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华人网

标题: 易艳刚:不妨将《挟尸要价》看作时代标签 [打印本页]

作者: zxcvbnm30    时间: 2010-8-19 21:50
标题: 易艳刚:不妨将《挟尸要价》看作时代标签
中国新闻摄影最高荣誉“金镜头”奖颁奖盛典,18日晚在青岛开发区会议中心举行。在年度奖项的评选中,据称是“华商报摄影记者张轶”拍摄的《挟尸要价》以全票赢得本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根据参赛者提供的资料,该照片素材来源于湖北荆州大学生为救溺水儿童壮烈牺牲一事,而照片中的船夫正在向岸上的人们讨要“捞尸费”。(8月19日《人民网》)
消息一出,长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李玉泉在网上发文,质疑这张照片被“误读”,一瞬间让事情变得扑朔迷离起来。抛开这些争议,如果照片背后的故事确如我们先前知道的哪个版本,《挟尸要价》完全可以当作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标签。
一方面,就事论事地说,《挟尸要价》获奖的事实反映了新时期本土摄影比赛的专业性回归。由于历史原因,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国内大大小小的摄影比赛都掺杂了许多专业之外的评判标准,这使得以“高大全”为主旋律的摄影作品长期“垄断”各大摄影展。相比之下,国外那些知名的摄影比赛更注重摄影作品本身的艺术性、真实性和故事性,在追求真善美的同时,也毫不避讳身边的灾难、事故以及假恶丑。《迈阿密先驱报》摄影记者帕特里克·法瑞尔所拍摄的一幅父亲抱着在洪水中死去的5岁的孩子的尸体的照片,就被评价为“对绝望的事情的刻画具有煽动性并且十分镇静沉着”而荣膺去年的普利策新闻奖。
让情感的归情感,让新闻归新闻,这才是我们面对《挟尸要价》这幅作品时应有的理性态度。如果这张新闻照片的背景确如它的名字那样,公众有理由愤怒,因为船夫们索要天价“捞尸费”的举动已经突破了社会道德的底线,也违背了我们尊重死者的传统伦理。然而,必须要指出的是,让公众觉得反感与愤怒的,是“挟尸要价”的行为本身而非记者拍摄的这幅照片,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进而不分青红皂白地予以指责。
记录新闻现场是记者的天职所在,驱使他按下快门的,只是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本能的职业冲动和新闻敏感。新闻界自有其运行规律,新闻照片的取材、选景和构图的整个过程,也时刻受到新闻伦理和新闻规律的规范。从这一层面来说,记录这幕“挟尸要价”的记者和这幅新闻作品,具有专业上的合理性和正当性;而这张照片再国内各大专业摄影比赛中屡屡获奖,恰好是新时期的中国摄影开始摒除陋习、回归理性的标志。
另一方面,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记者拍下“挟尸要价”这一幕的瞬间,也记录了中国在社会转型期的另一个侧面。以历史的眼光来审视这样一张照片,无论是事件本身,还是公众对这一事件的一轮,都能让我们以此管窥特定时代的社会道德状况和国民心态。
谁都无法否认中国在过去数年间所取得的辉煌成果,我们的“中国制造”逐步走向世界,我们已经是数值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在金融危机的浪潮下“独领风骚”,我们的外交、文化等各个领域也取得了傲人的成绩。然而,一个国家整体性的可持续繁荣,有赖于政治、经济与社会等多个维度的共同发展,任何一个维度的错位与缺失都有可能影响全局。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的一大挑战可能就是社会建设的相对不足——传统的社会道德和社会伦理在扬弃的过程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断裂,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尚未完全确立。这就好比一列一遍铺轨一遍行进的列车,列车行驶的速度超越了我们的想象,而基础性的轨道建设却被远远地落在了后面,这样的社会无疑是饱含风险的社会。
即使经济发展得再快,即使文化再繁荣,社会建设也不能偏废,否则,社会道德的底线将无限制地向后退缩。从这一层意义上讲,《挟尸要价》这样一张照片恰好可以当作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的一个标签。这张照片及其背后的新闻事件都不是独立的,而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细胞组织切片,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真实的社会。
作者: zxcvbnm30    时间: 2010-8-19 21:55

图为打捞船正在打捞另一位英雄尸体。长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长李玉泉供图


李玉泉称获奖照片并非当时的完整场景。完整的场景应该是:两船合力将尸体牵引到岸边,捞起一具送到岸边一具,再打捞下一具,荡漾的水波显示船的划动。长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长李玉泉供图

媒体报道时用的图片说明:打捞船赶到后,船主陈某(船头着白色衬衫者)把打捞上来的一名大学生遗体用绳子绑住,以索要更高的捞尸费  真真摄 华商报照片
黄河新闻网8月20日报道  今天,几乎在各大网站的首页都公布了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年度新闻图片颁奖的消息,其中作品《挟尸要价》以全票赢得了本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成为颁奖典礼上的焦点。>>>查看获奖作品
2009年的10月24日下午,长江大学的15名学生在长江宝塔湾河段救起两名少年,不幸的是有3名大学生被江水吞噬。大学生的英勇行为感动了中国,温暖了社会,受到了万民的称赞。众多媒体云集荆州,争相报道英雄的事迹,但也有的媒体“另辟溪径”,他们的到来是“为了寻找英雄背后不该发生的”事件,甚至误读照片,制造假新闻,《挟尸要价》就是其中最明显的一例。但就是这样一张照片却能在全国屡屡获奖,昨天(8月18日)又被公布获得中国新闻摄影最高奖。
其实,这张照片在《华商报》发表、经《新京报》转载后,《南方周末》记者杨继斌经过调查2009年11月4日在湖北荆州发出了《大学生救人溺亡隐情调查:“挟尸要价”另有其人“见死不救”渔民被冤》的调查报道,并被广泛转载;媒体人马文娟2009年11月8日撰写了《从大学生救人事件的报道看媒体责任》一文,提出有关媒体对大众的误导要承担责任;长江大学宣传部长李玉泉也向新闻媒体通报了事实真相,并在2009年11月16日在自己的署名博客上发表了《“牵尸谈价”:不能不说的事实真相》的文章。就此,舆论和大众基本都已了解了事实真相。
《华商报》和《新京报》对照片的解读是:船头着白色衬衫者陈某与老师、学生牵着尸体谈价。事实是:在打捞中,两条船共同作业,捞到后要迅速地用绳子拴着手或脚,避免再次滑落水中,船太小,在深水处不容易把尸体捞上来,要牵引到岸边再捞起。着白色衬衫者手牵尸体挥舞手臂是指挥岸上的人们配合将尸体打捞上岸。但误读的结果使“牵尸靠岸”在《华商报》和《新京报》的报道中变成了“牵尸谈价”。而且,该照片在《华商报》和《新京报》发表时署名为“真真”,现在获奖人为“张轶”,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两个名字可能用的都是假名。
追求事件的真相是每一个没有亲临现场的人们所期望的,也是媒体代言大众应该向大众转达的。亲临现场的人们如果对某一个场面产生了误读,可能只是导致自己对事件的了解不全面或不理解,但媒体的误读就会误导社会大众。《华商报》和《新京报》对照片的误读误导了全国大众,各种媒体口诛笔伐,人们在网上发贴咒骂“渔民”的没有人性,甚至咒骂“荆州人”的“冷血”。尽管调查报告已经公布,有关方面已经澄清,但“非事实”的造假新闻在社会中一直传播并引起人们对这个社会或人性的“失望”。
两船合力将尸体牵引到岸边,捞起一具送到岸边一具,再打捞下一具,荡漾的水波显示船的划动。据有人证实,这名捞尸人不姓陈,而是叫王守海。
渔民陈凯说“捞到人,我们每船每次能得500元,捞不到就是200元,甚至有时给包烟。”可见,如果谈价,也不是由船上从事打捞的这些人。因为我们对“渔民见死不救”的误传,已经使本来应该列入“救人集体”的两个老人现在不敢出江,不敢见人,不敢与人打招呼。老人在宝塔湾卖鱼。他被人打了三个耳光,腰上踹了一脚。“无数的砖头瓦砾向我扔来,几百人围过来,他们大声指责谩骂,有人喊打死他,打死他,这个没良心的老东西,见死不救的畜生。”最后,船被砸了,渔网也被烧了。那么,因为我们对照片的误读而使这四个老人的生活举步维艰,善良的人们又于心何忍?
在8月5日公布《挟尸要价》照片获得全国摄影艺术展记录类银质奖之后,长江大学宣传部已经向“全国摄影艺术展评委会和各位评委”发出了“就张轶《挟尸要价》照片获全国摄影艺术展记录类银质奖致评委会的公开信”。今天,就该照片获得“中国新闻摄影最高荣誉”,我们还要发出呼吁:
1、  建议有关主管部门核实照片的真实性和新闻性;
2、  建议组委会和评委会撤消该照片的获奖资格;
3、  通报作者的弄虚作假做法,以杜绝以后评奖中类似情况的出现。
愿善良的人们都能擦亮眼睛,看清真正的事实真相。(本文作者:长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李玉泉)




欢迎光临 蒙城华人网 (https://www.sinoquebec.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