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查看: 6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精神家园——一个地产新人的心路历程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5-16 21: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到蒙特利尔一年多了,国内的业务、事务渐渐处理完毕,我也清闲下来。我要在这个尚不熟悉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不免要先问问自己两个流行的问题:我是谁?我在这里干什么?

我出生在广东山区的一个县城,父亲当时是教师,我就住在靠着山的学校内。在家里我排行老二,属于天不管地不管的状态。小学时就喜欢漫山遍野的跑,也闯了不少祸,主要是摘学校里果树的水果被抓住。小学阶段的主要读物是金庸的小说,当时学校的图书馆里也有,最妙的是图书管理员也允许我这个作为家属的小屁孩来借书。正好看完时电视里就播出了83版射雕英雄传,那时可真是万人空巷。音乐方面则是港台流行曲。现在看当时的作品,无论是音乐或者影视均充满了家国情怀,反映出港台及大陆均是蓬勃向上的状态。

小学五年级开始读书方面似乎突然开窍,小升初时顺利进了当地的重点中学。

刚进入初中时无书可看,于是在初一暑假看哥哥的教材。哥哥只比我大两岁,高两个年级,因而用过的教材还保存得很好。教材最初看语文,觉得不难就把数学、英语等全部都看了,觉得好像也没什么特别难的。不想初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时竟得了年级第一,而初一我的排名也就一百名左右!成功来得太突然,我只得继续自己学哥哥的教材。。。

当时学校的规矩是学习第一的同学做班长。我成为学霸后顺其自然地成为所在班的班长。成为班长后我不免有了想带领同学们守秩序、提高学习成绩的想法,并付诸行动。不想基本上班里没有人听我的,我也认识到自己还没有影响别人的能力,更不能改变他人,最多只能改变自己。

初中时家里开通了有线电视,刚开始看香港TVB时真的惊艳了。慢慢我喜欢看的是他们的新闻节目,感觉他们看问题方式挺有趣,很多事情都是点到即止,有车祸、灾难时会避开血腥场面,这与大陆的媒体很不一样。

有一次家里订报纸让我决定,我订了《参考消息》,但是家里只有我看看津津有味,于是到期了也不能续订,我只能到图书馆去看了。

进入高中后,我仍旧担任班长的职务。班主任是个很有经验的教师,他刻意把我安排到最后一排的座位,要我能看到全班的同学。这个安排是很好的,我看着全班的同学,也把全班的同学装在心里,每一个同学的样貌、特点甚至他们以后的人生轨迹我都心中有数。受到初中的教训,我奉行无为而治,不再试图影响或改变他人。这样反而使我和同学的关系极其融洽,与很多同学都成为了终身的朋友。

高二开始,我的邻居们迷上了打牌,经常打至半夜。我及我的父亲都试图阻止,但无法改变。于是我的麻烦来了,我经常晚上睡不好,白天上课时就打瞌睡。所幸当时我不需要听课也可以保持学习名次,但是我也知道我到不了top2的层次了。

到了高考要报志愿的时候,我认为自己已经有轻度的神经衰弱了,于是报考了在杭州的浙江大学。报这个大学主要是考虑地址是在杭州,而我需要疗养,学校的分数线对我来说也是适合的。

我顺利地考上了浙江大学的国际经济法专业,这是浙江大学在1952年院系设置后第一次再开法律专业,专业设置在外经贸学院的经济系下。这个专业有两个特别之处,一由于我们是第一届,所以老师们对我们都特别照顾,二是这个法律专业是在经济系下的,我们必须学全套的经济学知识,包括全套的高等数学。

大学开始上课我就发现问题了,高数老师一口一个“青蛙大学”,搞得我一愣一愣的,半天才反映过来说的是“清华大学”。对于一开始普通话都说不好的广东学生来说,有地方口音的普通话就太难理解了。于是高数也要靠自学了。

更大的麻烦是,上大学才发现原来我家是很穷的。我父亲八十年代末认为家里小孩子多要花钱,于是不做老师到当地的一个企业上班以求多挣钱。结果没多久该企业就破产了。在小县城里根本就再没有工作的机会,于是全家人只能靠母亲作为学校职工的一份工资生活,在我中学时家里的经济情况就已经相当窘迫的。只不过当时我住家里,没有什么开销,可以开饭就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而且我读书成绩好,每次考试都能得到一堆奖状找父母兑现十多元钱去买流行歌曲的磁带,心理感觉还挺好的。我考上大学是在1994年,是大学开始提高收费的第一年。我读的是涉外热门专业,收费又高一些,家里就更困难了。学校当时也有奖学金政策,于是大学第一学期我还是努力了一下,期望可以争取奖学金补贴一下。期中考试成绩一出来我就愣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我的三脚猫功夫在浙江、江西、江苏、湖北的学神面前算什么呢。期中考试班里三十多人我就直接排到了二十多位。我立即明白我与学神的差距已经是不能用努力来弥补的了,争取奖学金简直就是做梦。

我不得不另谋出路。第一年的寒假我就没有回家,开始了我的做家教的日子。一开始做家教要通过学校的高年级学生,要交一笔不少的“介绍费”。后来我就自己买个二手自行车,毛笔、纸和墨水,自己跑杭州城里去贴广告了。

幸亏当时还没有城管局,而且浙江大学在当地的名声极好,我还是源源不断的有家教的工作可以做,补贴了一些费用。后来学校的助学金到位,甚至老师的律师事务所也给了我一些补助,各项资金来源汇合,我生活的问题得以解决。

大学的专业课老师确实不同凡响,从一开始就深深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眼界与思维能力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当时我们的法律老师均年轻得意,讲课讲得神采飞扬。加上我们是第一届学生的原因,与老师的课下交流也很多。由于羡慕老师的思路与口才,我开始了哲学的自学,后来又扩展到了心理学和社会学。哲学上对我影响最大的是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我花了一年多时间慢慢的读。学校设置的课程被我放到了次要的位置,反正我也竞争不过那些学神。

由于我本来就是为疗养而到杭州来,我经常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到杭州的各大风景区欣赏风景。杭州是个好地方,春夏秋冬均有不一样的景色,而且到处都有文人墨客的遗迹。不知不觉间我的精气神都得到了很好的康复,甚至连在广东困绕我的鼻炎都不治而愈了。我也深深的喜欢上了这个地方,甚至一度有留在杭州工作的想法,当然后来还是回到广州工作了。

很幸运在杭州读书时金庸先生到浙江大学担任文学院院长,并且给我们做了几个讲座。使得我后来我在用金庸的小说给我儿子作启蒙读物时可以自豪的说“这是爸爸老师写的书,你要好好的读”。

临近毕业时,我参加了全国公开招考的公务员考试,报考单位是广州海关。应该说公务员考试的考试内容是相当科学的,也能选拔出相应的人才。建议年轻人都可以去考一考,就算考不上也可以了解政府机关的运作模式以及以后工作对员工的要求。当时广州海关招三人,笔试可以有九人入围,我考了个第二名。由于并无家庭背景,在面试前就担心会被涮下去,果然面试就被涮了下去。

于是毕业了我就去广州的律师事务所工作,很快我就考过了律师资格并开始执业,生活很快就踏上了正轨。虽然不能发财,但也生活无忧。

1998年王小波的作品开始流行,我读了顿有痛快淋漓的感觉。也许是我和他的童年经历、哲学爱好均有相似之处。这篇文章起的名字与王小波杂文集同名,是向王小波致敬的意思。

工作后反思我的大学生涯,深感自己作为涉外专业的学生,在外语学习方面的努力不足。于是2002年开始到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读研究生进修班。我的本意是学好英语听说,但是中大更多的是教语言理论。由于主要的学员是其它高校的英语教师,中大来授课的都是顶级教授。我在上课的每一分钟都有赚到了的感觉,当然学习下来也得益良多。

研究生学习的第二年开始第二外语的学习,我选择了法语。因为我本科时的导师就是从法国回来的博士,强烈推荐过我们学法语。当时我们用的教材是《大学简明法语教程》。第一次学习的时候感觉难度很大,但是也入了门。

两年的学习结束后,要申请硕士学位就需要通过法语四级考试以及发表论文了。由于我没有职称评审需要学位的压力,更由于当时我刚买了车和有了女朋友,正热衷于各种自驾旅游,就不去努力争取了。如果当时我知道我以后会依赖法语移民到魁北克,也许我会更努力的。当然这也就是也许,更有可能的是我还是会挥霍一把我的青春。

2010年在目睹房产可以暴涨三倍的现实后,我认为国内的形势已经变了,不再是年轻人凭努力工作就能好好生活的时代了。当时我已经有两套房产,我可以无惧房产价格的上涨,但是我的孩子呢?他也许已经无法凭他的努力买下属下他的房产了。于是我决定移民。

法律专业移民很难,只有加拿大的魁北克没有专业限制,但是对法语有要求。于是我捡起《大学简明法语教程》开始自学,只花了四个月就把它读得滚瓜烂熟了。很明显当年还是没有用心。

当然法语学习,特别是听力和口语只凭一本书是不行的。于是我到广州法语联盟开始上课,直接连续上到了B2的水平。广州法语联盟是法国官方支持的法语培训机构,师资配置水平相当高,教学方法也是纯西式的,偏重听力和口语。我在那里如鱼得水,学得很开心,也认识了不少新朋友。

2010至2012年是一个移民的高峰期,加拿大的联邦技术移民、投资移民以及魁北克技术移民、投资移民均人满为患,每年的移民配额少而申请人众多。于是加拿大联邦政府对移民申请者采取了全部作废的一刀切政策,而魁北克政府则表明同情申请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会慢慢消化积案。虽然我当时还没有移民成功,但也深深体会到了魁北克政府的人文关怀,庆幸自己选择了魁北克。

魁北克移民局在消化积案过程中也大幅提高了法语水平的要求。我也按其要求不断地参加法语考试,期间还时不时继续报名参加法语课程,也没有觉得是什么负担。

在等待移民期间我还是要继续做我的执业律师维持生活,但是我能以一种更加豁达的的心态去面对社会了。在律师执业过程中我始终能做到以诚待人,勤勉办事,积累了不少朋友和客户,更见识过了中国社会的千奇百态。

在等待移民的过程中,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用Realtor的app看蒙特利尔的房子了。在多年的手机看房过程中,我慢慢定位好了自己将来的居住区域、房产要求及预算等条件,在登陆之前就联系好了房产经纪,登陆后只花一天就看中了理想的房子,很快就安下了家。

现在我在蒙特利尔已经安定下来,对这边的感觉是比预期还好。这是一个只要努力读书和工作就可以过上好日子的社会,是一个使人没有医疗、养老、贫困之忧的社会,是一个房产价格合理的社会,我还能要求什么呢?

我以后可以做什么呢?重新做律师需要重新开始读书,基本上不可能。我计划做房产经纪,为别人买房卖房或管理房产。我因中国房产暴涨而决定移民,到蒙特利尔后因很好地买下了自己的房产而享受到了加拿大生活的乐趣,对房产有深刻的体会。我自己办理的移民并且经过了漫长的等待,我对参加各种类型的学习深有体会,对移民、留学的生活有了足够的了解。我敏感、理智、决断并且有行动力,有近二十年的中国律师执业经历并且已经完成九个月的魁北克地产经纪培训和考取执照,我相信我能做好地产经纪的工作。

现在是一个自媒体的时代,是一个人人沉迷于手机而心理距离异常遥远的时代。我的履历和心理历程在国内不必说,不可说。到蒙特利尔就没有这个顾虑了,能够见面并且谈得来的朋友已经廖廖无几,估计已经没有人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了解我的过去了。所以我还是写下这篇文章,作为自我的精神分析和总结吧,也许可以让一些有缘人看到,可以有人受启发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1-21 10:50 , Processed in 0.035968 second(s), 3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