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楼主: fish-mtl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联谊] 无意中爱上一人,求救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68#
发表于 2009-2-26 14:37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Smallbysail;2164039
正是许多事情无法用法律来审判, 更应该用道德来约束。
实在想不出什么东西可以怎样用道德来约束?怎么个约束法? 能举点例子吗? 象中国封建社会一样,大家共同认定一个人道德有问题,就一起咒骂他/她,给他/她冷眼? 即使咒骂,当今社会,似乎也是有法律来约束你是否涉及人身攻击了吧? 用道德来约束? 约束什么?怎么操作? 值得探讨

依你而言,我们应该鼓励楼主抛弃糟糠勇敢去爱了,那么这个社会还有道理可言吗,
没有任何要依我而言的意思,我只代表我个人观点,探讨交流,个人认为,这个世界没有谁有必要依照谁说的如何如何去做,要真能依谁而言,其他人就如何如何,在古代中国,很大程度上还是有的,比如一个皇帝说的话,好象叫什么"剩纸"之类的,而且即使有张"剩纸",还有人违抗的,也有假传"剩纸"的,所以个人认为现代社会如果真有,那也只有一个要依照的,就是你所在的国家的法律.说到鼓励,可能是你想鼓励大家去听从你的调调吧? 个人也没有丝毫要鼓励什么言行的意思,有什么东西你去鼓励别人别人就能去FOLLOW着你去行动或如何的吗,你也太小看他人的智慧了吧?
任何社会都理应有法制来约束公民的言行,而不是什么简单的"道理",因为你所认可的道理,不上升到国家法制级别,可能也只能是你个人认可的道理而已,何况,道理跟道德虽然只差一个字,内涵差得远了去了.

婚姻还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吗?
婚姻的存在是否有价值和意义,这个东西是个始终在发展的事物,无论从形式到内容,比如远古茹毛饮血的时代,我想是没有的,中国封建社会,三妻四妾,解放后,一夫一妻,现代社会,有的国家同性恋可以结婚,等等,个人觉得这是个始终在发展的事物,是随人类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其形式和内容都在不断延伸变化的一个东西,要说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个人认为没什么绝对的标准,只能说当今绝大多数国家,绝大多数人都比较认可一夫一妻的形式吧,至于婚姻的价值和意义,我想大多数人会有自己的看法,仅此而已,但似乎跟道德沾不上太直接的边. 要么怎么没听说,这个婚姻不道德,那个婚姻是道德模范啥的?

你所说的这种爱,正因为婚约的存在,已经变成一种畸形,只能为大众所不耻。
我说的爱,是即使结婚了,看见美女俊男,仍然心有所动,个人认为这符合心智正常人的反应.至于心有所动之后是否有啥物理意义上的行动,那是另外一回事了.为大众所不耻,哈,言重了吧,你觉得你就能代表大众? 再佩服一下.不过下次我如果有这种心动,一定想着你建议的,拿道德提醒一下自己,"我要讲道德,不能想,不能爱,不能觉得对方可爱啥的,看看是否憋得慌,如果真的很憋,我大抵是会放弃的,想一想都不行,恩,似乎比较难"

不提封建社会,即便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又怎么样呢?一个已婚的人,即便当了再大的
官,如果惹上诽闻和婚外情还不是身败名猎(这个字应该是裂),狼狈下台。
这个可能要看具体法律是如何的吧,"当官"尤其在你说的资本主义社会,都是经过法律和民主程序当上的,下台自然也是.克林顿是最好的例子,经过法律程序,最终并没有被弹劾,相反,个人觉得更多人更喜欢他了.

因为大家的衡量标准是传统的伦理道德,是一种基本的是非观念。好一个大家的衡量标准是传统的伦理道德,呵呵,你确定你自己明白你在说什么吗,反正我不是很明白. 首先,大家是指谁,大家的衡量标准你怎么就那么清楚啊,莫非大家选你作代言人了?哈.
什么是传统的伦理道德啊,中国还是埃及啊? 还是非洲某个部落啊? 还是加拿大? 就算我们在加拿大,加拿大传统的伦理道德,你知道是什么吗,跟大家分享一下吧,我来时间不长,还真不是很了解.

虽然你不需要别人的评判,但是你同样没有能力阻止别人用传统的道德观念来评判你。
个人觉得这句话比较能代表你的人格特征,大致意思就是,在中国旧社会,死刑犯砍头得当众,虽然死刑犯自己可能不想这么个悲惨的局面还要被街里邻居亲朋好友看到,但他阻止不了,大家反正是要看,而且我相信那时候很多中国人很喜欢去看. 问题是,一现在中国听说死刑犯好象不怎么砍头了? 二是即使其他形式的执行方式,一般也不鼓励当众,即使是中国政府,似乎也没听说要鼓励大家去观摩了?
不知道你能不能看懂,大致意思就是,你觉得,没能力阻止的事情就一定是代表科学,理性,先进和文明的,是吗? 比如中国文化大革命,我想当时对那场运动持怀疑态度的,一定是少数,没有能力阻止那场运动的人一定是多数? 依你而言(借用你前面词汇),咱们时不时再来几次那样的玩意儿玩一玩?

这个社会正是少了道德的评判, 多了和套上“爱”的名义任意而为的人,
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才如此沦陷。
看到"整个社会道德水平如此沦陷"? 呵呵,笑倒.
个人郑重推荐你当选SINO 2009年第一"道德卫士".
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既然你都说了"因为大家的衡量标准是传统的伦理道德,是一种基本的是非观念",然后"对不道德现象的宽容"的人或现象却"多了'呢? 你真的觉得自己知道什么是道德了吗?

个人言论,共同探讨.

这是有意思的探讨.

道德维护多数人的利益. 道德标准随着社会的改变在变化, 道德随着不同社会, 不同国家, 不同时代, 最终, 随着事物主题: 人本身的幸福, 不断在变化, 调整; 持道德标准的人们, 也因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进步, 更因为我们人类对人本身科学的了解, 对道德和我们人本身之间关系的更人道和进步的认识, 更因为我们从人类道德异化中走出, 而最终回到了我们人类所世代追求的本源: 人类的幸福!

落后社会的婚姻, 多数是建立在物质基础和利益关系上的. 由于这一特点, 这些婚姻常常是相对稳定的. 婚姻的稳定, 并不代表一定有爱, 或爱情稳定. 有为爱白头到老的, 有为爱鱼死网破的, 有屈于压力忍受无爱婚姻的, 有...

进步的社会, 因为物质条件先进, 人的思想先进(独立的经济地位和感情的独立意识), 导致人们看待婚姻为个体选择的倾向. 因为, 社会或社区, 已经不需要靠稳定的家庭来取得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个人也不需要,在两人发展到不和谐的时候, 一定去维持他们过去对婚姻的承诺. 现代社会, 更注重的是每个人,每个家庭(包括对方和孩子)的生活质量, 而不是为道德和婚姻的外观去毫无意义地保留没有价值的婚姻.

被离弃的一方, 由于依然爱着,或更多是由于习惯和经济状况的稳定,或考虑孩子, 或不知道自己将如何面对诸多的问题, 而不愿离异(多为女性). 有很多, 选择了保持婚姻而给丈夫自由. 男人, 由于性别特点, 常常可以做到将爱和性分开, 或同时拥有, 但绝大多数女性难于做到这样. 但越是先进文化滋养中的女性, 做到爱和性分开的可能性更大.

中国浓厚的, 以家庭为单位的, 以婚姻稳定为主导的, 以顾全大局为本的,以牺牲个人保全大家的,  以教育子女促使子女早婚早育来填补养老保险空缺的, 以大,空,白,虚,累和无奈为结果的社会, 其婚姻也逃不过同样的结局(总而言之), 其质量是可想而知的, 其婚姻中爱的成分也是值得怀疑的.
温馨提示
本站接到网友举报,有人发布招聘(保姆管家、助理文秘、中文教师等)、交友和送宠物等信息,目标主要是针对女士行骗。为了增加欺骗力度,有的招聘中留了本地电话号码,那些电话号码实际上都是虚拟号码,其实他们人不在本地。建议大家提高警惕,不要随意提供个人信息并与对方纠缠,谨防“杀猪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09-2-26 00:38 | 只看该作者
upup
Post by LAMCOME;2164174
有些人真TMD无聊,拍你都浪费了我的板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09-2-25 23:0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09-2-25 22:29 | 只看该作者
我很赞同Smallbysail同学的发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09-2-25 22:29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哈!

开了个国际玩笑!呵呵!
Post by fish-mtl;2164369
对不起各位,我讲的是从一本杂志抄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22:19 | 只看该作者
对不起各位,我讲的是从一本杂志抄来的. 但这个人类永恒的主题"爱" 是不以人意志为依归的.
有理智就不叫爱了. 所以有的人一生都找不到,因为太理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09-2-25 19:14 | 只看该作者

有些人

真没量,动辄就要卷袖子,拎板砖啥的. 不当流氓你会死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
发表于 2009-2-25 19:01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Smallbysail;2164170
是allfollowme;)

还不让人表达真实想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09-2-25 18:57 | 只看该作者
有些人真TMD无聊,拍你都浪费了我的板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09-2-25 18:54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这个

Post by xiaoxiao123;2164162
通篇胡言乱语, 不知所谓???:confused:

是allfollowm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6-30 00:03 , Processed in 0.050321 second(s), 34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