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by 葵花法律;3027055
开篇畅想
从2011年12月7日直登蒙城,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天了。
终于,能安安静静地坐下,泡上一杯绿茶,续上一杯菊花,再添上一杯苦丁;终于,能傻傻地望着窗外飞舞的雪花发发呆;终于,能冲到冰天雪地里肆无忌惮地向小松鼠高喊:“你除了尾巴好看,其他地方一点不比老鼠酷!”终于,能向远处看到的狗狗们咆哮,你们没有我的旺儿甜儿大气和漂亮!终于,能淡定地端上一大盆猪蹄云豆汤,数落着先生和儿子,家乡的味道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片刻宁静结束。叮叮叮,电话声响起,是国内助手打来的,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马上处理;滴滴滴,QQ闪烁,国内顾问单位在呼叫,一份重要的法律意见书需要马上出具;某个案件马上要开庭,几个重要的证据需要作出详细分析。。。。。。电脑上方,书出版时间的倒计时,让我快要窒息。邮箱里,总有处理不完的工作,不分白天黑夜。。。虽然,我从地球的那一端,胜利大逃亡,来到了地球的这一端,但我仍然无法逃避。摇摇头自语,移民生活于我似乎没有太多的变化。又忍俊不住,移民生活于我确确实实是发生了太大的变化。二十多天里,遭遇的人们、发生的故事,足以影响我的下半生。
爸爸的留言从窗口跳出:“Y头,一切都将会过去,不要心急。”一切都将会过去。。。。。
Don't be dismal,don't be wild!
In the day of grief, be mild:
Merry days will come, believe.
Heart is living in tomorrow;
Present is dejected here:
In a moment,passes sorrow;
That which passes will be dear.
不要悲伤 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
情不自禁,低声吟诵起普希金的这首诗,在这银装素裹的蒙城里,由不得己万千思绪。。。。洋的那边,有我的抱负和理想;洋的这边,是我实现梦想的地方。扬帆启航!
给爸爸留言:“不用担心,我的未来是不可预测的,我能够创造未来。”
注:《一个女法律人的诸事碎记》,为我的生活日记,已经连续写了几年。办理投资移民到加拿大,从准备登录至今,碎记中断了一阵,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重新开启新的篇章“东进,东进,向未知世界前进!一个女法律人眼中的加拿大”。
预备:为什么移民?
及时更新查询:
4、2012年1月2日:奇妙的雨 第1页4楼
3、2012年1月2日:关于家庭旅馆 第1页3楼
2、2012年1月1日:为什么移民?第1页第2楼
1、2012年1月1日:开篇畅想 第1页第1楼
0、中加欢乐谷,超级大Q群:154373149。同胞兄弟姐妹们,相互帮助,互通有无,自助者得天助,助人者得天助!
Post by Cold-eyed;3027833
貌似你是来西方?:cool:
Post by m16;3027774
离开多年,还真挺留恋蒙特利尔的,法裔文化确实独具魅力.加拿大大城市里,我还真是最喜欢她.安大略的几个中小城市也不错,像Kingston,S.Catherine,Windsor.从蒙特利尔去别的地方旅行也真是方便.不过,纽约我现在是能躲就躲了,从娱乐来说不如VEGAS和FL.
Post by xianren;3027094
写得真好!我会跟着看。。。
似乎没有看到“为什么选择蒙城”就直接到了,哈哈。投资移民起初选择蒙城可能是因为魁省投资移民在国内推得火,能够留下来在这里生活的移民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有文化的。
翻翻看,在历次国际特色城市排名中蒙特利尔的名次在整个北美都列前茅,最近一篇是加拿大人选择度假的城市蒙特利尔当之无愧地被列为第一。如果你在北美大陆走得越多,你会越喜欢这个城市。
蒙特利尔,是一个温饱之后的移民需要慢慢品味之后会慢慢喜欢上的一个城市。
我时常跟国内的朋友讲,既然咱不能去美国居住,就选择居住在一个距美国最近的国家;既然咱不能在纽约生活,就选择生活在一个距纽约最近的加拿大城市。驾车去纽约跟去多伦等距离,但是购物娱乐美食,纽约是名副其实的国际第一大都会。
新年快乐!
1979年6月,中国曾派出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等教育。回国后,访问团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报告这样叙述了访问团的见闻:“美国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 ‘我因我之为而不同凡响’ 的意味,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眼里,让地球调个头,好像都易于反掌似的;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着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摇去。”由此,访问团得出下面的结论——“美国的初等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有意思的是,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到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下了自己的见闻:“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除外;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用早点;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它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在结论中,美国考察团这样写到——“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
[color="red"]历史给中美两个考察团开了一个玩笑,25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培养了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97位知识型的亿万富翁,而中国还没有哪一所学校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
Post by new移民;3034095
在网上看了楼主写的东西,恕我直言,楼主的心态还需调整,每一个来加拿大的人都有着辉煌的中国历史,这里面都著名大学的副校长,有来自一线城市的政府处长,有证券公司老总,,,他们在中国的风光不在楼主之下。今天来加拿大跟上一个世纪80年代去美国,已经今非昔比,没什么,只是在地球村里换一个地方生活而已。中国持加拿大护照者数十万人计。
根据本人的经历和观察,如果楼主不调整心态,楼主今后的走向必定两选其一:1、西退,西退,向已知的中国退缩;2、西退、西退、走进温哥华的大奶村。
如有冒犯,请包涵。热情是高涨的,现实是残酷的。
Post by 葵花法律;3028733
哈哈,留恋就回来吧。。。。
Post by spotcat;3034804
如果仍然想着中国过去的风光,可能再过几年仍然是客里空。一般来说,新移民需要在加拿大这个资本主义的大熔炉里练上个几年,才有资格指东说西。作为忠言苦口之言,奉对楼主从脚下开始走第一步:好好把英法语学好,没有这第一步,其他一切都是空谈。
Post by 葵花法律;3044131
有句话:“改善靠自己,成功靠别人”,其实表达的也正是助人者得天助的内在含义。附这篇小文:
改善靠自己,成功靠别人
假如你能不断地帮助别人达到他们的目标,你就会很容易地达到自己的目标。这是最简朴而富有实效的成功学原则。
要想回收,必先给予,不种而收的事情在世界上几乎没有,就算有,也不会长久。太多人想改变他人乃至世界,只有极少数人有智慧从改变自己做起。
改善只能依靠自己,而成功一定依赖别人。荀子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充分说明了借助外力的重要性。现代社会是一个合作社会,是一个充满各种利益和利用关系的社会,没有人能孤立的只靠自己而获得成功,多多少少要获得别人的帮助,遇到生命的“贵人”,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想成功,不仅仅取决于有多少人肯帮助你,还取决于有没有人害你。举例来说,中国古代名将岳飞的文韬武略、品德才学都在你我之上,为什么难竟其功呢?关键是有个秦桧要害他。所以,要想成功,无论是争取更多的人帮助,还是减少害你的人,都有赖于改善自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做人成功,做事成功。
也许岳飞的例子极端了一些,但它的确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Post by 葵花法律;3047819
一位同学的留言:
人大代表池夙生庭审受辱昏厥送医院抢救----这个消息会让你更加感觉自己移民加拿大的选择是正确的吧?走吧,中国的财富精英知识精英都走吧,反正中国将来会是不适合于人类居住的不毛之地。
著名异议作家余杰也在前两天举家搬移赴美国,著名法律学人付英也全家移居加国;还有好多好多,中国,你真伟大!
今天一早开办公会,就看到上述留言,我的眼睛一下湿了。虽办移民,不计划转国籍,我还是中国人,中国在未来必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国家,也必是最适合于人类居住的地方,我不会离开它。
我的真实想法,为让自己的未来发出更强劲的声音,寻一个避风的港湾。曾经的我,努力发出过声,但很快被潜掉了,这种感觉特别的痛苦。我若干年坚守葵花,内心,坦率地说,常象困兽,为自己的无能而哭!这些年里,我创作了大量的法律专业书籍和文章,但这并非我的最长和最爱,它不能让我感受释放心灵的快乐,因为我不能把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的法律人的声音充分发出来。 每一位冲锋陷阵的法律人,都让我敬仰。总想着,还有什么更大的优势,能让我发挥出更大的能量。唯有努力坚守,然后,努力丰润打造自己,从专业领域、从社会影响力、从西到东。
加国也好美国也罢,对我来说,不过是多个让自己的心灵能平静下来的港湾。我很欣慰,因为,在这里,我遇到了很多优秀的胸怀家国天下的同胞。在这里,他们不必掩饰自己。而在国内,离开葵花地,至少在我,非常孤独,鲜能听到振聋发馈的声音。
是的,正义,永远在心中,而不是在口头。多年了,葵花在用自己的特别处事及为人方式发展壮大。再苦再难,葵花也会一如既往。于我现今,对英美法系及大陆法系的深入,有助于今后对祖国的法律制度完善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并提出更多建设性的意见。对中西法律事务的拓展、中西法律职业人未来事业的合作作大胆探索也是必须的。活在当下,世界已是地球村,世界虽然看着很大,但又真的太小。政治清明民主的那天终会到来,但天上的大馅饼不会乱掉,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不是说空话大话的人,只知道继续苦行僧的日子,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我始终坚信,心中有梦的人,上天永远不会辜负她。我也始终坚信,一个人的力量虽然有限。但更多的志同道合的人团结在一起,力量就是无穷大。
附上这篇《法律人,请不要轻易哭泣!李庄案一审判决后》共勉吧。
法律人,请不要轻易哭泣!李庄案一审判决后
本来我一直想保持沉默。因为现在更需要的是去做。但看了很多法律中人唉声叹气,我也忍不住想说两句。说到艰难,没有那么恐怖。我们有脚,可以自己走路,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不能放弃。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我曾恐惧,我曾愤怒,也曾无奈,更曾倒下,但我迅速爬起。从不缺乏对未来的信心与持续奋斗的勇气,坚持住了信仰就坚持住了自己。我始终相信前进是势不可挡的,具备现实化条件的梦想之实现是必然。
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一切也正在慢慢地好起来。这需要的只是一个过程,一个不用很长的过程。
李庄案,确实严重打击了我们的信心,严重打击了一群信仰、崇尚法治并为之奋斗的当代热血青年。毕竟,没有人希望前进的道路上布满荆棘,没有人期盼行进的路途中日夜风风雨雨。但是我要说的是,决心与勇气很重要,智慧与遵守规律更加可贵。历史的规律其实没有那么深邃,在我们中学阶段,伟大的先哲早已明示我们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无法立即改变目前这一切,更无法要求这个社会立即为我们展现其透明光鲜的一面。但伟大的时代赋予了我们伟大的历史使命,给予了我们更多的奋斗契机。珍惜我们的现在,从小做起,从细微处入手,用我们的成功证明并实现我们的价值,用我们的血汗成就真正的自己。历史必将铭记一群不屈不饶有血有肉的法律人曾经所作的努力。
法律人,请不要轻易哭泣!某种倒退往往是前进的征兆,更可能是历史进步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我们要看到未来,站在历史的高度把握这个问题。我始终相信中国法治的未来不是梦。即使是梦,也是个可现实化并完全可以实现的梦。梦有很多种,而中国的法治完全具备实现这个梦的条件。只是,这需要的是一个过程,一个不用很长的过程。我们要做的是保持我们的理性、冷静与特有的思维而继续默默地努力。
成就自己但不独善其身,居于其下而不独生其贵。共同努力,实现价值,成就梦想!未来属于我们自己!
Post by marscinq;3048177
看到大律师洋洋洒洒,一贴贴激扬向上正气阳光的帖子,很让人佩服的样子,想问一下大律师,你在中国的从业经历里,是否收过黑钱,做过违反律师从业操守规定或者法律的事情?
在我看来,中国任何一个行业能积聚一定财富的,能投资移民过来的,都或多或少以某种方式有着冯仑当时所说的”原罪“,虽然这可能是体制的问题,不是在那个环境里个体能如何的问题,但我觉得从那样一个社会出来的人,丝毫没有愧疚之意,而是在拿到移民身份之后就立即转头如此高调地对那个国度那些人那些事进行抨击,调侃,讽刺和鄙夷,貌似那个时空里不曾有过自己,貌似,也很可疑?
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觉得道理大家都懂,那个国度的人和事,大家也都清楚,在大唱正义光明之前,是否可以先反省一下自己![]()
Post by 葵花法律;3046993
好险:两个教训!
刚看到新闻,星期5,在地铁Bonaventure站发生枪战,一死一伤,死的是在地铁无家可归者,警察伤一人,那天我去老港坐橙线地铁到cote-Vertu站就被请出车厢,当时还纳闷呢,这是出啥事啦?好险!
我游完老港,回家经过Bonaventure站时,车就没停,直接就过了。这里处理问题跟国内不同,记得温州高铁事故,这么大的事故,把车头一埋,就通车了,这里,一个简单的枪刑事案件,Bonaventure站就关闭了一天。
这个事件有两个教训,一是:在蒙城地铁,有不少无家可归者,据说其中不少人吸毒,我见过很多次,一般他们都很安静,但老移民说,他们瘾上来,可能会作一些出格的事,建议,大伙身上还是备些零钱;二是,离警察远点,这里的警察可不向国内,警察若认为,你有威胁,可是掏枪就打啊!在国内,警察很少带枪,我们在街上看到巡警腰里夸的要么是皮套,要么是空枪,这跟我国缺乏对警察的枪支使用及人身保护的法律法规有关,使得警察不敢、不愿带枪。
Post by m16;3048312
不至于吧,这里警察使用枪支的限制是很严格的,而且很多时候找警察寻求帮助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引用:
作者: 小二毛子
投资移民也住家庭旅馆啊?!不容易!!!
Post by 葵花法律;3053113
今天,几位可爱的人们将在下午五点到家里来,我会准备一顿香喷喷的中餐招待他们。
前天晚上的一场暴风雪,哈哈,我和儿子分别都迷失在回家的路上。但,今天的阳光明媚,让我开心起来了。在我的执业生涯里,从来都认为,对待任何事情的解决,都要努力去尽善良人的本性。但如果仍不能得到妥善解决的话,就只能启动程序。权益是靠自己争取,即使金额再小,但通过一场纷争,让自己对一个陌生国度的体制及人性有一个切入了解的机会,也是值得的。或许是我的职业使然吧,当然,这绝不是我的本意。因为,我们来到这里,对自己的同胞,对自己要面对的西人或其他人,我们都是本着信任出发的,甚至是不设任何防范。但当发现自己的信任被蔑视、被欺侮,会如何?我想,一拳过去,让他付出代价吧。对我来说,每一场纷争,都是一场实战课堂,故告诉自己,乐在其中。
Post by 葵花法律;3047817
多姿多彩的生活靠自己创造、把握和感悟。我的日子,其实是苦行僧的日子,在自己的心中平添上一份沉重的使命与理想,并为努力奋斗,
其中的甘苦自知,苦中更有大乐。这是一种坚持,或许更是一种操守吧。任何一个坚持有梦的人,他的人生都会灿烂。
Post by 葵花法律;3027055
开篇畅想
从2011年12月7日直登蒙城,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天了。
终于,能安安静静地坐下,泡上一杯绿茶,续上一杯菊花,再添上一杯苦丁;终于,能傻傻地望着窗外飞舞的雪花发发呆;终于,能冲到冰天雪地里肆无忌惮地向小松鼠高喊:“你除了尾巴好看,其他地方一点不比老鼠酷!”终于,能向远处看到的狗狗们咆哮,你们没有我的旺儿甜儿大气和漂亮!终于,能淡定地端上一大盆猪蹄云豆汤,数落着先生和儿子,家乡的味道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片刻宁静结束。叮叮叮,电话声响起,是国内助手打来的,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马上处理;滴滴滴,QQ闪烁,国内顾问单位在呼叫,一份重要的法律意见书需要马上出具;某个案件马上要开庭,几个重要的证据需要作出详细分析。。。。。。电脑上方,书出版时间的倒计时,让我快要窒息。邮箱里,总有处理不完的工作,不分白天黑夜。。。虽然,我从地球的那一端,胜利大逃亡,来到了地球的这一端,但我仍然无法逃避。摇摇头自语,移民生活于我似乎没有太多的变化。又忍俊不住,移民生活于我确确实实是发生了太大的变化。二十多天里,遭遇的人们、发生的故事,足以影响我的下半生。
爸爸的留言从窗口跳出:“Y头,一切都将会过去,不要心急。”一切都将会过去。。。。。
Don't be dismal,don't be wild!
In the day of grief, be mild:
Merry days will come, believe.
Heart is living in tomorrow;
Present is dejected here:
In a moment,passes sorrow;
That which passes will be dear.
不要悲伤 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
情不自禁,低声吟诵起普希金的这首诗,在这银装素裹的蒙城里,由不得己万千思绪。。。。洋的那边,有我的抱负和理想;洋的这边,是我实现梦想的地方。扬帆启航!
给爸爸留言:“不用担心,我的未来是不可预测的,我能够创造未来。”
注:《一个女法律人的诸事碎记》,为我的生活日记,已经连续写了几年。办理投资移民到加拿大,从准备登录至今,碎记中断了一阵,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重新开启新的篇章“东进,东进,向未知世界前进!一个女法律人眼中的加拿大”。
预备:为什么移民?
及时更新查询:
4、2012年1月2日:奇妙的雨 第1页4楼
3、2012年1月2日:关于家庭旅馆 第1页3楼
2、2012年1月1日:为什么移民?第1页第2楼
1、2012年1月1日:开篇畅想 第1页第1楼
0、中加欢乐谷,超级大Q群:154373149。同胞兄弟姐妹们,相互帮助,互通有无,自助者得天助,助人者得天助!
Post by 葵花法律;3028730
哈哈,你认真看下世界地图,就知道为什么是东进了!:wink:
Post by Pureman;3343822
千万别学坏坏侯骗骗;)
Post by resp-vendor;3347054
女法律人是不是已经东进回到了原点?
ma.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0)
Post by 葵花法律;3047819
祖国啊祖国。。。
guo.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0)
Post by m16;3027774
离开多年,还真挺留恋蒙特利尔的,法裔文化确实独具魅力.加拿大大城市里,我还真是最喜欢她.安大略的几个中小城市也不错,像Kingston,S.Catherine,Windsor.从蒙特利尔去别的地方旅行也真是方便.不过,纽约我现在是能躲就躲了,从娱乐来说不如VEGAS和FL.
kai.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0)
jin.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0)
欢迎光临 蒙城华人网 (https://www.sinoquebec.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