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华人网

标题: 说说我在蒙特利尔留学的四年 [打印本页]

作者: 店小三    时间: 2011-10-21 15:24
标题: 说说我在蒙特利尔留学的四年
高考考得还行,可惜山东的孩子苦啊~比我好的太多了~只能上个二本,其实家里早就有让我出来读书的打算,填报志愿的时候海报了香港的几所大学。说是不注重成绩,注重学生的个人素质。骗子!!彻头彻尾的骗子!!交了好几千的报名费连任何通知都没接到~操蛋的香港大学们!!!香港大学申请失败后,就开始申请加拿大。在等签证的时候,我爸问我这段时间干什么,我说我想上上大学,于是就在山东农大混了4个月,感受了一下国内大学的生活。概括起来就是——怎一个糜烂了得!!挨到200812月份体检结束,中介(上海加成)通知我 108号的飞机。匆匆忙忙收拾行李,由于担心国买不到东西,所以能带的东西都带了,就差背上几把菜刀了,哈哈,谁让咱有个好妈呢(妈~~我想你啊!!)。现在想想的确可笑,其实带钱过来就行。临走的那几天,天天有人请吃饭,吃的脑满肠肥的,家里又是饺子又是面的(山东人的这些古老习俗还是保存的比较完整的,但是年味儿还是一年比一年淡)。一顿挥泪大送别之后,我终于登上了去上海的飞机,到了上海才发现concordia给的录取通知书忘带了。立马慌了!当时以为不带通知书就过不了海关,赶紧打电话给家里,我叔连夜坐飞机过来送到上海,这才安心。(谢谢叔,只是可惜了那两千大洋,追悔莫及!!!)

儿行千里母担忧啊!!!抓紧时间孝顺父母吧~~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那天才想起要孝敬他们!

终于挨到第二天,到了浦东机场,跟我同行的还有三个留学生,四个人天南地北的,一个是嘉兴的,一个上海的,还有一个海宁的。但是大家很快就熟悉起来了~因为我们知道,到了加拿大我们就是最亲的人。飞机上有说有笑一点都不觉得无聊。10个多小时,我们到了温哥华,由于怕我们找不到connecting的飞机,中介给我订了时间间隔很长的转机飞机,貌似是11个小时的间隔。我们在温哥华机场转啊转啊转啊转,十一个小时真是难熬啊,很有汤姆汉克斯主演的<幸福终点站的感觉>。十几个小时过后,我们终于盼到了我们的航班。几个小时过后,我们抵达了盼望已久的蒙特利尔!!!!当时都兴奋的不行了,能看到地面的灯火时我们就不停的拍照。
第一次过来的同学不用慌张 旅途没想象的那么危险,国外什么都能买到。告诉爸妈不用担心!带点前几天来用的着的就行,其他的都可以买到。
下了飞机,是我们的homestay分别来接我们,我的homestay是个白人老太太,英法双语,但是很讨厌法语,哈哈。老太太对我非常好,冰箱里的好吃的总是不断,衣服什么的都给洗,连洗发水都给我买。由于是在MONK~虽然离地铁站不远但是还是觉得上学不方便,再加上想跟朋友出去玩,各种不方便。所以最后还是搬了出来。住过Vandome附近的房子,也住过Atwater附近的,最后还是选择住在了Guy-concordia附近。经历了几个室友,有的还是朋友,有的成了陌生人,其中缘由你懂的!!!现在的室友虽然懒点儿,但是还算安静,住了一年多了,小摩擦是有的,关系还算融洽。累了,不打算搬了也不打算换了。朋友是换了一茬又一茬,由于没有班级之分,所以很多朋友就是上完了一学期的课,就不再联系,下次有相同的课时,又再次热乎起来。亲近的朋友也就那么几个,这样挺好的,平时出来小聚,有事的时候也都肯帮忙!挺满足的!
住homestay不比住在自己家。要懂礼貌、知礼节、尽礼数 。平实安静一点,注意不要打扰到homestay一家,不要早出晚归,要按时回家。要经常跟homestay交流,慢慢如入他们的生活。总之,你对别人好,别人才会对你好,对吧
至于室友嘛~~“不想跟一个人做朋友了,最好的方法就是跟他做室友,很快你们就不再是朋友了”这句话老留学生都懂的! 跟室友相处我没啥秘诀,也没啥成功的经验。总结起来就一个字:忍!!!!
083月份幸运的考过了CELDT可以上学了,由于担心自己的语言不足以应对学校的课程,索性又读了一期语言,六月份回国呆了几个月,九月份正式开学。学习不是很刻苦,现在追悔莫及,GPA一直维持在3左右~~现在不到3~表示很担心。同学们努力啊,可越往后越难,想追分也力不从心,所以前面的课一定要好好修啊!!!

好好学习吧童鞋们!不要等到最后才开始努力,往往到了最后很多事情都没办法补救

说说工作吧,第一份工是语言班的朋友让给我的,原因是他CELDT失利。工作呢其实就是在一个西藏餐馆刷盘子。刚开始我还是有点害怕,毕竟牵扯到西藏问题嘛!但是做长了之后其实也没什么好担心的。西藏的师傅们都很nice,闭口不谈政治就成。后来由于换老板,我对新来的老板不是很满意,哥也潇洒的走了!哈哈!干了半年多,语言有所进步,所以就在Chinatown找了一家中餐馆做waiter。又是一学期,餐馆倒闭了~~我也灰溜溜的走了。接下来的一份工是在Mcgill的大学生活动中心楼上一家汉堡包店,边做汉堡边收钱,老板对我非常好,忙的时候各干各的,闲的时候就是各种八卦~很怀念那段日子。后来由于工作时间和课程表有冲突,我辞职了。在家呆了一阵子之后,由于学法语的需要,我就在frontnac那边找了一家便利店打工。非常凑巧的是老板也是山东人,对我出奇的好~~干了一年,我都把便利店当家了~暑假去温哥华的留学生服务公司实习,还是不得已把工作辞了。
多做一些对提高自己的语言或其他能力有帮助的工作。不提倡刷盘子获取工厂打工。做做cashier和waiter还是不错的~貌似打工会上瘾~我身边很多朋友,打工打的不可自拔。

在温哥华那边的那几个月从接机到续签study permitVISA再到组织留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深切感受到蒙特利尔确实缺少这样一个组织,咱们这里针对的留学生的服务确实是太少了。于是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加之温哥华的公司的帮助,终于和朋友一起做了一个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爱蒙城-留学生联盟,希望能给留学生提供更多的方便,让大家的留学之路走的简单一点,快乐一点。做论坛确实没有想象的容易,朋友们纷纷坚持不住,默默退出,我还在继续坚持。真的很想为留学生们做些事,只恨自己力量太小。临近毕业了,也在为工作的事发愁,还有各种证书要考,驾照还没拿到!!!但是我还是很感激生活得,因为生活对我真的不错!希望明天更美好!就说这么多吧。

大家有时间就大胆的去找个地方实习一下吧,多发点CV,总有要你的单位。PS:实习挺好玩儿的。

最后,也祝所有的留学生和移民朋友们能一切顺利!!!!

借人气~~给新来的语言不好的同学门几个在加拿大会经常用到的中文服务电话吧
觉得有用就顶一下吧~希望更多的人看到~
1. Bell 手机的中文服务电话:1-888-884-8333
2. Bell 住宅电话的中文服务电话:1-800-715-1888
3、Bell 商用电话的中文服务电话:1-888-272-1888

1、Rogers 手机的中文服务电话:1-800-828-9828
2、Rogers 有线电视的中文服务电话:1-800-787-7953
3、Roger high speed (高速上网)的中文电话: 1-800-787-7953

1.Fido手机的中文服务电话:1-866-888-3436


银行
1、TD Bank 购买互惠基金的中文热线:1-800-387-2828
2、Royal Bank 中文服务热线:1-800-668-8836

各大银行的中文服务热线:
TD:1-800-387-2828
TD VISA:1-877-233-5844

RBC:1-888-769-2598
HSBC:1-877-621-8811
BMO:1-888-828-7288
SCOTIA:1-866-800-5159
CIBC:1-888-298-8822

加航中文服务电话
1-888-918-8888

作者: 大汉天生    时间: 2011-11-18 23:00
标题: 走了这么远的路到底是为了什么?有人找人脉,有人找德先生,有人找赛先生,有人找绿卡。
卢瑟,伦敦和《金瓶梅》 [转]
这一切是从那个无聊的下午开始的。
新英格兰入冬之后阳光变成了奢侈品,所以午后天气好的时候我就会跑到图书馆三层靠窗的小沙发上读书,正好旁边是中文书架,学得头昏脑胀就去抽几本读。这次正好翻到埃氏所译的《金瓶梅》,记得Egerton是个英国怪人,花了十五年时间把我国第一淫书翻译成英文结果出版过程中障碍重重,于是只得把淫秽描写段落替换成拉丁文(!简直就是一个英式笑话了。自古以来爽歪歪的篇目都是教士的特权,连舶来品都不例外= =),后来有人干脆把拉丁文的段落摘出来单独翻译出版成一部艳情小册子,再加上海外华人抗议此书有辱国体(我们国体甚贵,于是被辱就是一件很轻易的事情了,就像越是自视甚高的贵妇人越容易觉得自己被人轻慢了),完整本一直拖了很久方付梓,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埃氏的译本也是此书唯一的英文译本了。
在扉页上Egerton写明了致朋友C.C.Shu。对于读书,我一向是个好事之人,于是留了个心去读序言,果然后面提到:如果没有这位好基友根本不敢说自己能够完成此举等等(without the untiring and generously given help of Mr. C.C. Shu, who, when I made the first draft of this translation, was Lecturer in Chinese at the School of Oriental Studies)。那么这个中文讲师是谁呢?时势造英雄,世纪初那帮漂洋过海的哥们大多牛得发亮,随便一个路人甲刨根问底一下都大有文章。
于是我就顺藤摸瓜去查了这个中文讲师,果然不出所料,初相逢还是旧相识。
1924年来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中文的年轻讲师,Egerton的好基友好室友 C.C.Shu同志,全名 Ching Chun Shu, 中文即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
不过这个时候帮着室友翻译《金瓶梅》的中国留学生还不是老舍,他甚至还没开始自己的写作生涯,这位大龄青年C.C.Shu每天都在纠结我们现在一样纠结的问题:没钱啊没妹子啊家里的老妈啊食堂难吃啊。──当然,这么痛苦的不仅仅是我们也不仅仅是他,俞平伯留学英国之际就因为“洋食难吃,课业艰深”索性从学校跑路了,好基友傅斯年一路追到马赛都没能把此君劝回来。
固然我们总是抱怨留学生质量下降,比起当年那些大牛,现在的我们俨然是一群酒囊饭袋。但是──时过境不迁。当年的留学圈也和现在一样分为三档: 康奈尔大学的普通青年胡适期中考试狂飙GPA后还能给自己煮碗鸡丝面然后继续打牌;高帅富徐志摩出入各种大师的宅邸犹如逛自家花园,动不动还更新条微博说我今天又碰见宅男女神林徽因了;而二逼青年C.C.Shu──穷得叮当响,每年挣250磅花300磅;吃食堂吃出胃病,养不起,只能去廉价的中国餐馆喝一碗一先令的汤。至于外貌,据宁恩承回忆是这样的:“舒同学一套哔叽青色洋服冬夏长年不替,屁股上磨得发亮,两袖头发亮,胳膊肘上更亮闪闪的,四季不论寒暑只此一套,并无夹带”当时的C.C.Shu穿着长年不换(!)油光闪闪的唯一一套衣服走在伦敦街头,那种超然脱群的程度绝对不亚于宅男秋裤外穿游荡在上海外滩。更悲剧的是:身边连个妹子都没有还老被那个奇葩的英国室友抓起来半夜一起研读《金瓶梅》……
于是,二逼青年就这样被活生生地逼成了文艺青年。
这位C.C.Shu同志就是在留洋的时候开始动笔杆的,“二十七岁我到英国去。设若我始终在国内,我不会成为小说家──虽然是第一百二十等的小说家。到了英国,我就拼命地念小说,拿它作学习英文的课本。念了一些,我的手就痒痒了。离开家乡自然想家,也自然想起了过去几年的生活经验。为什么不写呢?”(《我的创作经验》老舍)
我对于老舍的书读得又并不多,甚至在此之前不能相信此人也留过洋,因为很多留学生的文笔是能够读出来洋味道的,比如邵洵美仿得一首漂亮的英国诗,比如闻一多《死水》之仿美国新诗派──而老舍自始至终一口珠圆玉润的京片子,把这个城市琢磨得像核桃一样玲珑。现在必须大叹自己浅薄:贵公子们吟诗做赋是早在出国之前就熏陶出来的,而另有剩下的一些人笔耕不辍是漂洋过海内心憋火不吐不快一点点给逼出来的。这个背井离乡说着一口标准Chinglish的中国留学生在读了大本大本的英文小说后码起了方块字,这些文字在异国他乡的肚肠里像饥饿一样凝结, 而字字句句却都是在北京灰蒙蒙的冬天里就着西北风从冰糖葫芦的甜渍里浸泡出来的。
暑假的时候有朋友采访留学生,问什么时候最想家。我实话实说是饿的时候,思乡是一种最本能的情感,就像饥饿一样。这些漂泊在外的人啃着洋面包嚼出来的爆肚香气,那才是北京最地道的滋味。
我另好奇的一件事就是一个孤身在外的大龄青年是用怎样的心态去翻译《金瓶梅》的(我假定看我这篇文章的都是成年人了,成年人那点见不得人的事儿我们也动不动拿出来见人了)。因为那个年代没有新东方,留学生之间牵线搭桥的鹊桥业务还一片荒芜。即便是现在,中国留学生和美国姑娘恋爱也并不是主流。可以想见热情如火的美国女郎看见穿着长年不换的过时衣服的宅男C.C.Shu也不会是一张看见了东方王子的花痴脸孔。
在C.C.Shu成了老舍之后,他开始写一部书叫做《二马》,讲的是一对中国父子在伦敦和一家寡妇的暧昧纠葛。有趣的是批评家总说这部作品是“不写实的”,这幻想的华人与白人的罗曼中藏了几多辛酸就不得而知了,因为并非人人都是徐志摩,能一掷千金在欧洲名媛之间吃开一个小圈子。那会儿的宅男们也尚且没觉得为祖国扬眉吐气的重要途径就是搞定个洋妹或者是看着欧美小电影来一发让“两大帝国伺候我一个”。
C.C.Shu及其同道者大概是羞涩而自卑的,一如我的某个男闺蜜一看到金发大妹子跟他打招呼就僵住,等人家过去好远才说“那个是我们楼的大美女……”郁达夫在《烟影》里描述留日的男学生在路边碰到结伴走的日本姑娘,擦肩而过的时候姑娘们咯咯笑成一团,他被这笑声挠得心里一痒,旋即又有几分羞怒:她们定是猜到我是中国人了……
在赵毅衡先生书中翻到的另一则留学生情事和诗人朱湘有关。朱湘本人自视甚高,并且特立独行,算是个升级版C.C.Shu。因为C.C.Shu同学憋了三年快揭不开锅了才开口跟学校提加薪的事情,而此君在芝大以退学著称──但凡他觉得教授有“辱华“言论他就退课,一门一门地退,一直退到退学。其中他记叙說和一个美国女孩子有了恋爱之情,两人在校刊上以诗答情,你来我往。上个月我去芝加哥,本想查查芝大校刊看看到底是哪位女士,但最终还是行程紧张未能成行。但我倒是更同意赵毅衡的观点:那就是此事也许更多的是朱湘一厢情愿的夸张,因为对诗传情之事实在更像是《红楼梦》的情节而不是美国女孩子的行事方式。比起跨国恋情,我更相信是那个愤世嫉俗的中国青年瞥见了一双失焦的蓝眼睛,然后从里面读出了一个在异国他乡贴心贴己的林妹妹。
我不知道当时的C.C.Shu是否也是同样的心境,但是老舍本人绝口不提他在英国和人一起翻译《金瓶梅》的故事,至少文革时候这一条本应被大张旗鼓批斗的罪名并没有被揪出来。我猜想,当他跳湖自尽前徘徊那一整天的时候,心里可曾记起那个在破公寓的落魄青年,一边读狄更斯的小说一边翻译一本淫书──男女情爱,世事无常,黑黑白白翻了一遍又一遍。
我和一个朋友說我要写C.C.Shu还是个留学生的事情,他问我有意义吗。今非昔比。
而对我而言,留学生离乡的情境,百年以来,是多么惊人的相似。
即便很多人說,今非昔比,比起那些世纪初的大牛们,我们这帮人只会花钱跷课打dota──可是当年的大师也还尚且没有被光环笼罩,是和我们一样漂泊在外的留学生罢了。看着我身边的人,就算他们再不靠谱再窝里斗,我也希望那些四处奔走的有志青年里有胡适也有陈独秀,泡在图书馆刷gpa的学霸里藏了个陈寅恪,而即便是尝尽辛酸念着归乡的窘迫“卢瑟”里也总有个会成为老舍的C.C.Shu。
和百年前一样,各路英雄豪杰平地暴起,但当他们尚不自知自己將改变这个国家命运的时候,他们和我们一样扪心自问,走了这么远的路到底是为了什么?
有人找人脉,有人找德先生,有人找赛先生,有人找绿卡。
也有一些人,他们磕磕碰碰地走遍万水千山,鼻青脸肿,在留学生圈里被笑成了卢瑟,但他们也一样找到了一件受用一生的珍宝。
那就是孤独。
———————————-
感谢林绍宇
作者: jiayuan    时间: 2011-11-19 12:54
小三写的不错。电话收藏了,应该用的到。呵呵
作者: 大汉天生    时间: 2012-2-15 13:26
标题: 留学生离乡的情境,百年以来,是多么惊人的相似。
即便很多人說,今非昔比,比起那些世纪初的大牛们,我们这帮人只会花钱跷课打dota──可是当年的大师也还尚且没有被光环笼罩,是和我们一样漂泊在外的留学生罢了。看着我身边的人,就算他们再不靠谱再窝里斗,我也希望那些四处奔走的有志青年里有胡适也有陈独秀,泡在图书馆刷gpa的学霸里藏了个陈寅恪,而即便是尝尽辛酸念着归乡的窘迫“卢瑟”里也总有个会成为老舍的C.C.Shu。
和百年前一样,各路英雄豪杰平地暴起,但当他们尚不自知自己將改变这个国家命运的时候,他们和我们一样扪心自问,走了这么远的路到底是为了什么?
有人找人脉,有人找德先生,有人找赛先生,有人找绿卡。
也有一些人,他们磕磕碰碰地走遍万水千山,鼻青脸肿,在留学生圈里被笑成了卢瑟,但他们也一样找到了一件受用一生的珍宝。
那就是孤独。
新年共勉
作者: CONCORDIA留学生    时间: 2012-6-15 18: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蒙城华人网 (https://www.sinoquebec.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