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查看: 89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開線打假----知道的頂.....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7-21 19: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常年吃的黑芝麻,在一次炒菜时居然把豆腐染成了黑色,而让经历这一事件的闫女士更为惊讶的是,经温水浸泡,黑芝麻竟然很快就变成了白芝麻。5月21日,记者在市质监局12365投诉中心看到由国家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送检的样品——峪林牌纯熟黑芝麻(批号:20061227)含有日落黄、胭脂红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合成着色剂。

5月21日,质监部门取得了国家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验报告。报告显示:样品被检出日落黄、胭脂红、苋菜红、亮蓝等标准规定不得检出的合成着色剂,按照GB2760—1996标准判定,此样品合成着色剂项目不合格。
  
市质监局12365投诉中心的有关负责人表示,日落黄、胭脂红等人工色素是煤焦油中提取的,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危害,一次大量食用会产生不良反应,如引起呕吐、过敏等,长期服用还会对肝、肾造成损害。

据了解,这种由淄博市淄川峪林调味食品厂生产的纯熟黑芝麻售价为3.6元/袋,与其生产的白芝麻相比,每袋(100克)可以多卖0.6元,芝麻由白染黑,价格一下子就提高了两成。
2#
 楼主| 发表于 2007-7-21 19:32 | 只看该作者

枸杞

记者随即买了些染色枸杞,并拿回刚才的“×裕”商行和附近几家店铺,与正宗枸杞进行比较。记者发现,染色枸杞多为鲜红色,而枸杞的自然色则多为赤红或偏暗红。张老板还告诉记者,正常枸杞尖端蒂处多为黄色或白色,而用色素浸染过的则呈红色,用硫磺烘烤过的则呈深褐色。

张老板说,在手感上,染色枸杞偏湿润,而正宗枸杞则是皮干而肉满的。另外,记者采访也发现,染色枸杞价格都偏便宜,一般每斤8元到10元,而颜色天然、正宗的宁夏枸杞多为15到20元或更高些。

有档主向记者透露,一般由硫磺熏制的枸杞都会有酸味,因为比较便宜,一般会卖给工厂、工地及一些公司食堂,而个人买就比较谨慎,会先尝尝味道再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7-7-21 19:35 | 只看该作者

這些新聞是真假?

... 在长达三个多月的调查取证中,记者和国家质检总局的调查人员发现,这些用发霉变质的大米代替优质糯米作原料,用冰醋酸或者工业冰醋酸勾兑出来的食醋由于包装精美,又都打着镇江香醋的牌子,所以销路相当不错。

  字版:

  使用大米冒充优质糯米加工食醋的企业

  恒汉 恒露 恒泰 丹玉醋厂 江南醋业有限公司

  使用冰醋酸勾兑酿造食醋的企业

  恒泰 恒露 恒穗 丹玉醋厂

  使用工业冰醋酸勾兑食醋的企业

  江南醋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7-7-21 19:43 | 只看该作者

是真假?

刘雅红是农业部畜禽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的常务副主任。昨日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牛肉如果有问题,往往比猪肉要严重得多。

刘雅红称,从药理的角度看,用含添加剂的饲料喂养的肉牛,牛身上会含有大量的已烯雌酚激素,它实际上就是避孕药的成分;另外,这类牛身上还含有化学药物喹乙醇,它是极易致癌的药物。

刘雅红还表示,即使是“瘦肉精”,最早也是欧洲人在牛肉上发现的。含“瘦肉精”的肉类,人吃了只是会出现哮喘、呕吐或晕倒等症状,而含喹乙醇、已烯雌酚激素的牛肉,其产生的将是不孕甚至是致命的后果。儿童吃了还会有导致早熟等副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7-7-21 19:45 | 只看该作者

是真假?

河南省各地发现了大量假冒“陶华碧牌老干妈”系列辣椒酱食品,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目前,该市工商部门正在紧急查处仿冒“陶华碧牌老干妈”系列辣椒酱产品。

  昨日上午,记者随同采访时,工商人员拿着一瓶“陶华碧牌老干妈”辣椒酱告诉商户和现场围观的市民:“真品瓶身上的‘陶华碧’头像清晰,假的头像模糊或呈现重影;真品‘老干妈’三个字由金黄色向红色逐渐过渡,假的‘老干妈’三个字为同一颜色或不均匀过渡。同时,从生产日期、生产批号可以辨认出真假,真品的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为均匀的点状喷墨,假的这些标志字符不规则。另外正品的辣椒酱揭开防伪标志后底面有‘老干妈’三个字的手写体,膜的背面有16个数字组成的防伪码(每一瓶均不同),如果是假冒的揭开时困难,揭开后有的无‘老干妈’三个字,膜的背面16个数字均为同一组数码(每一瓶都相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7-7-21 22:21 | 只看该作者

,,,,,,,,,,,,,,,,,

The following is Year 2004's news:

昨日(8月8日)中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每周质检报告》栏目曝光揭阳市的普宁、揭西两地部分凉果加工企业使用化工产品炮制“情人梅”、“相思梅”等蜜饯的事件。报道播出后,省打假办主任、省质监局局长赖天生立即组织省质监局稽查总队和揭阳市打假办等查处凉果非法加工企业。
央视曝光凉果企业被查封

省质监指普宁、揭西蜜饯产品加入非食品添加剂较普遍截至到昨晚11时半记者发稿时,被央视曝光的3家凉果加工企业已经被当地执法部门查封,就地封存涉嫌质量问题的杨梅、李子等散装凉果产品16 50多公斤、半成品6吨、奶油金橘2.1吨,查获胭脂红、明胶粉等食品类或非食品类添加剂应49.25公斤。

省质监局有关负责人在现场指出,普宁、揭西等地凉果加工企业非法使用非食用原材料加工蜜饯产品较为普遍,已经形成区域性质量问题。

蜜饯加工超量使用添加剂

有的企业没营业执照却有卫生许可证

昨天中午12时30分,央视《每周质检报告》播出后,赖天生局长立即组织省质监局稽查处和稽查总队执法人员迅速赶赴普宁、揭阳,配合当地开展查处工作。节目播出之际,揭阳市市委、市政府领导闻讯立即指示普宁市、揭西县迅速组织力量查处相关企业。当天下午,揭阳市打假办组织当地质监、工商、卫生、公安等有关执法人员400多人,对央视曝光的普宁市里湖镇爱民凉果厂、丰源凉果厂和揭西县盛胜加工厂进行查处。

当联合执法人员赶到现场时,以上3家蜜饯加工企业均在同往常一样泡制和晾晒话梅和李子等。记者在普宁市里湖爱民凉果厂看到,大批话梅半成品直接晾晒在院内水泥地面上,其中掺杂树叶、泥块等杂物;隔壁的2个大水泥池内的话梅正在漂白;在简易的工棚车间内,3个装满橄榄的水泥池内,青色的橄榄已经被糖水浸泡得圆鼓鼓的。整个院内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味道,呛得人喉咙发痒干咳不止。刺鼻的气味,全部来自池中的化工原料和非食用添加剂。执法人员在该厂还发现大批自配的香料、果绿、胭脂红、甜蜜素等添加剂原料。

据初步调查,该厂竟持有当地卫生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虽然没有营业执照,但大量生产蜜饯凉果多年,产品畅销各地。

在与该厂不足1公里的丰源凉果厂,执法人员在车间内发现了电视曝光的专门给蜜饯加明胶的木制设备,罐内还有调制好的明胶。在该厂的包装车间,发现大批标称为情侣辣味果子、心动榄皇、雪花奶梅等数十种印制精美的凉果包装袋。在隔壁的仓库内,存放着一些食品添加剂产品。在揭西凤江镇盛胜加工厂,也发现大量的胭脂红等添加剂产品。当天,执法人员均对现场查封的产品抽样送检。

检查未发现有毒原料

  一些添加剂属国家禁用,即使允许使用的,这些企业均存在超量使用现象

省质监局稽查总队负责人指出,目前,以上企业中虽未发现央视曝光的工业明胶和黄金粉等有毒化工原料,但现场发现的一些添加剂产品是国家禁止使用的,即使是允许使用的,国家均有着明确的使用限量,而这些企业均不同程度存在超量使用现象。

据介绍,早在今年7月下旬,省质监局根据群众举报线索,组织揭阳质监执法人员对里湖镇新铺村、富美村和松柏围村的交界地带13家凉果厂进行突击检查,当时就已经发现普宁市里湖镇的凉果加工行业非法使用非食品添加剂现象较为普遍。由于其行为诡秘,给执法部门监管带来很大困难,利益驱动这种非法行为在行业中蔓延。

执法人员查处中发现,这些企业在使用添加剂中没有严格的使用标准,完全靠经验进行添加,而且对产品没有基本的检验措施。在漂白过程中,主要加入保险粉(低亚硫酸钠,国家标准限量使用)、硝酸铵(非食品添加剂,化肥的一种)、苯甲酸(国家标准中不允许使用在凉果加工,主要用于酱油、食醋等)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国家标准中没有允许使用在凉果加工,主要用于酱菜、罐头等)。当时,普宁市政府有关负责人都到了执法现场,表示将进一步组织清理整顿,规范凉果厂的生产加工。当时,省质监局还专门责成揭阳、普宁质监部门制订整顿方案。据悉,央视曝光内容可能在省质监局查处前夕暗访发现的。对此,省质监局昨日已责令当地质监部门迅速开展行业整治,确保蜜饯产品质量安全。

据普宁市市长袁略文介绍,从今天开始,全市将组成整顿执法组,对全市235家凉果加工生产企业进行“地毯式”清查,同时对所有食品加工和销售企业进行全面清理。

  央视曝光片段回放

主持人:平常您做质检工作,到全国各地去看看各种各样的厂家是比较多的,那您有没有看到过戴着防毒面具来加工食品的?

专家:食品生产我没有看见过戴防毒面具生产的。如果戴防毒面具生产,那一定是这个生产环境中产生对人体不利的气体才戴防毒面具。

主持人:我们现在看看他在产品里面到底添加了多少种物质?我数了一下,在他们的整个加工制作过程中,共加入了10种添加剂,哪些是不能添加的?

专家:不能加的这里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金黄粉,也就是二号红,因为是工业用的原料,它有很强的致癌性,这个添加之后对人的危害是最大的。

主持人:它平时是做什么用的?

专家:平时是做一些皮革、化工等非食品类的染色剂,作为化工原料使用,它不能用在食品上;第二个不应该的是工业明胶,明胶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用食品级。

主持人:几天前我们记者把从调查厂家带回来的产品送到了农业部农产品质检中心进行了检测,现在检测结果已经出来了,我们来看一下检测结果。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实验人员对记者带回来的三种蜜饯产品中二氧化硫和糖精钠两项指标进行了检测。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蜜饯类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最多不能超过50毫克,糖精钠最大使用量为0.15克,而检测表明:广东揭西县凤江镇东光管理区盛胜食品厂和广东普宁市丰源凉果厂产品的二氧化硫和糖精钠两项指标都超出了国家标准,广东普宁市里湖爱民凉果厂检测产品糖精钠使用量超标。

广东揭西县凤江镇东光管理区盛胜食品厂检测产品:二氧化硫残留量为258毫克/千克,糖精钠含量为0.422克/千克广东普宁市里湖爱民凉果厂检测产品:二氧化硫残留量为44毫克/千克,糖精钠含量为0.588克/千克广东普宁市丰源凉果厂检测产品:二氧化硫残留量为254毫克/千克,糖精钠含量为0.373克/千克主持人:从这个检测结果来看,残留的是糖精钠和二氧化硫。

专家:从检测结果来看,二氧化硫已经超标了,最多的达到了5倍,糖精钠也超标,达到了4倍之多。什么东西都有一个量的概念,食品添加剂也是这样,如果超量使用对人体都是不好的。(孙茂勇)

来源: 南方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7-7-21 23:36 | 只看该作者

................

广州棠下镇“假蛋学堂”揭开技术奥秘:

  学费六百 三日毕业

  “假蛋学堂”位于广州市棠下镇中山大路491号2楼的“广东穗华科技公司”, 面积近2000尺, 业务范围很杂 , 除教授造假蛋技术 , 另售卖生产洗衣粉及粉笔等机器, 又兼卖防狼喷雾, 甚至是二十万伏特的电枪都有。“人造鸡蛋”就是金蛋, 每只利润四倍多,绝对是赚大钱的生意。一名业务员口若悬河地表示, 假蛋技术乃独家秘方 , 每个人学费560元 , 另收道具费69元, 总之机会难逢 , 不会周围都有得学的!

  记者被要求出示身份证登记 , 随即开始为期三天的培训。

  经过接待处 , 内有多间培训室 , 采个别教授方式, 第一堂是“理论课”, 由二十余岁的谭姓女导师负责。她首先向学员们派了一本小册子, 书面写上“人造蛋生产技术”以及“保密技术, 翻印必究”的字眼。女导师一开始就做生意卖书“这本是秘籍呢!就算学完之后不记得步骤, 都可以照本书来做, 好多外省人不方便来广州, 就寄信来邮购,每本131元, 虽然只有几页纸好象很贵, 但是学完就够啦”。

  培训室面积大约百余尺, 设备简陋, 灯光昏暗, 没有空调, 说是实验室, 像厨房还差不多, 厨柜内放满大量化学用品, 台上有天秤、试管及一批化学仪器,每次上课时,均要将风扇关掉, 以免化学品被风吹走。

  水中“孵化”

  女导师首先示范制造蛋白 , 只见她小心冀冀地将一瓶粉状物体放上天秤量重 ,“这个是‘海澡酸纳’, 份量不能错, 所以要关风扇进行 ”。然后倒入一盆温水内,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约一个半小时后一盆晶莹剔透的蛋白物体呈现眼前。她继而用少量化学物品“明胶”用水拌匀, 然后添进蛋白再搅, “明胶可以令蛋白的浓度适中, 但因长时间搅拌会产生好多气泡, 要等十个小时才能散得完, 今天就先教到这里了”

  第二天早上, 女导师再把适量的“酸纳脂”、“苯甲酸纳”、“邻甲基织维素”及“白矾”等其它化学品一起混入, 但没有解释其作用, 三小时后“蛋白”部份正式完成。

  接着女导师开始教造蛋黄, “蛋黄其实就是蛋白, 只是加了色素的原因。” 她将部份蛋白状物体倒在容器内, 加上“柠檬黄色素”, 搅了几下就变成了鲜黄色。

  至于假蛋如何化作蛋形, 其中奥妙, 原来全是靠一个塑料模具, 以及含有“氯化钙”的“神仙水”。塑料模具有两个凹位, 一个椭圆形, 一个圆形。女导师边做边说:“圆形的造蛋黄, 将蛋黄倒入模具, 再倒入混有氯化钙的水在面上, 会产生一层薄膜, 包围蛋黄就可以定型, 留意看, 现在变魔术啦 ! ”

  女导师将蛋白倒入椭圆形的模具内, 加入成了形的蛋黄, 再倒上另一层蛋白盖面,照办煮碗浸神仙水, 令蛋的最外层产生薄膜, 很快蛋形浮现出来。

  她说:“看来好神奇, 其实好简单。虽然鸡蛋模只有半边, 不过一浸入神仙水, 在浮力下蛋白会在模里面晃来晃去, 慢慢变成蛋形。至此一只只光脱脱的无壳鸡蛋呈现眼前。

  接下来到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包壳”阶段。

  女导师以明火煮熔“食用石腊”再混入“石膏粉”搅拌, 温度要控制在50℃,将假蛋放入白色溶液内反复转动, 捞出冷却风干后, 完整的有形鸡蛋便大告功成了“如果想蛋壳做得精细些, 可以用勺子舀一些溶液淋在蛋上面, 不过那样会浪费时间一些。”女导师说,人造蛋的材料可以在化工原料店买齐, 非常方便, 不少内地食店会派人来学习, 以真假混合的方法做菜, 赚取更高利润。

  赶记者出校

  假蛋外形象模象样, 味道又如何?在等待外壳风干时, 记者将无壳制成品做假蛋餐,首先是煎“荷包蛋”蛋白虽然出现不少水泡, 但像真度十分高, 口感跟真蛋竟也相近似,只是略带碱味。第二道菜是“蒸水蛋”, 真假鸡蛋混合的效果更佳, 记者以三只假蛋,一只真蛋混合来蒸, 效果更滑, 口感及味道更似足真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6-9 19:03 , Processed in 0.053901 second(s), 3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