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查看: 7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香港商报:收购潮凸显中国企业竞争弱势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6-16 2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香港商报报导,最近,从美国那里又发出了有关中国崛起将给美国带来威胁的声音,美国《新闻周刊》甚至以《未来属于中国吗?》为总题,用21个版面从多个角度解读了中国的崛起。那么,‘中国世纪’真的要到来了吗?英国杂志《China Economic Quarterly》主编阿瑟·克劳博近日对这一说法提出了质疑,他以中国企业最近一年的收购潮为基点,深刻分析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存在的诸多薄弱环节,从而证明‘中国世纪’的说法为时尚早。(chinesenewsnet.com)

[/url]
[url="http://ads01.chinesenewsnet.com/adclick.php?n=a264811d"]
华企获很少优惠条件(chinesenewsnet.com)

从2004年至今,有关中国企业收购欧美着名企业部分业务的消息一直连续不断:先是TCL收购了法国汤姆逊公司的电视机业务,紧接着又收购了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随后联想收购了IBM公司的个人电脑业务;冠捷收购了飞利浦液晶业务;最近又传出海尔集团有意收购美国第四大家用电器生产商Maytag Corp.。照此趋势,发达国家的企业将逐渐发现他们根本无法与中国极低的成本竞争。于是被某些人鼓吹或攻击的‘中国世纪’即将到来的说法又开始抬头了。(chinesenewsnet.com)

但不得不说的是,这些收购交易的背后恰恰揭示了‘中国世纪’其实距离我们还非常遥远。当中国企业收购国外状况不佳的制造企业时,他们得到的优惠条件远没有中国台湾企业那么多。这说明,中国企业还存在着许多严重薄弱环节。(chinesenewsnet.com)

外企无需付任何代价(chinesenewsnet.com)

以TCL和联想的收购交易为例,这两大中国企业其实是通过非常廉价地出售股权的方式来收购现成的外国品牌和分销渠道的,即使这些外国企业当时的状况是非盈利的。TCL收购汤姆逊的资产时几乎没有动用现金,而汤姆逊则不仅保留了电视机业务1/3的股份,还有权将这些股份转换成TCL的股份。至于联想,除了以现金和承担债务的方式向IBM支付了17.5亿美元外,还让IBM获得了高达19%的联想股份。这两笔交易对西方企业都十分有利,因为他们不但没有付出任何代价就摆脱了非盈利业务,而且还获得了低成本的选择权,即当中国企业将业务扭亏为盈后,他们仍能获利。(chinesenewsnet.com)

台湾明棋掌控交易权(chinesenewsnet.com)

但台湾明棋近日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则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情形。西门子为退出境况不佳的手机业务付出了高昂代价,不仅要向明棋支付2.5亿欧元出让手机业务,还要支付5000万欧元获得明棋2.5%的股份,同时明棋将获得西门子手机业务的所有专利。(chinesenewsnet.com)

而在明棋将来可能带来的业务扭亏中,西门子只能获得一些像征性股份。相比之下,TCL收购的汤姆逊的电视机业务却不包括最重要、最值钱的元件显像管生产。那么,为什么台湾企业在交易中能一直将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呢?(chinesenewsnet.com)

华企缺乏持久竞争力(chinesenewsnet.com)

这是因为台湾企业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他们能将自身优势转化为真正的国际竞争优势。台湾电子企业的主要优势在于供应链管理,这些企业依靠的是由高度专业化的元件供应商组成的密集网络,且供应商与组装商之间的经营周转非常快、非常灵活。这使得台湾企业能够将新设计的产品迅速投入市场。(chinesenewsnet.com)

而大陆的主要制造企业其实是利用短暂套利机会赚钱的贸易公司,像TCL和联想等企业之所以能够做强做大,主要是因为当初中国市场购买力很弱,当人们买不起品质高价格也高的国外电子产品时,他们却可以提供低价。(chinesenewsnet.com)

但这种优势毕竟难以持久。当中国市场日渐开放、民众生活水平快速提高时,这些企业的竞争优势便开始逐渐减弱,利润率也大幅降低,研发新产品的工作自然会受到影响。但日本和韩国的电子企业却正是依靠其强有力的研发优势保持竞争力的。(chinesenewsnet.com)

不能否认,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国家,其制造业拥有强大的比较优势。但从目前来看,因为缺少政府产业政策的支持,中国的创业型企业很难保持并发展持久的竞争优势。仅从这一点来讲,‘中国世纪’距离我们其实还很遥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10-3 12:21 , Processed in 0.041595 second(s), 31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