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查看: 18802|回复: 2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品展示] 【不断更新】初学者上图,高手们不要吝啬哇,多给点意见【不断更新】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楼主
发表于 2009-9-11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技术不错,器材不错,画面清晰清新,只有稍微在艺术性上注意一点就会有飞跃性提高,你也很谦虚,说处于量变阶段,这是必经阶段,摄影入门易提升难,但也不是高不可攀,菘屋金玉良言主要是多练还要多看,有熏陶有领悟才会有进步。
菘屋讲艺术概论,我虽不是高手,但我可以从我观感谈些看法:
1、我喜欢蜜蜂那张,遗憾的是花瓣被截取的体现不出她的外形。
2、婚纱照那张,就是角度问题,你的女主角很漂亮优雅,但大脚在前,由于透视压缩关系,优美的身姿体现不出来,人物的表情成了远景,而脚成了视觉中心,当然如果是腿模可以例外。
3、两个人物的背景总有多余的背影在干扰。
4、糖果的主题是糖果还是器皿?它的存在对表现有帮助吗?
5、音箱与远处的建筑背景有什么内在联系,即使有,如何避免头重脚轻?
6、有枫叶旗的那张中心是什么?为什么每个部分都不完整?
7、还有最后这张花,前景与背景的花高低太平,有虚实,但还应该有高低错落,疏密俯仰之姿,才有花的美感,如果注意角度和取舍会更棒。
其实老港那张整体效果象气氛质感还有构图还是不错的,掌声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9-12 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有点感觉了,其实你链接里其他作品有几张也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9-22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20年前我们做电视编导和摄像,虽然很多设备的处理和调试我们也可以做,但由于分工问题,很多技术问题由技术人员解决,这样时间上的保证,我们可以专注于创作与构思。测光和色温,是个小问题,每次开机时必做的功课,那时10几万元的广播级摄像机比较直观,有点象现在的数码相机,功能很智能化,所见即所得。调色温就是对着白纸调白平衡,接近白纸的白即可,现在的机器基本可以自适应环境,打开电源前打开镜头盖既可,从参数看很复杂,从结果来看简单说就是为了正确曝光和不偏色,这些在早期线性电视制作中和胶片时代是很严重问题,但只要不是偏差太厉害,后期制作时是可以校正的,在数码时代应该更不是什么问题,有的时候为了特殊效果还故意制造偏色效果,就为了那种气氛,在高调摄影中,过曝也不是缺点。搞科学需要严谨,搞艺术研究的过程要严谨,但艺术创作就必须凭感觉了,否则就搞不下去了,所以大家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建议可以把他作为有关摄影器材技术参数的研究专题,在初学者专版最好就事论事具体指出他们的不足,更有利于他们提高及保持他们的兴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9-22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后面几张的视角,楼主的观察力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9-22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模特都不错,这些应该不是偷拍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9-22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的意思是模特都不错,但摄影师应该适当调度,这样才不会浪费这个资源,摄影师的工作重点应该是在拍摄之前,要么观察(在不受你控制的情况下),要么调度(在你可控制的情况下)然后才是捕作,这样才不会给人生活照的感觉!
Post by lwyy;2372387
只评论照片,不评论模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9-22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视》

也是在植物园门口抢拍的,一转头,只觉得那瞬间很感人,随手按下快门,那时已经六点半了,基本没有什么阳光,但觉得很温馨。

IMG_8177sh.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327)

IMG_8177sh.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9-22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改成黑白看看,不好意思,借用楼主地盘:rolleyes:

IMG_8177hb.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357)

IMG_8177hb.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9-23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话题好,可以专题讨论,可惜我的50d没有摄像功能,没有试过单反的摄像,照相机当摄像机可能局限性比较大,摄像过程推拉摇移是不是灵活,变焦速度快不快?感觉可能就像法国摄影师用尼康标头拍银河系一样吧?吃力不讨好,谁有用单反拍的DV发一段上来看看效果?
Post by john88;2371991
既然你以前干过这一行,那现在有没有用单反的摄像功能拍一些短片的想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9-23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点评的很到位,我就喜欢他们不做作不夸张,真情流露,自然而然的“依靠”感觉,这好象比较符合东方人的审美,而巧的是正好他们后面的雕像神甫慈祥的注视着他们,有祝福的感觉。
那女孩本来腿脚的动态也很漂亮,但我怕空间太大会忽略他们的表情,给裁掉了,后面那张黑白的也是基于这种想法,但有个雕像是会特别些。
你处理成黑白而且重新构图了下效果也不错!谢谢!


Post by 观察家;2372618
我很喜欢这类风格的片子--浓郁的“人情味”。
我也很喜欢拍这样的片子,只是现在住的地方提供给我的机会太少了,所以平时拍些静物类的片子,但也极力将这种“人情味”融入进去。
后面那张经过裁减的黑白片失去了原片的味道,我的意见是:后面的雕像还是要保留的,冰冷的雕像和温柔的情人之间形成反差,同时这一虚一实更容易将观众的目光吸引的一对情人身上(所谓红花还要绿叶衬;或者,如中国画的传统,“留白透气”)。
这张片子如果处理成黑白,可能会更凝练些,但也可能适得其反。不妨一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6-7 13:06 , Processed in 0.056265 second(s), 41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