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height=6></TD></TR><TR><TD align=midd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85%" border=0><TBODY><TR><TD>文化/文化周刊</TD></TR></TBODY></TABLE></TD></TR><TR><TD height=6></TD></TR><TR><TD align=midd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border=0><TBODY><TR><TD style="FONT-SIZE: 11pt; FONT-FAMILY: 黑体" align=middle>【周刊】《青春滴血——三线学兵连绝唱》再现绝密历史</TD></TR><TR><TD height=10></TD></TR><TR><TD align=middle>2005-06-25 09:36:56 来源:南方日报 </TD></TR><TR><TD height=10></TD></TR><TR><TD>
1971——1973:令著名作家陈忠实感动不已的血色花季
《青春滴血——三线学兵连绝唱》再现绝密历史
新书短评
上个世纪70年代,在文化大革命的空前浩劫中,有一段令人震撼的青春故事。它来自位于中国腹地大后方建设的重要工程之一襄渝铁路。
襄渝铁路是三线建设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东起湖北襄樊,西到四川重庆,横贯川陕鄂三省,全长894公里。在当年修建这条铁路的百万大军中,有一支特殊的队伍,她就是由陕西省25000名初中毕业生组成的学生连队,人们习惯称之为“三线学兵连”。为了响应毛主席“三线建设要抓紧”的号召,这两万多名十六七岁的年轻人奔赴巴山汉水与铁道兵一起修筑“襄渝”铁路,他们列入部队编制,又不同于军人;他们参加铁路建设,又不同于铁路工人和民工,而是一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从未有过的特殊团队。正是这些十六七岁的孩子用稚嫩的双肩挑起了共和国的重负,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中国历史上极其独特的一页,筑就了令人震撼的“三线学兵连精神”。
《青春滴血——三线学兵连绝唱》表现的就是共和国历史上这支空前绝后的学生军的故事。这部历史揭秘之作,以36万字凝重笔墨、36张三线学兵连的真实历史照片,再现了1971至1973年发生在这群花季少年身上的真实故事。
书中通过对三线建设的历史事例的表现,以及对三线学兵连的典型形象和历史真实的追叙,掀开了历史的面纱,再现了一段历史真迹,纪录了巴山汉水之间的一段惊心动魄的青春交响曲。
著名作家陈忠实读到此书后难抑激动心情,饱蘸浓墨为这本书题写了书名。
回顾一段隐秘的历史,后来的读者体验到的也许只有惊叹和震撼,而对不少至今仍在世的当事者,感觉复杂到也许只有悲欣交集一词可以形容。
《青春滴血》
华龄出版社
作者/吴迪
2005年6月出版
</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