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王偉
據報道,9月8日下午,一個胸前挂著“賣身契”的小夥子出現在成都市華興街,頓時吸引了無數市民圍觀。他胸前的白紙上用毛筆寫著“賣身契”3個大字,上面還有一行小字:“大一新生籌學費,自願賣身貴公司,學成回報。”
一提起“賣身契”,自然讓人想起那萬惡的舊社會,窮人為了活下去,被迫賣身為奴,以犧牲自由來換取活下去的現實。然而,出現在成都華興街的這個小夥子裴昌龍,為了籌集上大學第一年15000元學費,竟然要“賣”自己,不禁叫天下父母辛酸。辛酸歸辛酸,或許裴昌龍最終能遇到好心人,實現自己的夢想,但我們周圍還有多少沒有這樣做的貧困學生呢?裴昌龍站在街頭,大大方方,毫無羞愧,因為殘酷的現實逼迫他必須放下面子,因為他父母一年的總收入不過4800元,不足一年學費的三分之一。然而,此時,某些人的臉是該紅的。
教育部官員應該臉紅。在其位,謀其職,天經地義。學費之高,連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也在很多場合不止一次說過:“現在的大學學費已經超過了老百姓的經濟承受能力。”可光表態有什么用呢?一年年過去,學費就是降不下來。
教育部門信誓旦旦說,從未提出過“教育產業化”,那么,人們不禁要問,現在的高收費情況如何解釋?家長需要的不是廉價的表態和同情,而是實實在在的學費降下來啊。 當地官員應該臉紅。裴昌龍知道藝術類高校收費高,原本不打算考,但知道可以申請助學貸款,才選擇了美術專業。可現在,拿到通知書後,他很失望,“說大一不能貸款,要大二才能貸。”為什么大一就不能申請呢?這條規定合理嗎?不能申請助學貸款,裴昌龍轉而到當地政府部門求助,跑了很多趟,均因家庭條件不符合資助要求而遭到拒絕。那么試問,像他這樣的情況都不符合資助條件,什么樣的情況才符合呢?學校領導應該臉紅。近年來,各學校為了建設教學樓、科研樓或學生宿舍,大手大腳花錢,拼命貸款,拼命提高學費。請問大學領導,光有華麗的校園,失去了很多有才華的學生,那還叫大學嗎?大學之大,貴在平等民主。只是為了賺錢的低質量擴招,大大降低了大學水準,由於擴張速度遠遠超過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畢業即失業”成為一些大學生的命運,難道這不是大學的恥辱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