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查看: 119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电脑] 体验笔记本外置电池"芯动力"-----本本的救星,才百来圆----哪位朋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9-25 22: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体验笔记本外置电池"芯动力"

本报一篇报道《挖掘笔记本电池的金矿》报道后,引起了数十家国内外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有读者给本报打来电话,询问相关使用情况,于是,笔者决定对该电源进行抢先使用。

笔记本电脑电池续航时间不长的弱点一直困扰着很多用户,目前,就连普通的迅驰本本也只能连续工作四五个小时。因此,不少商业用户为了减少在外移动办公时的不便,纷纷购买价格不菲(普遍在1000元以上)的第二块后备电池。另外,当前绝大多数笔记本电脑电池均为内置式电池,且主要是各个厂家为其生产的笔记本电脑单独配置,各个型号之间没有统一的标准并且不能通用,而且老一些的机型往往不容易买到匹配的电池。一般用户如果不购买后备电池,解决方法不外乎两种,一是使用电源适配器,把笔记本电脑当作移动pc用,此时本本就失去了其移动的优势;二是diy一个和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匹配的外置电池,不过制作难度较高。

此次我们在第一时间拿到了 "芯动力"(笔记本电脑外置式锂电池工程样品)。由于它的技术核心就是高效、自适应,针对目前笔记本电脑市场各异的输入电压,它可以自动适应12v- 25v的输入电压,经过系统处理,输出笔记本电脑需要的恒定工作电压。单个"芯动力"的供电能力达到了原装电池的1.2~2.5倍左右,而且多个"芯动力 "还可以同时使用,为笔记本电脑带来更持久的电源动力(它的专业术语叫"级连")。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体验一下该产品的功能!

一、产品外观

样品为白色的外观,显得十分雅致,不过据称该产品正式投放市场后会有多种外观颜色供选择。"芯动力"上具有适配器输入(充电,也可以用作级连)和电源输出两个接口。单独使用时,只需将电源输出接口和笔记本的电源插口连接起来就行了。另外,"芯动力"上还提供了一个海蓝色的供电状态指示灯,4个工作状态指示灯,一个电源开关(同时也是电量检测按钮)。

二、实际使用

当"芯动力"连接电源适配器并通电,海蓝色的供电状态指示灯将亮起。按下电量检测按钮,根据4个工作状态指示灯点亮的个数可以显示出当前剩余电量。当"芯动力"处于充电状态时,指示灯会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伸缩亮动,充满电后,4个指示灯全亮。当"芯动力"连接笔记本电脑处于工作状态时,指示灯会自动检测并显示出电池电量。根据用户使用电量的情况,指示灯会逐级递减熄灭。当"芯动力"所余电量即将耗尽时,红色指示灯将会急速闪烁,提醒用户即时保存资料或立即充电。

"芯动力"的电源输出线有着独特的设计,通过更换一个小小的转接头,它就可以轻易实现和各品牌笔记本电脑的连接。因为"芯动力"可以自动适应12v-25v的输入电压,经过系统处理,输出笔记本电脑需要的恒定工作电压。这也就是说,有了"芯动力"之后,只需要购买不同的转接头(价格低廉),就可以用于各种笔记本电脑。

采用ibm T30笔记本电脑进行试用,单独依靠"芯动力"(卸掉笔记本电脑的电池模块),可以正常工作6个小时。而笔记本电脑原配的电池模块也仅能工作3.5小时,这还是令小编非常满意。"芯动力"还有一个重大特点就是不需要专门的充电器,只要将笔记本电脑原配的电源适配器插入其充电口即可正常充电。

三、总结

通过本次使用,小编才发现笔记本电脑的外置电池居然可以有这么多学问。不用随身携带电源适配器,就可以延长多个小时的使用时间,其"剪断电源线"的设计思路和目前的移动和便携的趋势十分吻合,而且"芯动力"具有巧妙和体贴用户的设计,显示电量和充电的状态指示比较人性话,如果在指示灯设计的位置上加以改进,在下一代产品能考虑能让用户方便地打开产品自行更换锂电池芯就更好了。它的连续稳定的工作状态的确为那些现在为电源问题犯难的用户来讲,是一大利好下消息,对移动一族来讲,甩掉电源线已经成为现实。
2#
发表于 2004-9-29 18:09 | 只看该作者

reply

您说的百多元是加元, 美元还是人民币? 北京有卖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4-9-29 18:18 | 只看该作者
人民币。。具体多少不清楚。。。北京有卖。。。你可以到

四川德先科技有限公司  你可以找找他们的网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4-9-30 14:21 | 只看该作者
100多人民币的价格是不可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6-7 19:01 , Processed in 0.051402 second(s), 3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