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楼主: hsdcw197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络] 如何用hub共享网络.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11#
发表于 2005-11-1 01:12 | 只看该作者

真是高手

sotal用两块网卡代替hub就够强的了,你这又整出一个直接电缆连接,理论上用sygate全都可以实现,书上说的归书上说的,你做一下试试,不累你吐血才怪,你以为pc机是super server啊,如果真行的话,做router和hub的全改行做wire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5-11-1 17:48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xuqi20000
你用过电缆直接连接上网吗,并口还是串口,你见过没有uplink port的hub吗,交叉线怎么能接到RJ45上.

这位先看清楚我说的再说话。我什么时候说过用电缆直接连接可以上网了?

网络共享就是两台电脑相连,可以通过网上邻居共享一些资源,互传数据。可以用hub实现,也可以用交叉线做电缆直接连接。什么叫网络共享,看看下面的图,网络共享和上网没有关系。

share.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1000)

share.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5-11-1 17:52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xuqi20000
你用过电缆直接连接上网吗,并口还是串口,你见过没有uplink port的hub吗,交叉线怎么能接到RJ45上.

你没有见过uplink port的hub, 并不是说没有。另外有些虽然有,但是是10base2 的BNC头,你能用吗?

故障现象:接在级联的两台8HUB(无【Uplink】级联口)上的电脑不能互相Ping通。

解决方法: 这个故障是连接两台HUB的网线造成的,因为这两个HUB都没有【Uplink】口,所以不能用原来的标准网线来连接HUB,而是要用1326交错过的网线,也就是级联线,连接这两个没有【Uplink】口的HUB才能通。
http://act.it.sohu.com/book/chapter.php?id=130&volume=4&chapter=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5-11-1 18:03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xuqi20000
你用过电缆直接连接上网吗,并口还是串口,你见过没有uplink port的hub吗,交叉线怎么能接到RJ45上.
交叉线怎么能接到RJ45上?麻烦你先把网线是什么先搞清楚。看看下面的介绍,不会发现你的问题好奇怪。

网线根据定义,1到8号线,在10M~100M网里,只有1、2、3、6号线是作为通讯用的,其余都是未定义的。在具体做10M和100M网线时,我们通常只考虑1、2、3、6号位置的线的接法就可以了,剩下的线随便怎么排都没有关系。通常大家的排法就是把每对线作为一组──仔细分开,然后把线对按一组挨一组地的顺序排列,没有交换网线,如按1、白橙,2、橙,3、白绿,4、绿,5、白蓝,6、蓝,7、白棕,8、棕的方法排在一起,剪齐后再插到水晶头里用网钳压好。
这样做在10M网里或100M网络中短距离内网线问题不大,但在100M网络里面网线稍长一点后,就容易出问题。主要是因为网线的信号衰减和干扰造成的。双绞线里的每对线都是相互缠绕在一起的,一是为了防止外界的干扰,二是这两条线传出同向的信号,一个正逻辑信号、一个负逻辑信号,到达接收端,负逻辑求反和正逻辑重叠,这样就可以加强信号,减少线路传输中信号的损失。按上面的线排法,根据网线的定义,是1、2、3、6号网线起到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的作用,如下:
引脚
网卡RJ45插座信号  RJ45插头和HUB RJ45插座信号

1TX+(发送)     RX+(接收)

2 TX-(发送)    RX-(接收)

3 RX+(接收)    TX+(发送)

4 未定义          未定义

5 未定义          未定义

6 RX-(接收)    TX-(发送)

7 未定义         未定义

8 未定义         未定义

1、2号线白橙、橙刚好是一对,没有问题。但是3、6号线就是白绿和蓝线,缠绕在同一组的两条双绞线可以更好地降低外界的干扰。。现在我们知道了问题之所在,解决起来就很轻松了,我们只要把第4号线跟第6号线对换一下位置就可以了。这样的话,有定义的3、6号线就是同一组双绞线了,然后用网钳把它剪齐,小心地插入水晶头里(注意拿的时候水晶头时方向要一致),再用网钳压紧就可以了。按这样的方法把另一头也做好,做好后可以用网线测试仪测试一下,如果指示灯是按1、2、3、4灯依次亮的话就表示通了。
上面的做法只是标准的100M网线做法,两头使用同样标准做法的线称为直连线,用于PC到HUB普通口,HUB普通口到HUB级联口之间的连接。
要做网卡之间的对连线(或称级联线)。根据上面的解释,我们把网线的两头按顺序排列好,注意这里不要交换任何网线,再把其中一头的1、3和2、6换一个位置就可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5-11-1 18:35 | 只看该作者

别象吃了枪药似的

Post by mtl139
windows帮助+搜狐教程节选

说了半天也没说你用的是并口还是串口,也没告诉我哪种hub可接双绞线,你动手做过吗,直接电缆连个电脑也值得这样大呼小叫,这和楼主的问题没多大关系,用个Hub得买个网钳,还要查一查哪根线传输的是什么信号,真有你的,你是行家俺是外行了吗,消消气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5-11-1 19:18 | 只看该作者

别象吃了枪药似的

Post by mtl139
把网线是什么先搞清楚
搜狐网上教程
把网线是什么先搞清楚,这个问题对我来说太高深了,原来你说的双绞线是1、3和2、6交错过的网线,这就是直接电缆,长见识了,你是行家,消消气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5-11-1 22:08 | 只看该作者
电缆直接连接可以用串口、并口或者以太网口。所以用网线是完全可以的。为什么是交叉线,很简单的道理,如果用普通网线,两台机器的发和发相对,收和收相对,那自然无法通信。
我没有说过什么双绞线,我一直说的是网线和交叉线。说到网线,除了8芯电缆,就是同轴。这里应该不会有什么误会。
我也没吃什么枪药,只是陈述事实。我讲的都是我的实际经验,我用得hub, 上面uplink是BNC, 所以只好用交叉线。现在XP的网络共享设置的确比较复杂,我也试了一天才连通。因为出于安全的考虑,我不想用TCP/IP做本地网络连接,设置IPX的时候老有问题。反倒是两台机器联网共享宽带简单的多。

老实说,你说话的语气不是那么厚道。如果你懂,别人说错了,不妨指正,大不可那么连讽带讥。而且你是真得不太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5-11-1 22:15 | 只看该作者

一点不强

Post by xuqi20000
sotal用两块网卡代替hub就够强的了,你这又整出一个直接电缆连接,理论上用sygate全都可以实现,书上说的归书上说的,你做一下试试,不累你吐血才怪,你以为pc机是super server啊,如果真行的话,做router和hub的全改行做wire得了.

总共不就是两个协议吗,TCP/IP上网都要有,就是NetBEUI,不占多大资源的,看完你的贴子我还真试了一下,一点问题没有。

这年代还讨论直接电缆连接,是有点太夸张了,早是老古董了,相差不止一代,能找到有com1和com2的电脑,那才真的是“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5-11-1 22:38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sotal
总共不就是为了两个协议吗,TCP/IP上网都要有的,就是加个NetBEUI,不占多大资源的,看完你的贴子我还真试了一下,一点问题没有。

这年代还讨论直接电缆连接,是有点太夸张了,早就是老古董了,相差不止一代两代了,能找到有com1和com2的电脑,那才真的是“强”。

加一个网卡行是行,难易先不说,一台机器总要开着,总是不现实。况且买个hub也不贵,我这个10口的hub不过10刀。
接打印机的并口就是可以做直接电缆连接,土是土了些,如果两台机器想临时传些东西,还是能用的。你如果都有红外口,那算我没说。
你觉得如果两台机器只是想共享一下,而不是想连到internet上,哪种方法比较好?也许我记错了,只用网线不用hub是否可行?因为另一台机器现在没在,无法试。但是我印象中应该是可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5-11-1 22:41 | 只看该作者

问题当然没有

Post by sotal
总共不就是两个协议吗,TCP/IP上网都要有,就是NetBEUI,不占多大资源的,看完你的贴子我还真试了一下,一点问题没有。

这年代还讨论直接电缆连接,是有点太夸张了,早是老古董了,相差不止一代,能找到有com1和com2的电脑,那才真的是“强”。

关键是个速度,你要用它模拟什么还是实用,试一下看不出效果的,你用几天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5-31 17:50 , Processed in 0.045320 second(s), 41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