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查看: 42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联谊] 学佛聚会继续中!---14Oct 周一(感恩节)晚6:30,主题“佛说四十二章经”‏ ---qq群3268786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7 13: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继前9次学习“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六度四摄”“《佛说四十二章经》前12章”之后,下次聚会将继续学习《佛说四十二章经》后面的章节。

学习活动旨在循序渐进地学习佛学的基础理论,逐步建立正确的知见,并结合生活的实际,探讨甚深佛理化解人生烦恼的具体落实方式。

活动形式方面,没有任何宗教仪式,类似大学开设的general buddhism课程,但不满足于佛学知识的获取,更着眼于挖掘内在的甚深智慧,以及寻找与真实人生的结合点。

各位如有兴趣参与学习或支持,请写邮件到dikexu@hotmail.com,或加入qq群326878611(佛学与人生@蒙特利尔)。

下次活动定在14Oct周一晚6:30‏。地点rue Moreau, Lasalle. (若有兴趣参与,请询问细节)

谢谢您的关注!

小徐

ps1: 如果您参与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接触其它宗教,还望您另行组织活动,以免干扰到大家的正常学习。

ps2:《佛说四十二章经》中的名言 (第33章 我空怖灭)

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温馨提示
本站接到网友举报,有人发布招聘(保姆管家、助理文秘、中文教师等)、交友和送宠物等信息,目标主要是针对女士行骗。为了增加欺骗力度,有的招聘中留了本地电话号码,那些电话号码实际上都是虚拟号码,其实他们人不在本地。建议大家提高警惕,不要随意提供个人信息并与对方纠缠,谨防“杀猪盘”。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0 15:08 | 只看该作者

《四十二章经》里的宝藏


读过金庸小说《鹿鼎记》的人都知道一件宝贝,就是《四十二章经》。为了抢夺这件宝贝,江湖上的各路人马杀得人仰马翻,鬼哭狼嚎。

那么,《四十二章经》到底是何方宝物,令人如此疯狂呢?《鹿鼎记》第十五回写道,韦小宝认老宫女陶红英作“姑姑”,交谈间,韦小宝发了他人生当中的第N个毒誓,让陶红英说出了一个惊天大秘密:《四十二章经》一共有八本,每本封面的颜色和式样各不相同,代表黄、蓝、白、红、镶黄、镶蓝、镶白、镶红八旗;当年清兵入关时,掠夺了大量金银珠宝运往山海关外,埋在清政权“龙脉”所在的一座山里,然后绘制了一张藏宝图,裂为八幅,由八旗旗主各执一幅;这八幅地图,就分藏在八本《四十二章经》里。也就是说,只要找齐八本《四十二章经》,就能找到清政权在关外的宝藏和“龙脉”。难怪志在“反清”但未必“复明”的江湖豪杰们,甘愿为它打得头破血流,哪怕“死翘翘”也在所不惜。

宝藏和“龙脉”云云,当然是小说家言。不过,《四十二章经》倒是确有其书,并非纯属虚构。按照学界通常的说法,《四十二章经》是佛教最初传入我国时留存下来的第一部经书,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由印度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在洛阳白马寺译出。据南朝梁人慧皎《高僧传》记载,竺法兰曾译佛经五部,“移都寇乱,四部失本,不传江左。唯《四十二章经》今见在,可二千余言。汉地见存诸经,唯此为始也。”“唯此为始”四个字,充分说明了《四十二章经》在汉译佛经中的地位与价值。

这本经书的体裁和儒家典籍《论语》相似,属于语录体,计有经文四十二章,每章均短小精悍,微言大义,饱含哲理,对普通读者来说,是一本很好的修身养性的读物。试举两例如下———

第七章《恶还本身》:有人听说释迦牟尼佛道行深广,大仁大慈,于是存心找茬,登门“踢馆”,对释迦牟尼恶语相向,极尽诅咒辱骂之能事。等他骂累了,释迦牟尼问:“如果你送礼物给人家,人家不接受,你是不是要把礼物拿回去呢?”这个人答道:“当然!”释迦牟尼说:“你对我破口大骂,等于是送礼物给我。我不收你的礼物,你骂我,实际上是在骂你自己!”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辱人者必自辱,害人者终害己,《恶还本身》非常生动地说明了这个道理。同时,这个故事还体现了一种民胞物与的宽容精神,因为释迦牟尼对冒犯者没有“以恶报恶”,而是通过启发、开导的方式来劝人为善。

第三十八章《生即有灭》:释迦牟尼问修道者:“人命在几间?”修道者回答说:“数日间。”释迦牟尼说:“子未知道。”又问另一个修道者:“人命在几间?”回答说:“饭食间。”释迦牟尼说:“子未知道。”再问另一个修道者:“人命在几间?”回答说:“呼吸间。”释迦牟尼说:“善哉,子知道矣。”人的生命只有一呼一吸这么短的时间,何等宝贵,又怎么能不珍惜!《论语》有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庄子》有言:“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这些都是教人珍惜时间、珍爱生命的名句,比较而言,我还是偏爱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人命在呼吸间”,大概这就是机锋的魅力之处吧!小沈阳在《不差钱》中说:“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这辈子过去了。”赢得满堂喝彩,但和释迦牟尼的箴言相比,实在不过是一个噱头而已。

总的来说,《四十二章经》多以譬喻说理,警句迭出。比如:“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第八章)“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第二十二章)“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第二十五章)如果说《四十二章经》里真有什么宝藏的话,这些醍醐灌顶的梵音,就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俗世凡尘,求神拜佛者众。究其实,则所求者多为升官,所拜者多为金钱,与释迦牟尼佛倡导的清心寡欲、淡泊名利的精神南辕北辙。新华社曾有报道说,内蒙古某贪官每天在家烧香拜佛,祈求佛祖保佑,即使进了监狱,仍然手捧佛经,念念有词。此公的一番苦心,真是枉费了,佛经里说什么,他竟然一个字都没看明白。

原作者--徐强、原文链接:http://cathay.ce.cn/pieces/201003/31...21212960.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2 19:19 | 只看该作者
【黄檗禅师曰】 「 凡夫多被境碍心,事碍理。 」 凡夫总是被境界障碍了心。
「 常欲逃境以安心。 」 逃境指除掉境界,意思是说只要境界不出现在面前就不会生气,只有不出现境界才能安心。其实真正不会生气的人,悟道的人,境界出不出现都不会生气,因为他已经降伏了自己的心。

「 屏事以存理。 」 屏事指除掉事相,意思是凡夫希望了解道理,依道理来做观照,却总是想把事相除掉。
「 不知乃是心碍境,理碍事。 」 凡夫不知这是本心的问题,是自己对道理没有彻悟而障碍事相。本心若通达道理,事相境界对我们又有何妨碍呢?

「 但令心空境自空,理寂事自寂。勿倒用心也。 」 这一句很重要:「心空」,表示一法无所著,境界自然就没有。

「理寂」,理上若是入了空性,一切事相就无碍。譬如对一位圣者发怒,他丝毫不会烦恼;若对凡夫发火,他则会立刻回敬你。对圣人来说,无论你怎么激怒他,他都无所谓。

「但令心空境自空,理寂事自寂」的意思就是,只要用心观照一切法不可得,令心空,一切境界便对你没有作用,不要颠倒用心。若想彻悟一切, 请在这句话下画双线,好好地在「心空」二字上下功夫,明白了「心空」,整本《金刚经》的意思就全了解了。

(文字选自慧律法师的讲解http://www.zhuanjinglu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8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5-14 05:00 , Processed in 0.036855 second(s), 32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