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楼主: A-B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RESP就像爬山--浅论选择银行还是投资公司?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3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事情清楚了

gorgewhz终于承认自己是从事理财服务的从业人员了。A-B做为局外人发发牢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无可非议,但gorezhe这种业内人士就有故意误导以谋私利之嫌了。你首先以一个受害者自居,然后一会是real time engineering manager in BBD,一会又是Wealth Management sector,唱多簧当然容易穿帮。
换个身份吧,你的这个ID已经没有credit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12-26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一下

平生最喜欢做的事是看戏,而且看完以后总喜欢就剧情和演员演技做一番点评。本曲大戏至此帷幕已渐渐落下。本人坏习惯又犯了:做些观感。

本曲戏的主角是A-B, Georgewhz和林灵三人。整个剧情可谓跌宕起伏,高潮迭起,但剧情的主线仍逃不出以往类似主题的模式:银行派起先发难,团体派奋起还击。但仔细品味各个演员的表演和台词,还是饶有兴味的。



三位主角中最先出场的是Georgewhz, 第一句台词是请买RESP 的朋友到银行自己开帐户, 千万不要上当。USCCST 这种性质的RESP只能骗新移民,我是其中的一个受害者”,接着历数团体计划的种种害处,本次出场的最后一句台词是“你在任何一家银行开户,都会得到政府的奖励的, 如果语言不好,可以找中国人,SCOTIABANK就有一个在蒙城华人上作广告的”。戏演到此,我突然联想起几个月前的一件事,在同样主题的一个帖子中,一个银行派在痛批团体计划后说自己刚在银行购买了RESP,并留下自己的email说可以为大家提供真实信息云云,本人试探性地给他发了一邮件,得到的竟然也是一个类似的推荐。至此,剧情将如何发展,已基本明了了。



果然,在Georgewhz连篇大段独白之后,另一个主角A-B出场了。A-B一出场,也是不甘寂寞,置任何其他演员而不顾,一口气来了5段独白,其中的重头戏是一段饶有意味的比喻。A-B嫌一台戏还不过瘾,在本曲戏还未入佳境时又另外开了一台戏(有没有点像国内那些走穴赶台的歌星?)。然后是一句吆喝:“快来看啊,否则就要闪贴啦!”。这最后一句台词让我联想起马戏棚门前那个拿着巨幅招贴画招揽顾客的票童:“快来看啊,美女与毒蛇共眠,再不看就来不及了!”。



正如预期的那样,最后一个主角林灵如约而至,也如同其它几台类似主题的大戏一样:对先前登场的2位主角的观点一一进行了批驳。剧情的最后发展大家都看到了,虽然很多篇幅脱离了主题,但最终的主题只有一个:围绕RESP两派展开的剧烈争夺。



看完这曲大戏,各位有何观感?以下是本人的一些评价:

就演技和艺德来说,林先生应该是最佳的。虽然随着剧情的发展,林先生也暴露了其人性弱点的一面,言语也过于犀利。但理性地看看他的台词,是与实际情况最接近的。其态度也是最客观的:他只是一一批驳了对手明显的不实之词,并没有刻意贬低一方而推崇另一方的意图。



A-B先生呢?按其自己的表白:其初衷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但作为一个与RESP无利益关联的人,其表现似乎显得过分急切了点。而且有些观点似乎太偏颇,离真理稍微远了点。



Georgewhz先生是本剧中演技最差同时也是艺德最差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其发表这些帖子的动机不纯。首先,作为一个从事投资理财服务的从业人员,他不应该冒充普通客户。从这一点来看,本剧中另一位从业人员陈艳江就光明磊落得多,一方面,她敢以真名实姓出现,另一方面,她没有任何攻击对手的言辞。其次,Georgewhz先生为了不同目的反复变换角色,给人以极不诚实之感。而且此人缺乏基本逻辑,前后矛盾,漏洞百出。看看他最后谢幕时的台词:“我以客户利益第一及扎实的功底及实践经验赢的客户,我没有点功夫也到不了现在,我只天外有天,以学生得身份,吸纳精华,摈弃糟粕,丰富自己。你见到我打广告,发传单,盯人了吗?”,这句台词,首先否定了他自己“受害者”的身份,其次也是在玩弄掩耳盗铃的把戏:既然你不敢以真名实姓出现,谁又知道你打没打广告,发没发传单呢?另外,他的一些高论使我联想起1年前网上的一则新闻:国内某知名大学交通学院院长2003年发布一项研究成果:中国城市环境污染不是由汽车造成的,而是由自行车造成的。自行车的污染比汽车更大。后来一些媒体发现,这项研究是由一家汽车厂商赞助的。Georgewhz先生的一些“曲高和寡”的妙论似乎与这位专家的研究成果有异曲同工之妙。不久前,香港某著名经济学家在痛批国内经济学家的学术道德问题就指出:国内经济学家是“屁股决定大脑”,意思是说,这些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经济学家并不是以真正的学术态度来治学,而是以自身的利益来影响决策层的政策和大众的舆论。可怕的是,这些人确实是这样做的,而且拉出的大旗都是那样的冠冕堂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1-1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感谢wangxiaoya88(王小丫爸爸?)的褒奖,但我本是一个喜欢看热闹而并不喜欢凑热闹的人,而且我的水平也不足以给你提供很有价值的信息。但既然你已指名道姓地索要我的意见,我就只好以If I were you, I would….这种方式来谈谈我的观点了。



首先,if I were you, 鉴于基本生活绰绰有余这种状态,我会考虑为孩子买一份RESP



其次,If I were you, 我会在购买之前将团体计划和银行个人计划的详尽资料都找来,尽可能将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弄清楚,然后,在不带任何偏见的情况下认真听取RESP代理和银行代表的解释,再仔细对照相关资料,最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自己以后不会后悔的选择。事实上,我就是以这种态度为孩子买的RESP。为了不给你一个先入之见,恕我不告诉你我的具体选择。



最后,我要冒着被银行派痛骂的风险纠正你帖子中的一个错误:“在银行购买没有费用”。事实上,银行除GIC外,一样有费用,只是其收取的方式不一样而已。下面,根据我手头的资料,我简单将银行费用的情况介绍如下(以RBCmutual fund为例,RBC FUNDS 2005 Simplified Prospectus, P139-142:



银行费用有两种:



第一种是间接费用。关于间接费用,资料上的原文是:The funds pay some fees and expenses which you pay indirectly because they reduce the value of your investment,意思是这些费用虽然不是你直接付,但其效果是减少了你的收益,更通俗地理解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间接费用有以下几项(为不引起理解误差,我尽量引用原文):

1.  Management fee. 原文说 RBC AMas manager of the funds, is entitled to the management fee payable by each fund, the management fee varies by fund.  

2.  Operation expenses。原文说:Each fund pays its own operating expenses. These expenses may include regulatory filling fees and other day-to-day operating fees, including record keeping, accounting and fund valuation costs, custody fees, audit and legal fees, the cost of preparing and distributing annual report,statementa,…..,



另一种是直接费用,有以下几类:

1.  Sales charges

2.  Fees for switches and reclassifications

3.  Short-term trading fees

4.  Redemption fees

5.  Deferred sales charge option

6.  Other fees and expenses.

由于内容太多,不能逐项一一说明,希望你自己去银行要资料,任何银行都可以免费索取相关资料。



我个人的看法是,不能以有无费用作为是否购买的依据。不管银行也好,其它机构也好,它自身也要生存,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其著名的经济学巨著《国富论》中有一句至理名言:“我们的晚餐不是来自于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商的恩惠,而是来自于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这句话导出了自由资本主义的真谛:每个人都有为己谋利的主观动机,但由于有“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这种自利行为只有在能为大众创造福祉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正是因为建筑商想赚钱,我们才有了房子住;农民要赚钱,我们才吃得上粮食蔬菜和水果。同样道理,如果我们想通过RESP获得利益,你也必须让经营这些项目的机构和个人有利可图。世界这台巨型机器就是以利润为润滑剂来运转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6-4 11:47 , Processed in 0.046824 second(s), 2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