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登录
蒙城华人网 返回首页

蒙城文苑的个人空间 https://www.sinoquebec.com/?16349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家居蒙城

已有 1421 次阅读2016-4-20 18:08 |系统分类:移民留学| 蒙特利尔

家居蒙城 
文/雷冠华

家居蒙城,一座三层小楼,不是独栋,更非豪宅,是联排。房子不大,但足以居住;祖孙三代,一家五口,人口不多,但其乐融融。我想起一副对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这也是我们的写照,并非自我安慰,因为人真正需要的物资享受其实是有限的,所谓广夏千间,休息时其实只需一张床,佳肴百种,填饱肚子其实只需一日三餐。


女儿他们喜爱绿色植物,家中合理分布些各色室内植物,有巴西木,绿萝,蟹爪兰,兰花,发财树及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植物,既可净化室内空气,又将家点缀得春意盎然,青翠葱茏。西方提倡个性,每间房子的墙壁粉刷的是不同的颜色,墙上还挂有他们从网上或画室购来的风格各异的油画。客厅里还摆有一架钢琴,那不是附庸风雅装点门面的摆设,是女儿下班后放松身心的玩具。女儿女婿他们都在IT行业工作,枯燥而劳累,压力也大,她小时候学过钢琴,工作之余或节假日,兴之所至,随兴弹上几曲,既释放了压力,又调节了家庭气氛。家中还有各种电子播放设备,可以放CD,也可以在网上下载各种音乐,还可以看电影电视。小外孙西蒙喜欢唱歌,常跟着音乐放声歌唱,音色甜美,音准节奏中规中矩。他能唱很多歌曲,尤其喜欢唱中文歌。最爱唱的是韩红曾唱过的那首《家乡》。每当他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家里就会响起他那天籁般的童声,“我的家乡在日喀则,那里有条美丽的河”。我是在他的歌声中激发起灵感,写下了那篇短文《蒙城有条美丽的河》的。因为爱唱,这个学期西蒙还考上了麦吉尔大学开办的课外少儿合唱班,他是合唱班年龄最小的学员,每周再忙,也得抽一个晚上去那儿学习合唱。进合唱班学习之后,他的音乐素养有了明显的提高,歌唱的也越来越像模像样了。西蒙好动,只有沉浸在音乐中,才能保有难得的安宁和平静。家中有这么些电子设施,当他们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之后,我们待在家里,也就一点不寂寞了。

我们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花园,种有各色花草树木。除却冬季,其它季节都有不同花朵竞相开放,品种有鸢尾花,丁香,牡丹,蔷薇等等,可谓姹紫妍红,美不胜收。此外还有不同品种的树木,夏天来临时,花园里会绿荫如盖。记得曾读过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写的是他寓居北京时的生活,里面又这样一段话:”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初读是惊异于一个以精炼犀利而著称的文学大师,此处为何如此浪费笔墨。多读几遍之后方明白,这正是大师老到之处,这里展现的正是在那种风雨如磐的年代里,一个以天下为己任又无计可施的人内心的愤懑和百无聊赖的呐喊。我们是凡人,没有鲁迅先生的担当和抱负,自然也没有他的孤独和愤激。我也不至于浅薄得要与鲁迅先生比院子里的树,那我也太阿Q了。因为伟人名人自有伟人名人的抱负与担当,凡人自有凡人的平庸与宁静。作为凡人,我只享受树荫下的清凉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我们闲来无事,也会见缝插针的在花木草地中间开辟几小块菜地,种过西红柿,豆角,韭菜,辣椒,南瓜,白菜,菠菜,洋姜等各种蔬菜,加上我们院子里的樱桃和梨,除了可以一饱自家口福之外,偶尔还可以与邻居分享一下丰收的果实。花园是我们的一方净土,既是我们劳作的地方,更是我们活动筋骨放松身心的地方。

曾经听过台湾歌手潘美辰的成名曲《我想有个家》,歌词朴实无华得像大白话。“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这或许是常人的家的真实写照,也是我家的写照。由此我常想,家的真正概念应该是什么。家首先是一家人栖身的地方;其次,也是一个人最回归本色的地方。你在外面奋斗拼搏,需要精力需要勇气,需要展现你最精彩最上进的一面,即便脆弱,你得强装坚强;即便委屈,你得故作潇洒。只有回到家里,你才可以卸掉有形或无形的面具,表现最真实的自我。你可以衣衫不整,你可以随地而卧,你甚至可以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唱就唱,不必在乎别人的目光和反映。总之你不必端着,无需装模作样。你哭累了唱够了笑完了,哪怕倒在地板上席地而卧,依然可以安然入睡,并睡上一个好觉。

家更深层次的含义应该是一个有牵挂你的人而且你也牵挂他(她)的人的地方,这才是家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地方,也是家的真谛所在。这种吸引力强大的如同魔力。我常在电视屏幕上看到春节前后那些如过江之鲫般塞满各种交通工具奋不顾身潮水般涌上回家之路的国人,真的像着了魔一般。他们费尽千辛万苦赶回家去,并非因为有多好的物质条件在等待他们,也不是他们功成名就衣锦还乡,他们奔向的是日夜思念他们同时他们也日夜思念的亲人。只有一见亲人,一年来在外的酸甜苦辣才可以忘却,在外受过的所有委屈磨难才可以释怀。

跟女儿闲聊时,我跟她说:“不管世界如何变化,不管发生什么情况,至少有两个地方可以接纳我,安顿我,那就是我的两个家。一个是我常住的蒙城的家,一个是我那个东方的因常年无人居住而蒙满灰尘的家。虽蒙满灰尘,打扫打扫,又可找回当年的温馨。”而东方的那个家,因为常年闲置,只能算是个“窝”了,一个我们的“老窝”。她回答我说:“爸,你们还有两个家,而我就只有这一个家了。”我知道这是她从另一个层面诠释家的概念。不知是谁说过这么一句极为朴实却满含哲理的话:“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话虽有些伤感,但却反映了一些人的境况。当年雄心勃勃闯荡江湖的人们,谁还会回到原点去呢。女儿是17岁独自背负行囊去北京上大学的,这也是作为独生子女的她第一次离开父母独自远行。从她离开家乡那一刻起,我就知道这个乖巧听话的小女孩从此就从父母身边放飞了,我只能目送她渐行渐远,越飞越高。她在北京学习工作几年之后,又毅然独自踏上北美的土地,求学工作,并将家安在这美丽的蒙城。这其实也是预料中的事。她工作的第一年回长沙陪我们过春节,回京之后曾写过一篇文章,登载在他们民航的杂志上,那篇文章就叫《回家》,感动了许多阅读它的有同样感受的离家的人,文章中有她对父母的感恩,也表露了她毅然前行的勇气,末尾有这么一句话;”我很喜欢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从月球返回地球后说过的一句话:人,应该能走多远,就走多远。“。这就预示着他们这一代不会停止他们前进的脚步,他们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他们不避艰险勇往直前,他们有这个能力和信心。因此,故乡只能在他们心里,在他们心灵深处,只能梦中重温。作为父母,我们只能目送他们前行的背影,而不能羁绊他们前进的脚步。我也非常赞赏那句话:“人,应该能走多远,就走多远。”。

传世的音乐作品很多,但百听不厌,且每次听来都让人为之一震,血脉贲张乃至为之泪流满面的作品并不多,肯尼基的萨克斯独奏曲《回家》就属于这少之又少的作品之一。那百转千回悠扬动听的旋律,通过萨克斯那独特的音质表现出来,每次都能深深的触动我的内心乃至灵魂。乐曲优美得有些感伤,激起人对家无尽的思念,归家的急切,甚至还有离家太久的委屈与辛酸。这首曲子,我每次听后似乎都有新的感受,都能体会到它新的含义。因为,家是最牵动人类神经的永恒的话题,家是人最温馨的牵挂。

古人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两项,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可以做到的事;后两项,就让那些大人先生们去办吧。经营好自己的家,让每一个家安宁温馨,那么天下也就太平了。扫一“屋”而利“天下”,这也就是我们这些普罗大众能为“天下”做的事。因为,家是这个庞大社会最基本最人性最温馨的单元。

家居蒙城,幸福温馨。有家真好,我爱我家。

原载《蒙城华人报》第681期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免费注册

联系我们|隐私权政策|站务信息|手机版|小黑屋|Sinoquebec.com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4-19 00:17 , Processed in 0.024719 second(s), 23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