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查看: 2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石油很赚钱关我们什么事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27 16: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月25日中石油披露了其08年的业绩,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石油08年净利1144.31亿,虽然与07年的1400多亿比,同比下降22%,少赚了300个亿,但这仍然不妨碍中石油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公司之一。根据香港媒体的统计,在全球最赚钱的十大企业中,石油企业占了一半的席位,而中国更有中石油、工行和中移动三家入围净利“千亿俱乐部”。中国企业在全球最赚钱的行业中能取得这样的入围比例,的确史无前例。
比中石油更牛的是工行,在金融危机中,曾经不可一世的美国花旗银行、英国苏格兰银行亏损累累,命都险些不保,前者被国有化,后者创下百年以来最大的亏损记录,而曾经被他们戏称为理论上已经破产的工行不仅丝毫未受海啸的冲击,其2008的年报更是牛气冲天,实现税后利润111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2%,连续第六年实现高增长,不但巩固了“全球市值最大银行”的地位,并一举成为全球最盈利的银行。 而中移动更不用说,利用其在中国移动通讯领域不可撼动的老大地位,在07年赚870.62亿的基础上,08年的业绩大涨29.6%,净利润为1127.93亿。
三家公司能在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啸中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作为中国人,不管如何应该高兴,然而,国人对此似乎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激动和认同。这三家公司都是先在香港上市,然后工行和中石油又登陆A股,然而看看三家公司对股东们的回报,自然明白为什么大家对我们的“民族企业”有如此的疏离感。中石油在美国上市融资不过29亿美元,上市四年海外分红累积高达119亿美元。仅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四个公司四年海外分红就超过1000亿美元。而中国全部上市公司,在18年的里给全体股民的分红总额刚刚超过可怜的2000亿人民币。中石油在香港上市的时候,发行价只有1.27港元,而同样的公司,一回到自己的家里上市,发行价却高达16.7元,还自称“低价发行”,回报内地股民。在其股价由最高48元最终跌破10元之后,蒸发的市值超过了全部上市公司18年来的分红总额,如果按照中石油07年末的每股分配1毛5,投资者要收回成本起码需要100年。如此的厚此薄彼,让我们激动,实在想不出更合适的理由。
而且,这三大公司,恰好代表了中国三大垄断领域:石油、电信、银行,而这些领域无疑属于目前中国改革的深水区,其坚不可破的垄断地位以及由此形成的利益集团对国家政策的影响,使其无论是经营上,还是政策层面都获得了足以傲视全球的垄断利润。如果说银行业本身因为地方银行以及民生、招商银行这些鲶鱼的加入,垄断局面较之以前稍微有所松动的话,则石油和电信无疑仍是铁板一块,丝毫看不出松动的迹象,正因为如此,两大石油巨头才敢在成品油库存量创历史新高,石油消费低迷的情况下,敢于逆市涨价,人家是有这个底气的。
当然,垄断到了极致,就不仅仅满足于获得垄断利润,更是利用其垄断地位,通过院外游说活动,对公共政策施加很大的影响,进行政策套利,垄断形成集团,就到了最高境界。比如,去年国际油价从147美元的历史高位,飞流直下一路跌破50美元,在长达5个月之久的下跌中,中国的成品油价格岿然不动,在全球一枝独秀,而在国际油价3月初刚刚开始止跌回升不到1个月,价格主管部门却心甘情愿为石油巨头们的利润“背书”,迫不及待的宣布涨价,理由很冠冕,“新的成品油价格机制对国际油价反应更为敏感”。这样,“跟涨不跟跌”的价格政策下,不想位列全球最赚钱的公司,的确很难。而他们获得的合理与不合理的巨额利润里,都有每一个中国人为此而被挤压的福利。
回过头来看,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全球跨国公司的业绩都是惨淡一片,但中国的垄断巨头们似乎完全存活于危机之外,中石油的利润其实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而中移动更是较去年暴涨近30%,这的确不能证明是他们经营和努力的结果。除了说明民众为他们的垄断利润继续支付不合理的对价外,还能说明什么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6-29 16:31 , Processed in 0.040003 second(s), 31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