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查看: 85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比較中立的韓戰始末論文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授課講師:黃肇輝
教學助理:蕭立妤

韓戰始末




第一章
韓戰[1]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原本是日本殖民地的朝鮮以北緯38度線(三八線)為界劃分為兩個部分,由蘇聯、美國分別駐軍,以解除朝鮮半島上的日本軍隊武裝與日本的政治經濟殖民統治。美蘇雙方首先將朝鮮問題提交聯合國,聯合國決定在美蘇管轄區同時舉行選舉,然後美蘇軍隊撤出朝鮮半島,由韓國人民自己管理自己的國家。1947年10月,美國在聯合國提出議案,建議於次年3月31日以前,在韓國南北同時進行選舉,由聯合國監督進行民主的選舉,後來此議案決議通過。
    一九四八年五月,美軍以聯合國的名義坐鎮朝鮮南部,開始進行選舉,而南方的左翼組織開始不斷抵制這次選舉。8月15日,親西方的李承晚(이승만)當選總統,接替了自1945年以來在朝鮮南部執政的左派政府。1948年8月大韓民國宣佈建國。聯合國隨即接納他為聯合國成員國。
    九月九日,北方選舉金日成為國家主席,成立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蘇聯及東歐各社會主義國家立即予以承認。
    朝鮮半島形成了兩個意識形態上敵對的政權。但根據歷次大韓民國憲法以及歷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憲法,南北韓雙方都認為朝鮮半島上只存在一個國家,國家處於分裂狀態之中,國家統一是雙方努力追求的目標。

南北軍事背景

    當時的大韓民國軍隊武器匱乏,沒有重炮、坦克以及空軍,軍官多為二戰時期日本或滿洲國軍事學校出身,如後任總統的朴正熙,歷任師長、軍長、參謀總長的白善樺等。美國國務卿艾奇遜(Dean Gooderham Acheson)在1950年1月所發表的講話中,將朝鮮半島排除在美國的防禦範圍之外。美國遠東軍隊總司令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在接受訪問時,也將朝鮮半島和臺灣劃在美國在東亞的防禦範圍之外。而副國務卿迪安·魯斯克(Dean Rusk)在6月20日接受國會質詢時也表示戰爭不太可能爆發。
    北韓軍1948年2月精心準備建立起了一個規模龐大的軍隊。在蘇聯的幫助下,北韓很快就建立起了有效的步兵和邊防警察,蘇聯並向北韓軍提供了大量現代化的武器裝備。從1946年起蘇聯就培訓了幾千名北韓軍官,每師旅還分配約十五名蘇軍顧問,再加上大批曾在中國東北與中國關內參加過中國抗日戰爭與內戰、有豐富實戰經驗的朝鮮官兵,北韓軍隊的實力確實是韓國所無法匹敵的。與一般的看法不同,雖然北方在人力方面的得到的援助較南方為多,但擴軍時仍然需要大量動員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參軍的人員入伍。

第二章
韓戰的起因

    回顧韓戰的歷史,一些學者指出,北韓當時錯誤地判斷了形勢,舉重兵南下,妄圖統一朝鮮半島,是導致韓戰爆發的直接原因。
    台灣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劉德海博士在談到韓戰爆發的原因時說,北韓之所以在1950年6月舉重兵南下,妄圖統一朝鮮半島,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當時的美國國務卿在論述美國在東亞的外交政策時,沒有把朝鮮半島包括在美國太平洋地區防守範圍之內。北韓及其盟國必受此鼓舞。因此,金日成認為,即使發動戰爭,美國方面也可能不會介入,導致北韓或蘇聯認為他們有機可乘。
     金日成在1949年底即訪問莫斯科要求援助,史達林希望金日成先返回平壤,詳細擬訂計畫後再和蘇聯商議,金日成照辦,蘇聯稍後要求中共考慮支持北韓未來行動。早在1949年7月,毛澤東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即標定了未來的外交政策走反美親蘇的「一邊倒」政策。翌年二月,中共蘇聯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四個月之後,韓戰爆發,中共幾經辯論,為防禦東北國境安全、並在維護與蘇聯關係的考慮之下,在十月中旬,「抗美援朝志願軍」終於渡過了鴨綠江。相對於北韓的國際支持,南韓是站在一個不利的地位。然而,事與願違。劉德海教授說,雖然金日成在蘇聯的首肯下,發動了吞併南韓的戰爭,但美國並沒有像他們想像的那樣,任憑共產黨國家的勢力不斷擴張而袖手旁觀。美國的介入,使韓戰演變成冷戰期間西方民主國家跟共產黨專制國家之間的一場鏖戰。

美國介入的背景

    劉德海說,“美國認為,蘇聯跟東亞的韓戰不是單純的北韓打南韓,而是蘇聯在後面策動,是赤化全球的一個動作,要看美國的反應如何。如果美國不反應的話,他們可能會進一步地赤化其它地區。所以,美國勢必要有所回應,所以在這種背景下,美國就決定參戰了。”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歷史系教授陳兼博士認為,50多年前,美國決定介入韓戰,主要有國內和國際政治方面的原因。“第一個原因,1950年6月韓戰發生時,也恰恰是在中國革命勝利不到一年的時候。美國國內,當時反共,麥卡錫主義在升起。美國的決策者不能再承擔失去中國後,再一次承擔失去朝鮮半島的罵名。這是國內政治方面的原因。
    陳兼教授還指出,從國際政治角度來看,如果整個朝鮮半島淪為共產黨的統治,美國將失去在東亞地區的影響。“如果允許朝鮮半島再次在所謂共產主義攻勢前面倒下去,那也就意味著整個東亞的戰略態勢會發生很大的變化。這一點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歷史系教授陳兼說,1950年春天開始形成的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第68號文件,雖然在韓戰開始時,還沒有付諸施行,但是這個文件的主要精神是:美國不僅在歐洲,而是在主要戰略地區,其中包括亞洲,遏制共產主義的擴展。陳兼說,朝鮮半島就成為68號文件從制定到實施的一個轉折點。因此,美國必須要進行干預。

第三章
韓戰初期

    一九五0年五月,大韓民國進行了新的一輪大選。李承晚總統的政黨只保住了210個席位中的22席。
    一九五0年六月七日,北韓領導人向南北韓人民發出呼籲,要求在8月5日至8日在全朝鮮舉行大選的基礎上實現國家的和平統一,並且號召為此目的於6月15日至17日在海州召開協商會議。6月11日,北韓三名代表越過三八線,打算向大韓民國各政黨領導人遞交和平統一國家的呼籲書,被大韓民國政府逮捕。
    一九五0年六月二十五日,韓戰爆發。北韓聲稱,李承晚在美國操縱下突然向三八線以北地區進行了全面的武裝侵犯。蘇聯解體後,隨著前蘇聯檔案的公開,目前廣泛流行的觀點認為1950年6月25日凌晨,在得到史達林的同意之後,北韓國家主席兼朝鮮人民軍司令官金日成下令軍隊越過三八線,發動了對大韓民國的突然進攻。當時大韓民國國防軍三分之二的軍隊尚未進入戰備狀態,根本沒有招架之力,三天之後首爾就失守了。
    六月二十六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命令駐日本的美國遠東空軍協助韓國作戰,27日再度命令美國第七艦隊駛入基隆、高雄兩個港口,在臺灣海峽巡邏,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攻佔臺灣。美國駐聯合國代表還向安理會提交了動議案,在蘇聯代表因自1950年1月起抗議中國代表席位被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繼續佔有而缺席的情況下,以13對1(南斯拉夫投了反對票)的情況下動議得到通過,聯合國軍隊組成。聯合國軍以美軍為主導,其他15個國家也派小部分軍隊參戰。英國、土耳其、加拿大、泰國、紐西蘭、澳大利亞、荷蘭、法國、菲律賓、希臘、比利時、哥倫比亞、衣索比亞、盧森堡、南非與大韓民國國防軍均歸駐日的美軍遠東軍指揮,麥克阿瑟上將為美軍遠東軍司令。7月5日美軍參加了第一場對北韓的戰役。

仁川登陸

    戰爭初期,北韓軍節節勝利;6月28日,奪取漢城、7月20日,佔領大田、7月24日,佔領木浦、7月31日,則佔領了晉州,聯合國軍被一直逼退到釜山附近的洛東江一帶。此時美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將軍下達了死守釜山環形防禦圈的命令,不得再後退。8月6日,麥克阿瑟將軍在東京與其他高級軍官會面,並說服他人實施風險很大的仁川登陸計劃。
    九月十五日,麥克阿瑟登上旗艦「麥金利山」號親自督戰,在美英兩國三百多艘軍艦和五百多架飛機掩護下,美軍第十軍團成功登陸仁川,從北韓軍隊後方突襲,切斷朝鮮半島的蜂腰部一線,迅速奪回了仁川港和附近島嶼。9月22日,撤退到釜山環形防禦圈的聯合國軍乘勢反擊;9月27日,仁川登陸部隊與釜山部隊水原附近會合,一日之後重奪漢城。

美軍越過三十八度線

    因戰事進展極其順利,將北韓軍隊趕回三八線以北的計劃產生大幅改變。麥克阿瑟將軍要求乘勝追擊,將共產主義勢力逐出整個朝鮮半島。9月27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與總統杜魯門都同意了麥克阿瑟的建議,但是總統要求麥克阿瑟:只有在中國和蘇聯都不會參戰的情況下才可攻擊朝鮮,這僅是一場「有限度的戰爭」,美國單方絕不願再掀起世界大戰。麥克阿瑟信誓旦旦的表示,中國在百業待舉之際,絕不可能介入朝鮮戰事。次日,美軍部隊進逼三十八度線;10月1日,韓國第一批部隊終於進入北韓作戰。
    在韓戰爆發之前,中共將第四野戰軍和第一野戰軍中的朝鮮族部隊以師為單位按金日成的要求轉交給北韓,構成朝鮮人民軍步兵主力。1950年5月中旬,金日成親自到北京見毛澤東,取得毛澤東的贊同發動統一戰爭,唯確切日期可能沒有告知。戰爭爆發後,中共在7月13日即成立東北邊防軍,抽調4個軍及炮兵部隊,積極備戰。8月5日,毛澤東電告東北邊防軍領導,要求在8月底完成作戰準備,在9月上旬能夠出動至朝鮮參戰。此時,北韓軍還在朝鮮半島南部洛東江一帶作戰,聯軍僅守住釜山防衛圈一小塊地區。 仁川登陸後,朝鮮局勢逆轉,北京政府幾乎每天都通過廣播警告美國,如果跨過三八線,中國就會出兵。9月30日,總理周恩來在政協國慶大會上發表措辭強硬講話;10月3日凌晨,美國部隊大規模進入北韓前,周恩來召見印度駐華大使潘尼迦,要他轉告美國政府:「若美軍跨過三十八度線,侵略北韓,我們不會坐視不顧。」
    中國大陸雖然做出強硬聲明,中共高層領導人內部意見卻不一致,大部分傾向於不參戰,因為中國歷經多年戰亂,百廢待興,捲入這場戰爭對國家發展不利。前蘇聯解密檔案表明,史達林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首腦指示中共派兵介入,但是直到10月初,北京政府仍未對參戰與否做出最後決定。周恩來赴莫斯科跟蘇方討論參戰問題。10月4日,中國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彭德懷奉命抵北京商討朝鮮問題;10月8日,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最終決定介入韓戰。北京政府作出這個決定直接原因是美國飛機轟炸中國丹東的文物市場,中國領土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北韓如被佔領,將會更直接威脅到中國的國家利益。北京政府十分顧慮麥克阿瑟是否有可能在取得朝鮮半島後繼續向北進軍,威脅到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大陸的政權。即使美軍不襲擊中國,一個與中國有長達1000多公里邊界線的國家落入資本主義陣營,對中共也是很大的威脅。而如果北韓亡國,中國勢必要讓金日成在中國的東北設立流亡政府,但這對中共十分不利,因為將為美軍進軍中國東北提供強有力的藉口。同時,由於美軍進入臺灣海峽,迫使中華人民共和國中止了「解放臺灣」的渡海戰役,讓中國直接感受到美國的威脅 。基於這些理由,北京當局最終決定出兵朝鮮,抵禦美軍。
    十月七日,美軍大舉越過三十八度線,向平壤推進。與此同時,中國人民解放軍所部東北邊防軍改編為中國人民志願軍[2],為進入朝鮮境內作戰積極準備,彭德懷被任命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2軍率先從輯安(今集安縣)渡鴨綠江入朝作戰。
    美國總統杜魯門在美軍大舉進攻前,與麥克阿瑟在威克島會面。麥克阿瑟保證不會侵略中國,並且自信地表示中國「無意參加這場戰爭。當今是我們強大而中國軟弱的時代。」
    十月十一日,大韓民國國防軍佔領元山;10月19日,美軍佔領了平壤,北韓政府遷往江界市。同一天中國人民志願軍秘密跨過鴨綠江,不過當時美軍還不知道具體情況。大韓民國國防軍陸軍第六師的部隊已進抵鴨綠江畔楚山郡,美國空軍飛機多次進入中國領空轟炸丹東市附近的機場與交通線,勝利似乎就在眼前。
    但是,中國人民軍志願軍入朝後的第一次戰役在1950年10月25日打響。當天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0軍第118師在北鎮突然對聯合國軍發起防衛戰,用了一個多小時便替北韓奪回了溫井,殲滅所有侵略軍。此次戰役標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抗美援朝戰爭」正式開始。北京政府將這場戰爭定義為「為援助危難的友好鄰邦和保家衛國而戰」。

中國的參戰

    中國高層在10月初對是否要派兵入朝參戰長久不能決定,派兵計劃一直沒有執行。10月8日,周恩來和俄語翻譯師哲自北京前往莫斯科;10月11日,在黑海的阿布哈茲區的阿德列爾休養所同林彪與史達林討論朝鮮問題。雙方就該問題達成協議,兩國同意不出兵,準備讓金日成到東北組建流亡政府。不過經毛澤東與其他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高層討論決定最終還是出兵參戰,但要求蘇聯方面最遲在兩個半月內提供空軍掩護,還要負責中國各主要城市的領空安全。史達林最後也在17日同意了請求。

第一次戰役

    一九五0年十月十九日晚,以彭德懷為司令,中國人民志願軍從安東(今稱丹東)、河口(即寬甸縣長甸鎮河口)、輯安(今稱集安)等多處地點秘密渡過中朝邊界鴨綠江,10月25日發動突襲。
    聯軍並未料到中國會這樣子的實話實幹,在聯軍越過三八線入侵北韓的情況下真出兵,而且此前聯軍也沒有收到任何中國軍隊已經跨過鴨綠江的情報。聯軍被打得措手不及,全面撤退至清川江以南。第一次戰役以中國軍隊的全面告捷結束,中方宣稱殲滅了3萬5千名聯合國軍士兵。

第二次戰役

    雖然第一次戰役慘敗,麥克阿瑟依然堅持中國出兵只是象徵性的,但同時他也承認「聯合國軍全部被殲的危險」,因此建議應該大規模轟炸中國東北地區,但是美國杜魯門政府顯然意識到在二戰剛剛結束後就立即與中國作戰將有可能觸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因此認為應該將戰爭限制在朝鮮半島。而中國的參戰,令杜魯門政府再度改變政策,稱朝鮮半島的統一可以「日後再談判」,顯然拋棄了之前要一鼓作氣統一朝鮮的策略。
    十一月二十四日,麥克阿瑟發動了對清川江以北中朝軍隊的進攻,並宣稱要讓美軍士兵「回家過聖誕節」。中國人民志願軍先示形於敵,誘敵軍進入戰役發起線後於11月25日發動第二次戰役,在西線戰場使用志願軍第38軍、42軍從左翼突擊美軍第8集團軍縱深。美韓軍被迫全線突圍南撤至三八線,12月5日棄守平壤。此時彭德懷向毛澤東要求停下來:「目前部隊糧、彈、鞋、油、鹽均不能按時接濟,主要原因是無飛機掩護,隨修隨炸。」12月13日,毛覆電:「我軍必須越過三十八度線。」

第三次戰役

    一九五0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中朝軍隊發起第三次戰役,推進至三八線以南50英里處,漢城被中國人民志願軍第50軍與朝鮮人民軍第一軍團佔領。
    杜魯門政府的另一個心患竟是自己的前方指揮官。麥克阿瑟將軍在朝鮮的行動很多都未得到華府的首肯,有些甚至違背了華盛頓的決策。麥克阿瑟不顧政治目標,而僅僅追求軍事上的利益,這種行為其實會使任何一場衝突升級為世界大戰,而這在核武時代是非常危險的行為。麥克阿瑟提出過多次針對中國的攻擊,如大規模轟炸中國東北、動用原子彈轟炸中國東南沿海大城市以及邀請蔣介石軍隊參戰等,都一一被杜魯門駁回。4月11日,杜魯門最終決定免除麥克阿瑟的最高司令官職務,由李奇微將軍接任。這項命令是麥克阿瑟在無線電廣播中與全世界民眾一起知悉的,麥克阿瑟認為這是杜魯門對他的羞辱。
    此時的美國已經發現自己陷入朝鮮的泥潭而無法自拔,自己被迫在一個陌生的戰場打一場前途未卜的戰爭。因此美國在1951年1月13日提出停戰建議,但在順利的戰爭形勢面前毛澤東認為中國有能力將美國軍隊逐出朝鮮半島,他在給彭德懷的指示中稱現在停火「將給政治面上以很大的不利」,要求趁熱打鐵,統一朝鮮。事實上,志願軍在第三次戰役結束時,由於缺乏軍需用品,已經形成強弩之末。

第四次戰役

    很快地,毛澤東就不得不對其決定付出代價。1月的第四次戰役中國人民志願軍開始敗退,第四次戰役的發動過於倉促,使志願軍遭到入朝作戰以來的第一次挫折。志願軍不得不放棄仁川和漢城,全線被迫後退了100多公里,撤回到了三八線以北。第四次戰役以失敗告終。此時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隊已掌握志願軍的「禮拜攻勢」與「月光攻勢」,由於中國陸軍後勤的落後,志願軍的士兵只能揹負五天的糧食,到了第七天糧盡彈絕,不退都不行,聯軍則趁這時發動「屠夫作戰」與「撕裂作戰」,志願軍在聯合國軍的立體作戰的炮火下挨打,損失異常慘重,士兵經常是整營的死亡。
    由於缺空現代化空軍編制,使得中國軍隊在朝鮮戰場上沒有所謂前線與後勤的區別,整個戰線幾乎曝露於美軍的狂轟濫炸,空襲猛烈之下,連最基本的炒麵都吃不到,只能利用夜戰突擊、並利用夜間以大量民工搶修道路與橋樑,隨炸隨修,隨修又隨炸。戰場上缺乏新鮮果物,志願軍普遍患有夜盲症,更不利於作戰。嚴苛的環境逼得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搭機返北京,排闥直入,掀毛澤東的被褥,直言前線之困難。毛澤東思考後向彭德懷提出:「朝鮮戰爭能速勝則速勝,不能速勝則緩勝,不要急於求成。」1951年3月14日,中國軍隊放棄漢城。

第五次戰役(鐵原阻擊戰)

    四月,朝鮮戰場優勢倒向聯合國軍,1951年4月22日誌願軍發動第五次戰役,至29日「禮拜攻勢」結束,聯合國軍開始發動「第二次春季攻勢」,逼進鐵原、漣川,志願軍63軍開始逐山逐水的死守,聯合國軍第二次跨進三八線,志願軍全線被迫後撤退約40公里勉強阻止住聯軍的進攻,美軍的彈藥量是平常五倍,被稱為「范弗里特的彈藥量」,中國軍隊損失慘重,其中第三兵團六十軍一八零師尤甚,負傷、陣亡和情況不明的總數為7644人,一八零師人員損失大部分為被俘,被俘人數約為5000餘人。7月10日雙方終於同意停火,坐到了談判桌前。
    由於雙方的條件過於懸殊,停戰談判整整進行了兩年。王樹增提到:「在這兩年中,在雙方的防禦線上,密集地部署著200多萬人的大軍,構築了世界戰爭史上最漫長的、最複雜的、最堅固的防禦工事。聯合國軍的防線由部署嚴密的火炮陣地、坦克群以及步兵組成,數層陣地使其縱深達300公里,每一層防線都構築了永久性的工事和塹壕,每一層防線都制定了周密的空軍支援預案,形成了一個火力強大的立體防禦網路,這條防線被稱做『一道不可逾越的死亡深淵』。中國軍隊的防線上,數十萬官兵開始建設世界上最浩大的地下防禦工程,其土石方總量能開鑿數條蘇伊士運河、沿著對峙線自西向東,數百公里的防線上,深理在地下的永久式坑道和交通壕蛛網般四通八達,前沿的數十萬中國官兵設施齊全地生活在地下,他們所佈置的火力陷阱能令任何進攻的敵人立即遭到毀滅性打擊,這些在地下枕戈待旦的中國官兵被稱之為『閉居洞中的龍』。」(《遠東朝鲜战争·後記彩蝶紛飛的幻覺》)

上甘嶺戰役

    一九五二年十月十四日凌晨,聯合國軍第8集團軍司令范弗里特發動金化以北的上甘嶺之戰,雙方在表面陣地上失而復得、得而復失。多次反復爭奪的結果,兩方面皆死傷慘重。前後歷時43天,在3.7平方公里的地區,共發射炮彈超過230萬發(八二三砲戰的四倍),在范弗里特不能奪得上甘嶺後,美軍再沒有發動過營以上規模的的進攻,因美軍已意識到最後仍要靠談判才能結束戰爭。

停戰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時雙方簽署停火協議,簽署的檔是《朝鮮停戰協定》和《關於停戰協定的臨時補充協議》。談判的最終結果是在三八線附近以1953年7月27日22點整雙方實際控制線南北各2公里寬設立非軍事區。1954年,蘇聯官員和在朝鮮參戰的各國代表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會談。但談判未達成一個永久和平計劃,未能解決朝鮮統一問題,直到五十多年後的今天,朝鮮半島依然是分裂的兩個國家: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1991年朝鮮和韓國簽署了一項進行永久和平條約談判的協議,1992年得到批准。但1991年朝鮮方面開始抵制軍事停火委員會,中國於1994年退出該委員會。

第四章
韓戰的影響

    南韓的兵力與北韓相較,處於絕對的弱勢。美國最後的一支駐韓部隊,已在1949年六月撤出。而少數的軍事顧問團人員只提供南韓部隊的訓練指導,並無大用。美國且不願提供南韓攻擊性武器,蓋畏懼李承晚政府攻擊北韓而「破壞均勢」。相對的,在發起攻擊之前,北韓與南韓的兵力武器對比,軍隊人數為二比一、步槍數二比一、機槍數七比一、衝鋒槍或輕機槍十三比一、坦克六‧五比一、飛機六比一。因此,北韓在面對國際指責的時刻,反倒是刻意模糊焦點,謂南韓是「發起侵略的第一槍」。但北韓在南下的部署上,經略日久,南韓則在戰爭開始時無力抵抗,韓戰的發起在北韓方面,殆無疑義。北韓在戰爭初期,在戰略和兵器方面占據著優勢,若非聯合國軍事介入,南韓早已赤化。
    美國和聯軍統帥麥克阿瑟將軍與杜魯門總統的爭執,以及日後麥帥被黜,是韓戰中的插曲,卻也改變了北韓甚至於中共的命運,因為韓戰成為一場無法求取最後勝利的「有限戰爭」。1951年7月曾經有過談判的嘗試,戰爭在打打談談中,在1952年秋天又陷入了僵局。1953年初,美國新任總統艾森豪就任,曾以嚴重口吻警告共黨:若共黨再不讓步,將以更堅定的態度對付,並考慮動用核武,範圍且不限於朝鮮半島;此項聲明,頗有威嚇的效果。同年三月,史達林去世,可能促成了交戰雙方的認真談判。1953年7月27日,南北韓雙方代表在板門店簽訂停戰協定,結束韓戰。
    韓戰交戰各方,為戰爭付出的代價,極為龐大。估計有五十二萬的北韓人、九十萬的中國人和一百三十萬的南韓人死於戰場。大約有一百萬南韓平民遇難或受傷,另有四萬七千名南韓軍人、五萬四千二百餘名美軍死亡。其他國家支援韓戰的士兵,也有三千餘人傷亡。總之,大約有將近四百萬人死於韓戰,另有三百五十萬人流離失所,形成人間悲劇。韓戰導致大量軍民傷亡之外,對於南北韓經濟造成極大的破壞。戰爭使雙方皆成為焦土,目前雙方的經濟建設,都是建基於廢墟,得來極為不易。而在韓戰結束之後,美國重新評價南韓在冷戰期間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對於南韓多所支持,無論經濟軍事各方面,提供鉅額援助。北韓則由於國際孤立,加以施行無效率的社會主義經濟,經濟情況日漸蕭條,甚至於在進入1990年代之後,難以提供民眾基本物質需求,國力已今非昔比。
    韓戰也是南北韓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軍事衝突。彼此在當時限於己方的實力或者國際環境的限制,未能成功使用武力將對方統一。韓戰之後,武器效能日新月異,大規模軍事行動意味著生靈塗炭和兩敗俱傷,因此更加的不可能。韓戰後的雙方對抗形式,也就趨向多樣化,其中包括宣傳戰、情報戰、顛覆戰、恐怖突襲、外交戰等等,用以削弱對方,並增強自身的實力。其實這些不同的對抗模式,正反映了美蘇為首的不同陣營互動的典型模式。
    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同北韓和中國之間進行的韓戰三年鏖戰,使得美蘇角力的局勢和體制成立,並且由於這種敵意而堅持了二十年,直到尼克森改採「以談判代替對抗」的和解政策。美國在韓戰結束之後,立即與南韓簽訂互助防禦條約,與先前和日本在1952年簽訂的安保條約、1954年底簽訂的中美共同防禦協定,以及日後的各項與其他盟邦簽訂的協約,合力形成圍堵網。而北韓與中共、蘇聯也在1961年簽訂了攻守同盟。韓戰之後的態勢,是一個緊繃的「兩極對抗」體制。

各國情勢轉變

大韓民國
    經濟在戰後遭到嚴重破壞,李承晚在戰後仍然以統一為目標,不重視經濟發展,不斷計劃隨時再和北朝鮮方面開戰。4.16運動後,李承晚下臺,局勢依然並沒有緩和。此後樸正煕執政期間更出現「實尾島事件」,雙方敵對的氣氛並沒有因領導人轉換而改變。

美國
    美國在朝鮮有數萬人陣亡,而且幾乎就要與中國和蘇聯兩個社會主義大國爆發全面戰爭。杜魯門政府當時做出的將韓戰的規模限製為局部戰爭的政策,無疑是正確的。但是經歷了越南戰爭洗禮之後的美國人,幾乎已將這場戰爭遺忘。故此韓戰又被稱為「被遺忘的戰爭」(The Forgotten War)。韓戰也令美國人首次意識到,戰爭的威脅隨時存在。戰爭結束後,美國軍隊人員數量增加了兩倍,軍費開支大幅度上升。特別是在一場常規的運動戰與陣地戰爭而非游擊戰中,美軍地面部隊不能擊敗積弱百余年的中國與朝鮮的文盲農民組成的軍隊,這一事實在美國國內被參議院麥卡錫為首的勢力歸因為美國國內共產黨的出賣,麥卡錫主義一段時間內獲得了美國政治的主流話語權,美國國會參議院成立非美委員會徹底調查與中國革命有關的人士的忠誠問題。

中國
    中國在朝鮮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包括毛澤東的兒子毛岸英在內的十幾萬中國人民志願軍軍人陣亡於朝鮮半島。由於韓戰,臺灣問題成為懸而未決的「歷史遺留問題」,至今未獲解決。但是,中蘇關係因韓戰中中國堅定地反對「帝國主義陣營的侵略」而密切起來。蘇聯打消了中國會變成第二個南斯拉夫的顧慮,從1952年起開始大規模援助中國建設全面的工業基礎,這些援建項目以及1954年定下的幾十個工業項目被合稱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蘇聯援助中國的156個重點項目,為中國打下了冶金、石油、礦山採掘、煤炭、發電、電力裝備、機械製造、紡織、造紙、製糖、航空、太空、交通鐵路、國防兵器製造等全面的科研生產基礎,中國從此開始了獨立自主門類齊全的工業化建設道路。中國吸取了韓戰干預過晚、過慢、手段單一且直接的教訓。隨後的20余年間,隨著中國國力的提高,通過一系列代理人鬥爭(戰爭),在東南亞、非洲、美洲、中東等地區牽制、削弱了美國、英國、法國的力量,在第三世界建立了廣泛的承認與影響,以70年代初恢復聯合國地位、與西方國家普遍建交、美國總統訪華為標誌,走出了建國之初被聯合國與世界多數國家孤立、封鎖的境地。

蘇聯
    戰爭對蘇聯的影響就十分複雜。一方面來看蘇聯是最大的贏家,戰爭令中美爆發直接衝突,而自己則從未正面介入。戰爭削弱了美國的實力,把美國超強的國力軍力從歐洲鐵幕一線的爭奪轉移到韓戰的泥潭。為蘇聯爭取了時間在二戰後的廢墟上治療戰爭創傷,發展國防尖端技術,縮小了與美國的差距。而美國人則始終相信蘇聯是真正的幕後指示者。美國的國防軍費開支在戰後增加三倍,主要就是針對蘇聯。西方陣營以1949年北約的成立為標誌,也開始團結對抗蘇聯。

日本
    日本雖然沒有參戰,但是,戰爭期間美軍在日本大量的物資採購,對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的經濟復甦,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臺灣
    對當時退守台灣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而言,韓戰的爆發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參戰使得美國認識到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將台灣重新納入防禦體系,杜魯門總統派遣第七艦隊巡弋台灣海峽,宣佈臺海中立化,阻止了中國共產黨渡海攻台及蔣介石反攻大陸的企圖。有史家稱韓戰為「國民黨的西安事變」,挽救了國民黨的危局。
2#
发表于 2009-4-8 15:51 | 只看该作者
真实的历史最珍贵,谢谢楼主分享: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4-8 22:43 | 只看该作者
这不是一个中立的文章, 朝鲜战争的起因就不全面.
从苏联的解密资料, 应该判断朝鲜和苏联已经为朝鲜战争(朝鲜统一)准备了很长时间. 但是没有说明南韩为了朝鲜统一也准备了很长时间. 并且双方在三八线已经有很多次冲突.
从表面上看, 当时的南韩军事力量比朝鲜强很多. 这是因为朝鲜的保密工作做的很好. 所以南韩根本没有想到朝鲜能打到南面去.
为了避免美国介入, 朝鲜一直在等待机会, 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 当南韩的一支队伍北进三八线时,  朝鲜突然发动, 打南韩措手不及. 有资料说, 当时南韩的电台为了鼓舞志气, 号称南韩部队已经北进20公里.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2-18 09:11 , Processed in 0.047575 second(s), 3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