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华人网
标题:
小事风华
[打印本页]
作者:
SQmedia
时间:
2013-11-1 20:21
标题:
小事风华
小事风华
作者:古沙
这是我朋友在加拿大的一件事:
去年春节前,朋友吴大姐上街办年货。她提着一大包东西抄近路回家,在横过公园的小路上,吴大姐滑倒了,她再也站不起来。
这时,从路边一户人家里跑出来一女人,有50来岁。那妇人快步上前帮助吴大姐,大姐仍然站不起来。大姐拉起裤管,发现小腿骨折了。骨头刺穿皮肤流着血,相当严重。洋妇人立即用手机打911,不一会救护车来了。洋妇人随救护车送吴大姐去医院。大姐不会说外语,多亏了洋太太有语言帮她办了手续。
包扎完毕,洋妇人用轮椅把大姐推到医院门口叫来出租车。吴大姐拿信封出示家庭地址,她发现没钱了。洋妇人付钱坐出租送吴大姐。在经过家门口时,洋太太下了车。吴大姐记住了她家的门牌号。
吴大姐说,腿好些后,她和老伴、儿子买了些礼物,一家人到洋太太家里表示感谢,并把出租车钱还给了洋太太。
“没什么,”洋太太说,“这是一件小事。”
“我骨折了,我是大事啊!”吴大姐说罢,洋太太点头笑了。
下面是发生在英国的一件事:
有位中国姑娘,在英国读MBA。这天,姑娘要坐3个小时的火车去面试。她从早上7点就着手准备。然而,在她毫无觉察的情况下,她的手表停了,她看错了时间。待发现时,离火车开的时间只有17分钟了。姑娘从住处到火车站,跑步也要15分钟,何况还有红灯,还要办理进站。
容不得多想,姑娘飞身下楼去坐公交车,因为在英国打出租是要预约的。姑娘看来了一辆公交车,却不是开往火车站的。这时,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问:“小姐,有什么事我可以帮忙吗?”出于礼貌,姑娘告诉她一切。老人说,别着急,也许还能补救。如果你相信我,跟我上车坐一站路下车,我知道一条去到火车站里的小路。
车开一站还未停稳,老人已先步下了车。她对带着的四个小孩说:“孩子们,这位小姐有要事要赶火车,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她。大家拉起手,快跑!”事已至此,姑娘跟着跑。一路上,看到奔跑的老人和孩子们,路口的司机都停下车让她们先过去。转过几个路口,老人停下指着一个胡同,喘着气说:“姑娘,从这里快去吧,这是车站侧门,200多米,你还有2分钟。”
姑娘鞠了个躬,转身跑了。这时,一个累得蹲在地上的孩子问,奶奶,我们还回汽车站吗?是的,孩子,咱们帮人做了件小事。起来吧,咱还得去学校。
原来,老人和孩子们是专为帮助这位姑娘才下车的。
小事,这两件事老外都说是“小事”。但这样的小事,我觉得感天动地。
在加拿大,我对老外最突出的感觉是:乐于助人。
一次,我带老伴去看病,医生写地址要我们到大街5300号拍片子。我不知那地方在哪?要走多远?外面冰天雪地,我一脸茫然。
这时,一个黑人问我,需要帮助吗?我如实相告。黑妇人看了我拿的地址,说:“跟我走。”我以为她会送我到门口,再仔细告诉我怎么走。哪知道黑妇人领我俩出了门,踏冰雪走上大街,拐弯抹角地走了一站多距离,她把我俩送到了诊所。上6楼黑妇人给值班做了交代,才笑着跟我说“拜拜”。
我还有个事:从多伦多回来,天下着雨,我用轮椅推着妻子快步走向地铁。轮椅在路肩拌了一下,老伴跌倒了。两个老外看见,冒雨马上跑来扶起我妻子,又帮我抬轮椅下台阶送地铁站台。
在大学里,我有过“三送棉大衣”的温暖。一次,我患了重感冒,宿舍没暖气,我衣单被子薄。在我要入睡时,有位同学把他的棉大衣送来盖在我身上。因为他也冷,我执意不要,他拿了回去。半夜醒来,我发现他的棉大衣盖在我身上。我把棉大衣送回去,悄悄给他盖上。第二天起床我发现,那位同学的棉大衣还盖在我身上。
“事大事小,善者风华。”少林寺和尚这样说。一个人,一辈子,大事能有多少?人身上最多的,还是小事吧?人心的温暖,社会的和谐,不都是由这样无数个小事善举汇成的吗?
原载:《蒙城华人报》第565期
欢迎光临 蒙城华人网 (https://www.sinoquebec.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