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查看: 104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加拿大政府是如何对待魁北克分离主义的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2-3 1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纪元2月13日讯】某些大省沙文主义者说:"加拿大就是安大略和魁北克。"这种说法确实有些过分,但是却或多或少也有一点点道理。加拿大是个人口稀薄的国家。在比中华人民共和国(960万平方公里)还要辽阔的国土(997万平方公里)上只居住着大约三千万人口。其中一千一百万人住在安大略省,八百万人住在魁北克省,而剩下的八省三地区的居民加起来也才有一千万出头。因此,魁北克一旦独立,不说加拿大丢掉了一半,起码也丢掉了三分之一弱。

魁北克操法语的居民约占59%,说英语的居民约占6%,另外35%的人能说英、法两种语言。在英、法两国争夺殖民地的对抗阶段,法语居民和英语居民之间有过激烈的冲突。进入19世纪以后,由于英、法两国争夺殖民地的对抗已经尘埃落定,所以各种语言背景的人认识到,相安无事地生活在一起才是大家的最佳选择。1867年7月1日成立加拿大联邦的时候,加拿大仅有四个省,即安大略、魁北克、新斯科舍和新不伦瑞克。那么,作为加拿大联邦的发起省份之一的魁北克,怎么又改变初衷,闹起独立来了呢?

这全怪前法国总统戴高乐。1967年7月1日是加拿大联邦成立100周年国庆,加拿大政府邀请世界各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到加拿大来庆祝她的百年华诞。法国总统戴高乐当然也在贵宾行列中。戴高乐在首都渥太华参加完庆典以后没有急着马上回国,却到加拿大的法语居民聚居区魁北克省作友好访问。在受到热烈欢迎之际,他于7月24日在魁北克的最大城市蒙特利尔(当时也是加拿大的最大城市)发表了他的著名演讲Vive Quebec Libre (魁北克自由万岁)。

戴高乐极具煽动性的演讲激起了法语居民对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的自豪感。他们意识到,他们必须不遗余力、不惜代价地保护处在英语包围中的法语语言和法语文化。随着这种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魁北克独立的呼声逐渐形成。第二年(1968),分离主义者成立了他们自己的政党魁北克人党。魁北克人党于1970年开始参加省议会的竞选,1976年就获得了省议会的绝对多数席位(110席中的71席),变成了魁北克省的执政党。

于是,魁北克独立突然变成了近在咫尺的事情。许多说英语的人匆匆离开魁北克,搬到安大略。蒙特利尔市的人口迅速跌落到多伦多市之后,变成了加拿大的第二大城市。1980年,魁北克人党政府在魁北克省主持了关于魁北克独立的全民公决,获得了40%的支持率。面对全国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即将分离出去的险境,加拿大联邦政府并没有对魁北克省政府的分离主义领导人进行暴力镇压,而是力图在谈判桌上解决问题。1985年,魁北克人党在省选中败北,自由党重新成为魁北克省的执政党。1987年,联邦政府领导人招集各省(当然也包括魁北克省)领导人在首都渥太华近郊的休养地米奇湖开会协商,于6月3日签订了米奇湖协定,协定决定为魁北克省保护其法语语言和法语文化提供宪法保障。

米奇湖协议满足了魁北克省保护其法语语言和法语文化的要求,但是却给予了魁北克省过大的权力(使她甚至有可能改写加拿大国会于1982年通过的宪法的一部分《权利和自由宪章》)。并且,它还忽略了其他少数族裔的权益,因此没有得到各省议会的批准,在1990年6月22日寿终正寝。

米奇湖协议的失败使得魁北克分离主义重新复活。面对国家再次面临分裂,加拿大联邦政府又进行新一轮的努力,于1992年8月在艾德华王子岛省的省会夏洛特城与各省领导人达成了夏洛特城协定。该协议呼吁对加拿大宪法进行修改,承认魁北克为加拿大联邦中的"特殊社会"。该协议又被1992年10月26日在加拿大全国举行的全民公决所否定。

魁北克分离主义者为魁北克在加拿大联邦寻求特殊地位的努力一再被各省挫败之后,分离主义重新抬头,魁北克人党在1994年省选中获胜,再度成为魁北克省的执政党。这一次,说英语的人已经不象1976年那样惊慌了。他们留在自己的家园,要看看魁北克人党倒底想搞什么名堂。魁北克人党在他们执政的第二年(1995)就不管全国其他省份的意愿,于10月30日在魁北克省再次进行魁北克省独立的全民公 决,以49.44%的支持率差一点美梦成真。

魁北克人党一意孤行地搞分裂,对魁北克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魁北克人已经厌倦了独立的喧嚣,宁愿在加拿大联邦过幸福安宁的生活。在1995年10月30日的魁北克省全民公决中,联邦主义能够获得险胜,表明许多说法语的人也不愿意从民主自由的加拿大分离出去。1997年6月2日魁北克省举行省选,自由党以微弱多数战胜魁北克人党,再度执掌魁北克省政权。这说明魁北克人党已经失去了多数魁北克人的支持。

1998年8月20日,加拿大最高法院作出裁决:即使魁北克省多数人同意,魁北克省也无权在没有获得联邦和其他省份认可的情况下单方面宣布脱离加拿大独立。1999年12月,联邦政府又提出"清晰法案",授权下议院审核所有省级公决的议题,以决定它是否明确。法案还特别指出,如果公决的议题只要求选民授权省政府谈判主权独立而不让选民对他们是否愿意脱离加拿大直接表态,那么就是"不明确议题"。依此法案,1980年和1995年的全民公决的议题都是不明确的,因而其投票结果无效。2000年3月,"清晰法案"在国会通过。至此,魁北克独立的危机基本上得到了控制。

对于自己在民意上、在法理上的失落,魁北克人党似乎也颇有自知之明,魁北克人党的领导人声称,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搞好经济,在具备必胜条件之后才进行下一次魁北克省的全民公决。但是,为了做到这一步,他们还必须首先获得全省多数人的拥护,变成魁北克省的执政党。他们还必须要加拿大最高法院改变其裁决,容许他们单方面宣布脱离加拿大独立。因此,魁北克人党离他们搞独立的目标不是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了。

目前,中国也面临着台湾独立的问题。笔者认为,相比之下,中国的台独问题比加拿大的魁独问题要小得多。其理由如下:第一、台湾本来就是独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外的一个政治经济实体;而魁北克省是加拿大联邦的一个发起省。第二、台湾的人口和面积分别只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几十分之一和几百分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能离开台湾;但魁北克省的人口和面积都占加拿大的极大分量(面积最大、人口第二),加拿大离不开魁北克省。如果加拿大能够容忍魁北克省闹独立,那么中国没有理由不能容忍台湾闹独立。

加拿大联邦政府对魁独份子的处理方式在很多方面是值得中国共产党党国领导人借鉴的。第一、尊重魁北克人希望保持自己的语言文化的意愿,以民主协商的方式来消解魁北克人的离心倾向。第二、在给予魁北克人过高的优厚待遇无法获得全国人民首肯之际,也绝不以行政手段威胁魁北克人放弃独立的要求。第三、当魁北克人党一意孤行,反复在省内就独立问题进行全民公决时,联邦政府也没有以武力相威胁,而是让魁北克人(包括说法语的魁北克人)自己表达自己的意愿。

中国共产党党国领导人们,好好向加拿大的政治家学学吧。不要动不动就喊打。如果象你们威胁的那样,一旦台湾搞有关独立的全民公决,你们就大打出手,那么,第一、你们能不能征服台湾还是一个问题;第二、你的独裁统治是不是能够维持也颇值得怀疑;第三、你们将会逼得台湾人民一致拥护独立,使台湾独立变成事实。想想好了,像你们这样横行霸道、蛮不讲理,难道还能指望从来没有受过你们统治的台湾人民热爱你们、拥护你们?

这是傻瓜都不会相信的。中国共产党党国的领导人们,你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份子和技术官僚,你们总不会是傻瓜吧! 《新世纪》2004年1月12日(http://www.dajiyuan.com)
2#
发表于 2006-2-3 22:31 | 只看该作者
这种反动文章怎么也登出来?独立自由万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2-3 23:00 | 只看该作者
魁北克肯定会独立的,


台湾和魁北克的是两码事,完全不能进行那么简单得比较。这篇文章谁写的?这还叫记者马?

这篇文章相当好一点:

加拿大的政治体制是世界上唯一结合美国式联邦政府、与英国式议会制的形式,称之为西敏寺模式(WEST MINISTRE)。从加拿大立国到1982年,尽管加拿大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但它却没有权力制定和修改自己的宪法,一切涉及到宪法的制定和修改均由英国议会作决定。魁北克省虽然是加拿大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在历史、语言、文化、传统等方面都与加拿大其地区有非常不一致的地方。由于这种文化背景不同及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法裔与英裔之间一直存在着较深的矛盾,尤其是魁北克法裔人一直无法接受这部强加给他们的,带有非常浓厚殖民地色彩的,由君主立宪的《加拿大宪法》。

根据加拿大宪法,加拿大国家的最高元首是英国国王,加拿大人必须永远对他(或者她)效忠,国王的利益也就是大家的利益,国王指到哪里,大家就必须跟到哪里甚至打到哪里。历史上,加拿大为了宗主国英国的利益,参加了好几次海外战争,其中包括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朝鲜战争。

上个世纪六年代,魁北克发生了一场「宁静革命」,魁北克民族意识开始抬头。许多魁北克人认为加拿大实行的宪法是1876年由英国国会制定的,它既不是经过民主的方式来讨论通过,也没有考虑到少数民族的感情,而且占加拿大当时人口三分之一的魁北克的利益完全被排除在外,毫无政治主权。因此成立于1968年的魁北克党公开提出了魁北克独立问题,其政纲中明确规定了要获得魁北克的政治主权。197611月,魁北克党成为魁北克省的执政党后,进一步谋求魁北克政治独立。197910月,该党正式提出要在魁北克和加拿大联邦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平等的伙伴关系,即魁北克在政治上独立,但在经济上与加拿大结合,包括货币、利率、贸易等结合方案。1980年,魁北克就这个「主权-结合」方案进行了第一次魁北克公民投票。当年的投票结果赞成票占40.44%,反对票占59.56%。魁北克第一次独立运动以失败而告终。

公投之后,尽管联邦总理特鲁多遵守承诺,将制宪的权利从英国议会要回,但除了增加《人权和自由宪章》外,加拿大宪法仍然保留了浓厚殖民地色彩。加拿大最高元首英国女王的地位没有动,所有想成为加拿大公民的人必须向她伏首称臣,宣誓效忠。女王和她的代表-总督和每个省的省督每年继续在花纳税人的钱(不知每年要花掉多少亿,前不久新总督的安家费就花费三千万)。因此魁北克对这部没有考虑到魁北克人的利益和感情的《加拿大宪法》仍然不认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通过的《加拿大宪法》只有联邦其它九个省的签名,唯独魁北克被排除在外,魁北克签名的地方至今还是空白。因此大多数的魁北克的法裔人士认为,以前的制宪权利在英国议会,现在的加拿大宪法又是未经魁北克省签名认可,由联邦英裔九省决定,魁北克始终游离于加拿大政治权利之外。

二十多年来,魁北克与联邦政府及其它省份展开了无数次修宪谈判,但一直没有成功,因为每次谈判只要联邦政府或十省中的某一省不同意,就宣告谈判失败。1995年,魁北克再次举行第二次公投,投票结果两派势均力敌,赞成占49.42%,而反对占人口总数50.55%,联邦主义者再次仅以微弱优势获胜。

毫无疑问,魁北克独立运动对加拿大和魁北克社会造成了影响。从1976年魁北克党成为魁北克省的执政党到1980年第一次公投这段时间,近十万英裔人士搬离蒙特利尔,许多英裔企业也同时搬往安省,这对当时的魁北克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然而,除了表面上能够看得见的东西以外,魁北克独立运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加拿大社会的民主生活,催生了加拿大《人权和自由宪章》和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更由于魁北克的原因,加拿大在处理国际事务时不敢轻易追随英美两国,尤其尽量避免参加由这两个国家发动的战争,因为加拿大一旦参加战争,就很容易成为魁北克分离出去最好的理由。

另外,从1995年魁北克第二次公投的情况来看,魁北克独立运动对经济环境造成的影响已经不再象1980年第一次公投那样巨大,因为经过二十年来魁北克政府的大力扶持,迁走的从事传统工业的英裔人企业已由开发高科技法裔人企业及国际知名企业所取代,蒙特利尔在产业结构和企业升级方面目前是走在多伦多的前面。魁北克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魁北克法裔人的自信和信心,也更加激发了他们对政治主权的要求。早在1995年第二次公投之后联邦主义者已经看到这种趋势和苗头,联邦自由党政府通过了非法的经济赞助来阻止魁北克独立苗头的发展,现在看来显然是行不通的。如果联邦主义者真不愿意让魁北克分离出去,恐怕要在修改宪法方面做出一定的让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2-3 23:03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ah91823


中国共产党党国领导人们,好好向加拿大的政治家学学吧。不要动不动就喊打。如果象你们威胁的那样,一旦台湾搞有关独立的全民公决,你们就大打出手,那么,第一、你们能不能征服台湾还是一个问题;第二、你的独裁统治是不是能够维持也颇值得怀疑;第三、你们将会逼得台湾人民一致拥护独立,使台湾独立变成事实。想想好了,像你们这样横行霸道、蛮不讲理,难道还能指望从来没有受过你们统治的台湾人民热爱你们、拥护你们?


台湾人可以选择,台独可以选择,但是台湾不能选择!

如果说统一战争的号角已经吹响了的话,那么至少你将是中国的敌人。

我作为中国的13亿分之一,同意牺牲至少你来换台湾的统一(绝口不再提“和平统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2-3 23:05 | 只看该作者
台湾和魁北克是两件不同的事情,不能进行比较。
这篇文章谁写的?这还叫记者马?

这里有一篇好点的文章:

加拿大的政治体制是世界上唯一结合美国式联邦政府、与英国式议会制的形式,称之为西敏寺模式(WEST MINISTRE)。从加拿大立国到1982年,尽管加拿大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但它却没有权力制定和修改自己的宪法,一切涉及到宪法的制定和修改均由英国议会作决定。魁北克省虽然是加拿大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在历史、语言、文化、传统等方面都与加拿大其地区有非常不一致的地方。由于这种文化背景不同及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法裔与英裔之间一直存在着较深的矛盾,尤其是魁北克法裔人一直无法接受这部强加给他们的,带有非常浓厚殖民地色彩的,由君主立宪的《加拿大宪法》。

根据加拿大宪法,加拿大国家的最高元首是英国国王,加拿大人必须永远对他(或者她)效忠,国王的利益也就是大家的利益,国王指到哪里,大家就必须跟到哪里甚至打到哪里。历史上,加拿大为了宗主国英国的利益,参加了好几次海外战争,其中包括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朝鲜战争。

上个世纪六年代,魁北克发生了一场「宁静革命」,魁北克民族意识开始抬头。许多魁北克人认为加拿大实行的宪法是1876年由英国国会制定的,它既不是经过民主的方式来讨论通过,也没有考虑到少数民族的感情,而且占加拿大当时人口三分之一的魁北克的利益完全被排除在外,毫无政治主权。因此成立于1968年的魁北克党公开提出了魁北克独立问题,其政纲中明确规定了要获得魁北克的政治主权。197611月,魁北克党成为魁北克省的执政党后,进一步谋求魁北克政治独立。197910月,该党正式提出要在魁北克和加拿大联邦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平等的伙伴关系,即魁北克在政治上独立,但在经济上与加拿大结合,包括货币、利率、贸易等结合方案。1980年,魁北克就这个「主权-结合」方案进行了第一次魁北克公民投票。当年的投票结果赞成票占40.44%,反对票占59.56%。魁北克第一次独立运动以失败而告终。

公投之后,尽管联邦总理特鲁多遵守承诺,将制宪的权利从英国议会要回,但除了增加《人权和自由宪章》外,加拿大宪法仍然保留了浓厚殖民地色彩。加拿大最高元首英国女王的地位没有动,所有想成为加拿大公民的人必须向她伏首称臣,宣誓效忠。女王和她的代表-总督和每个省的省督每年继续在花纳税人的钱(不知每年要花掉多少亿,前不久新总督的安家费就花费三千万)。因此魁北克对这部没有考虑到魁北克人的利益和感情的《加拿大宪法》仍然不认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通过的《加拿大宪法》只有联邦其它九个省的签名,唯独魁北克被排除在外,魁北克签名的地方至今还是空白。因此大多数的魁北克的法裔人士认为,以前的制宪权利在英国议会,现在的加拿大宪法又是未经魁北克省签名认可,由联邦英裔九省决定,魁北克始终游离于加拿大政治权利之外。

二十多年来,魁北克与联邦政府及其它省份展开了无数次修宪谈判,但一直没有成功,因为每次谈判只要联邦政府或十省中的某一省不同意,就宣告谈判失败。1995年,魁北克再次举行第二次公投,投票结果两派势均力敌,赞成占49.42%,而反对占人口总数50.55%,联邦主义者再次仅以微弱优势获胜。

毫无疑问,魁北克独立运动对加拿大和魁北克社会造成了影响。从1976年魁北克党成为魁北克省的执政党到1980年第一次公投这段时间,近十万英裔人士搬离蒙特利尔,许多英裔企业也同时搬往安省,这对当时的魁北克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然而,除了表面上能够看得见的东西以外,魁北克独立运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加拿大社会的民主生活,催生了加拿大《人权和自由宪章》和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更由于魁北克的原因,加拿大在处理国际事务时不敢轻易追随英美两国,尤其尽量避免参加由这两个国家发动的战争,因为加拿大一旦参加战争,就很容易成为魁北克分离出去最好的理由。

另外,从1995年魁北克第二次公投的情况来看,魁北克独立运动对经济环境造成的影响已经不再象1980年第一次公投那样巨大,因为经过二十年来魁北克政府的大力扶持,迁走的从事传统工业的英裔人企业已由开发高科技法裔人企业及国际知名企业所取代,蒙特利尔在产业结构和企业升级方面目前是走在多伦多的前面。魁北克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魁北克法裔人的自信和信心,也更加激发了他们对政治主权的要求。早在1995年第二次公投之后联邦主义者已经看到这种趋势和苗头,联邦自由党政府通过了非法的经济赞助来阻止魁北克独立苗头的发展,现在看来显然是行不通的。如果联邦主义者真不愿意让魁北克分离出去,恐怕要在修改宪法方面做出一定的让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2-4 15:51 | 只看该作者
《大纪元》的文章也能相信么?已经公认世界上最垃圾的报纸之一,转贴这种文章的人,要么是FLG分子,要么是台独分子,要么是对中国怀有恶意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5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5-2-16 10:55 , Processed in 0.048307 second(s), 36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