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查看: 7970|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便利店经营者的理财心得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14: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QUOTE][/QUOTE]     一个便利店经营者的理财心得

     同许许多多在魁省生活的同胞一样,便利店是我们一家人赖以生存的唯一经济支柱。我和爱人打理的小便利店,说实话,我们店的规模、收入都只能算是小的。但每年下来,除了维持基本的生活开支(生活有些清苦,没有时间、也舍不得去旅游、度假,餐厅也不是经常去)、支付小孩读私立学校的费用外,多多少少还能剩一点。说实话,做店劳动强度不算大,只是啰啰嗦嗦事太多,熬的时间太长,一家人很难在一起外出清闲一下。久而久之,令人难以忍耐。另外,总是看到人(顾客)的阴暗面,长期下去,可能会影响自己对魁北克社会的客观认识。这可能是大多数人为何开店3-5年后又纷纷卖店的原因之一。我和爱人在开店这几年里,有一些理财方面的体会,愿意与大家交流。
      开店之初,我们的主要精力是如何想方设法把生意打理好,做得不会比前任店主差,或差距不大。如何尽快有盈余,以偿还向亲戚、朋友借的钱。此时,精力、体力好,干劲足,不怕吃苦。一段时间后,发现其实无论多么努力,其实也就是基本和以前店主做得差不多,很难大起,也无大落。
      此时,我们就思考一个问题:两夫妻都是自己开店,一分一厘都靠自己辛苦挣来,没有其他任
何保障,如何抵御风险?说实话,开店最怕的就是生病或其他意外,大家都有同样的感受,小病小痛能熬的尽量熬过去。虽说有医疗保险,生病住院不用自己掏钱,但真的到了那一步,生意就很难维持下去了。但是,谁又能保证自己身体功能总是正常,无任何意外呢?
     另外,我们夫妻俩人天天都是困在店里,爱人还要做家务、照顾小孩,再已没有其他的挣钱门道。有时即便有一些想法,或机会,但都无法抽身,只能放弃。说实话,自己绝不甘心只挣做店这份钱,但有苦于没有其他门路。每天呆在店里,有时生意清淡,靠看国内一部又一部电视剧混日子,真感憋屈。
     开店两年,我们投资了两栋公寓楼。价格不算贵,年租金收益在14%左右。理论上应算不错的投资。只是有几点失误:1.验屋不细致,一些问题未被发现,留下隐患,导致接手后维修费用高;2。首付比例少,按揭压力大;3。租客不稳定,部分租客赖租金后溜走,实际收益比应得收益少。4。自己不懂维修,加上站店走不开,寸寸步步都得找工人(费用太高),加大了管理成本。另外,倦于部分租客无休无止的投诉。于是在两三年后就卖掉了。合计了一下,虽然赚的不多,肯定比把钱攒在手里或存在银行强得多。经验就是若投资出租公寓,验房要仔细,自己最好懂维修和管理,持有时间尽量长些,另外心理承受能力要强。
      2009年底,为了增强自己抵御风险的能力,我们打算购买一些保险。保险产品很多,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我们自己最耽心的是年龄越来越大,害怕出现一些意外,会给整个家庭带来不幸。于是通过比较,向Londonlife的楼永新咨询,他在电话中详细介绍了适合我们的险种,由于总是被顾客打断,听得糊里糊涂。于是要求他来我店里介绍,店在据蒙城100多公里的地方,我们想,如果他不愿意来,就不买了。他如约来到我们店里,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耐心介绍了适合我们的保险计划,最终我们被他的诚意打动,选择了重大疾病保险,每年夫妻俩交3000多元,遭遇受保疾病时,有10万元的赔偿,大约75岁后可退回。我们当然希望永远不赔偿,只是吃了一颗定心丸而而已。
     看他也作一些投资理财咨询,便随便了解一下。在网上看了许多推介,但负面评价也不少。所以,也就将信将疑。他介绍2008年经济危机后,基金大势也跌到最低谷,到2009年底,已经回升了很多,但若回到正常水平,还有很大的空间,仍是入市的好机会。他也介绍了经济平稳的年代,基金的正常回报率。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我们选择了贷款10万的计划。大概贷款利率为3%,20年还清,每月连本带利还600来元,基本还能承受。根据他的推荐,开始了投资组合:部分在红利、部分在高科技、部分在石油、部分在黄金。
   于是,每天便充实了很多,开始关兴国际石油价格,黄金走势等,给单调的站店生活带来一点点乐趣。正如有位朋友所说的,看见汽油涨了,便安慰自己基金升值了;汽油跌了,便开心于少支付汽油费。之后,根据楼永新的建议,减持红利,空仓高科技,增持石油和黄金。除初期徘徊在保本和略低于本外,2010年下半年逐渐升值。
     2010年秋,卖了店。借机休整一下。本打算休息几个月外,再找生意,但不太容易找。为了减少开支,打算将此10万元基金卖掉。已经付了一年多一点的款,大概付了3000左右的本,还差97000的本。按照初期的合约,在前6年卖出,要支付比率不同的罚款。前两天全部卖出,市值为133800元,扣除尚未付的97000元本和7000元罚款,可到手近30000元,再除去本3000元和利息3000元(其中1000元可退回),净收益在25000元左右(税前),也即只投入6、7千元,赚回2万多。
     这算是没有天天起早贪黑熬日子赚回来的唯一一笔钱。与楼永新交流心得,他说如果你查阅2008年底的价格,那时入市的人,收益率会高很多,和我前后几个月购买基金的人比,我的收益属正常水平。
     由此体会到,关于投资理财、理财顾问的众说纷纭是正常的。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势下,基金投资肯定是亏得很厉害,无论再优秀的理财顾问,也是无力回天。但在经济复苏时,顺应大势,还是可以得到理想的回报。其实,许多银行、金融机构都有许多理财产品,在自己经济能力允许的条件下,适当投资一些,也是不错的(当然做店的人深感钱来得不易,或因为其它可以理解的原因,不愿意投资在金融市场,也是情有可原)。我只是谈谈我的心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
发表于 2011-1-14 18:21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1-14 18:5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写得不错。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1-14 19:25 | 只看该作者
还理财呢,眼看年关紧张了,又让人诈去几百块。。。。。。。。。。说不好吧,?拿了东西,可这东西总是东西,钱可是钱,后悔了。。。。。。。。就等着人来救济吧。?。。。。?。。。
金石镂空,了了蝈笼。资成新风,皓月无梦。 学圆堂主人胡文仲题 lychonantiques.or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1-15 17:52 | 只看该作者
植入广告?

理财免找顾问?**********
http://www.**********.com/news/canada/2011/0115/53983.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1-15 23:28 | 只看该作者
真象变相给那个理财的做广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09:26 | 只看该作者
是有点为某人做广告的嫌疑,我不介意楼上的这样猜测,因为我只是谈自己的一些亲身体验。钱在自己的手里,当然是自己谨慎些好。无论是委托别人还是自己理财,只要投资在金融市场,风险自然是存在的。只是如果一分一厘都靠自己去辛苦打拼,何时才是出头之日。我们开店的人,前途在何方?大家也清楚,不外乎就是卖店,再买,或者去买餐馆、motel、酒吧,再可能就是倒回去打工。无论那一条路,都是不容易的。大家总不至于天真到以为拼命干上个十年八年,就能一辈子衣食无忧了吧。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如何能让自己不多的财富有所增值,如果有其他途径,大家也可以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1-16 10:37 | 只看该作者

扯淡

你不问问07年入市哪些跌有多惨。你运气好,入去的时间点比较理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1-16 12:52 | 只看该作者
他劝我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zt


转自 卑诗华人社区 (段落)


诱人的人寿保险人有旦夕祸福,要想使全家无忧无虑地在加国生活,不失时机地做一份人寿保险还是很有必要的。别说,这里的保险理财公司还真多,安下家后隔三差五就会接到一通XX理财顾问公司的电话,电话中一小姐用她那甜蜜感人的语调劝说你接受他们的上门免费服务,帮你理财,为你保险,替你分忧,云云。本人经不住诱惑,某日开门迎来了一位据称是加国保险业最成功人士之一X氏。看他开着豪华轿车,西装革履地来到我当时租住的地库,问寒问暖,跟我啦家常,为我策划未来,真是感动的五体投地,什么疑惑,戒心统统地消失的无影无踪。他劝我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我诚惶诚恐;他建议说要把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放到他那里保险,我点头称是的;最后,我将一张七百多元的支票交在了他手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18:06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投资是自己的事。如何把握时机,如何选择投资方向,可多参考别人的意见,但最后还是自己去决策。正因为市场有了低谷,才会有回升的空间,也才会有盈利的机会。投资当然有风险,慎重行事当然是好事。10天20%的回报率(枫叶投资)的“好运气”,能忽悠到大家吗?那种是彻头彻尾的骗局。是否该买RRSP、是否该买教育基金,是否该为自己买保险,是自己去银行买,还是通过代理买?这些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大部分理财顾问、保险、基金代理人,不等同于骗子,是否有不实的言论呢,这就要自己去分析。
      其实,有些朋友是自己理财,也相当成功。许多银行、金融机构(BMO、ING、CIBC、National Bank等等)都有不少理财产品,包括国内的许多银行,在某一特定的时期会募集一些资金,其年回报可达5%,少部分可达7-8%,这些需要自己去留意。
   包括公寓楼投资,我想我还会继续寻找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2-4 14:12 , Processed in 0.055062 second(s), 46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