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查看: 385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蒙特利尔中国移民的回国感受--“MERCI, CANADA!" (文章摘自网络)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0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到中国快二个月了,除了开始在北京呆在医院,又没有朋友很是寂寞。到了老家,初中同学,老同事,当年一些同学朋友们天天邀请,基本上每天二到三个饭局,晚饭后都还有下半场到酒吧或是K歌,常常2点多才回家。想起以前每有朋友回中国,都说将有腐败一行,确实太正确了。花天酒地,纸醉金迷,声色犬马,这些成语全都可以用于我现在的生活,只是不知为什么这么忙碌后回家反而心灵空虚,可能我在国外受苦太久,已不知何为享乐?

二极分化的严重还是感受很深的。我的个别邻居,朋友,亲戚,过的是清贫的生活,一个月退休工资仅二千元,有的病药费社保不管,自己得花钱吃药,这样余下来的钱自然不可能保证好的生活质量。一些家庭因为成员得了什么病而倾家荡产,也有所耳闻。物价很高,一些青菜,鱼什么的比较便宜,但日用品比加拿大同样商品要贵,更不用说医疗费用,房价等。一个三线城市,新开发区的房价到了8000元一平米,基本上一复式公寓价格200万多赶上蒙特利尔一HOUSE了。更不用说市内黄金一点地方的房价,不比MCGILL学校附近的房价低多少。

在加拿大,拿着100加元可以买到不少东西,就算20元我觉得购买力也不错。可在中国,一百元人民币只能买到一点点东西。满街我看不懂的衣服品牌,开价4或5千元,张口销售人员就说:“今天你们运气好,5折,2000多就拿下。”这些品牌我左看右看看不懂,NIKE明显很假,更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会比GUESS, GUCCI贵。第五大道也去过,300加元可以在一半以上的店里买到东西,可这儿只能买到一些贴标的或是天知道在哪儿缝上英语字母生产出来的东西。想不通为什么有人买,朋友一语道破:“如果是你收到卡或礼物票买,你会买吗?”不言而喻,当收入来自于特殊渠道,自然会有人消费。聪明的商家只是想法子打入这种渠道。


9年前,我离开中国时,是觉得有些乱,可相比今天那时可算纯洁。也陪过北京来的上级领导吃饭,基本上领导们点到为止,不会做得太过份。可今天,有机会同城市靠近核心的领导阶层在一起吃饭唱K, 我觉得目瞪口呆。一桌桌昂贵的饭菜大多是单位或富人买单,因着好奇,别人叫来小姐后我也没走,一直看着,可能因为我毕竟是一个外来者,大家不敢太过份,但就这也已经让我面红耳赤,尽管我早已是一个小孩的妈妈。到最后我完全不敢左右看,只一首首点歌,唱歌看萤幕。

初中同学在一起聚会,一些女同学离了婚,都说很难再找。有些人说她们的老公在外吃喝嫖赌,无所不为。婚外情是一种时尚,是婚姻的保鲜剂,小三,小四,甚至小五都能公然出现,只要这个男人有点权势。这是个男权的社会,中国男人可以享受到一切,前题是他得有钱有势,所以大多数人都急功近利,想尽方法当官挣钱,甚至可以践踏性格和自尊。最根本的原因还有一个是国内就业紧张,有些年轻女孩子不独立,不惜以青春换财富。想起我的许多老外同事们.我曾给几个外国女孩介绍对象,年龄差距在2岁以上她们是不会见的,理由是代沟,年纪差多了,没有共同语言。她们都独立,想工作随时工作,收入足以生活。所以没想过要靠男人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也没有特别迫切的麻烦需要攀附权贵。近年来,我们看的感动我们的爱情片都是国外拍的,在我看来,真实的同国外生活一样。而国内,现在缺乏了真爱的温土,想想不禁悲凉。

关系是不可或缺的,经商也好,事业也好,所有的都同关系密切结合在一起。搞得定关系,就能暴富,几乎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关系才能办好。我不由想起加拿大的政府,能做不能做由法律决定,老百姓办事没听说要送礼。一个已是县级干部的朋友告诉我:“现在拆迁很文明,舆论监督很历害,政府都做得很好了。”我当时笑出声来,舆论能监督到哪一步,有多少黑暗的东西是看不到的,怎么监督?执政要靠法律呀!

我的朋友请我吃饭,他告诉我在应酬上他有底线。二十出头时,我们一起参加律师资格考试,那时他想除暴安良,行公平正义。二十五岁时,因清高受挫,他想考托福出国,后来没有成功。游走在黑白之间,今天的他官运尚可,看着他还留有一点正义感的眼睛,我很感慨。这样的一个怪圈,谁能躲的过?你不喝酒找小姐,明天你就因不合群而出局了。只要想保住仕途,这条路就得这样走下去。可这条路上诱惑太多,昨天今天抵住了,明天了?当诱惑足够大或酒喝得足够的多,底线也只是空谈而已。


那天晚上一起喝酒的人,少年时都会同女孩说话脸红,青年期都想找个女友,相亲相爱组织家庭。那年的他们不会想到有一天他们会在烂醉后找小姐,不管喜不喜欢都会乱摸一气,表明自己在圈子里。怪圈的吸引力是如此之大,总能把他们慢慢吸到圈底,不可自拔。然后凭命运的安排,或高升,或平安,或有事。

由衷地感谢12年前的那个下午,看着二岁儿子的脸,我决定移民到加拿大。当时只是不想儿子长大后受地区差异的影响,要多考100分进北京的大学;也不想儿子没有医疗保障,上很多补习班,过没有幸福的童年。

加拿大真的很好,给了我们很多,帮助我们学习了技能,一份平静安宁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凭努力总能小康,而我的儿子也将过着和我们一样健康平静的生活。每思至此,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衷心想说:“MERCI, CANADA!
2#
发表于 2013-4-13 10:48 | 只看该作者

说得太好了

国内的生活可以说是冒险家的乐园,好比在一个没有红绿灯的高速上开车,有人横冲直闯,很快到了终点;有人冒险翻了车。人不能鱼与熊掌兼得,何况国内的熊掌还得看你是否有运气得,就算得到也是如履薄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6-8 10:32 , Processed in 0.149314 second(s), 32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