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查看: 34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何志成:主张抛售美元的所谓爱国者们 你们爱国吗?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2 17: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星期四在凤凰卫视做谈话节目时,嘉宾辩论该不该购买美国国债,我讲的许多话被删掉了。比如我讲2008年夏天,我们也曾经在这个房间讨论过这个问题,一些嘉宾当时建议我们的国家储备应该多买欧元,甚至可以买卢布。现在大家看一看,如果买了欧元卢布将多么惨——而且未来将更惨。再如谈到本轮金融危机的原因,绝大多数专家和老百姓异口同声地声讨美国,甚至说,就是美国的房地产次级债等把全世界拖下水。这些人不知道想过没有:美国的房地产才涨了多少!全世界超过美国的情况多的是,包括中国。在我的眼里,事情甚至应该反着看,正是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及时地破灭才救了全世界,否则我们现在更苦。
  我坚持我长期以来的意见:本轮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本质起因是虚拟金融市场的炒作风太甚,炒作面太宽,而被炒作的题材之一就是美元将崩盘——抛售美元论实际是金融危机的推手。由于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全部陷入了炒作风,包括一些非常传统,非常谨慎的银行也参与炒作,因此损失巨大;而不发达国家则一律超高速发展,尤其是东欧和俄罗斯,这些国家的经济过热,导致了虚拟金融市场的炒作更甚,比如原油为什么能涨到147。
  因此,无论是从避险的角度还是考虑各国货币的经济基本面,美国虽然不幸——就业数据极其差劲,但欧洲的情况则可能更差。美元中期看涨,趋势不变。我们不久就会看到,美国的危机仅仅是衰退,最多是萧条,但美国团结,而且回旋余地大,很快将复兴;欧洲可不行,欧洲的问题是致命的,是需要根本调整的。我们看到,欧洲的大多数银行已经深陷于东欧国家的债务当中,而欧洲央行的掩饰,只能使未来风险的爆发更加剧烈。
  我们知道,大多数东欧国家,不像亚洲国家那样主要靠本国国民的储蓄发展,他们一个个本来就负债累累,还在为所谓经济加速发展而大举借债。而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为了所谓的战略利益,对东欧国家的借贷基本上都是有求必应,张口借款,一定满足。因此,在未来全球银行的信贷紧缩浪中,由于东欧国家大多数接近破产,欧洲的金融机构想收回它们的贷款本金,将遇到严重困难。
2#
 楼主| 发表于 2009-3-2 17:5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看到,最近几个月,欧洲的股市表现比美国更加恶劣,最大原因就是受累于东欧经济的问题,东欧国家的货币几乎都是全线急跌,多个东欧国家的货币一个月之内就急跌10%-20%,例如去年分别跌16%和仅10%的俄罗斯卢布与匈牙利福林,在2009年1月份就都继续大跌近20%,而捷克、罗马尼亚及波兰货币也各自下跌了12%-15%不等,比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跌幅更加骇人。在捷克政府正式公布其财政赤字扩大至4年来最高值之前,当地货币克朗兑美元接近近两年以来最低,至22.1220克朗。
  现在我们特别地关注曾经是“金砖四国”之一的俄罗斯,它的经济面临崩溃,原来依靠油价大涨支撑的普京集团,现在的个人魅力几乎成零。随着油价下跌,卢布的汇率遭受了令人恐怖的压力,热钱几乎以每周流出100亿美元的速度逃出俄罗斯。有金融机构估计,从去年8月至今,有高达2900亿美元资金流出俄罗斯。
  现在东欧国家仍然在忍受煎熬,俄罗斯的几个小兄弟也在闹市,这一定会牵连东欧国家最大的借贷来源地——欧洲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可以想见,是美国难受,还是欧洲难受。我们是应该买美元,还是应该买欧元。我的想法是,欧洲的情况还会恶化,欧洲金融股的坏账迄今仍深不见底,没有败露。因此,欧元的未来不是一片光明,而是压力重重,兑美元还将疲软,甚至远未见底。
  国际评估机构惠誉在近十多年以来,首次调低了俄罗斯国债的信贷评级至BBB,随后俄罗斯卢布兑美元便跌至11年低点,兑一篮子货币也跌至41.0040,跌穿41的水平,即俄罗斯一直要誓死捍卫的水平。俄罗斯卢布的表现应该引起我们投资者的极大警惕,不能听所谓大师们的煽乎。所谓美元崩盘,是所谓“爱国者”的梦呓——打骂美国的人往往才是真正的卖国贼——我在凤凰卫视就是这么说的。
  当然,我的语言可能过火一点,但我真想问那些假左派,你们大唱美元崩盘,吓唬中国政府抛售美元,你们真的爱国吗,真的爱我们自己的国家吗!还是那句话:现在的世界,中国不好不行,美国不好更不行。世界的麻烦已经够多,我们不能自己再吓唬自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6-4 16:20 , Processed in 0.034139 second(s), 32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