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华人网
标题: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说完“中国科研能力排世界第五! ”,世界人民还没笑,中国人民已经笑了
[打印本页]
作者:
q2006c
时间:
2009-10-12 22:50
标题: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说完“中国科研能力排世界第五! ”,世界人民还没笑,中国人民已经笑了
中国高校论文数排世界第五 科研能力就排世界第五?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的此番说法遭遇社会各界的集体质疑
9 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在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举行的“国庆60周年成果发布会”时称:“中国高校按科技论文数排序,自2004年以来,科研能力一直排在世界第五位。”此话一出,教育部立即陷入舆论的漩涡。在学术腐败和抄袭丑闻层出不穷的背景下,高校的论文数和科研能力之间的关系,再次成争议话题。
来源于SCI数据统计
郝平介绍,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从985工程(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以来,中国高校的科研能力不断提升。这个来源于世界第五的说法背后,是源于SCI数据的统计。
据相关人士介绍,SCI就是《科学引文索引》,这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主要覆盖了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工程技术等综合性检索刊物,代表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07年,北大、清华、浙大、上海交大等学校的SCI文章,平均每校达到了 2300多篇。据悉,就是这一系列数据,成了“我国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说的重要依据。
“世界第五说”被指不严肃
尽管有SCI文章数据作为基础,但教育部的这个说法一出来,就遭遇了社会各界的集体质疑。就在新闻发布会的当天,许多资深人士就写文章驳斥教育部,他们认为,这仅仅是相关职能部门给自己脸上贴金。真实的状况和这个世界第五的说法,有相当的距离。
还有业内人士指出,高校的论文抄袭之风越演愈烈,近核心期刊论钱发文,学术含金量日趋下滑。在这种状况下,作为教育的主管部门谈“论文数全世界第五,或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等是非常不严肃的事情。据悉,教育部还没有就此事进行正式回应。
我国航天专家,曾经带领哈工大校内科研组完成系列小卫星研究的哈工大副校长韩杰才称,首先,需要分清科研活动中量和质的关系。他介绍,我们高校的科研人员基数大,论文数量多是必然的,论文数排世界第五,数据应该是准确的。但数量和质量是两个范畴的事情。目前,我们高校的论文的质量确实有待提高。
作者:
windman
时间:
2009-10-13 05:36
高錕獲獎在內地引起的討論
高錕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後,一個老問題又被媒體拿出來討論:為甚麼到目前為止已獲諾貝爾科學獎的八位科學家皆為外籍華裔人士,換句話說,中國本土為甚麼至今沒有諾貝爾獎獲得者?筆者試圖從兩則故事中找到一些有益的啟示。
先來看第一則故事。內地一所名牌大學的學生去美國讀研究生,剛到美國時,指導教授和他見了一面,問了問他學業上的一些相關情況,之後學生就回住所去了。此後三個星期裏,指導教授沒有再理會他,而他則在等待導師的相關安排。就在他疑惑不解時,這位導師已經通知校方將其除名、退回,原因是這位學生沒有自主進行科研的意識,未見他提出自己的研究設想,只知道被動地等待安排。對於中國學生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事例,想必任何一位中國學生都能想像和理解那樣的情景。因為在中國的教育模式之下,「被動的等待老師的安排」,接受老師的單向灌輸,這完全是常態;而這正是缺乏創新能力的主要原因所在。
來看另一則故事。去年初,內地一家電視台的一檔節目中出現了這樣的鏡頭:上海一所大學的一名教授竟然俯首屈膝,給他的老師──北京大學的季羨林教授三叩首。報道說,他給季先生拜壽,都是要三叩首的,如果要遇到大生日,那都是要三叩九拜的。此節目一經播出,有網民就慨嘆「他們是不是瘋了?」有人甚至留下一個「愚」字作評。筆者覺得,這種磕頭表謝與接受磕頭表謝,當然是行為者自身的個人權利,雖然這種封建遺存已基本上被歷史蕩滌殆盡。然而這個典型事例卻從一個側面折射出這樣的中國教育現實:學生對老師的絕對服從。換句話說,在中國的當代教育中,某種程度上仍然堅持的是「給」與「被給」,而不存在教育主體之間的互動,學生遵從的不是真理而是權威。
高錕獲獎後,有很多相關報道,下面這段陳述給予我們的啟發或許頗為重要──高錕自幼在寬鬆的環境下成長,用紅磷粉和氯酸鉀摻和在泥土中製造「土炸彈」,是他小時候最刺激的實驗。他周遊列國,像傳道一樣到處推銷他的信念,儘管幾乎無人相信世界上會存在無雜質的玻璃,但從來沒有人阻止他「異想天開」的夢想。九年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的生涯,他同樣有條件去塑造學生們「自由的心靈」,塑造「敢於表達意見的文化」……你看,土炸彈、無雜質的玻璃、異想天開的夢想、學生們自由的心靈、敢於表達意見的文化,這些無疑就是上述兩則故事中那種特定教育情景的反面了!
「諾貝爾獎並沒那麼重要」,這顯然是某種自慰;學術剽竊事件頻發、「教授滿街走,講師多如狗」成為流行語,這也是某種現實;只能培養考試機器,而學生創新能力薄弱,這也是中國的教育特色。在這樣的土壤條件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或許就是一個定論了。
北方可可
大陸《博客網》專欄作家
欢迎光临 蒙城华人网 (https://www.sinoquebec.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