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华人网

标题: 背影 [打印本页]

作者: windhill    时间: 2003-9-12 16:46
标题: 背影
《背影》落选语文教材 原因是父亲形象不够潇洒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2日04:44 北京青年报

  由于多数学生反对,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落选鄂教版语文教材。9月10日,该教材副主编朱长华称,学生用的教材应由学生说了算。据《武汉晨报》报道,该教材专家本来选定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入选,但在调查过程中,有七成多学生表示反对。代表性的理由是“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翻越铁路线”和“父亲形象不够潇洒”,后经过讨论,该名篇终被刷下。今年秋季开学起,湖北省武汉市中小学一年级新生们发现:语文教材开始变脸了,鄂教版语文教科书已成为全省课改实验区内20万新生的新朋友。与此同时,省外某些省市也已
签下协议,准备采用鄂教版教材。鄂教版由此走进“国家队”,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教材一统天下的格局行将被打破。

  据了解,这套教材是全国目前惟一全套通过国家批准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徐国英9月10日称,新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探究创新能力,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作者: windhill    时间: 2003-9-12 16:48
时值中秋,与年近古稀老父却只能隔海相望,在这里重读大师的小品,人生感触,一言难尽。
乡情难泯,亲情啜龊。


背影
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
1925年10月于北京。
作者: KangJ    时间: 2003-9-12 19:43
重温这经典好文,不禁潸然,十二年前,我南下深圳,年迈的父亲陪我坐了44个小时的火车, 到广州时,他的双腿已肿胀不堪...如今再度远走,不能尽孝,真是体味到了无奈的极致.我离家十几年, 父亲从不抱怨,从不要求,只是不断的重复一句: 你过的好就行.父爱之深切,父爱之内敛,让人受用终生! 我永远爱你,爸爸...

愿天下所有游子的父亲平安!
作者: atom    时间: 2003-9-12 22:34
朱自清的这篇文章非常好。
一般人写不出来这么平淡又情感汹涌的文章。
只有亲身体会才能觉察到其中的真情。
记得要出国的时候,母亲千万个舍不得。父亲说,去吧去闯一闯;告诉母亲,别拦着孩子。每次给家里打电话,父亲都让母亲接,可是他在后面提醒这提醒那。我知道,如果他说话可能会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的。男人的感情是深沉的,就象重低音一样。
那年,我亲爱的老婆永远离开了我。我对她说,如果上帝让我和你去,来告诉我一声。
打击是大的,胸口是痛的。抱着妻子的骨灰回到了中国。半夜啊,父母还未睡。看见我,老父亲的眼睛湿润了,这是我三十年来第一次看到他老人家落泪。他的头发又白了很多,也清瘦了。后来的日子我强颜欢笑,不想让他们看出我胸口的大石头。他们的一生也是不容易的,不能让他们在看见自己儿子不开心了。
其实,父母对子女是无私的。他们更值得我们珍惜。
三十年的生活经历让我觉得,生命是短暂的,爱情是永远的,对你所有的亲人。
作者: final day    时间: 2003-10-1 11:06
千斤顶
作者: 35    时间: 2003-10-1 17:17





欢迎光临 蒙城华人网 (https://www.sinoquebec.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