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登录
蒙城华人网 返回首页

沙河翁的个人空间 https://www.sinoquebec.com/?16338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万庄遗事(12)

已有 244 次阅读2017-2-13 19:14 |系统分类:社会记录| 渡江战役, 抗美援朝, 年轻人, 红鸡蛋, 志愿军

万庄遗事(12)
吕孟申

我印象里的万庄,这里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充满正能量,爱心满满,总教人觉得暖暖的。那时有村庄年轻人参军入伍,临走的那天,村里少不了敲锣打鼓新兵披红戴花骑着高头大马绕全街巡游,谁家孩子当兵全家都光荣,孩子在部队立功,又是村上敲锣打鼓送喜报,孩子当兵走了,“军属光荣”牌定在大门门楣上 ,村上分福利,当兵走的人头还算上一份。这种无声的体贴温暖着孩子的心,温暖着村民的心。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好多年,好多当兵提了干在外落户成家十几年、二十几年还是带着妻儿回到万庄。万庄永远是游子心中的圣地,一方永远无法忘却的热土。

我家二伯、伯母去世早,唯一的儿子水舟最艰难的日子是我母亲照养拉扯大的,漯河解放后,那年他十八岁当兵,走时与我母亲抱头痛哭,母亲给他煮了几个红鸡蛋硬塞在他兜里,喃喃地说:“在部队好好干,三婶等你平安回来!” 水舟走了,“军属光荣”牌定在我家大门上。水舟哥当兵走了七八年,先后参加过渡江战役、抗美援朝志愿军,立过几次战功,喜报送到我们家。后负伤转业回到万庄,我就已经记事了;水舟哥身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军装,背着绿背包,上有一个大搪瓷碗、搪瓷缸子印着红字:“献给最可爱的人”。又是我母亲张罗着给他整修房屋,又托黄岗的妗子将自己的亲侄女许配给水舟哥,按漯河的规矩,结婚前一天新床需要男孩子压床,我就是那个压床孩儿,更可笑的是我竟然睡梦中遗尿尿在新被子上。

水舟哥在外当兵好多年,又去过朝鲜,可谓见多识广,他又憋不住总爱炫耀那些当兵的趣事。我记得他说:渡江战役时,战士乘坐渔民的木船,船老大约法三章,船上的士兵不准说话,身上绑上红布条避邪,眼睛只准朝前看,看到水里任何东西不准动手,看见只当没看见。说来也怪,能够听船老大约法三章的渡船基本都会平安渡江,那些不听话的渡船大都出事或战士落水或翻船。无论是山还是水,在那里生活的人都有约定俗成的忌讳,不可轻易冒犯。

水舟哥讲,在朝鲜一次急行军二天二夜没睡觉,战士门又累又饿又乏,最后完全是几乎失去知觉。夜行军部队传递信号靠手捂嘴口口相传不得有误,行进中有一个战士憋不住放了一个臭屁,紧跟他身后的战士闻到了不由自主扭头捂嘴说了一声“真臭!”他后面的战士稀里糊涂也就把“真臭”当成了暗号传了下去,偌大的部队一直传递着“真臭”,弄得当官的也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以然,到了目的地休整,逐人追查暗号的来源,终于有了答案,让人哭笑不得。

水舟有事无事总往我家跑,家里的活抢着干,他把我母亲当成他的亲妈。我家大门前那棵弯腰大槐树成了他摆龙门阵的场子。中午、或是傍晚,他手捧如盆的大海碗边吃边讲,常常是眉色飞舞声情并茂。他一肚子稀奇古怪的故事,人们越爱听他越卖关子,有他在的地方一定不会冷场。他说的那些俏皮话至今言犹在耳:“吃过饭肚子不饥,往东去腿肚朝西,头朝上脚朝下脸朝前去。”,还有“砂锅和面不如盆,熬寡不胜有男人。”这些大实话,经他一说特有味道。冬天,牲口棚是水舟哥最爱去的地方,那里暖暖和和,棚里温暖如春,棚外飞雪飘飘,落雪无声。

我家老宅街对面也是李天元家的菜园子,从小我和小伙伴们都喜欢在菜园里玩。菜园四周种满桃树,桃花开时蜂飞蝶舞,桃子熟的时候又大又甜。那时还没有抽水机,新式水车长长的铁链子带着皮圈,从碗口粗的水管里把井水带上来,通过水槽流到菜地里。李家菜园虽然不大,种出的菜格外精致新鲜。韭菜又肥又嫩、黄瓜青青长长,豆角爬满竹架,冬瓜像胖娃娃,夏天的菜园子躺在大树浓荫下、听蝉鸣声声恍如世外桃源。

204国家储备库占去了大部分土地,后来李家就在那里建了一处宅子。李天元的弟媳带着唯一的儿子李带喜和一个女儿就住在那里。带喜是妈妈的独子,从小娇养得细皮嫩肉,柔弱的身板,像个女孩子。带喜禁不住村上年轻小伙子披红戴花参军的诱惑,央告母亲去参军,按当时政策,独子可以免除兵役,但他主意已决,母亲扭不过他,只好答应他参军。带喜走的那天,胸带大红花骑着大马,脸上笑了开了花。谁知道他这一走就是二十多年,二十多年后带喜终于回来了,他母亲已是步履蹒跚老眼昏花,带喜在他母亲有生之年带着妻儿回来了。他已成了摄影师,回村免费为七十岁以上的乡亲们拍洗照片。带喜回来后,他年老的母亲露出了笑容,多年死气沉沉的家里有了生气,有了人气有了未来生活的希望。

前街东头路南汪幼长,也是五十年代初应征入伍的,在部队任骑兵连连长。汪幼长在部队的大熔炉里百炼成钢,他骑着战马手挥钢刀转战新疆天山南北参加平叛暴乱,守护万里边防。按他的资历和能力早应当团长了,只是他荷尔蒙特强,总是管不住自己性冲动的欲望,犯过错误。后转业到新疆石河子,在新疆过了十多年,思乡情切,他带着妻子儿女一家回到了故乡,参加家乡的建设,

回乡的汪幼长脚蹬长筒马靴,身着毛纺军大衣,魁梧彪悍的英姿不减当年。汪幼长的妻子温柔贤淑,似水柔情恰如春风细雨,一直在城里生活长大的她对自己的丈夫百依百顺,丈夫主意已决,她就夫唱妇随跟着丈夫来了,来到田间地头,来到大自然的怀抱。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也很快融入当地生活,小家庭过得有滋有味。

后来汪幼长还是没管住自己,和未婚女发生关系闹得沸沸扬扬。这世上的事就是难以捉摸,如汪幼长可以出生入死舍命去战斗,却无法保全自己的名节,家里有娇妻有儿女,他到底在想要什么呢,英雄难过美人关成为多少热血男儿无法穿越的坎!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免费注册

联系我们|隐私权政策|站务信息|手机版|小黑屋|Sinoquebec.com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3-28 14:26 , Processed in 0.025148 second(s), 23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