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查看: 4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昂贵医疗费用令人却步 美国华人生病不敢进医院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3-26 1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是加拿大好啊!或者说到哪都是有钱好啊!



昂贵医疗费用令人却步 美国华人生病不敢进医院

文章来源: 纽约时报2006-03-26 09:47:18 <O:p> </O:p>


昂贵医疗费用令人却步 美国华人生病不敢进医院 纽约时报<O:p></O:p>

<O:p> </O:p>

生老病死,人之大事。在号称福利制度健全的美国,华裔移民看病却仍是难,难,难。

  2/3的州不给穷人免费看病

  美国《纽约时报》近日刊登了一篇关于华裔移民赵明强(音译)的报导。ffice:smarttags"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img] /><st1ersonName w:st=[/img]赵</st1ersonName>先生2000年患了鼻癌,由于交不起每月数百美元的医疗保险,他每次到医院复查都不得不交20美元挂号费,做一次扫描得花150美元。无奈之下,<st1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赵">赵</st1ersonName>先生“病急乱投医”,经人介绍在唐人街找到一名没有行医执照的私人医生。没想到吃了这名私人医生开的“白药丸”后,<st1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赵">赵</st1ersonName>先生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恶化。不久,<st1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赵">赵</st1ersonName>先生再次昏倒。

  尽管住进了医院,但监护病房每天5400美元的医疗<st1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费使赵">费使赵</st1ersonName>先生和他的家人承受不起。一个多月后,在耗尽了所有积蓄的情况下,<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赵">赵</st1:PersonName>先生的家人被迫面对“放弃治疗”同意书。而此<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时赵">时赵</st1:PersonName>先生自己拔下了氧气罩,一句话也没留下就离开了人世。

  美国有2/3的州规定,不管是合法移民还是非法移民,也不管他们多穷多困难,都不能享受政府的免费医疗。穷人老了、病了,要么去找私人医生,要么拿命扛着,扛不过去就无声无息地死去。《纽约时报》称,全美非法移民至少有1100多万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因无法得到正规医疗,导致无照医生猖獗,草菅人命的事件屡屡发生。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

  在美国,只要你有工作,雇主或多或少都会为你买一份医疗保险。好的企业每月为每个员工交纳数百美元至上千美元的医疗保险,不但员工本人看病不花钱,就连亲属看牙、配眼镜、减肥也都不用掏一分钱;效益差的单位,则只能为员工每月交30美元的保险,让他们有最基本的医疗保障。

  近年来,保险费用的高涨使越来越多美国人放弃了医疗保险,目前全美有4600万人没有任何医疗保险。穷人生病动手术,在公立医院排半年的队是常事。而对美国富人而言,上至头发,下到脚趾,都可以上昂贵的保险,一旦需要做手术,一进医院就可以上手术台。

  目前医疗费用的支出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6%,预计2025年将飞升至25%,其中,医疗资源的浪费非常惊人,这给美国普通居民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对于没有医疗保险的人,特别是非法移民来说,一旦生病,生活就会变得非常悲惨。

  美国有一种为中低阶层家庭提供的“保健储蓄帐户”,意在解决投保人因遭遇重大伤害或患严重疾病而急需巨额医药费的困难。即便如此,穷人一旦患上大病,除了保险部分之外,个人仍需支付1050美元至5000美元,一个家庭要支付2100美元到1万美元。这对大多数仍处于中低阶层的移民家庭而言,依然很难承受。

  华人看病难问题很普遍

  看病难的问题在华人移民中也非常普遍。除了少数精英和专业技术人员外,华人在美国收入普遍不高,在纽约唐人街打工的华人,平均月收入在1000美元至2000美元之间,所谓的华人看病难,难就难在没有钱。

  在纽约华人社区,不时有号召社区或同乡会成员,为患重病的华裔移民捐款的报导或募捐活动。有的人患癌症实在治不起,又不想死在异国他乡,在收到够买机票的赞助款后,便离开纽约返回祖国。

  在法拉盛唐人街打工的<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张">张</st1:PersonName>先生来美20多年,在一家只有3名员工的小公司上班。公司有言在先,“不负责员工医疗保险”。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张">张</st1:PersonName>先生自己每月购买30多美元的医疗保险,他的老伴和两个儿子都没有买保险。<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张">张</st1:PersonName>先生说:“不是不想买,而是为供两个孩子上学,实在买不起。”

  <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张">张</st1:PersonName>先生的两个儿子很“争气”,很少闹病。偶尔有个小病,也多从唐人街买些“银翘解毒片”、“袪风止痛膏”、“枇杷止咳糖浆”等治一治。<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张">张</st1:PersonName>先生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我们就是这样提心吊胆地过来的。”

  美国的医疗程式和方式也与中国大不一样。一位来纽约访问的中国学者因肩膀痛去医院检查,前后耗时15个小时,共5位大夫为她检查。不算别的费用,光诊费就花了500美元,检查结果是“回家继续观察”。

  在纽约大学医学院工作的徐大夫告诉记者,英语中,医学术语有20多万个单词,华裔患者和医生的沟通也很成问题。

  <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赵">赵</st1:PersonName>教授移民来美多年,去年脖子肿大、心慌、浑身无力,他找到一位英裔家庭医生检查。由于家庭医生听不懂<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赵">赵</st1:PersonName>教授的病情介绍,就诊断为“青霉素过敏”,给他开了一些抗过敏的药。

  回家后,<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赵">赵</st1:PersonName>教授谘询一位从国内来的医生,这位医生怀疑他是甲状腺疾病,建议他做内分泌检查。<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赵">赵</st1:PersonName>教授又找到家庭医生做化验,结果竟是“甲亢”。<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赵">赵</st1:PersonName>教授评论道:“美国的医疗设备比国内先进,检查程式比国内繁琐,但从软体看,洋医生的临床经验还真不如中国医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1-21 13:49 , Processed in 0.041547 second(s), 3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