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查看: 2308|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告160万磁悬浮规划沿线居民书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21: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海市民们,也许你们已经从一些论坛上看到关于闵行淀浦河沿岸居民因为MLL“优化”方案的出台在“散步”,在悬挂条幅,在努力和有关政府部门(闵行区政府,信访部门,市规划局等等)以及“专家们”沟通对话,也许你们看到国外媒体报道的只言片语,也许你根本不知道这回事,现在看我这篇文字时内心里还隐隐有些不以为然。你可能会认为这件事与你无关,甚至会厌烦:“为什么搞到国外去?”,

只是,你能确定与你无关吗?与你的家庭无关吗?

我们这里的居民也曾经与你是同样的想法,不去关注2007年上半年的原始方案引发的居民抗议,然后我们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在2008新年伊始的时候,在农历春节就要到来的时候看到这么一份标有“经过充分公众参与和专家论证”的“优化线路”出台。你难道能够认为如果你的家庭会受影响,政府一定会邀请你去讨论一番吗?

也许你会质问“160万”的数字是怎么来的,是不是我们有意夸大。这当然不是准确的数字,是我们学习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制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思路进行推算得来的。我们都是小民百姓,没有政府拨款,没有人力物力,大家都要拼命工作还房贷,不可能能够把31.8公里沿线跑一遍。而且即使我们去跑一遍也不可能成功,因为公示方案中模糊的路线图根本不是一个清晰可靠的指示。
我们是估算了自己周边社区,即距离修改线路两边500米宽度(参考德国的防护距离)内的居民区、学校等等,计算一公里长度,然后根据31.8公里进行推算和修整,得出这个数字。要知道我们这一带的房子还不是太高,如果沿线其他居民区有高层民居的话,密度加大,这个数字还有可能被低估了!

你也许会对我们的估算不信任,可是你知道吗,我们在与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影响评价成员进行“沟通”时,他们的主要环评人员,周裕德工程师,并不能够对这一数字提出反对意见。居民问他你们是否识别了沿线所有受影响的居民,特别是敏感区域,周工程师回答的振振有词,当然,我们识别了所有沿线200米(注意,不是德国的500米,但也不是修改线路方案中的22.5米,不是暗埋和基本暗埋段的零距离)内的敏感区域,我们请各个街道居委会报过资料,就你们淀浦河这一段就有19个敏感区域。居民请他列举一下淀浦河段的这19个敏感区域,遭到拒绝。居民问他沿线一共有多少受影响居民,拒绝回答。居民问他有没有数据可以反驳160万,拒绝回答。

市民们,您看到了吗,环评的工作好做吧,“让各个街道居委会报一下资料”,坐在办公室里恐怕脚都不用动一下,就要逼得我们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掏出350亿去修MLL,逼得我们两代人的积蓄和努力都打水漂!在他们对着电脑屏幕制定环评的过程中,看到过今天被逼出去散步的老人、孩子和孕妇们的脸庞吗?

市民们,您还能确定自己安全吗?让我告诉你,我们这一带居民反对的不是MLL修在我们这里,它改线我们就接受。不是,我们反对MLL修在任何一处居民区、养老院、学校、幼儿园和医院的附近!

请你立即登陆上海市规划局的网站,或者上海环境热线的网站,在那些小小的密密麻麻的黑体字里,有一小行字夹在里头,是有关MLL的公示文本,不仔细找是找不到的。

下面我们来谈一谈公示环节的种种荒谬做法:
是的,那两个网站有公示。相信你们在许多帖子上已经知道,规划局公示文告留给公众反应意见的电话打不通,而电子邮件的信箱居然是 smec126@126.com; fqihongqiao@163.com.
市民们,你们当中一定有公务员,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难道你们平时处理政务时所用的邮箱是这种在公共网站上花一分钟就可以注册的免费邮箱吗?我手里也有不少上海市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名片,明明是有部门的专门邮箱的!那么这两个公示在干什么,什么人在收集、跟踪、回复老百姓的意见?恐怕那个邮箱爆了都没人去看一眼吧。为什么不是政府部门的专用邮箱,他们在害怕什么?
有专业人员告诉我们,政府,或者MLL公司、或者环评机构,公示做到这一步就合法了,就擦着法律要求的底线过去了。但是,法律那里过去了,对160万百姓就能交待了吗?
我们来问一问,
你们的环评人员都不知道沿线有多少居民受影响,你们知道公示的对象是谁吗?!
这两个网站,平时点击率是多少,你们自己有几个工作人员会看,哪个老百姓会去看这两个网站?!!
在这两个网站上,关于MLL没有任何显眼的图文提示,不是刻意去找,老百姓谁会看到角落里MLL几个字?即使看到这几个字,哪个老百姓会想到MLL会和自己有关系?公示公示,如果是公而告知的话,试问有哪个公司愿意这么做广告的?这是和老百姓开的什么玩笑?!!!
即使打开你的公示文件,简写本简到只能看到没有MLL时的现状概括和结论“工程建设可行”,那些地图,呵呵,你们难道花不起钱画个清楚的地图吗,还是不愿意,还是不敢!那些图纸模糊,过期,根本看不出来线路两侧是那些居民区。淀浦河沿岸居民之所以知道,之所以最先反应,是因为在这一段公示中居然用了google earth的地图,我们对自己的周边的标志性地形很熟悉所以看的出来自己的小区在上面。但是,我们也用过google earth的地图,这张地图是2003年1月1号以前的,环评的人员你们知道吗,用这张地图能让周边居民了解到准确的信息吗?你们打算像当初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一样,在我们家门口挖上半天,然后说用了一张过期地图吗?
再来说公示的环节设置问题
在沟通会上,有专业人员质问环评人员,按照环评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应该在建设单位确定了环评机构的7天内就要向公众告知,目前的公示已经是环评报告都出来了,已经是第二步了,为什么缺失前面的环节?
周工程师回答说,这个项目是很早就确定了环评机构的,06年还是07年早就有环评报告出来,现在是修改方案,所以居民所说的第一步的公众参与早就过去了。真是滑稽!你们在A区公民那边搞过公示,然后改道B区公民这里,说A区那么的公共参与就可以算数了!再问一句,你们公示的对象是谁?自己清楚吗?!
规划局的公示文告中的第一句居然是“在前一阶段充分听取公众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
“专家”我们不怀疑,你们找个专家还不简单。吉林双苯厂爆炸造成松花江水污染,那么多民众疏散撤离时不是就有“专家”大言不惭地在媒体上说“爆炸产生的就是二氧化碳和水”吗!这是对所有老百姓的羞辱,是知识分子的耻辱!你们找的专家是哪些我们不知道,但是肯定不会是王梦恕院士吧。
但是你们居然说“充分听取公众……意见”!Shame on you! 撒谎!面对160万人撒谎!
再说这个第二步的公示,环评的公示时间是1月2日到15日。一共13天。有关专业人员告诉我们,合法了。是的,如果我们开个投资100万的工厂,周边住上10户居民,法律要求的公示时间也是不少于10天。现在,这个MLL,全长31.8公里,投资350亿,影响居民160万,公示13天,还不清楚公示对象是谁,而且有意诱导公众忽视,开什么玩笑?你们在拿什么开玩笑?!法律要求不少于10天,但是也没有设置上限吧,群众要求把公示时间延长到3月5号是很低的要求,在我看来仍然不足以让所有居民了解,谈什么公示结束。
让我们换个计算方法,学习环评的推算法则。就让我们假设一个大项目,1亿投资的,公示10天,那么350亿,应该公示3500天,10年,要不要啊!
让我们再看公众参与的第三步,公众听证会。法律中的条款对公众很不利,让公众报名,由建设单位MLL公司和环评机构来挑人,来决定听证的流程,而且媒体参加也要向这两个单位申请。对这个项目,法律的这个条款已经不能适用了,因为这两个单位前期表现出来的不讲科学的态度和对公众的欺骗已经让他们完全丧失了公信力。
所以公众听证,代表必须有居民自己选出,包括人数的问题,法律的下线是不少于15人,外加旁听名额。我们再来学习环评推算一下,5000个人不算过分吧。会议的流程可以由政府有关部门来确定和主持,但是公众听证代表有权参与流程的制定;而且听证会应该对媒体公开。因为法律规定除非是保密的工程,MLL不是,那就应该对所有上海,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可以在中国合法工作的媒体公开。
综上,
公众参与的第一步被环评机构和建设单位-MLL公司偷换概念,略过去了;
公示第二步,必须延长公示时间,改变公示途径。如何改变?让我们来看看欧洲的做法,既然我们的MLL技术是从德国来的,环评的公众参与为什么不学学呢?在欧洲,为了保证公众的知情权,一个项目应该让公众知道的信息,包括环评,要打印出来送到每一户居民的信箱。让我们估计一下,160万居民,大约40到50万户,假设一份材料的打印和邮寄成本不超过50元的话,总的成本应该是2千万到2千5百万,这对于敢于花掉350亿的上海市政府来说是小菜一碟。
但是,我们绝对不接受这么几个公共网站的免费邮箱。
政府必须设立公开的制度和流程,每个居民能看到自己反应的意见在如何被收集,汇总和反馈,如何对这个项目起到作用。而且,鉴于前期的信息不公开和欺骗性的做法,每个居民应该还要能看到所有的反应意见的进行流程,这个系统应该是对所有上海市民甚至全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都是公开的,可以查看的。这很简单,我们的居民中有的是网络技术人员,如果政府不知道如何去做,请居民来做好了。让我们看看到底有什么东西不敢公开,不敢透明!而且,一定有人支持MLL,这样的声音也是应该听一听的嘛!
第三步,按照我们的建议,组织公开、透明有媒体监督的公众听证会,公众代表有公众选出。

接下来我们来谈环评报告不能作为这个项目的整体评估
在居民与环评人员的沟通中,环评人员一再强调他们是根据环评技术规范在浦东示范线测量噪声,振动和电磁辐射的数值,然后根据周边环境节进行推算,推算结果显示“达标”,所以就完全成立。在居民询问他们环评中有没有针对公共安全和健康的评价时,周工程师回答没有,因为环评不要求进行这些评估。
居民朋友们可能不知道,国际上常见的环评报告是包括针对公共安全和健康的评估的。有许多世界银行在中国进行的项目委托国际上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的环评都是非常重视这一块的。
我们国家不要求吗,也不是。中国的环评报告中要求有风险评估的章节,但是这个章节一般只是考虑泄漏污染的问题,对MLL的许多危害不具备约束性;但假如是一个化工项目,环评报告的风险评估中也要包括对公共健康的影响。
一个化工厂,周边可能影响几千居民,它有严格的安全距离的要求,有选址的要求,除了环评中的风险评估之外,还要进行专门的安全评价和对人员健康影响的评价,分别由安全部门和卫生部门进行。
那么这个MLL呢,什么都没有!在公示的环评简写本中连风险评估的章节名称都没出现!而且周工程师也确认环境评估只考虑环境,不考虑人!那么这份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即使是在技术上完全符合了中国现有规范,老百姓最关心的安全和健康问题与它根本无关!那么拿这份环评报告来公示有什么意义!如果你去看病,头疼,医生把你的脚气好好看了看,就说你不应该头疼了,站得住脚吗?
所以,国务院、发改委,就算这个环评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的审批,你们能够只根据一个环评就批准一个投资350亿,影响160万的人的项目吗?这个项目的审批流程难道比一个小小的化工厂都要松吗?
是的,之所以现在大家知道要有环评才可以批项目,要感谢国家环保总局20年来的艰苦卓绝的工作,把这个意识在大家的头脑里树立了起来,但是现在频发的安全事故和健康危害事故难道还不足以提醒国务院,环保只是一方面,中国的人命值不值钱,在很多领导心里根本不当回事!难道要用我们这160万人和我们后代的健康损害作为一个机会,帮助中国建立全面的针对项目和规划的安全和健康评价体系吗?
问问老百姓答不答应!
接下来我们要论证这份环评报告的不完整性和不科学性

1. 完整性
周工程师接受大家询问时提出,这个项目对河道的影响正在请水利专家论证,他们还没接到论证的结果。后来在大家一再的追问下,有关环保官员提出,现在的沟通是环评报告编写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环节,环评报告还没有最终完成。
环评报告没有完成?!那你们这些骄傲地告诉老百姓说自己取得了“国家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资格”的“专家们”就敢自说自画写出了第七章节“评价结论”!这个结论是怎么出来的:“工程建设可行”?

这份环评报告的立论还有什么价值?国家环保总局环评司的官员们,你们准备好红章和水笔,就要批了吗?

2. 科学性
周工程师一再地告诉居民,他们是根据环评技术规范来进行的计算、推算和修整。
是,根据法规,你们的报告也许在计算这一块是没问题的,但是这些法规都是什么时候出台的呢?
我们举一个小例子,周工程师提到的对噪声进行修整的依据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是1995年出台的,还是一个推荐标准。专家们,这个标准要有多么超前,它能够想到你们在12年后要从德国引入MLL,而且还要上天入地下河捉鳖吗?
说到噪声,环评人员们振振有词,确定它不会超标。我们来讨论一下超标问题。这个“标”本身就有问题。
在居民询问周工程师时问道,为什么我们这么一个纯粹的居住区(法规里称为 I 居住/文教区),环评报告里现状是说满足II类标准?就是说现状就超了!周公回答的非常专业:法规里也明确说这些区域的划分是由当地人民政府划定的;上海市1994年对淀浦河北岸的划定区域就是II类区域,所以他也没办法。
那么我们要问问上海市政府了,你是根据区域的使用性质来划分的呢,还是根据噪声等级来划分的。按照正常的思维,这个区域是居民区,你就应该把它划为I类区,看到它噪声超标你就应该寻找原因让它降下来,而不是反其道而行。而且,为什么在2008年1月份我们还在执行你14年前划定的区域!上海的居民应该很清楚14年中上海还是原来的上海吗?可以这样延续同一个标准吗?既然法规里说由当地人民政府划定这些区域,这是你作为政府的行政职责,你在14年中行政不作为,还要拿这个错误扣在老百姓头上,为MLL开路!
而且关于噪声,我们的居民有幸看到了环评机构请上海市环境监测总站以至各区环境监测站的人员是如何在我们小区门口测噪声的,下雨天来的,甚至不了解有几个小区需要测,跑到一个小区门口测了一个点就跑,什么测量时间,采样地点,哪有什么规范可谈!周公坐在办公室里深信测量数据的科学性,所以我们老百姓看到的也不算数。
而且提醒居民注意,不要小看环评中所提到到某些地段1-2dB超标。分贝数是lg10对数算出来的,这个超标是10的1到2次方的关系,不是10与11,12的关系。
再比如振动,这个“优化方案”提出了什么轨道梁断面的变化,据周公描述可以降低噪声,因为“使噪声更集中指向地面”,但是这同时会加剧振动。工程技术不是过家家!当你的MLL下河入地以后,这已经不是你们根据环评规范去推算振动数值的问题了,这涉及到建筑物安全,涉及到地质波动传播的问题。周公的团队如何能凭着在浦东线测得的数据就下结论,你们恐怕还要交给建筑安全专家和中国地震局的专家再做一个专篇论证,而且关于低频振动对人类健康的巨大伤害,也要交给医学研究部门做另一个专门论证。
电磁辐射的问题就不用说了。
周公提到 ICNIRP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Non-Ionizing Radiation Protection)这个组织说如何如何无害。真是奇怪了,我们老百姓又不是读不懂英文,怎么我们看到ICNIRP详尽的描述了电磁辐射的种种危害,包括生物研究,人类志愿者实验等等手段都认为有巨大的风险存在。
关于电磁辐射我们真不愿意多讲。讲什么呢,你们发放的手册完全是在误导老百姓,居然把地球磁场强度和MLL的磁场强度放在一起来比。不是知识分子恐怕还想不出来这种点子,耻辱!地球的稳定磁场是人类生存的必需的环境,它跟这种工频交变磁场完全不能类比。你们就希望用这种糊弄幼儿园小朋友的办法来进行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某人所说的“科普教育”吗!
电磁辐射,人类懂得的还太少。我知道环保总局也在制定有关标准。但是又是一个环境标准,放到卫生部去看看,有多少医生会同意?环保局自己当然可以制定出来一些参数,但是这些参数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剂量/影响关系是如何论证的呢?环保局做得出来吗?这就好比我给你一瓶农药,只告诉你喝不超过10口就没问题,为什么不超过10口就没问题,喝9口到底会怎么样我不知道,知道也不告诉你,你会喝吗?
对于人类健康的问题,对于存在未知性的人类健康问题,医学上一向是很明确的通过预防和尽可能的保护来对待的,一定是“假定有害“来对待,而不是假定无害来忽视,比如让孕妇不要接触有毒有害的环境,不要睡电热毯。环评工程师们,你会让你的太太怀孕的时候每天24小时包上电热毯吗,你会举着电吹风每天对着你的孩子吹上24个钟头吗?你既然没有医学背景为什么还这么大无畏的对我们下这个“工程可行”的结论。你们如果真的搞出了科学的试验结论,老早应该发表出来去争取诺贝尔奖了!

对我们人类懂得太少的东西,还有广泛争议的东西,我们就不明白,MLL公司和环评机构为什么如此胆大包天!这个线路2007年中被宣布搁置,2007年12月29日新方案出台,也就是说环评机构只有大约半年时间就论证了这个上天入地下河的新方案可行,而且原来22.5米的距离还更进了一步,上海环保局局长提出了3到5米安全的概念,所以在暗埋段和基本暗埋段,一个“无影响”就了结了周围所有老百姓,什么距离,干脆提也不提了!
这是什么态度,什么思维?有一点点科学性吗?德国人是以科学严谨著称的,MLL也是他们发明的,他们的居民区密度恐怕比我们低不是一两个数量级的问题,为什么他们选择500米?是他们疯了,还是上海市政府、环保局、MLL公司和环科院疯了。如果这个项目就这么通过了,那我们中国人在全世界就会以“疯狂”和“愚笨”著称了。

是的,周公说了,环评就是预测,如何预测,“那就看我们的水平了”!
环评只适用于人类已有明确经验和科技结论的东西,那才说得上根据什么公式、模型、系数去推算。环评不是搞科研,环评根本评价不了MLL。如果环评真要科学对待MLL一把的话,半年时间恐怕还不够搭起一个实验装置呢。而你们却已经能够闭门造车论证出个0距离来了。

德国人研究多久,你们又研究了多久?你们在环评里有一句话,说上这个项目“将有利于全面、系统地掌握技术”,那就是说这个项目是个学习过程,好像大家考驾照时,理论学习之后要学倒车,学了小路学大路。那160万居民的安全、健康、财产和幸福来交学费,太贵了吧,而且凭什么!
哪怕你参考参考德国人的数据也好,老百姓也要至少承认你虚心,你们现在算是在干什么!

再比如浦东示范线的示范性
环评上描述这条示范线花了22个月建成,2003年1月份试运营,2005年8月环保竣工验收。老百姓也许不明白这些数字有什么意思。可我们居民中也有专业人员,也读过法规的。中国规定试运行一般不能超过三个月必须进行环保竣工验收,即使申请延长,也只是延长3个月。

示范线示范了什么呢?这个示范线试运行了31个月,至少有25个月它是在不合法的状态下运行的,还在拉着游客东奔西跑!换作工厂,恐怕环保局老早下了不知多少罚单甚至要它关门歇业了。
这就是我们MLL公司的姓万的高工描述的示范了它在中国造得出,可以运行。这就是我们的环评机构的周公说的,你不要管它多晚验收,最终是验收了的。
市民们,如果你的孩子考大学,别人一年高三考上了,你的孩子10年,你还会认为他的方法对头,他的道路选择正确吗?

这份环评的不科学性还体现在许多细节上,比如
6.2.5 淀浦河沿线
淀浦河沿线主要为基本暗埋段,对工程北侧无影响;考虑到泄压孔漏声等影响,环评建议采取消(吸)声措施,可使南侧敏感目标处磁浮影响声级叠加现状后,声环境质量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或维持现状。

这个新线要埋在河北岸,距离河南岸南侧敏感目标处隔着河的宽度和河南岸绿化的宽度(当然我们认为这个宽度也完全不够德国500米的标准)。但是为什么要明确提出南侧敏感目标处呢?因为来过这里的人一下子就可以看到河南岸的小学。但是只是来一下子,你们不知道在北岸,在我们这些小区里,更近的距离里,还有一所幼儿园。但凡有一点科学的态度,实地走一走,都会知道。可是你们都干了什么!
再比如泄压孔,图纸上它对着河道,环评人员考虑的是噪声,你们考虑过过往的船只安全吗,不要告诉我们这又是水利部门的论证内容,你们考虑过对水体的生态影响吗?这是该你们环评考虑的问题吧,在你们的报告里只字未见!这么长的线路都在水里岸里,你们的生态影响评估一个字都没有!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以周裕德工程师为代表的环评组全体人员,不要搬出你们的“国家注册环评工程师”的名号来压人,这说明不了问题。这个环评是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出具的,你们有“国家注册环评工程师”资质的有几个人,整个环科院有多少人。不要以为居民不知道环评报告是怎么作出来的。就像你们会把监测委托出去一样,你的质量控制体系是我们不信任的。

周公说感到欣慰的是网上公示以来,没有专家对其环评简写本提出质疑,换言之老百姓的质疑你们根本不当回事。
为什么没有专家质疑,如果有专家住在这里的话你看有没有?你不付钱,那些不住在这里的专家怎么会质疑,他们也没有奔走相告纷纷在网络上媒体上发布支持你环评报告的决心书吧。
我们不是要否认所有的专家。但是你们说的专家来自哪里,高校?研究机构?老百姓谁没有见识过。我的一个朋友,在沪上一所知名高校环境保护专业读研,他非常失望因为所有的老师都在挣项目挣钱,没有人真正关心环保的问题。他一个没毕业的学生,甚至算不上优秀的学生,他的老师也是有“国家注册环评工程师”资质的,已经让他独立完成一份道路环评了。怎么做的呢?他的老师就是教他依葫芦画瓢,署上老师名字就可以了。这样的专家,没有科学的态度和道德,当然不会质疑你,甚至于有甜头他就会支持你,就像已经在发言的某高校的“孙教授”,搞轨道交通的还敢对辐射发表意见!

专家都由你们去找,那些独立发表不同意见的你们都不收集,不当回事,拿老百姓开涮开到什么程度!
回家看着你父母的眼睛,你孩子的眼睛,告诉他们你的工作做了什么,看看他们是不是为你感到自豪!

再论政府官员、专家和居民的天壤之别

我是在1月5日推女儿出去玩的时候得知这个事情的,我的女儿刚刚断奶。回到门口看到我的邻居焦急地站在外边,他的女儿还未满月。

刚刚过去的几天里,居民们在赶时间。这些人都和我一样,我们大部分都不是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我们的工作压力,工作时间都不能和那些发布这些公示文告的人比。这一带居民有一些很相似的特点,房子都是2002年之后盖好搬进来的,大家都有很高的房贷要还,大都是30岁到40岁之间,看看工作稳定,房贷还得起,才敢生孩子,所以这一带很多小孩子,然后老人过来帮忙带孩子,因为年轻人还要拼命工作才能给老人和孩子一个好点的稳定生活。

公务员,我都不想说,现在我们这几个小区发现有几个公务员年前卖掉房子走了。我们不是羡慕他们,真的不是。我对我母亲讲,好在我们没有卖掉房子。因为我们买的时候房价没有高到2007年年末的程度,所以虽然我们两口子前半生的辛苦工作都完了,后半生再辛苦20年大概才能还清贷款,但是如果我们因为提前知道MLL的事情而把房子卖掉,那接手房子的人,不仅前半生白干了,也许后半生永远摆脱不了负资产,甚至他的孩子的一生也要葬送掉。我们对买那几个公务员房子的人深感同情。在我们小区中间,还有两幢刚刚完工的新楼,大约一共66套房子,是开发商赶在年前完工高价售出的。这开发商,恐怕跟那几个公务员一样,都是高我们老百姓一等的阶级。这两幢新楼的业主,刚刚开始装修

在居民和政府官员和专家沟通的时候,居民被要求登记姓名,住址和联系电话,坐在对面的官员和专家们只有口头介绍,当居民要求他们把白纸折三折,写上名字给居民看时,十几个官员和专家里只有一个按照居民的要求去做了。居民们散步时拍照会被警察逮起来,而开会的时候,政府官员未经居民同意就擅自拍照。所以,也是吃一堑长一智,提醒广大居民注意,再有这样的沟通会,双发都要一起签名,签名信息要给居民一份留底,而且居民要提出拍照、录音、甚至录像!

在沟通会上,我们看到MLL公司的姓万的高工不回答居民提出的问题,一脸的不耐烦,或者就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笑脸。满脸对老百姓的嘲笑和蔑视!他质问居民说:“你们来考我吗?”“你的问题让谁都会觉得有陷阱!”真是奇怪,我们请你来开庆功会给你戴大红花吗?

当居民们问万高工示范线都试验出哪些数据时,他从不正面回答问题,倒是一直反问居民:“我说过这个吗,我说过那个吗?”。

居民们要求对已有MLL进行两年的生物实验,我个人倒是不尽同意。动物实验是对动物的不平等对待。
但是人类志愿者试验是可以进行的。至于志愿者,我们这里有一个名单:
-上海MLL公司以万高工为代表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你们的家庭(如果你的父母配偶孩子都以你的作为为骄傲的话);
-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及其家人(如果你的父母配偶孩子都以你的发言为骄傲的话);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以周裕德工程师为代表的环评组全体人员及其家人(如果你的父母配偶孩子都以你的环评报告为骄傲的话)。
人数目前是不够多,比不上160万来的有效,但是可以时限长一点,多看几代人。

其实,政府这样做,不如直接驱逐我们离开自己的家。如果MLL一定修过来,我一定会带着家人搬走,虽然没有钱买房子,我们去租,或者离开上海。只不过,我们都搬走了,这里是一片荒城,你们还何必在地下使劲挖那个洞呢?
就把它直接建在地面上,让世博会给上海一个机会向世界展示自己脸上这道丑陋的疤痕,让全世界看到上海政府、中国政府把这么一条发生过惨痛事故死亡20多人波及300多米的MLL线修在居民区门口,修在学校门口,修在幼儿园门口;在它高速掠过我们家门的时候,一定还会看到我们搬家时遗落下来的横幅被它可以波及100米距离的巨大气流卷起来又丢下。
但是至少你们可以放过河道里的无力搬家的鱼。
11#
发表于 2008-4-10 11:41 | 只看该作者
人的心理作用影响真是很大。
记得武汉市的汉口的古田2,3,4路,全区都在电台发射网的近区内,当时那个地方经常断电。人们便用一根一米长和铁丝作天线,另一端接在水管上,能将220伏的15瓦的灯点亮。其微波的辐射你说用多强。因为全区停电,还没有应急灯的概念,所以那家有亮就很容易看见。并且就那两个户籍,当时办案也文明,只是上门好言相劝,人们只是跟他捉迷藏,搞得户籍忙不过来。
现在人们不再用微波点灯了,但生活在那里的人几十年过去了,没有与其他地方的有什么两样,桥口区照样出举世闻名的天才,也照样有人活到一百多岁。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8 02:07 | 只看该作者
被打现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8 02:05 | 只看该作者
被打的伤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8 02:02 | 只看该作者

割断横幅,割不断正义——香树丽舍居民被打事件经过

一群不明身份黑衣人深夜进入小区割断抗议磁悬浮的横幅
并暴打香树丽舍居民,其中一居民重伤
?!?!?!?!???!?!?!?!?!?!?!?!?!?!?!
自所谓的“磁悬浮优化方案”公示以来,引起周边各小区的民众强烈抗议,香树丽舍居民意见纷纷,并一致同意在小区显著位置挂出抗议横幅,其中小区靠河第二排的15号楼幢也挂出一条抗议横幅。
2008年元月十七日凌晨零点十五分左右,陈先生外出后回到了所在单元的楼下,发现有八、九个行色可疑的陌生人在楼下往上面看。当陈先生走近的时候,其中的两个人朝他走来,说:我们现正在执行“公务”,你就当啥也没有看到,否则一切后果自己负责。陈先生没有应答便继续往前走。他发现在四楼的位置往下挂吊了一根很粗的绳索,已经有人沿着向上攀爬,那人手持带镰刀的长杆,此时陈先生才意识到他们是要割断横幅。这时,又有一个人指着陈先生的鼻子说:“我们是来执法的,今天你什么都不要管,否则要你好看。”陈先生回答:“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难道执法还要靠威胁吗?”
陈先生快速上了楼叫醒已入睡的妻子,并将此事告诉了邻居李先生夫妻,他们迅速拨打了110并给小区的保安打了电话。因为担心横幅被割,陈先生和李先生先下了楼,陈太太和李太太则尽量通知更多的邻居。
陈先生和李先生要求来人出示证件,其中一人回答:“我们是执行公务的,我们没有证件。”陈先生告诉他们:“没有证件就是违法,你们不要走,110就要来了。”突然,这群人开始动手打人,出手很重,其中两个人拉住了李先生,其余的人开始暴打陈先生,拳打脚踢,打倒在地后还继续踩踏。陈先生先后被打倒三次,第三次被打倒后人已经昏了过去。与此同时,李先生也被围打,膝盖被重重踩踏,腹部被踢伤,衣服被镰刀严重割破。后来赶到的陈太太和李太太趴在丈夫的身上但也没有阻止歹徒的暴行,相反还遭到踢打。后来,暴徒们象完成任务一样扬长而去!
陈先生伤势很重,鼻梁被打断,脸、肩、腰、腹多处软组织严重受伤(现只能躺在床上,连翻身都很困难),见验伤报告。急急赶来的陈母见状也昏了过去。
自拨打110后约半个小时,警察才姗姗来迟。
自始至终,未见小区的一个保安出现。
在问及小区门口的摄像头是否录像时,不可思议的得知:摄像头坏了。
陈先生等小区居民,表现出了正义和牺牲精神,我们向他们致敬!
我们要求**迅速捉拿并严惩凶手!
我们会继续本着维护和谐、支持**的态度,合情合理合法地表示我们反对磁悬浮的意见。
请**体恤民情,尊重民意并积极有效地与广大居民进行沟通,听取和采纳合理意见,共建和谐社会,共创美好未来。
最后,我们想问一下:小区居民最起码的人身安全由谁来维护?究竟谁是破坏安定和谐局面的凶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 22:13 | 只看该作者

上海磁悬浮线路方案引起沿线居民争议

http://news.sina.com.cn/c/2008-01-13/032114729363.shtml

昨天,上海向西延长磁悬浮线路的沿线小区部分市民聚集在人民广场,表达自己对磁悬浮通过家门口的看法。两周前,上海市规划局和环保局分别在自己的网站上公示了经过优化后的机场联络线草案和环评报告。虽然避开了一些人口集中区,并在部分市区隧道下埋,但轨道最近距民居只有30米,受影响的业主们担心,自己将会生活在一个不安全的电磁辐射环境里。
  上海市向西延长磁悬浮线路的优化方案进入公示期,沿线部分群众提出反对意见。

  两周前,上海市规划局和环保局分别在自己的网站上公示了经过优化后的机场联络线草案和环评报告。原有的34公里线路被缩减到31公里,同时在人口密集的市区,线路走向略有调整,部分管道从明铺改为暗埋。但在协调会上,有关专家曾透露,磁悬浮轨道距小区建筑最近的距离不过30米。受到影响的业主认为,他们一年前关心的安全环保问题,并未在这个优化方案里得到解决。

  昨天,沿线小区的部分市民聚集在人民广场,表达了自己对磁悬浮通过家门口的看法,他们希望磁悬浮离自己更远一些,而不是仅有30米。记者了解到,上海市信访部门在前几天,已经组织规划和环保专家分别与沿线小区居民沟通,了解情况,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这个项目的公示期可能会延长,以听取更多的群众意见。

  磁悬浮方案优化后归来

  再过5个月,31岁的陈女士就要做妈妈了。但她没办法高兴起来,按照上海市规划局2007年12月29日公示的沪杭磁浮上海机场联络线优化方案,在不久的将来,距她所在的万邦城市花园30米,每隔10分钟,就会有一列时速200公里的磁悬浮列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过她的家门口。

  陈女士所担心的,是磁悬浮列车带来的巨大噪声,和她所不了解的电磁场辐射。和她有相同担心的,是上海磁悬浮延伸线上近40个小区的居民。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磁悬浮线路穿越他们家门口而过,带来的并不光是接近领先技术的喜悦。

  一个月前,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在市政府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上海从浦东到虹桥机场的磁悬浮项目正在进行线路的优化调整,有关环评方案尚未通过国家环保总局审批。据媒体报道,张全局长当时说,磁悬浮的影响,3-5米之外几乎完全衰减,对周边居民影响非常小。

  但附近小区居民并不相信这一点。陈女士是学设计的,对磁悬浮的原理几乎不了解,但她知道,怀孕期间不能长时间坐在电脑边上,同理,她怀疑,如果距磁悬浮太近,可能会对她即将出生的孩子有影响。

  但这只是怀疑。至今,磁悬浮在全世界的商业运行线路,只有从上海浦东机场到龙阳路这一段,距离人口聚集的中心镇比较远。至今还没有任何机构出具过磁悬浮对人体影响的环境生物学报告。

  距离50米标准不覆盖已建小区

  早在2006年,沪杭两大城市的磁悬浮项目在一片争议声中被暂时搁置后,2007年1月,它的线路规划,以机场联络线的新面孔,向闵行、浦东居民公示。沿线小区居民在看到这个公示之后,开始了连续的上访。同年5月,沿线居民被告知,这个项目暂时停建。

  2007年7月,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焦扬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磁悬浮项目正在进行前期的优化、细化工作。当年12月29日,上海市规划局网站上不动声色地挂出了龙阳路延伸线的优化选线方案。

  这个优化方案显示,原有的34公里线路被缩减到31公里,同时在人口密集的市区,线路走向略有调整,部分管道从明铺改为暗埋。但在协调会上,有关专家曾透露,磁悬浮轨道距小区建筑最近的距离不过30米。虽然这个距离略远于上海市环保部门确定的安全距离22.5米,但业主们仍然怀疑,自己将会生活在一个不安全的电磁辐射环境里。

  他们的依据之一是:2003年,浦东区政府曾经对磁悬浮距离建筑的距离作了如下规定:轨道两侧一级防护带为50米,二级防护带为100米。在人烟稀少的浦东,50米的一级防护带,全被整整齐齐的绿化覆盖。

  但在去年春天的公示中,龙阳路往西的延长线,在要穿越的淀浦河两岸,50米缩水到了22.5米。这引起了沿线居民的强烈反对,他们抱怨有关部门对同一件事采用不同标准,并且担心自己会变成核磁共振小白鼠。

  记者注意到,在两周前公示的最新磁悬浮方案中,并未提及22.5米这个敏感数字。上海市规划局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此次规划中并未对距离磁悬浮的建筑控制距离作硬性规定,他们会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拆迁范围。现在磁悬浮沿线唯一可依据的50米标准,是针对新建、改建、扩建的项目,但他说,这并不包括已经建成的房地产项目。

  市民和平表达意见

  事实上,50米是否安全,也是备受争议的。按照德国试验线路标准,磁悬浮两侧安全距离为500米。而在2007年1月24日,浦东新区周报在一个不显眼的版面位置,曾经刊出了一个豆腐块文章,反映磁悬浮沿线居民的身体、睡眠,甚至电视都受到了磁悬浮的影响。

  记者从张江镇政府了解到,张江磁浮沿线人烟稀少,只有几户人家,但他们目前正准备通过上级部门与建设单位协调,把这仅有的几户人搬走。

  这个月2日,上海环境热线贴出的环评公示简写本中,有这样的结论:“本工程运行状态下,沿线区域电磁场强度远小于环境标准限值,与当地环境背景水平一致。”

  但这个结论并不为广大业主认可,一些有专业背景的业主认为,变化电磁场的强度和地球永磁场的强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可能不一样。他们认为项目筹建方应该提供更完整的动物或人体伤害实验数据。

  事实上,磁悬浮的争议由来已久。在作为技术引进方的德国,两个月前,13000多人在德国巴伐利亚首府慕尼黑举行游行,抗议当地政府计划在慕尼黑中央火车站与机场间修建磁悬浮铁路。

  在项目环评报告公示期间,昨天下午,部分小区业主聚集在人民广场以“散步”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磁悬浮通过家门口的意见。

  “这是表达意见的一种方式”,参与散步的Daniel张告诉记者,既然是项目公示期间,听取群众意见,那我们的意见就应该被表达出来。

  “公示的只是草案”

  记者注意到,此次公示的规划地图中,并未标注途经小区的详细信息。但通过与googleearth地图的对比,陆续有三十几个小区发现,他们的家园将在磁悬浮沿线。

  没有人知道磁悬浮会影响到多少人,此次规划草案和环评报告两份公示,并未出现在沿线小区的公告栏上,只是低调地出现在上海市政府规划局网站和上海市环境热线,不少人都是在元旦期间,看到热心的业主转帖的公示信息,才对这个项目有所了解。家住龙阳路地铁站附近的刘先生说,要不是他偶然上网,也不会知道离自己家门口这么近的地方要修磁悬浮。

  规划局的公示不断在各个小区论坛上转载,元旦之后,陆续有小区业主组织起来,集体向浦东和闵行区信访办反映意见。这个月上旬,各区信访办陆续组织磁悬浮研究中心、市环科所等相关负责人与几个小区的业主分别见面协调。

  业主们在见面会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希望沿线受到影响的居民区、机关、学校贴出公示;各大公众媒体转载公示和环评报告;公示期延长到3月5日;要看到环评报告全本和生物(人体)长期安全性试验数据;要求依法召开听证会,邀请媒体参加等要求。最后,他们还要求申请合法在人民广场集会,表达自己的意见。主持见面会的领导表示,大家对磁悬浮的意见可以理解,一些问题可以商量。

  前天,上海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此次公示磁悬浮延伸线的项目规划,是根据国家规定,在项目批复之前,应该对群众意见进行归纳整理。他说,现在已经收集到很多意见,发现有共同点,大部分还是担心噪音和电磁辐射。对这些问题,规划局会和环保局继续沟通。这次公示的只是一个草案,不排除将来作进一步调整,如果有大的调整,还会继续向公众公示。如果公众对项目公示期太短不满意,公示期有可能延长。

  本报记者 杨传敏(来源:南方都市报)

<!-- google_ad_section_end --><!--正文内容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 21:57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latestCrisis/idUSPEK327579

Hundreds protest Shanghai maglev rail extension

Sat Jan 12, 2008 6:02am EST

(Updates throughout, adds protest ends)

By Royston Chan and Sophie Taylor


SHANGHAI, Jan 12 (Reuters) - Hundreds of people marched through China's financial hub of Shanghai on Saturday protesting a planned extension of the city's magnetic levitation train, or "maglev", worried it would emit radiation and sicken them.

Police initially detained dozens of people, bundling them into waiting cars, vans and buses, as protesters gathered in front of city hall shouting "We don't want the maglev" and carrying placards reading: "No to maglev -- bad for health".

"We are afraid how the radiation will affect us. Why does the government not listen to our concerns?" said a protester surnamed Guan, adding the extension would pass within 100 metres (328 ft) of her house.

As police cordoned off the city government in People's Square, once home to a race track in Shanghai's colonial heyday, demonstrators took off down the fashionable Nanjing Road shopping area.

The protest was the largest the cosmopolitan and wealthy city has seen since thousands took to the streets in sometimes violent anti-Japanese demonstrations in 2005.

"I'm marching against the proposed line as it's too close to town. It's going to be noisy and emit pollution," said another protester, who would only give his family name, Liu.

"If you have a house near the line,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sell it for as much money," he added.

Some demonstrators handed out anti-Nazi resistance poems in German, while others sang the Chinese national anthem.

In a prepared statement, a spokesman for the Shanghai city government said authorities had "persuaded" the protesters to disperse because they were affecting public order.

He said the government was still in the process of showing to the public a proposal for the maglev project, which would help to improve the transport system of the city and the whole country.

"We hope city residents will go through legal channels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rationally, and not use methods that affect public order," he added.

The protest gradually dispersed peacefully under a light drizzle in the early evening. The police kept their distance as people left.

The country is grappling with an acknowledged rise in unrest, driven by anger at illegal land grabs, corruption, environmental woes and a rising rich-poor gap, though large scale protests in big cities are rare.

"Yes, it's an illegal protest. But we've been pushed into a corner," said another protester.

EXTENSION PLAN "SAFE"

China has the only commercial maglev in operation in the world, developed and built by the government and a German consortium including industrial giant Siemens.

Launched in 2003, the maglev floats on a magnetic cushion over a distance of 30 kilometres (18.6 miles) between an outlying part of Shanghai's financial district in Pudong and the international airport.

The government wants to extend the train to downtown Shanghai, and then possibly to the nearby tourist city of Hangzhou.

An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report released by the Shanghai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this month, compiled for the government after complaints by city residents, declared the extension plan was safe.

The maglev line would not affect air and water quality, and noise pollution could be controlled, the official Xinhua news agency quoted the report as saying.

However, Xinhua also quoted the report as saying a greenbelt buffer zone around the track would only be 22.5 metres wide, though an original blueprint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showed a buffer zone of 150 metres on either side, and German specifications required 300 metres on each side.

Authorities planned to limit the maximum speed along the Shanghai section of the route to 200 km per hour, about half of the maglev's speed on the existing section of track from the international airport, Xinhua said. (Additional reporting by Andrew Torchia; Writing by Ben Blanchard; Editing by Sanjeev Miglan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 21:50 | 只看该作者

1月12号上海人民广场(后被迫转于南京路),磁悬浮规划沿线(浦东和闵行)部分居民为了家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22:19 | 只看该作者

浦西部分散步照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21: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2-24 12:34 , Processed in 0.060327 second(s), 4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