务水平和道德水平良莠不齐。真的很难选择。

我是几年前委托一个经常在报上发表理财文章并经常办理财讲座的顾问来投资我的RRSP以及一个孩子的RESP的。实话说,该仁兄人还可以,给人印象还是比较诚恳老实的那种。但几年理财的结果虽然不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但确实令人大失所望。至少与其文章和讲座所吹嘘的相差甚远。其实,投资市场有波动是正常的,凡投资者必须有心理准备。只是最近的一件事对该理财顾问的道德水准产生了一些疑问。

最近该理财顾问撰写的一篇关于RESP的文章,历数GROUP plan的种种弊端而推崇Individual plan.其实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并不为怪。只是联想起该君在本人投资RESP时的态度和行为让我觉得有点恶心。且让我细细道来;

几年前在该君处购买了RRSP和第一个孩子的RESP,觉得该君人还比较诚恳,服务也还好(尤其是生日时还接到一个生日快乐的贺卡,觉得挺人性的)。去年第二个孩子出生时也准备在该君处购买RESP。刚好此时某团体RESP代表也在向本人推销RESP。本人本来是倾向于在该君处购买的,因为实在没有时间和精力对付太多的理财顾问。但出人意料的是,该君竟然建议我不在他那里买individual plan而在别处购买团体的,理由是团体的风险小,收益也大,并拿出某团体机构的报表给我看,平均年回报在8%以上。当时非常感动,觉得该君确实很诚实的。确实在为客户所想。结果我就根据他的建议在某公司购买了某团体RESP计划。

本来事情也就完了。但后来偶然得知,该君放弃我的RESP另有隐情:他与那个团体销售的代表达成一个交易:他放弃我的RESP,而那个团体代表为他介绍一个RRSP客户。因为他做RESP佣金很少,所以并不在意失去一个RESP客户。得知此事后,感觉自己成了他们交易的牺牲品。非常气愤。不过歪打正着的是:今年报表出来后,第二个孩子的团体计划确实比第一个孩子的individual计划收益好。

这件事情后,得出一点感想:
不能太相信理财顾问的话,他们所言所做均出自于其自身利益,绝对不可能如他们所说的客户利益至上。

某个网友对前面所引述的某著名理财顾问的广告词改得好:我不理你财,你财不理我。一语道破天机。

特此申明:本人的案例与“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广告词的理财顾问无关。

作者: nidie    时间: 2008-1-10 16:37
标题: 多看这样的贴子。
让那些“理财顾问“不能再骗人。啃害移民。
作者: nidie    时间: 2008-1-30 13:52
标题: 节录
理财顾问的假面具:
因为要用不道德而合法
(有时违法)的手段从别人身上诈取最多的金钱,他们需要把
自己装扮成成功人士,比如:有知识(很多只有高中文凭),言谈话语文致彬彬(此条是骗子们的看家本领),住豪宅,开好车,挤身某董事会,等等。因为大多数的理财顾问每年收入不到十万(少的只有23万,极个别的可达30),所以若要维持这样的假面具,他们必须要不顾一切地从顾客身上诈取钱财。
作者: nidie    时间: 2008-2-21 23:44
标题: 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
作者: nidie    时间: 2008-2-22 14:04
标题: 投资理财要找理财规划师 我应该相信谁? zt

投资理财要找理财规划师 我应该相信谁?

多伦多信息港 http://www.torontoservice.com</SPAN>  2008-2-22 4:39:00  

http://www.torontoservice.com/index_readnews_ads.asp?id=218329
作者: nidie    时间: 2008-2-23 09:46
标题: 你必须远离没有“注册理财规划师”(CFP)证书的“理财规划师”
投资理财要找理财规划师 我应该相信谁?zt



【多伦多信息港】(记者季翔报道):当你第一次开始投资的时候,急着帮你的专家人数令人吃惊,但同时带来的是矛盾的建议,让你感到困扰。你是该听从当地银行里那位好人的话,还是把钱交给你的理财顾问非常欣赏的那位基金经理,又或是按照哪本著名理财书的作者说的那样投资?

这时你会意识到,最基本的投资技能是认清谁值得相信,谁又不能。当你找人管理自己的资金时,下面是为他准备的问题。

你如何用这些钱赚钱?任何希望帮助管理你的资金的人都是冲着分一份来的。银行雇员会极力推荐银行理财产品,理财规划师为你出售基金,暗中收费。畅销理财书作者又要为读者描绘出“金灿灿”的前景来提高销量。值得相信的人是那些解释如何帮你赚钱的人——解释的越详细,就越可信。一个好理财规划师会透露为你出售基金或购进股票的收费,他同样愿意告诉你管理每支基金的收费,即MER。

你有什么资格证书?令人吃惊的是,许多所谓的理财规划师没有资格证书。当然,他们会大谈自己是如何摸爬滚打出来的,但那不是真材实料。你必须远离没有“注册理财规划师”(CFP)证书的“理财规划师”,别理会没有“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称号的资金经理。如果选择理财书,挑具有博士(PhD)学位的作者,尤其是在顶尖大学任教的博士。

我应该读些什么样的理财书?如果这位专家随便给你一堆资料,那你最好把他炒了。真正的专家会了解你的兴趣,推荐适合你的书籍。一些非常好的书有Burton Malkiel的《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Charles Ellis的《Winning the Loser’s Game》,Roger Lowenstein的《Buffett: The Making of an American Capitalist》,David Dreman的《Contrarian Investment Strategies》。

我得到的回报预计是多少?小心那些随口就说出一年12%或更高的人。在过去20年中,投在加拿大和美国股市的共有基金(Mutual fund)年回报率也就9%或更少。投资加拿大债券的基金回报率在7.5%。这些回报率还是在两国股市都很繁荣的时候。对于你来说,合理的年投资回报率在6%到8%之间。

你对指数基金的看法如何?随着时间推移,低成本的指数基金(index funds)能够打败75%的积极管理的共有基金。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指数基金迷”,但任何一个理财规划师都应该乐意同你讨论指数基金。如果不,还是另寻他人吧。

作者: nidie    时间: 2008-2-27 15:04
标题: 你必须远离没有“注册理财规划师”(CFP)证书的“理财规划师”
你有什么资格证书?令人吃惊的是,许多所谓的理财规划师没有资格证书。当然,他们会大谈自己是如何摸爬滚打出来的,但那不是真材实料。你必须远离没有“注册理财规划师”(CFP)证书的“理财规划师”,别理会没有“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称号的资金经理。
作者: weili    时间: 2008-2-28 03:36
能理出财来,就是硬道理,
很想看一看伟兄对加国经济,美国经济(次级债,楼 市)目前现状,及发展前景,是如何评判
美国经济出现滞胀,衰退,后果是什么,是不是以前老师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他对加拿大的影响程度会有多大,
经济形势看清楚了,我们才知道应该买能源,黄金,小麦,棉花,还是买楼,买银行,或则买次级债(便宜),或则持有现金。
经济形势看清楚了,我们才知道,我们买了一张飞机票还是滑滑梯票。
作者: Mengge    时间: 2008-3-1 22:53
标题: 亏了6000
大家各自把2007年委托理财顾问投资的情况报一报,探讨一下在蒙特利尔的这些理财顾问,谁有本事,谁没本事就一清二楚了。我先开个头:

2007年在IG的一位理财顾问的指导下,投了10万元买各种基金,2007年亏了6000元。不知道2007年有赚钱的吗?
作者: nidie    时间: 2008-3-2 10:11
标题: 经纪人的报酬一般从交易佣金中扣除
再亏,经纪人的佣金不会少。



现实的问题在于投资者使用了理财顾问出售或推荐的产品就等于是相信了他们,只能希望理财顾问能忠实地以投资者利益为优先,不受直接或间接的利益驱使。经纪人的报酬一般从交易佣金中扣除,因此,他们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多赚钱。但是,当经纪人在客户账户上过度交易,而资产价值实际上没有怎么增加时(他的真正目的是增加佣金),我们认为他可能是在欺骗客户。

投资者账户被经纪行挖空的风险是真实存在的,因此,既然广泛搜集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做出决定的权力在投资者手中,投资者应该对理财顾问的阳奉阴违多加小心。不道德的顾问会建议缺乏主见,消息闭塞的投资者放手让顾问根据自己的判断制定投资,理由是市场瞬息万变,可能没有机会即时联系客户。而事实上,这种做法对投资者十分危险。
作者: 圆明园    时间: 2008-3-3 15:06
Post by Frank640
我是很喜欢与人交流的, 我也喜欢发表一些个人想法, 但是作为一个在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 受职业道德准则的约束, 是绝对不能乱说的. 如果你的客户问你的意见, 你可以私下里谈. 但如果在公开场合谈经济预测, 鼓励公众买这个, 买那个. 因为利益冲突的原因很容易误导公众, 被告上法庭, 让公司也受牵连. 所以作为一个职业理财顾问是绝对不可以乱说的.  
我看BNN的MARKET CALL, 嘉宾基本上都是基金管理人员, 他们既对经济做预测, 也推荐股票, 被问道他们是否持有某种股票时, 他们也坦诚回答.
http://www.bnn.ca/shows/past_archive.tv?day=thur

professional money managers, stock analysts能说, 不知道为什么"职业理财顾问"不能说.
作者: nidie    时间: 2008-3-4 00:12
标题: 不要为了一点钱,就听信花言巧语......
把钱给不应给的人去理你的财,而把你的财理掉。




节录:
理财顾问常用的骗钱手法:

1。卖给你高风险产品。质量越差的产品,他们拿的佣金就越高。一般佣金是5%
极高风险(SPECULATING)产品的佣金可达10%以上。另外每年还可拿05~1%佣金(TRAILER
FEE)
。只要能从你身上捞到钱,他们才不管高风险产品极有可能会导致你血本无归。


2。让你借钱买他的产品(LEVERAGING)。例:你买他$1000的东西,需付他$50的佣金。
若他骗你,让你再借$500(最高可借到投资额的50%),那么你就可以买他$1500的东
西,他也就可拿到$75的佣金。若他给你开MARGIN ACCOUNT(可借钱帐户),又让你在
熊市时借钱,你便可确定他是牺牲你的利益来为他自己赚钱了。

3。反复买卖(CHURNNING)。例,你给他$1000买他的产品,他拿$50佣金。不久他就
让你卖掉,再买他的另外一个产品,他又拿$50佣金。。。。若买卖4次,他便可拿
$50X4=$200佣金。而你的$1000只剩下几百元了。

4。双吃。有两种理财顾问:拿费(FEE-BASED)的和拿佣金(COMMISSION-BASED)的。
大多数投资者都喜欢雇拿费的理财顾问。既你不付他佣金,但付他费。一般是每年
05~2%。可是搞双吃的理财顾问在拿了你付给他的费以后,又偷偷拿佣金。即让你
买“后付佣金”(BACK END LOAD)的产品----共惠基金公司先替你垫上钱,付他佣金。
若你的钱存在共惠基金78年以上,则不需还钱。但若你的钱存在共惠基金不到7
8年,则要还钱。

5。卖给你新上市的产品(IPO),他是代销商,而不是中介。PRINCIPLE TO CLIENT
TRADE
此时他不拿佣金,而从你身上赚差价,一般是25%。例如,他若卖给你$1000
东西,他可从你身上赚$250
要是他再用上反复买卖(CHURNNING)的招数,卖给你三个新产品,则可用你的$1000
你身上赚$250X3=$750

总之,理财顾问的招数极多,防不胜防。与其说整天防着他们,还不如用这时间学习理财,自己管理金钱。
作者: 2dian    时间: 2008-3-4 00:20
能赚钱,却不能理钱,也邪了门了?
作者: Mengge    时间: 2008-3-4 18:49
怎么不见其他人报报2007年的业绩,都说理财顾问不好,可能有好的,可能也有不好的,也可能都不好,各位现身说法,不就一目了然了吗?另外如有坑蒙拐骗的,告诉大家,省得大家继续受骗,如有好的,介绍给大家,这也算是惩恶扬善,做好事。
作者: weili    时间: 2008-3-6 00:30
还没来得及看,
作者: nidie    时间: 2008-3-6 12:27
标题: 节选一段。
可参考一下。

是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千万不能认为,自己什么工课都不做,就只依靠投资顾问,除非你不在乎这些钱。投资顾问应该只是你的一部分的资源。你可以向他咨询,但是你一定要有自主权。他所推荐的基金或者股票,只能是你最后做的投资的一个参考。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我什么都要管,那要投资顾问做什么。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要解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先提一下投资顾问的类别。其实,各大金融机构都有类似投资顾问一类的部门,所做的也就是帮助客户管理投资。这一类的投资顾问,一般都收费。但是,要想成为他们的客户,你必须要有一定的资金,大部分人是无法享受他们的服务的。大部分人所能够接触到的投资顾问,多半是不收费的。那他的钱从那赚?从你购买的基金的所属基金公司那儿拿钱。一般是05%-1%。而且投资顾问每拉一个新客户,基金公司通常会给投资顾问一笔一次性奖励。在这种体制下,投资顾问的回报并不完全和他替你管理资金的回报成正比。投资顾问所能选择的基金就一定会受到基金公司的限制。而基金的好坏除了业绩之外,还要看基金经理的commission,基金的sales type。有的基金是没有任何种sales fee,这种叫no load有的是买的时候要付sales fee。有的,sales fee是在卖的时候才付一般不收费的投资顾问,是绝不会向你推荐no load种类的基金,因为他拿不到任何报酬,即使基金回报很好。投资顾问一般选择的是back loadcommission也不会太便宜的。因为这种基金给予投资顾问的奖励或回报会稍高。投资顾问还可能更倾向于,向你推销新基金,同样的理由。而基金公司,也会为了推销他的产品,而针对某些产品给予更多的优惠给投资顾问。当然,最后这些花费都会加到你我购买者的头上。


作者: nidie    时间: 2008-6-11 06:43
标题: 温故知新。
你白领可做,但你不要蒙人。移民赚钱不容易。
作者: nidie    时间: 2008-8-12 10:01
标题: 花言巧语赚
啃害移民的钱是最不应该的。
作者: nidie    时间: 2008-9-5 16:10
标题: 理财上不要太相信别人
理财上不要太相信别人 。理财顾问是要顾问去你的钱.......。
作者: zulo    时间: 2011-6-20 07: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inoBling    时间: 2011-6-21 15:50
标题: FA rating
我觉得要大家说出具体投资盈亏比较困难,但是可以给这些人一个rating阿就像Dr。 Rating一样
从 专业知识1-5分,服务态度 1-5分, 分析判断能力 1-5分,稳定性 1-5分,经验值1-5分 comments 来评估,我觉得这样比较好。 如果sinoquebec 有评比功能就更好了

好 先来试用一下:

公司: IG
顾问: SUN , XIAO YAN
性别: 女
服务范围:投资,保险,货币转换
语言:中文,英文
专业知识 :4
服务态度: 5
分析判断能力: 4
稳定性:1
经验值:3 
投资回馈: 4

comments :
很不错的一个理财顾问,让人感觉不是以赚钱为目的,而是真正把你当成朋友来帮助你。我当年认识她时还是学生, 没多少钱,但是她很尽心尽力帮我分析和规划,给上财务上的建议。 后来工作了,她也不是像其他理财顾问一味推荐你贵的产品比如贷款投资, 像她所说每个人都不一样的, 各种理财产品就像不同牌子的车, 大家都知道保时捷好,但不一定适合你,关键让钱来服务于你而不是你服务于钱。 同时,她也在最好的时机帮我把美金换了加币。 可惜她后来因为家里原因搬离montreal去其他城市了。


Post by Mengge;1792036
大家各自把2007年委托理财顾问投资的情况报一报,探讨一下在蒙特利尔的这些理财顾问,谁有本事,谁没本事就一清二楚了。我先开个头:

2007年在IG的一位理财顾问的指导下,投了10万元买各种基金,2007年亏了6000元。不知道2007年有赚钱的吗?

作者: FUJJJ    时间: 2011-7-14 21:45
推荐推荐。
Post by SinoBling;2898532
我觉得要大家说出具体投资盈亏比较困难,但是可以给这些人一个rating阿就像Dr。 Rating一样
从 专业知识1-5分,服务态度 1-5分, 分析判断能力 1-5分,稳定性 1-5分,经验值1-5分 comments 来评估,我觉得这样比较好。 如果sinoquebec 有评比功能就更好了

好 先来试用一下:

公司: IG
顾问: SUN , XIAO YAN
性别: 女
服务范围:投资,保险,货币转换
语言:中文,英文
专业知识 :4
服务态度: 5
分析判断能力: 4
稳定性:1
经验值:3 
投资回馈: 4

comments :
很不错的一个理财顾问,让人感觉不是以赚钱为目的,而是真正把你当成朋友来帮助你。我当年认识她时还是学生, 没多少钱,但是她很尽心尽力帮我分析和规划,给上财务上的建议。 后来工作了,她也不是像其他理财顾问一味推荐你贵的产品比如贷款投资, 像她所说每个人都不一样的, 各种理财产品就像不同牌子的车, 大家都知道保时捷好,但不一定适合你,关键让钱来服务于你而不是你服务于钱。 同时,她也在最好的时机帮我把美金换了加币。 可惜她后来因为家里原因搬离montreal去其他城市了。





欢迎光临 蒙城华人网 (https://www.sinoquebec.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