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要学习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
3 N- L/ i# d: K6 J; U+ V& K/ B4 j8 e
% S7 U4 |# E& T1 o* j# \2 t3 C, M我们中国历史上,一般熟知的净土宗祖师就有十三位,其他宗派的很多祖师大德也都弘传净土法门,也都有自己的净土思想。这些净土思想彼此之间是有差别的。 ) Y4 G' o' d+ U- Y- j
6 @4 Z4 o% S7 y( m: ^8 q/ g经过历史传承之后,我们会接触到很多信息和资料,初学的人会觉得难以抉择。
- k9 T2 G3 ~/ j/ S: D6 r7 E
/ k" W J+ M& P# A: w8 J最基本的,这里有一个契理契机的问题。
) ^- o5 [6 o! g. y$ m. ]) A0 ]8 k1 }+ m& K1 A+ a% _* f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究竟地阐明了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真实意,最能契合我们这种通身业力的凡夫根机。 * r% ?! [4 _2 c( G9 L
) [5 M! ? |+ D; ^
比较起来,我们之所以要选学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有以下几点理由。
. E3 o% G, {! W: i
1 y+ [$ ^ @# [1 e9 [3 Q4 e" k一、弥陀自说
3 D/ e3 A: s) Y9 V2 r% {' U* P# @3 a9 x
正如前面所介绍的,古今相传,普遍公认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化身。既然是弥陀化身,他所说的等于是阿弥陀佛亲自宣说的。印光大师说:世传师是弥陀现,所说当作佛说看。
4 L: M; F5 p b/ C6 J二、楷定古今
* @' X/ v9 B: w# T% \7 c- M: F4 H8 g. \- z6 s: U: I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有“楷定古今”的作用。6 Q* P+ U6 l7 O
$ s ] U' r' ?) ~( Z% X“楷”是楷正,“定”是决定。古往今来,所有对往生弥陀净土的解释、说法,都要依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为标准,符合的就正确,不符合的就不正确。
7 h- @7 U+ k$ S2 {
2 w' }2 w# o. R* U7 M4 e n“楷定古今”所楷定的,都是当时有名的高僧,不是一般人。当然,现今这个时代,各种不同的说法,自然一并被楷定。
1 Q m, s6 \4 e0 c: d' e7 n
; T v* K7 b) D+ Z1 t$ j0 w! K* i* {
三、正宗传承
6 [4 V! d% a/ }+ g% t
) q% i. I: i6 A) r$ X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是净土宗的正宗传承。
6 |; H4 t3 z& ]+ U: \2 n# d1 [4 z" g1 V/ i' l* g0 M. B# W' f
法门传承很重要。一般人学习净土法门,对“传承”这个概念比较模糊,因为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谁都会念,谁都可以念;净土法门也不必非要像禅宗那样以心印心、有严格的传承关系,似乎显得很松散。
& C$ i: Y$ J5 w9 p' ^
{# t! |& K3 S2 G$ j2 E6 n+ H' f
当然,这也说明它普及、易行、简单;但是,并不是说净土教法就没有规矩,就没有教理的组织结构,其实是有的。+ k, d5 `! p8 k9 x7 A2 t, J
, z8 o! {) [9 |- ? O' j# m5 Z2 S7 U
4 S1 L# V7 u9 o7 s/ R4 [& D3 N# |中国的净土宗,从南北朝至隋唐时代,昙鸾大师、道绰大师、善导大师的思想,是纯粹的净土教义。
- I" r" s& g3 R3 [; ?
. ^3 [1 T- R, ~ 8 a, t8 {* a" B0 V: g
可是大约在唐末五代时期,昙鸾大师、道绰大师、善导大师的主要著作因为法难、战乱等原因,在中国失传了。接下来宋、元、明、清这段时期,因为各宗的大德善知识都感觉到净土法门是释迦牟尼佛的出世本怀,都来弘传净土法门,引导修学各宗各派的人归入净土法门,形成了中国佛教史上“诸宗汇归净土”的局面。' ]6 |( ^ S- R k+ z# f
+ G! P: t& s& @. W6 ?) U& E0 U
& q& z0 p: K5 R0 W: j( o$ S这样,一方面使得净土法门极大普及,另一方面也使得净土法门的宗义变得驳杂,杂有禅宗、天台、华严等各宗的思想。0 B2 A+ k: j' I( Z8 @1 l
Z" z, N& r$ E J! D- K
$ S6 ^. e2 Y: D
所以,我们现在所接触到的净土理念,一般都比较杂,比如“教宗天台,行归净土”,或者“教依贤首,行归净土”,也有的人“教宗般若,行归净土”。这是为什么呢?! a3 W& |# Q G2 |; v; C8 K
2 s' W% V3 P$ [ E3 A, r
# {% u4 c, q3 E9 @0 n因为善导大师一系的传承断代了,后人对一代佛法的判教、认识,失去了净土宗的立场,理论上只能站在禅、天台、华严的判教立场。可是在行持方面,他们也觉得靠天台的教观,靠华严的理事无碍观,无法当生了生脱死,最后还是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绕了一个弯过来,解门和行门之间不一致,不纯粹。这些理念,就对一般修学净土的人有了影响。所以,现在一提到净土法门,往往都有各宗各派的理解隐含其中。 + w4 ^/ r) }9 i2 n2 D* H
6 O: t, L4 j1 `4 ?5 s
善导大师的思想不一样,它很纯粹,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站在阿弥陀佛本愿救度的立场,以净土教理解释净土法门,完全不夹杂禅、天台、华严的思想,是独立的、自成体系的、标准的净土宗思想。
. u+ J5 f6 U& q8 F ! t. {! D% \' d3 N# E- v
, p2 B2 z" m3 V
总之,善导大师的思想是净土宗的正宗传承。
* U; V/ S5 J, L7 Q4 k3 F* W; V, F# c* ?5 p0 ~* \5 Q, A
4 h/ e% t- P! B& x4 C四、开宗立教
+ v& E$ C% s2 J$ v
; Q" _8 S2 O( Y4 p/ J善导大师集净土宗之大成,他的净土思想最丰富,最圆满,不管是教理上的判释,还是行持、仪轨方面的建立,都是最完备的。8 \$ @( N) l$ _/ p
6 a3 ^) s% C: k7 Q
1 s% K. f5 N( v# F
不论是佛教研究者,还是净土宗的行人,教内、教外都公认善导大师是净土宗的实际创立者,即所谓“开宗立教”的祖师。也就是说,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就是这一宗、这一法门的旗帜。
: c5 @/ ?6 s1 S3 Q* Y: l7 n$ X; ?; O F& M' ^/ z% J3 _
天台宗是智者大师所创,如果要修学天台宗,智者大师的思想就是标准;离开智者大师谈不上天台宗。 + Z2 v8 y9 {( D
) M5 m* ]8 B" v4 m! A. O五、必定往生6 P0 P$ t& {" p2 e9 e
5 l: K4 X8 Q1 ]- f0 s我们依据善导大师的教法,得到的利益就是必定往生,没有任何不确定性。 1 B9 M0 M" q& x' x
+ X! |3 O o0 [# o+ `
如果依据其他的解释,未必能达到必定往生,因为摄受的根机不一样。比如“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很明显,这是受到禅宗的影响,这就不是引导我们这样妄想纷飞的凡夫,不是站在我们的立场所讲的,我们就得不到利益了。如果你听信了,你往生就不定,就打退堂鼓了。
) z" g0 h1 I T" a6 O, e
; Z$ j' |! b5 `7 k4 [# N3 \3 _8 N
往往有很多弘扬净土的法师、居士,对往生净土自设一些条件和标准:你念佛如果达不到一心不乱,至少要达到功夫成片;达不到功夫成片,至少要达到功夫成串;达不到功夫成串,至少要达到功夫成线。
+ D5 g1 [; z; b7 P3 D# k" z
: i1 i+ o8 z: m4 J; D总之,达不到标准不能往生!有一百零八个“不能往生”,“若不能这样,就不能往生;若不能那样,就不能往生……”
0 y' W; |" u C5 h6 v7 Y- d& o4 O; Q C7 S
0 D8 O2 N% v5 y) a- c" T1 h; g5 L对照我们自己,很少人能做得到。按照他们的理念修行,必须达到标准,关键是达不到怎么办?* B! J0 d& @7 O: R: y& ?9 H$ u
. k E' A& E1 Q ) b/ E% C+ n' c6 f
如果依据善导大师的思想,就没有这些障碍,没有这些恐惧和担心。在《无量寿经》里,法藏菩萨发愿说:* a- U( z- j& d$ C- }& n9 g0 [- m4 q
) L& j' S; V0 h" H5 `+ d
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 z! m& \0 w2 D$ X$ M7 k# r0 ]8 r( p/ I3 K! w0 y/ z
“我成佛的时候,我要消除众生的一切恐惧,为众生作大安心。”
" G: S# ]$ e. j9 b; `( c5 I! a" K2 @* R2 `" M1 \" m
我们有很多恐惧、担心。我们最大的恐惧就是我烦恼这么多怎么办?我贪瞋这么重怎么办?临终没法保持正念怎么办?这些,还是要找到源头——阿弥陀佛为我们安心。
' m" N; V; ?4 I! j
! r' K, O: c. n0 i+ U2 ^6 M$ b善导大师把阿弥陀佛的愿心——法藏菩萨的誓愿功德完全展现出来。我们依据善导大师的思想,念佛必定往生!善导大师告诉我们:称名念佛是“正定之业”,没有任何不确定性。善导大师的话听起来令人信心倍增,他经常讲“易得往生”“皆得往生”“必得往生”“即得往生”……往生万不漏一。
; r% o W+ h5 ~* c- s$ `0 T5 X六、普契时机
, |6 O$ }" x$ |- B) g6 q/ R a, Q' E+ c- X& P/ D/ J
由于各宗立场不同,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视角不同,效果就不一样,描述也不一样。
& l1 s: _, v8 F' c
8 F6 A* Y9 T$ R+ r2 P2 ` \) L, C
比如说,站在天台宗的立场,就判西方净土有所谓“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凡夫只能往生最低的凡圣同居土。
2 E: f0 u9 k( a9 s% v) i 1 q# F3 E- Y1 P
5 S( H6 u2 U' ] _: m
可是,善导大师站在阿弥陀佛本愿急救罪业凡夫的立场,判极乐唯是报土,凡夫乘佛愿力,与大菩萨平等往生极乐报土。这两种判释,可说有天壤之别。, Q1 j2 T, N5 z9 l) v2 _# K, ^! a
7 d' h' x/ b! a/ x) f 学习净土宗,要把握两点:
8 k4 Q3 y/ J9 M: e
# x6 d6 u# M. G" d; s( e( Y" q
; Z1 x6 R$ J7 t6 B9 z# t& O- l第一,脚跟要站稳。
- H( b# j" U' _2 g% ~3 A' n- @6 x" ^. t2 M8 h
5 B9 w) c5 {1 ]! M; o7 ~/ Z7 I6 d* }8 E脚跟怎么站稳?我们是什么人,是什么根机,要看清楚看明白,要站在“我本身是一个罪业凡夫”这样一个立场上。
/ {* K: h5 `+ b" q# @" q" d& d V T
3 B+ n* o8 _/ o g) v
第二,目标要明确。; Y6 u# W2 h! }( q. K. D# O
& p! c: j( r, Y& H) D9 u 我们盯住阿弥陀佛不会有错。不然,你晃来晃去摇摆不定。我是一个妄想纷飞的人,一辈子修行,就是为了克服妄想,可好多年也没有克服得了。克服不了,又起一个担心、疑惑:我用了这么多年的工夫,还是妄想杂念,这岂不是完了?这样就产生了障碍。
1 E2 g+ ?3 i+ l, P7 G9 y* D Q3 q m ] i
6 P' y; a0 m8 {站在我们本来就是妄想凡夫的立场,这样的凡夫、当下的面貌,有没有得救之法?如果有,我们就不必那么担心害怕了;没有,打破头也得去找。0 I( g/ H1 Z/ o8 B
3 h/ ?) t9 m2 X8 v' L 那么,现在就有,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就是。所以,站在这样的时代、这种根机的立场,我们就选修善导大师的净土教法。" o& u1 o* L R: o0 j! S3 S7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