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查看: 4790|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国女博士:绝对不要回国 我现在肠子都悔青了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5-23 23: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国女博士:绝对不要回国 我现在肠子都悔青了



绝对不要回国,我在国外的时候想法跟你差不多,总觉得自己辛辛苦苦读了那么多书,到头来还要在家里做家庭妇女,其实我做妇女的时候并不多,也就一年,然后就陆陆续续开始工作,也是赶到养孩子还要工作压力太大,不工作压力也很大,最终决定回了果,老公把全职永久工作放弃了跟我回来了,但我现在非常后悔,肠子都悔青了。理由有好几点:


其一,国内现在的生存压力已经到了白热化地步,想找到新水高的工作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多的地方愿意给你几万块一个月,很少,那那么多的人都是要靠赚外快的。我们俩都有博士学位,都有海外工作经验,想找个新水高的工作都很难,我申请去深圳蛇口外资公司做个翻译主管,(我在澳洲有过辉煌的翻译经历)我只要5000块,压根没人理我,后来我看到那家公司又登出广告,明确说明,工作6天,工资1000-3000/月。而且我发现国内其实很多妇女目前也不工作,包括我表姐,从美国回来,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拿得MBA,估计是年龄有点大了,工作经历其实也很辉煌过,不知原因闲赋在家,我还有几个表妹都是在升完孩子之后,就发现找工作非常困难了,而且工资都很低,基本靠佣金一类。

2,国内通货膨胀严重,物价飞涨,至少在广州市这样,买一斤排骨好的要15块,最便宜的也会在3-4块左右,水果就更不用说,我们回国后都很少吃水果。国内的很多东西现在比国外都贵。我在澳洲,每周全家人的生活开销,包括至少两箱水果,两只鸡,一到两公斤猪肉,外加一点牛肉羊肉什么的,只需要100澳币,我们每周吃肉是很多的,在国内,一公斤排骨就要30块钱。我在国外即使是我老公一个人工作,我也还买的起资生堂化妆品,夏奈尔香水。我老公一个人工作我们还养的起车,供的起房子。我如果除去也干一点点什么,我们就会过的稍稍奢侈一点。在国内我们两人的工资加起来都买不起车和房。

第三,国内环境和空气污染达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如果你有小孩,肯定会对此忧心忡忡。另外国内的幼儿教育很差,我看即使最好的幼儿园,也无法跟发达国家比。总之,在国内你要想过上你能在国外作贫民都能过的日子,都不会那么容易,因为我们国家的现状摆在哪里。社会就是发展到那个程度。

第四:国内人现在的精神状态也很可怕,人与人之间根本没有诚信可言,谁都不相信谁,人与人之间都是如临大敌。你不这样也没办法,我们在国外习惯了,回国以后对人根本不防范,结果到处给人骗,所以,我劝你千万不要让你丈夫回国,你自己因为一直在国内感觉不到,如果你在美国住长了,估计你回赞同我的。我现在恨不得立刻插翅回去,但是谈何容易,所以我劝你三四,不要重蹈我的覆辙,如果你非常年轻,没有家庭没有孩子,在哪里都是要赤手空拳打天下,也就无所谓在哪,你老公已经有了成就了,就不要轻易放弃。他那个工资在海外华人里是很不错了
24#
发表于 2005-7-22 22:36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xianren
说到天高地厚,真想奉劝头脑发昏的国人能清醒一点,真的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同感.

但是, 不切实际地高估自己国家的实力, 几乎是所有民族的普通老百姓的通病. "有自知之明"其实是极难练成的一种工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5-5-30 20:47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canadaburner
一个学机械的毕业生的心痛 文章来源: (不知道大家看到过没?/span> 于 2005-05-28 14:24:33 首先我要说,中国的制造业不发达。我是学机械制造的,谈一些我的体会。当我和厂里的师傅们在为了使数控机床提高一级精度而不分白夜进行调试、翻译德文资料时,当我费尽千辛万苦又没有假期和加班费、满身污垢,满手是伤,操作失败了无数次但最终第一次加工制造出精度达到预计的0.0001毫米要求的样品时,我兴奋了一阵子,但紧接着又有了失落感,因为那台加工中心的数控机床是德国造的,数控计算机部分是德国造的,加工软件还是是德国造的,就连一把车刀,一个钻头,都是日本造的!除了厂房,没有一样工具是中国制造!就连厂房也是借鉴了外国的经验,同胞们,你们不是搞这个的也许没有深刻的体会,我要加工一件精度为0.0001毫米的零件,所需的工具,就是上述外国制造的东西,这些工具的精度要比产品的精度高好几倍甚至几十倍几百倍!一把用于高精度加工的小小的钻头,咱们就是做不到啊!买日本的要好几千啊!没法子啊。

不要为会一些photoshop之类的时尚软件就沾沾自喜,一整套PRO/E正版软件要将近8000万元啊!给你你连安装都不会装,别说使用了,什么是差距?前几年上大学时我们学校的大厅里看新闻,个个系的都有,当电视播放日本大学生制造了一个机器人拿到德国与德国大学生的机器人比试时,我们机械系的学生都傻了眼,那个机器人就是现在大家知道的可以双脚保持平衡自我行走的那种,不过没有外壳,学这行的我们一眼就看出它身上布满的控制器、马达、线路,镜头一闪而过,更多的是机器人不靠任何帮助自行双手翻跟头,90度鞠躬,双脚蹦跳前进,别的系的同学和老师都露出笑容“真好玩,太可爱了”,而我们系人除了惊讶,还有发自内心的...害怕!真正的害怕,这个差距太大了,这就是制造业,自动控制,材料学,的成就,我恨日本,所以我才害怕,外行人不懂这个差距有多大,我这样说,如果战事爆发,中国的制造业还与外国有如此差距,你,还有我,就只有小米加步枪跟人家打了,这不是危言耸听,我们虽然可以逆向制造,但就像台湾买武器和大陆自己生产武器的形式差不多,没有用的,现在社会好像越来越偏重对国计民生不起关键作用的产业了,什么房地产开发,计算机,软件,商业,搞得好也行,少数人把房子炒得越来越贵,这种发财之道没什么值得骄傲的我跟你说!说白了就是缺德!计算机普及了,核心制造技术我们又会多少?软件更甭提,黑客不少,可人家软件又好又便宜,你怎么竞争?搞电脑的人太多了!不要以为科幻片都是真的,实际中电脑不会打仗,真正接触的是机器!电脑差距还不是很大,打起仗来,当导弹不准,子弹卡壳,坦克熄火的时候,你还有我还有大家,就真得拿着大刀往前冲了,我不想这样,你呢?

不要看到靓车就发晕,先不谈20出头的女孩为国家创造了什么生产价值才能换来改装悍马吉普车,要是查老底,中国有钱人有几个原始积累阶段不是靠违反规则的手段来的,敢说不违背良心的又有几个?越有钱和能力就越有责任为国家为人民出力,你再看中国现状,有多少有钱宁可买日本十年前的技术生产的轿车在同胞面前炫耀也不把钱投入社会,来之于民归之于民?外国闹水灾就一个劲儿表现善心?他们有他们的道理,这一点他们不跟外国人比素质,反过来还嫌国人素质低。每当我看到外国车是,我的心里是愧疚,对不起大家的感觉,因为我是搞制造的,可我知道咱们祖国连汽车外壳的曲面精加工都困难更甭提发动机了。块点懂事吧,醒醒吧,别再沉迷于GDP又增长了,你看看咱们制造的产品的质量,心痛啊!

别再像不懂事的孩子似的围着跑车看个不停,拿着超薄随身听等外国造的数码产品到处炫耀了,那是人家淘汰的技术,一个国家的支柱,脊梁,是制造业!过去200年,未来我不知道,反正这个现状是不会变的,别以为能赚钱就是本事,就值得骄傲,当有人炫耀知道见过多少名车,卖出多少房产,设计多少网页,得到谁谁谁的签名的时候,我承认那是你的劳动成果,但我会不屑一顾,我衡量人的能力只看它是不是真的为社会为国家创造出实际的价值,是不是真的提高了生产力,虽然我整天和冰冷的机器打交道,操作复杂的零件三维设计软件熬夜画图,而每个月的工资只有1500元,穿着老土,跟不上流行,不知道现在谁最火爆,上班挤公交,但面对别人询问我的情况时,我会毫不犹豫的全盘托出,才不管他怎么瞧不起我,因为我是搞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作为一个劳动者,一个制造业工作者,一个为将来导弹打得准,子弹颗颗精良,坦克发动机无与伦比而努力的人,我充满着自豪,虽然我只挣1500。
我是学电子的,参加过中国国家级的彩电项目知道中国的彩电跟日本的差距有多大,尽管现在有让国人骄傲的康佳和长虹。在北美时间长了才知道,日本最前端的电视产品都不是在中国加工的,都是Made In Japan,不信你到Futureshop去看看。难道日本人不知道在中国制造更节省成本吗?他们当然知道。还有日本的前卫游戏机,他们也不在中国生产。因为他们知道中国盗版的厉害。

你可能在这里看到很多工艺不错的东西都是印有Made In China,应该说Made In 地点在中国的外资厂,或者只是在中国组装,而不是在中国的本土国营和私营企业。

尽管我不是学机械的,更不是搞汽车的。但是我知道中国制造业跟日本和欧洲的距离,我是从中国上海(中国制造业最先进的城市)生产的桑塔那生产了十年,居然外观和造型没有丝毫改变。只是到了桑塔那2000出来之后才稍有改变。难啊,连个汽车的模具都搞不出来,怎么谈汽车工业?现在中国街头跑的车很多,都是欧洲、美国、和日本的汽车厂在中国加工的产品。

每当看到中国又研制出歼X战机出来了,我都不信,道理很简单,一个基础加工业非常落后,连一个自主开发设计的汽车都造不出来的国家,怎么可能造出先进的战机。

有人会说,谁说中国没有自主开发的汽车?奇瑞汽车不是中国自己设计的吗?但愿它是,真希望时下正在进行的韩国大宇汽车集团在中国上诉奇瑞抄袭大宇汽车的官司中败诉。韩国在中国诉中国的公司,如果没有真凭实据,他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说到天高地厚,真想奉劝头脑发昏的国人能清醒一点,真的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闲着没事上个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5-5-30 19:1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05-5-29 22:25 | 只看该作者

也许博士回国还有别的理由,我们不该为国家做点什么吗,尽管有怨言

一个学机械的毕业生的心痛 文章来源: (不知道大家看到过没?/span> 于 2005-05-28 14:24:33 首先我要说,中国的制造业不发达。我是学机械制造的,谈一些我的体会。当我和厂里的师傅们在为了使数控机床提高一级精度而不分白夜进行调试、翻译德文资料时,当我费尽千辛万苦又没有假期和加班费、满身污垢,满手是伤,操作失败了无数次但最终第一次加工制造出精度达到预计的0.0001毫米要求的样品时,我兴奋了一阵子,但紧接着又有了失落感,因为那台加工中心的数控机床是德国造的,数控计算机部分是德国造的,加工软件还是是德国造的,就连一把车刀,一个钻头,都是日本造的!除了厂房,没有一样工具是中国制造!就连厂房也是借鉴了外国的经验,同胞们,你们不是搞这个的也许没有深刻的体会,我要加工一件精度为0.0001毫米的零件,所需的工具,就是上述外国制造的东西,这些工具的精度要比产品的精度高好几倍甚至几十倍几百倍!一把用于高精度加工的小小的钻头,咱们就是做不到啊!买日本的要好几千啊!没法子啊。

不要为会一些photoshop之类的时尚软件就沾沾自喜,一整套PRO/E正版软件要将近8000万元啊!给你你连安装都不会装,别说使用了,什么是差距?前几年上大学时我们学校的大厅里看新闻,个个系的都有,当电视播放日本大学生制造了一个机器人拿到德国与德国大学生的机器人比试时,我们机械系的学生都傻了眼,那个机器人就是现在大家知道的可以双脚保持平衡自我行走的那种,不过没有外壳,学这行的我们一眼就看出它身上布满的控制器、马达、线路,镜头一闪而过,更多的是机器人不靠任何帮助自行双手翻跟头,90度鞠躬,双脚蹦跳前进,别的系的同学和老师都露出笑容“真好玩,太可爱了”,而我们系人除了惊讶,还有发自内心的...害怕!真正的害怕,这个差距太大了,这就是制造业,自动控制,材料学,的成就,我恨日本,所以我才害怕,外行人不懂这个差距有多大,我这样说,如果战事爆发,中国的制造业还与外国有如此差距,你,还有我,就只有小米加步枪跟人家打了,这不是危言耸听,我们虽然可以逆向制造,但就像台湾买武器和大陆自己生产武器的形式差不多,没有用的,现在社会好像越来越偏重对国计民生不起关键作用的产业了,什么房地产开发,计算机,软件,商业,搞得好也行,少数人把房子炒得越来越贵,这种发财之道没什么值得骄傲的我跟你说!说白了就是缺德!计算机普及了,核心制造技术我们又会多少?软件更甭提,黑客不少,可人家软件又好又便宜,你怎么竞争?搞电脑的人太多了!不要以为科幻片都是真的,实际中电脑不会打仗,真正接触的是机器!电脑差距还不是很大,打起仗来,当导弹不准,子弹卡壳,坦克熄火的时候,你还有我还有大家,就真得拿着大刀往前冲了,我不想这样,你呢?

不要看到靓车就发晕,先不谈20出头的女孩为国家创造了什么生产价值才能换来改装悍马吉普车,要是查老底,中国有钱人有几个原始积累阶段不是靠违反规则的手段来的,敢说不违背良心的又有几个?越有钱和能力就越有责任为国家为人民出力,你再看中国现状,有多少有钱宁可买日本十年前的技术生产的轿车在同胞面前炫耀也不把钱投入社会,来之于民归之于民?外国闹水灾就一个劲儿表现善心?他们有他们的道理,这一点他们不跟外国人比素质,反过来还嫌国人素质低。每当我看到外国车是,我的心里是愧疚,对不起大家的感觉,因为我是搞制造的,可我知道咱们祖国连汽车外壳的曲面精加工都困难更甭提发动机了。块点懂事吧,醒醒吧,别再沉迷于GDP又增长了,你看看咱们制造的产品的质量,心痛啊!

别再像不懂事的孩子似的围着跑车看个不停,拿着超薄随身听等外国造的数码产品到处炫耀了,那是人家淘汰的技术,一个国家的支柱,脊梁,是制造业!过去200年,未来我不知道,反正这个现状是不会变的,别以为能赚钱就是本事,就值得骄傲,当有人炫耀知道见过多少名车,卖出多少房产,设计多少网页,得到谁谁谁的签名的时候,我承认那是你的劳动成果,但我会不屑一顾,我衡量人的能力只看它是不是真的为社会为国家创造出实际的价值,是不是真的提高了生产力,虽然我整天和冰冷的机器打交道,操作复杂的零件三维设计软件熬夜画图,而每个月的工资只有1500元,穿着老土,跟不上流行,不知道现在谁最火爆,上班挤公交,但面对别人询问我的情况时,我会毫不犹豫的全盘托出,才不管他怎么瞧不起我,因为我是搞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作为一个劳动者,一个制造业工作者,一个为将来导弹打得准,子弹颗颗精良,坦克发动机无与伦比而努力的人,我充满着自豪,虽然我只挣15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5-5-29 19:59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lvr_dd
  

至于国内的物价比国外还贵就绝对是瞎说了.象水果蔬菜什么的,在国外一加元(或美元,澳元)就只能抵上国内的一块人民币用.拿国内最好最贵的肉和国外打折时最便宜的肉比也不知道她想说什么.
非常赞同大家说出自己的观点,提供给大家参考,同时也可以调整我们自己的航向,于人于己都有益处。而没有必要带有攻击性的反驳别人。至少应该看到,人家没有恶意,可能看到的某些东西有片面性,或观点不同,但整理文字、付出的劳动还是值得我们尊重和感谢的。

由于我刚到这里,所以我知道,国内(我所在的城市)最贵的苹果,10元左右一斤,是美国进口的,质量真的不如这里大超市打折的更新鲜,猪肉、牛肉、鸡肉,最贵的,是因为不用完全合成的饲料喂养,味道也和这里大超市打折后的差不多。至于蔬菜,也有很贵的,那也是因为不使用化肥,而使用农家肥,才贵的。所有这些东西,国内叫“有机蔬菜”、“有机家禽”等等。而国内正常价格的肉、蛋,没有多少味道。

声明一点,我也是中国人,我也是爱国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5-5-29 19:56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2M
那些说加拿大不好,象农村的人,你们为什么不回到你们来的那个城市去?还赖在这里没吃没喝做甚?加拿大不需要你们这些垃圾。

----------------------------------------------------------------------------------------------------------
就是说需要你们那些垃圾?

如果都回去了,怎么能知道这儿是垃圾箱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5-5-28 22:59 | 只看该作者
既然国外好,为什么要回去?既然国内不好,为什么又不赶快回来?在哪里都一样,不是每个博士都可以找到好的工作,好的薪水,还要看你是否具有真材实学,更何况“水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5-5-28 14:16 | 只看该作者
我相信在国内大城市能拿一万以上工资的人的绝对数量还是不小的.我指能移民出来的这批人,当然不是说百分比有多高,毕竟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有多少农民和下岗工人啊.

虽说深圳的平均工资是最高的,但主要是得宜于平均年龄低(深圳是移民城市),无户籍人口收入不计等.广州我不知道,但是我敢肯定高收入人群深圳肯定没有北京上海的多.一是人口基数不一样,二是好的国有企业,大公司及外资企业是北京上海比深圳多得多.其实一个城市的收入水平,看当地的房价最能体现,虽说有一定的泡沫成分.国内的那些统计数据都是蒙人的,很多时候(或者说大部分时候)是政治需要(我老爹以前就是统计局的,最清水衙门最无聊的地方).

我要回国的话肯定是首选北京上海或江浙一带,你看最近外商的投资倾向就知道哪些地方发展得比较好.回国当然也不能指望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就象那个女博士在澳州也找不到工作,凭什么回国就能找到好工作啊.至于国内的物价比国外还贵就绝对是瞎说了.象水果蔬菜什么的,在国外一加元(或美元,澳元)就只能抵上国内的一块人民币用.拿国内最好最贵的肉和国外打折时最便宜的肉比也不知道她想说什么.


虽然我还是挺喜欢加拿大的,但是每个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其实很简单,一个地方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在于你自己过得如何.如果你在这里有一份比较稳定的收入,在国内只是中等甚至偏低的收入,当然是觉得这里比较好啦.否则为什么叫发达国家啊,毕竟发达国家的整体收入比国内高得多.但是如果在国外没收入,国内有一万的收入,想都不用想都知道是在国内过得好.

Post by sz
没在沿海城市呆过,不要乱发言喔。全国平均工资最高的城市深圳,一搬月收入有1,2万的都不多,更别说上海、北京、广州了。来加拿大的一般月收入为1,2万的更是凤毛麟角。

来到加拿大五年之后,今年初回深圳,问友人,“在国外常听说国内年收入十万以上的工作挺多,是这样吗?”众友人笑曰:那是咱党的一贯统战政策,你不知道现在政府在鼓励回国创业吗?五十年时爱国不分先后,现在是国内也可以挣年薪十万。听罢,众人哈哈哈大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5-5-28 13:31 | 只看该作者

同感

Post by Elaine85
我对这句话尤其气愤.. 不是人话..
我倒觉得我现在在加拿大 没吃的 没穿的 中小学光教育出一批像小混混样的孩子  城市破旧 公路欠修整 我没发现这样的"发达国家"比中国好到哪去
要说空气好   农村的空气都好    这里就是一个大农村!


严重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5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5-2-3 18:15 , Processed in 0.060266 second(s), 46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