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查看: 47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决定国共命运的淮海战役 是粟裕抗命打的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4-26 16: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粟裕回忆录》回忆:“1948年10月11日军委改变了“冬春夺取徐州”的计划。”

  到了1948年12月12日,军委再次提出“渡江”,粟裕回忆:“这次军委渡江决定与以前几次不同,这是在南线同敌人进行了战略决战,将南线敌人主力歼灭于长江以北之后的渡江。”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那个改变“冬春夺取徐州”计划的电文:
  1948年10月11日,毛泽东致电粟裕,名为《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内容是:
  (一)…………
  (二)…………
  (三)…………
  (四)、淮海战役的结果,将是开辟了苏北战场,山东苏北打成一片,邱李两兵团固守徐蚌线及其周围,使我难以歼击。此时你们仍应分为东西两兵团,以大约五个纵队组成东兵团,在在苏北苏中作战,以其余主力为西兵团,出豫皖两省,协同刘邓,攻取菏泽、开封、郑州、确山、信阳、南阳、淮河流域及大别山各域。
  西兵团与刘邓协力作战的方法,亦是一部兵力打城,以主要兵力打援阻援,这样去各个歼敌。
  刘邓因兵力不足,不能实现如像你们攻济打援战役及淮海战役那样的作战。你们西兵团去后,就可以实现那样的作战,六七两月开封睢杞战役就是西兵团与刘邓协力的结果。
  (五)、你们以十一、十二两月完成淮海战役,明年一月休整,二月西兵团转移。三至七月同刘邓协力作战,将敌打至江边各点固守。秋季你们主力大约可以举行渡江作战。
  毛泽东10月11日的电报,对他“英明伟大”的形象是极为不利的,因为这完全是一个“渡江跃进”的计划,也就是粟裕5月去城南庄竭力反对的那个军事行动。根据这个电报来看,毛泽东“渡江跃进”的思想并未在豫东战役后结束,而是一直持续到了淮海战役前夕。
  出于维护毛主席形象的考虑,1960年版本的《毛泽东选集》中,对该电文作了一番改动,改动后如下
  (一)…………
  (二)…………
  (三)…………
  (四)、你们以十一、十二两月完成淮海战役,明年一月休整,三至七月同刘邓协力作战,将敌打至江边各点固守。秋季你们主力大约可以举行渡江作战。
  经这么一改,人们就会误以为:毛泽东1948年10月11日就预见到淮海战役将实现“歼敌主力于长江以北”的后果,所以在淮海战役之前就想着渡江了!本来是一个丑闻,反而成为他英明伟大的体现了。
  但历史上,粟裕在回电中,只讲淮海战役的部署,对“渡江跃进”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是很令毛泽东生气的。1958年批斗粟裕时,也曾冠以“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罪名,看来这个罪名还是有“历史渊源”的。
  1948年10月30日,毛泽东给饶漱石发电,里面批评了粟裕,但该电报却又不让粟裕知道。电文如下:“自中央子虞电(1月7日)至今已9个月,未寒电(8月14日)至今已两个半月,华野前委书记对于执行中央请示报告制度及在军队中开展反对无纪律无政府状态反对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经验主义与游击主义的恶劣作风,至今没有表示态度,亦未申明理由。在此问题上失去主动性,落在一切兵团之后,实属不合。
  你是华东军区及华野全军的政治委员,现责成你传达中央 旨意,处理此项问题,并以结果电告为盼。”
  11月9日,粟裕向中央送上了《关于华野前委扩大会议检讨无纪律、无政府现象的情况的报告》。
  粟裕7758加贴:看完上面的帖子,下面这二件事就很容易理解了
  一、
  毛泽东正在指挥平津战役的时候,传来了淮海战役胜利结束的捷报,毛泽东闻报,感慨地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1948年他提出了3个纵队暂不过江是正确的。这样就保证了淮海战役在短时间里取得了彻底胜利。”
  二、
  粟裕兵团暂不渡江,集中主力在中原歼敌[1]
  (一九四八年五月五日)
刘邓[2],并华东局:

  将战争引向长江以南,使江淮河汉地区之敌容易被我军逐一解决,正如去年秋季以后将战争引向江淮河汉,使山东、苏北、豫北、晋南、陕北地区之敌容易被我军解决一样,这是正确的坚定不移的方针。惟目前渡江尚有困难。目前粟裕兵团(一、四、六纵)的任务,尚不是立即渡江,而是开辟渡江的道路,即在少则四个月多则八个月内,该兵团加上其他三个纵队,在汴徐线南北地区,以歼灭五军等部五六个至十一二个正规旅为目标,完成准备渡江之任务。在此期内,由该兵团派出十个营,附以地方干部,陆续先遣渡江,分布广大地区,发展游击战争。以上计划,是我们和陈粟[3]及一波、先念[4]所商定者。粟裕兵团,待陈粟由中央回去,结束政策学习及军事训练,约于本月底渡河作战。陈唐[5]所率三、八两纵应回至豫皖苏区,调换一纵西去,以便该兵团有一、三、四、六、八及十一等六个纵队集结打大仗。十纵已去豫陕鄂边,可不回来。但六七两月作战,陈唐回来已来不及,应由一纵参加此两月作战,待雨季休整时再由陈唐与一纵调换。本月内请刘邓命一纵、十一纵在汴徐以南适当地点休整,待粟裕命令,月底协同作战。当粟裕打五军等部时,许谭兵团[6]应向津浦线行动,相机歼灭并钳制十二师、七十五师、八十四师、七十三师等部。其动作时间,应在本月下旬,请华东局令知许谭准备。同时,令知韦陈兵团[7],在苏北发起歼敌战役,配合动作。粟裕兵团的供应,由华北、山东两方统筹。
  军委
  辰微
  根据毛泽东手稿刊印。
2#
 楼主| 发表于 2009-4-27 19:57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粟裕与淮海战役几个问题的回顾 鞠开

淮海战役是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最大的一个战役,它的胜利轰动了全党、全军、全民,轰动了全世界,不仅有其伟大的现实意义,而且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我有幸作为粟裕首长身边的工作人员,从头至尾跟随他参加了淮海战役,对淮海战役有切身的体会,在淮海战役胜利六十周年快要到来之际,回顾如下几个问题,以示纪念。

  一、关于建议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毛主席当时没有想到的。粟裕从淮海战场的全局出发,就主动向毛主席提出来了,这是一个好主意。他在电报中说:“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毛主席对粟裕的这个建议很重视,经过一番考虑研究后,很快作出了答复。粟裕首长的建议是一九四八年十月三十一日提出的,到了十一月一日毛主席就回电了,同意“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粟裕首长看到回电后非常高兴。两个野战军从战略协同,走到战役协同,他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在一九四八年一月二十二日,子养电里就有这个思想,他说两个野战军在一起协同作战,在中原地区集中兵力,打几个大的歼灭战,战局必有很大的改观。

  有的同志问我,粟裕首长给毛主席发电报,怎么光提陈和邓,而没有提刘呢?根据我的了解,刘伯承当时率两个纵队在豫西作战,没有和陈、邓在一起,可能就是因为这样的缘故,因而没有提到刘。

  主动建议归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这本来是出于公心,可是,一九五八年军委扩大会议上,有两位同志联合写了一张小字报,批他有极端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有野心,有争权思想,我们不禁要问,作为统率五十万大军的粟裕,够威风的了,如果有野心、有争权思想,他能够主动建议三野归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吗?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过了若干年后,粟裕首长的夫人楚青同志在301住院,批粟裕首长的一位同志也在301住院,可能是由于受到良心谴责的缘故,他得知楚青同志也在住院,主动跑到楚青同志的房间里,当面向楚青同志表示道歉,说一九五八年不应该在会上那样批判粟总长,批的那些问题都是莫须有的,实在对不起他,感到内疚。楚青同志也很大度,说事情过去也就算了,粟总长在九泉之下有灵的话,知道了也会高兴的。

  这里说明一个问题,这位同志的认错、道歉,进一步证明,一九五八年军委扩大会议上,批粟裕同志是错误的。

  二、关于大决战的问题

  粟裕一生中,打了很多的胜仗,消灭了很多的敌人,他有一个大愿望,就是等我们的力量壮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要同国民党军决战了,等了几十年,盼了几十年,在我们取得了济南战役、辽沈战役胜利以后,这个机会终于来了。在什么地方同国民党军队决战,战场的选择,这是粟裕考虑的问题。粟裕认为,在江北决战,比在江南决战好,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地区决战,比在其他地区决战好。他的这个想法,于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八日晨,同张震联名发电报向毛主席提建议,得到毛主席同意后,大决战的格局就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地区形成了。大兵团的作战,是粟裕的拿手好戏,这在他以往指挥的十多次大的战役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显示,而这一次两大野战军在一个战场协同作战,也更加充分显示出来,他的这个拿手好戏得到了全党、全民、全军的好评。

  这场大决战,有如下几个特点:(1)规模这么大,60万对80万,国内外战争史上找不到。(2)时间这么长,六十五个日日夜夜,国内外战争史上找不到。(3)过去我们的作战原则,在战役战斗上总是以多胜少,而这次淮海战役却是以少胜多。(4)在一个战场,同几处的敌人作战,情况复杂、瞬息万变、难处很多、兵力用到极限、战况那么险恶,但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是国内外战争史上找不到的。

  这是三野和二野两大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江淮大地上,在毛主席、中央军委、总前委小平同志领导和指挥下,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决战。战役的规模越打越大,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也就随之逐步完善起来了,完善到什么程度呢?完善到就是要在徐州地区和国民党大决战,由小淮海变成大淮海。战役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消灭黄百韬兵团,第二阶段消灭黄维兵团,第三阶段消灭杜聿明集团。在我们围困杜聿明集团一个多月里,由于我们战场的政治工作发挥了威力,分化瓦解了战场上的敌人,有的起义、有的投诚、有的被打死、有的开小差,剩下的还有十来万人。一九四九年的一月六号,向他发起总攻,只用了四天时间,一月十日杜聿明集团就全部被消灭了。整个淮海战役一共消灭了徐州剿总的前进指挥部,五个兵团,二十二个军,五十六个师,五十五万五千余人。击毙了二兵团司令邱清泉,七兵团司令黄百韬,只有十三兵团司令李弥、十六兵团司令孙元良化装逃脱,俘获了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中将、黄维中将等几十人,缴获的武器、弹药不计其数。

  我清楚地记得,在消灭杜聿明集团以后,就在一九四九年一月十号的这一天,粟裕跑到秘书处对我们大声疾呼说“同志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整个淮海战役胜利结束了。”粟裕指挥部队,打了好多的胜仗,从来没有跑到秘书处告诉我们打胜仗的消息,而这一次,淮海战役一结束,他就跑到秘书处,告诉我们这个好消息,他高兴的心情可想而知。

  毛主席对淮海战役,有一个精辟的概括,意思是说:一锅夹生饭,硬是被你们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他的这一概括,是在表扬两大野战军在这场大决战中配合得很好,打得漂亮。这里的“硬是被你们”,毛主席主要指的总前委每一位成员,都有一份功劳,但粟裕的功劳最大,他应该立第一功。毛主席为什么这样评价他,这是因为(1)淮海战役是粟裕建议举行的,发明权归他。(2)他所统帅的第三野战军,歼灭的敌人最多,共计四十四万余人,占淮海战役歼敌总数的百分之八十。(3)他充当了淮海战役主要指挥员的角色,战役三个阶段,他都在操心、考虑和指挥之中,充分显示了他的战略思想、军事才华、指挥艺术和驾驭战争的能力。基于上述三点理由,他的功劳最大,所以,毛主席说,粟裕在淮海战役中应该立第一功。这是言之有理,恰如其分的。这不仅是对他淮海战役战功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他一生战功高度评价的一个缩影。

  斯大林知道这个消息后,也很高兴,认为是奇迹,因此在他的台历上,写上了“奇迹、真是奇迹”,并要他的驻中国大使尤金向毛主席提出要求介绍淮海战役的情况和经验。刘伯承、陈毅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在南京国民党的伪总统府,向尤金大使作了介绍,尤金向斯大林作了汇报,斯大林也很高兴。

  谈淮海战役,必须同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联系起来谈,因为三大战役,从战略上讲,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援的。蒋介石的主力在东北战场被我们消灭了,傅作义的部队被我们和平解决了,这二股强大的敌人,增援不到华东战场来了,粟裕说:“他可以毫无顾虑,放开手脚,举行淮海战役了。”就是这三场大决战的胜利,决定了中国的命运。所不同的是,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最伟大的一次战役,它直接加速了中国的革命进程,解放战争由五年缩短为三年。一九四九年得以渡江,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得以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总之一句话,就是这场大决战的胜利,得以在一九四九年推翻了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从战争走向和平,才得以使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

  三、关于粟裕为什么不写淮海战役文章的问题

  粟裕战争回忆录出版后,好多同志看到了,他们肯定战争回忆录写得好,写得实事求是,写得全面,写得深刻,是一部粟裕兵书,充满了军事辩证法。也有一些同志看到书中没有写淮海战役的问题,认为是一种缺陷和遗憾。这里帮助粟裕首长说几句话。

  粟裕首长在世的时候,不少同志建议他写一篇纪念淮海战役的文章,粟裕老首长是淮海战役的主要指挥员,淮海战役是他向毛主席建议举行的,是他从头至尾参加指挥的,他掌握了淮海战役的全部情况,他对淮海战役有切身的体会,他完全够资格和有条件写淮海战役的文章,但,我听他夫人楚青同志对我说,粟裕首长多次对她讲,淮海战役的文章他不写,淮海战役的书他不读,淮海战役的电影他不看。为什么他不写、不读、不看呢?我的理解,一方面,是由于他的谦虚,不愿意宣传自己。另一方面,在社会上,有人在讲话的时候,有人在作报告的时候,有人在拍电影和电视剧的时候,有人在写文章的时候,把淮海战役的历史真相歪曲了,或者是抹杀了,他对此有想法。事隔二十八年,楚青同志在整理他的遗物时,从他的小本子里发现他亲笔写的《沁园春·淮海战役》。根据分析,这首词可能是一九七七年写的。因为,一九七六年粉碎了“四人帮”,同这首词放在一起的就有粉碎“四人帮”的诗。他的这首词的发现,说明了一个问题,说明淮海战役,他还是有话要说的,他把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浓缩到这首词里面去了。楚青同志整理出他的这首词后,打电话叫我去,把这首词交给我。楚青同志同我说,首长写这首词,是动了一番脑筋的。初稿写出后,他可能嫌潦草,又正正规规地抄写了一遍。

  《沁园春·淮海战役》词,内容如下:“作战方针,攻城打援,首占开封。又俘区寿年,再创敌援;战局过坳,敌转防御。兖济解放,徐海动摇,横扫江淮在今朝。十月节,我大军南挥,分割包抄。首歼碾庄伯韬,看徐双瓮鳖哪里逃。笑纬国东援,损兵徒劳;双堆黄维,称蒋嫡系,覆灭于后。杜氏将军,倾巢突围也难逃。时迫矣,灭蒋家王朝,就在今宵。”

  大家对粟裕战争回忆录里面没有写淮海战役的文章,感到是个缺憾,为了弥补这个缺憾,去年粟裕战争回忆录再版的时候,应广大读者的要求,并经过楚青同志同意,将楚青同志整理的《粟裕谈淮海战役》作为附录放进去了,大家看后反映很好。加上粟裕老首长的遗作《沁园春·淮海战役》问世,更是弥补了他没有写淮海战役文章的遗憾。

  粟裕一生中打了很多漂亮的胜仗,有一仗歼灭九万多敌人的豫东战役,有一仗歼灭十万多敌人的济南战役,还有一仗歼灭几十万敌人的淮海战役。这是他指挥的前无古人的一次伟大战役,这也是他一生中最伟大的一次杰作。

  在这里我还要说几句公道话,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二野、三野协同作战的结果,功劳两个野战军都有份,三野有一份,二野也有一份。三野的部队多,消灭的敌人多一些,二野的部队少,消灭的敌人少一些,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例如:三野打黄百韬,没有二野的配合,行吗?是不行的。粟裕老首长说,没有二野参战,淮海战役是打不成的,可见二野在淮海战役中所起的作用。

  (作者为粟裕秘书)


来源:《北京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1-28 09:02 , Processed in 0.046231 second(s), 32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