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查看: 20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T】波士顿环球报痛骂柴玲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6-9 0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没有学会的北京教训

http://www.boston.com/news/local/massachusetts/articles/2009/06/07/beijing_lesson_unlearned/

Yvonne Abraham原作

你最近一定听到很多关于天安门广场的议论,那是因为礼拜四是中国政府平息天安门示威者的20周年纪念日。但你可能并未听说那个被镇压的运动的领袖之一是怎样正在波士顿这儿试图动摇民主基础的。

柴玲,有时又被称为1989年示威的总指挥,现居麻省,领导着一家成功的软件公司Jenzabar Inc。自从她逃离中国后,她很动情地讲过言论自由的重要意义。然而Jenzabar却在利用法庭搞到两个制片人几乎毁灭的地步,只不过是因为他们的网站 含有批评柴玲和她的公司的文章摘要与链接。

先得介绍点背景材料。自从柴玲到达美国这些年来,关于她的争论一直在进行。某些她的同代人和历史学家说,柴玲和其他学领在对抗中国政府的最后几个小时内犯了错误,他们留在广场上的决定导致了更多的牺牲。柴玲在混乱的最后那几天中会见记者时的谈话译文本身就支持这指控。

获奖纪录片《天安门》采用了这谈话,柴玲在其中说:“我怎么能告诉(跟随我们的人),当政府准备厚颜无耻地屠杀人民时,我们实际上是在希望流血。只有当广场被血浸湿时,人民才会睁开眼睛。”

(译者注:这儿是直译,柴玲的原话是:“同学们老在问,我们下一步要干什么,我们能达到什么要求,我心里觉得很悲哀,我没办法告诉他们,其实我们期待的就 是,就是流血。就是让政府最后,无赖至极的时候它用屠刀来对着它的,它的公民。我想,也只有广场血流成河的时候,全中国的人才能真正擦亮眼睛。(哭)他们 真正才能团结起来。”读者不妨看看英文翻译是否如封从德指责的那样是曲译原话、误导读者。严格说来,那翻译其实是极大地弱化了,柴玲的原意是“让政府最后 无赖至极时用屠刀对着它的公民”,含有主动挑起屠杀的意思,而且还更进一步论证了这挑衅的必要,那就是广场上血流成河是人民擦亮眼睛的必要条件,非如此则 不能唤醒人民。而翻译则成了“政府准备杀人,我们也希望流血”,虽然仍保留了流血必要性论证,但意思毕竟比原来的弱化多了,)。

柴玲一直在说这评论被误译了,而且是断章取义,某些其他学领也支持她的观点。卡玛8226;韩丁和理查德8226;戈登则维护他们拍的电影,其他领袖也支 持他们。他们还办了一个网站,更新有关柴玲和Jenzabar的报道与评论,某些文字颇不客气,包括发表在环球报上的一篇文章。

Jenzabar以诽谤罪控告了制片人的长弓电影公司,其理由仅为将读者引导到柴玲和她的公司认为是无礼的与不正确的那些文章上去。沙福克高等法院的法官明智地驳回了诽谤指控:不管怎样,宪法修正案第一条保障人民的说话权利,(引用)哪怕说的是你不喜欢听的话。

然而案子却拖延不决,因为Jenzabar还争辩说,长弓网站将Jenzabar的公司名称用作附签,因此犯了商标侵权罪。有人可能用Google寻找Jenzabar公司,却会找到长弓的网站,因而困惑不解。

这是胡闹。

“认为有人会因此困惑不解的想法是如此罕见,就跟不能通过‘是否严肃合法的测试’一般。”(芦注:原文是pass the giggle test,那意思是律师不能提出令人喷饭的说法来)哈尔微8226;希尔维尔格雷特,一位第一修正案案件的专业律师如是说。就连法官都说Jenzabar 不可能赢。然而柴玲就是要坚持诉讼。

为什么?世上不是只有一种压制言论自由的手段,Jenzabar有大量的钱,韩丁和戈登却没有。柴玲的诉讼至今已经耗费了他们7万美元。就算她将来输了法庭上的战役,却仍能以逼得长弓关门而赢得这场战争。

“这事已经吸去了我们许多资源,”韩丁说,“我们可能还等不到上法庭那天就会被逼得破产。”

还不止此。上周Jenzabar的律师要求法官禁止长弓公司在其网站更新有关缠讼的消息。礼拜四法官驳回了他们的要求,说“害怕坏名声”并不是下令压制言论自由的依据。

双方律师都拒绝就此作出评论。

“长弓已经无故中伤柴玲几十年了,” Jenzabar的发言人鲍勃8226;格雷说,“现在是她有资源还击的时候了。他们不喜欢这么干。”

但这不是柴玲还击的问题,而是她怎样还击的问题。她正在利用司法系统去攻击她的同学为之献出生命的自由。

作者Yvonne Abraham是波士顿环球报的专栏作家,她的电邮邮址是abraham@globe.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9-25 12:30 , Processed in 0.042339 second(s), 31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