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岳:中国水污染逼近危险临界点 DWNEWS.COM-- 2007年7月7日1:43:20(京港台时间) --多维新闻 中国新闻周刊/从2005年开始,国家环保总局每年都要掀起一场备受关注的“环保风暴”。在火电项目和石化项目之后,今年的第三次风暴,刮向了重污染水域 7月3日上午,国家环保总局第一副局长潘岳向新闻界通报,从即日起,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部分水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6市2县5工业园区实行“流域限批”,对流域内32家重污染企业及6家污水处理厂实行“挂牌督办”。和前两次“环保风暴”相同,问题企业无一例外地被曝光。 新闻发布的当天下午,潘岳接受了本刊的独家专访。 中国新闻周刊:环保总局此番行动,是否与不久前的太湖蓝藻爆发有关? 潘岳:今年入夏以来,接连发生了太湖、滇池、巢湖的蓝藻爆发事件,这是一个标志——传统的发展模式积累的环境成本已经到了临界点。“水”是矛盾最激化和最早爆发的领域,因为它既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命脉,又是人民生存的命脉。 “水”将是中国未来相当一个历史时期内环境领域的最重要、最紧迫的主题。“治水”将是对包括环保在内的各相关部门对科学发展观的执行力的严峻考验。如果不能回答好这个问题,将是我们的失职。 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的水污染目前处于何种阶段?七大流域、三河三湖多年来的污染治理总体进展如何?问题主要来自于哪里? 潘岳:水污染已经逼近危险临界点。给你一组数据:目前7大水系的26%是五类和劣五类,9大湖泊中有7个是五类和劣五类。五类和劣五类水不能接触人体,连农业用水也不能做。也就是说,七大江河除了干流因水量大水质尚可之外,大小支流几乎全部坏死!80%的湖泊的水也全部坏死! 如果不有效地治理水污染,我们恐怕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完成之前,就将面临严重的社会和谐问题。 你问七大水系、三湖三河治理的情况如何?国家花了十年时间、巨额的投资、巨大的决心来做这件事,水质确实有所改善;但这个努力和成果已被后来流域内的重新污染所抵消! 问题出在哪里?我认为主要是目前“垂直分级负责,横向多头管理”的流域水环境保护体制上存在重大缺陷。这个部门管调水,那个部分管污水处理;这个部门管农业面源污染,那个部门管工业污染;这个部门管技术资金,那个部门管发展资金。这样一种分割管理方式直接导致“责权利”的不统一,争权不断,推责有余。不建立一个跨地区、跨部门的流域管理机制,就不可能执行有效率的水污染防治措施。环保总局强烈呼吁建立一个跨部门跨省区的流域同意管理机制,能够联合流域上下游省份,组织环保、水利、城建、林业、农业等部门开展联合监测和执法。 中国新闻周刊:检查组从何时起对受处罚的这些地区和企业展开了调查?调查持续了多久?期间是否有曲折? 潘岳:这次“流域限批”6个检查组,于2007年5月23日至31日,和6月6日至25日,行程约21000公里,对淮河、海河、黄河、长江及太湖流域11个省(自治区)、38个地市、118个县(区)的造纸、化工、酿造等重点涉水企业达标排污情况,以及工业园区环评和“三同时”执行情况进行了明查和暗访。 “曲折”还是老问题:执法难,即使环保总局也一样。举个例子,这次行动中,环保总局检查组在安徽铜陵市经济开发区的金威铜业检查时居然遭到拒绝,出示了执法证后,企业仍称必须有“内部人”带领方可入内,检查组最终还是没有进得去!环保总局历年的执法行动中,暴力抗法、拒绝检查的事情每年全国有数百起之多。 中国新闻周刊:此次发现的问题,大体可以归结为几类?你能否从具体案例入手,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潘岳:一是工业园区环评、“三同时”执行情况差,存在未批先建、越权审批、越级审批的情况。在检查的126个园区中,有110个工业园区存在违规审批、越权审批、降低环评等级和“三同时”执行率差的问题,占抽查工业园区的87.3%。比如山东省莘县工业园区共有项目30个,其中19个未履行环评手续,环评执行率仅为36.7%;应完成“三同时”验收的项目11家,实际验收0家,环保“三同时”验收率为零。 二是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不正常、处理能力低、管网不配套或超标排污。在抽查的75家城镇污水处理厂中,有38家运转不正常、超标排污或停运,占抽查污水处理厂的50.6%。河北省沧州市运东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10万吨/日,实际日处理污水仅3万吨,其他4万吨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沧浪渠,是造成沧浪渠水质污染的重要原因。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1-13 18:13 , Processed in 0.039352 second(s), 3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