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查看: 268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移民感叹不如回流:技术移民是条不归路 (ZT)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1 09: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移民感叹不如回流:技术移民是条不归路 (ZT)

送交者: wahaha 2011年06月22日02:55:35 于 [加国移民] 发送悄悄话

  技术移民,在国内只看到加拿大漂亮的风景,却体会不到单调寂寞的环境和生存的艰难。拼过之后才知道:原来规则都是别人制定,移民就是陷阱。而这时大部分人都已经无法回头,只有继续在不归路上走下去。联系移民二年以上的朋友,问问他们的工作,生活,娱乐状态。他们是兴高采烈的介绍,还是不愿意联系?

  由于物价的差距,在加拿大月入5K$相当于国内的10K¥的生活水平(综合感觉)。而且还要常常面对失业和裁员,心理压力远高于国内。加国政府统计数据表明,移民的就业率和薪水都大大低于本土出生的,新移民登陆50周之后,才有70%的人能找到第一份工作,包括勒脖。准移民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有能力,不怕苦就可以找到工作。

  少数人经过漫长努力后突然碰到专业工机会,感觉就像买彩票中了大奖一样。这个坛子里有“登陆x月之后终于找到专业工”,跟帖的都是羡慕,祝贺之类的。还有部分连entry level也没有,经过一年,二年的挣扎也没机会。对以薪水养家的人来说,可以想象这时的心情有多压抑,多绝望。等你技术细节都忘差不多了,然后什么义工,勒脖工,现金工,摆菜,切肉,卖车,卖房,赌场发牌,修车就都乐呵呵去做了。就是这样的工作也要考从业证书!勒脖一段时间,更难以回到技术工作。政府统计数据表明,移民10年后仍有45%的移民觉得人生最难的是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包括有本地学历的。长期压力下,人的身体健康和自信心都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有人举例,某人来加拿大之后,学习了某专业或者在某社团做服务,现在政府工作,年薪x万。这种例子参考价值不大。真正有说服力的是大范围的统计数据,一定要看整个群体的状态。

  有人说要摆正心态,要从勒脖做起。这是自欺欺人,勒脖积累的只是勒脖的经验,无法转到专业工作。另外既然能摆正心态,干吗还移民呢?有这个心态,有奋斗的勇气,在国内更能成功。有人说加国政治清廉,这和移民平时生活没有多大关系。在国内还有功夫骂贪官污吏,到这边每天就为生存忙了。这次温哥华冬奥会,超支了好几倍。还不是得老百姓分摊,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有人说加国人有礼貌,那是因为你根本无法和他们争利益。有人说加国环境干净。难道中国的珠海,深圳,青岛,厦门不干净;三亚,九寨沟,丽江不干净?这些地方的就业机会不比加拿大少。有人说是为了孩子,且不说现在出国留学也不难了,就说你自己生活都紧紧巴巴的,心理压力巨大,又能给孩子多少幸福的童年。搞不好,家庭都保不住。移民的离婚率那是相当地高。

  因为技术移民一般以工资养家,这个专业工作决定生存状态。可以肯定,绝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事业上更是彻底报废。大部分在国内常吃喝游玩的人都变得小心花钱,大部分在国内买东西不看价钱的人都开始习惯只买打折品。

  技术移民适合20多岁,决心重来一次的。还有理发师,管子工,电焊工,水暖建筑,护士等等技术工人。接近40岁的,慎重!!!

  最近的移民政策很离谱,紧缺的职业很多竟然是经理级别的。如果你是老板,你会找一个移民来当经理,还是从公司或行业内部找熟悉的人?移民政策完全和移民的生活前景相悖。

  --- 原因分析 ---

  从产业结构看:

  第一,加拿大本土的主要是资源类公司。科技公司比较少,规模也小。一旦有某个加拿大的小公司开创了一项技术,常被美国大公司收购,然后研发转到美国,关闭加拿大的分部。这可是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自己说的。

  第二,加拿大没有技术发展战略。唯一的电信公司北电破产,政府无动于衷。这不但减少了技术移民的就业机会,也把本土工程师推向就业市场,对移民形成竞争。

  第三,加拿大有很多行业证书,考下来需要时间和金钱。即便是移民咬牙重新读一个加拿大的学位,能够找到本行业工作的比率也不高。对于已经中年,几乎花光了积蓄读书的移民,是十分残酷的结果。而且不可能做到他们在国内早已达到的高度,根本没有职业发展。更糟糕的是,这时候,即使他们想回国,也已经失去了竞争力,因为国内项目很多,技术发展也非常快。

  结论:加拿大需要的是skilled woker,却非要设定engineer的标准。社会定位就是要把大家变成废品。

  从社会关系看: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某一种或者多种体制中的一员,“成熟”,“职业化”背后都是一种体制化,(主动或者被动)。常常可以听到对某些公务员这样的嘲笑:离开了体制,他们什么都不是;其实体制外的人,何尝不是如此。不是依附于公司,就是依附于关系。移民没有当地的圈子,找专业工作难度极高。这边找工作,主要靠熟人的关系网推荐。

  结论:失去了社会关系网,移民完全处于竞争劣势。能否就业,个人能力只是一小部分。

  还有一点,加拿大行业壁垒很多,各种证书多如牛毛。其实就是排斥外来者的一个手段。所以加拿大基本没有什么进取性的,创新性的公司。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也就小多了。

  --自己的情况

  很多人猜测我在加拿大混得失败,才会得出消极的结论。这里简单说下自己:我在国内月入2万左右。来加二个星期即找到时薪29刀合同工,三个月后升到35 刀,半年后找到年薪7万刀正式工。后失业拿EI,每月近2千刀。然后找到年薪10万刀正式工。我自己的体会,认为国外生活不如国内。


  说的是事实,建议贴到国内的网站上。 - 程静 06/24/11 (0)
  说得太对了 - zhlily 06/24/11 (8)
  那是没适应好!  /无内容 - 呼吸新鲜空气 06/23/11 (18)
如果有钱也是一种错,那我情愿一错再错。
2#
发表于 2011-7-10 18:29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zhlalonde;2906222
移民感叹不如回流:技术移民是条不归路 (ZT)

送交者: wahaha 2011年06月22日02:55:35 于 [加国移民] 发送悄悄话

  技术移民,在国内只看到加拿大漂亮的风景,却体会不到单调寂寞的环境和生存的艰难。拼过之后才知道:原来规则都是别人制定,移民就是陷阱。而这时大部分人都已经无法回头,只有继续在不归路上走下去。联系移民二年以上的朋友,问问他们的工作,生活,娱乐状态。他们是兴高采烈的介绍,还是不愿意联系?

  由于物价的差距,在加拿大月入5K$相当于国内的10K¥的生活水平(综合感觉)。而且还要常常面对失业和裁员,心理压力远高于国内。加国政府统计数据表明,移民的就业率和薪水都大大低于本土出生的,新移民登陆50周之后,才有70%的人能找到第一份工作,包括勒脖。准移民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有能力,不怕苦就可以找到工作。

  少数人经过漫长努力后突然碰到专业工机会,感觉就像买彩票中了大奖一样。这个坛子里有“登陆x月之后终于找到专业工”,跟帖的都是羡慕,祝贺之类的。还有部分连entry level也没有,经过一年,二年的挣扎也没机会。对以薪水养家的人来说,可以想象这时的心情有多压抑,多绝望。等你技术细节都忘差不多了,然后什么义工,勒脖工,现金工,摆菜,切肉,卖车,卖房,赌场发牌,修车就都乐呵呵去做了。就是这样的工作也要考从业证书!勒脖一段时间,更难以回到技术工作。政府统计数据表明,移民10年后仍有45%的移民觉得人生最难的是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包括有本地学历的。长期压力下,人的身体健康和自信心都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有人举例,某人来加拿大之后,学习了某专业或者在某社团做服务,现在政府工作,年薪x万。这种例子参考价值不大。真正有说服力的是大范围的统计数据,一定要看整个群体的状态。

  有人说要摆正心态,要从勒脖做起。这是自欺欺人,勒脖积累的只是勒脖的经验,无法转到专业工作。另外既然能摆正心态,干吗还移民呢?有这个心态,有奋斗的勇气,在国内更能成功。有人说加国政治清廉,这和移民平时生活没有多大关系。在国内还有功夫骂贪官污吏,到这边每天就为生存忙了。这次温哥华冬奥会,超支了好几倍。还不是得老百姓分摊,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有人说加国人有礼貌,那是因为你根本无法和他们争利益。有人说加国环境干净。难道中国的珠海,深圳,青岛,厦门不干净;三亚,九寨沟,丽江不干净?这些地方的就业机会不比加拿大少。有人说是为了孩子,且不说现在出国留学也不难了,就说你自己生活都紧紧巴巴的,心理压力巨大,又能给孩子多少幸福的童年。搞不好,家庭都保不住。移民的离婚率那是相当地高。

  因为技术移民一般以工资养家,这个专业工作决定生存状态。可以肯定,绝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事业上更是彻底报废。大部分在国内常吃喝游玩的人都变得小心花钱,大部分在国内买东西不看价钱的人都开始习惯只买打折品。

  技术移民适合20多岁,决心重来一次的。还有理发师,管子工,电焊工,水暖建筑,护士等等技术工人。接近40岁的,慎重!!!

  最近的移民政策很离谱,紧缺的职业很多竟然是经理级别的。如果你是老板,你会找一个移民来当经理,还是从公司或行业内部找熟悉的人?移民政策完全和移民的生活前景相悖。

  --- 原因分析 ---

  从产业结构看:

  第一,加拿大本土的主要是资源类公司。科技公司比较少,规模也小。一旦有某个加拿大的小公司开创了一项技术,常被美国大公司收购,然后研发转到美国,关闭加拿大的分部。这可是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自己说的。

  第二,加拿大没有技术发展战略。唯一的电信公司北电破产,政府无动于衷。这不但减少了技术移民的就业机会,也把本土工程师推向就业市场,对移民形成竞争。

  第三,加拿大有很多行业证书,考下来需要时间和金钱。即便是移民咬牙重新读一个加拿大的学位,能够找到本行业工作的比率也不高。对于已经中年,几乎花光了积蓄读书的移民,是十分残酷的结果。而且不可能做到他们在国内早已达到的高度,根本没有职业发展。更糟糕的是,这时候,即使他们想回国,也已经失去了竞争力,因为国内项目很多,技术发展也非常快。

  结论:加拿大需要的是skilled woker,却非要设定engineer的标准。社会定位就是要把大家变成废品。

  从社会关系看: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某一种或者多种体制中的一员,“成熟”,“职业化”背后都是一种体制化,(主动或者被动)。常常可以听到对某些公务员这样的嘲笑:离开了体制,他们什么都不是;其实体制外的人,何尝不是如此。不是依附于公司,就是依附于关系。移民没有当地的圈子,找专业工作难度极高。这边找工作,主要靠熟人的关系网推荐。

  结论:失去了社会关系网,移民完全处于竞争劣势。能否就业,个人能力只是一小部分。

  还有一点,加拿大行业壁垒很多,各种证书多如牛毛。其实就是排斥外来者的一个手段。所以加拿大基本没有什么进取性的,创新性的公司。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也就小多了。

  --自己的情况

  很多人猜测我在加拿大混得失败,才会得出消极的结论。这里简单说下自己:我在国内月入2万左右。来加二个星期即找到时薪29刀合同工,三个月后升到35 刀,半年后找到年薪7万刀正式工。后失业拿EI,每月近2千刀。然后找到年薪10万刀正式工。我自己的体会,认为国外生活不如国内。


  说的是事实,建议贴到国内的网站上。 - 程静 06/24/11 (0)
  说得太对了 - zhlily 06/24/11 (8)
  那是没适应好! /无内容 - 呼吸新鲜空气 06/23/11 (18)
说的是事实,建议贴到国内的网站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7-10 23:06 | 只看该作者
很好,顶一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7-11 00:01 | 只看该作者
可以在网上找到无数国内好还是国外好的争论, 但是对于具体人具体情况, 答案是不一样的.

前几年听到国内好的消息不少, 这两年听到越来越多对国内的现状不满的议论.

从中立角度来说, 国外的社会更自由和人性化一点, 当然赚钱的速度可能会慢一点.
  
对我来说, 无法同意文中某些论点.
Post by zhlalonde;2906222
移民感叹不如回流:技术移民是条不归路 (ZT)

送交者: wahaha 2011年06月22日02:55:35 于 [加国移民] 发送悄悄话

1. 联系移民二年以上的朋友,问问他们的工作,生活,娱乐状态。他们是兴高采烈的介绍,还是不愿意联系?
为何不愿意联系? 身边一般移民年数越长的, 生活过得也越好.

2. 由于物价的差距,在加拿大月入5K$相当于国内的10K¥的生活水平(综合感觉)。而且还要常常面对失业和裁员,心理压力远高于国内。
没觉得谁特别心理压力大, 可能经济危机的那会有点

3. 政府统计数据表明,移民10年后仍有45%的移民觉得人生最难的是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包括有本地学历的。
这是有可能的, 因为价值观的原因, 很多国人对工作期望太高, 其实什么叫"合适"只有自己定义了.

4. 难道中国的珠海,深圳,青岛,厦门不干净;三亚,九寨沟,丽江不干净?这些地方的就业机会不比加拿大少。
哎, 谁愿意在"三亚,九寨沟,丽江"工作吗?  我有认识的朋友回流去深圳, 房价很高,  以及青岛, 工资不高, 所以任何地方没有十全十美.

5. 有人说是为了孩子,且不说现在出国留学也不难了,就说你自己生活都紧紧巴巴的,心理压力巨大,又能给孩子多少幸福的童年。搞不好,家庭都保不住。移民的离婚率那是相当地高。
孩子的生活在加拿大确实是愉快多了. 不过同意牺牲大人的生活为了孩子不一定是有意义的.

6. 因为技术移民一般以工资养家,这个专业工作决定生存状态。可以肯定,绝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事业上更是彻底报废。大部分在国内常吃喝游玩的人都变得小心花钱,大部分在国内买东西不看价钱的人都开始习惯只买打折品。
在国外一开始没有基础, 生活水平下降是正常的. 不过过两年大多数人还是catch up的. 买打折品也是一种乐趣, 偶们都爱SHOPPING FOR A Good deal.
国内现在物价非常高, 国内的人都抱怨.


7. 结论:加拿大需要的是skilled woker,却非要设定engineer的标准。社会定位就是要把大家变成废品。skilled worker 就是废品吗? 再说做ENGINEER的国人也很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7-11 00:36 | 只看该作者
这类的东西隔三差五就会有人写,当然也有不少同病相怜者卖力地转发。

原文作者初来乍到,遇到诸多不顺利,之后瞎子摸象地开始对加拿大发表评论了。原文作者很多对加拿大的分析观点只能用盲人摸象来形容,你对加拿大产业结构了解多少?你对加拿大的科技类公司知道的可能就是那个前不久破产的北电吧。

我们这些技术移民在这里找不到工作,并不是这里工作机会少,而是因为我们太多人技术移民名不副实,在中国是学某专业的,你在中国是干那个专业一线工作的吗?大部分所谓的中国技术移民在中国都是技术官僚属于动嘴不动手那一类,再说了,中国的工科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东西本来就跟现实脱节,你当然胜任不加拿大的技术工作。

我周围有不少人有的直接找到专业工作,有的在这里上完学之后找到了专业工作,甚至人还没到就在蒙特利尔找到了专业工作,一个搞动画的南京的朋友,人还没到就找了对口的工作。这里有大把专业工作机会,等待着有真料的人去做。(找不到专业工作说明你没真料)

移民到加拿大的很多朋友,他们经过三年甚至五年的努力,不论是做生意还是专业工作,大家相聚在一起的时候回顾移民之路时候不约而同地、由衷地说:移民加拿大是我一生中最正确的一次选择。说这句话朋友多是当年在中国混得不错的,并且对中国社会有深刻认识来到加拿大都在三五年以上对加拿大也有深刻认识的人。
闲着没事上个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6-4 09:01 , Processed in 0.041491 second(s), 35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