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查看: 107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海外孩子成长教育问题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7-22 11: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到加拿大,走在downtown的马路上,并没有多少陌生的感觉,各种不同的语言似乎和你无关,各色不同肤色的人群,和橱窗的装饰别样的风格,似乎告诉你你是过客,与你曾经熟悉的城市那样的迥异,却不陌生:或许你是置身在北京的王府井,或是上海繁华的南京路,或许你正徘徊在时尚杂志或电视频道中,他们和你无关,和你最亲密的还是世界上仅有的那几个人---家人、朋友……,屈指可数!

      突然,几个中国人模样的孩子走过来,叽叽喳喳嬉笑着、嘴里叽哩呱啦的说着极流利的英语和法语,总喜欢停下来多看几眼;如果是在地铁上,就会不自觉的仔细倾听他们的谈话,更细致的观察他们的表情、神态,其实并没有窥视癖,也不仅仅因为好奇,而是因为家里同样有一个年的宝贝,想象着他不久的样子,或未来的样子或许就是眼前的几个,不知是喜是愁:喜欢西方孩子的明朗、自信、友善、大方,却又担心将来有一天他突然叽哩呱啦和你说中文时,你随口说出的成语、歇后语他却不知说云,关于中国两个字更成了词汇,中文说得还好,拿起报纸却不知所云,眼睛上、鼻子上或舌头上搞个亮晶晶的小球、胳膊上、腿上纹上搞不清楚的纹身……。尽管爱是永远的润滑剂,但是文化的差异注定了观念上的差异,而将来年龄的差异更会导致两代人的理解的距离也是终究的事实。

       带着梦想来到加拿大,希望给孩子更多的空间,让他有更开阔的视野,接受更人性化的教育,将来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选择完成自己的理想,能有更快乐、更美满的人生。面对生活压力,和自身的亟待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却常常在不经意中为孩子打开一扇门的同时,却关上了另一扇门。

有位哲人说过:语言是斗争的武器,多一种语言就像多了一枚利器,以前从没感觉,置身国外,因为语言问题,无法从事自己擅长的工作、尤其是对于热爱自己专业的人而言真正是一种痛苦,因此更感觉此话的寓意深远---语言是沟通不可替代的桥梁,借助于这个桥梁,你才会有更游刃有余的人生,当然它不是绝对的决定因素,承载游刃有余的人生应包括思维,能力,素质,还有机会,失去了语言这种介质,其他的美丽不得不黯然失色,无可奈何。

因此,思维方式也是十分重要的,将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和教育体系的优势互补,或许才是我们能给孩子创造的更好未来的保证。

那么,在提高我们自身的同时,为了孩子,也为我们自己,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有兴趣这方面问题探讨的朋友请跟贴。
2#
发表于 2006-7-22 14:08 | 只看该作者

不要往壞的地方看:)

既然來到了異國
就不能自己先約束自己的孩子對於文化之間的差異接受
我最近也想很多這個問題
我覺得如果家長自己不能先開拓自己的視野
將來延伸出的問題也許不少

各種文化想必都有其優劣之處
我覺得作一個身在異鄉的中國父母
應該更覺得替自己的子女開心
有比很多人多一個機會身處在不同文化的陶冶下
如果我們一直對子女抱以"比較""批評""壓抑"等等的方式
並不能幫助我們跟孩子之間共同面對處在兩種不同文化下衝擊

我這陣子想來想去
也沒什麼好想的
至少我堅持以後我的孩子在家只能跟我用中文溝通
而我希望灌輸我的小孩一個觀念
他也多幸福能擁有個機會讓自己成為一個多元化的世界人

我覺得讓小孩"了解"
而不是"講解"
畢竟中華文化的菁華深遠
並不是只單單建立在"刺青是壞孩子" "穿肚環是洋人的活動"
或是會說中文跟讀中文

應該是像"身體髮膚  受之父母"這種深入一點的觀念
如果我們自己都建立不起對自己文化的認知
免不了將來孩子用西方"迷信""無邏輯"等等說法來看父母

我希望我的孩子
將來在外面碰到他的西人朋友質疑中華文化的一些觀念或作法的時候
能知道為什麼我們中國人這樣做
而不是"我爸媽叫我這樣做"

在換個方面想
自然而然哪些真的迷信的說法或做法
我們也就不會去教導我們的孩子盲從
不是嗎?

太多時候中國父母對下一代的教育
是用自己的喜好或是自己長輩傳統的喜好所延續下來
真的深入一點了解自己的文化
再來敎自己的小孩
我想會比較有效吧

我覺得在異鄉的中國父母
是開啟那扇門的關鍵
而那扇門
究竟是孩子的門    還是父母的呢
這是我們需要去思考的問題
挖坑灌水 要先学潜水喔!: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6-8-1 02:40 | 只看该作者

或许我们需要一种方式

并不悲观。恰恰相反,心中充满希望。也的确不会潜水,顶多也就会在游泳池中游上一会儿,可喜欢游泳,院子里恰好没有游泳的地方,不得已也只好挖坑了,挖得好与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想认认真真地挖个好坑,修个漂亮的游泳池,让也对游泳感兴趣的人一起来游。瞧,这不,您来了!终也算遇见一个对游泳感兴趣的人,尽管也许您是一个潜水高手!:p

或许所有的思索来自爱,来自对自己孩子的爱,对族人孩子的爱,对族人的爱,和对中国文化的爱。

的确,来到加拿大,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呼吸到自由、新鲜的空气,能领略各种文明的优雅,能更像一个孩子一样自由的长大,手里至少拥有两把钥匙,能随时打开两扇自家的门,一个是东方、一个是西方,更自信而游刃有余的选择自己的生活。

但是,“说中文”这一条并不是“他们”拥有“钥匙”唯一的法宝,例子比比皆是,更有一些家庭并不强调“说中文”,我有一个朋友就是这样,一个纯粹中国家庭,她的一双儿女说英文、她说中文,家里各说各话,沟通倒没问题,只是等到孩子长大了,觉得中文也很重要时,再学已不那么容易了,无形中------一扇门关上了!更何况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例如很多华人家庭,老大听、说、读,甚至简单的写没问题,老二可能就是能听、能说,却不会读写,到了老三也可能只剩下听了,究其原因或许有二:其一,一个孩子时,父母的中文意识相对较强,只要父母强调说中文,孩子的家庭时间基本必须生活在中文环境;这就是为什么,一些独生子女尽管在加拿大长大,中文依旧挺好,至少日常交流没问题,能读懂报纸和小说,可能写作略差些;其二,两个孩子时,父母的关注点弱了,在家里,孩子在父母的势力范围之外,更愿意用英文或法文交流,因为毕竟孩子间的话题有时候是父母永远想不到的;就像多米克骨牌一样,力量的转移导致结果的不同,或许第三、第四。。。。。,思维方式也是一样的。

当然,这里也没有贬低“不说中文”的同胞的意思,只是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无论在哪里,“弱肉强食”永远是竞争法则,当然也并不是言者不善良,因为所有的自由都会有约束,教育孩子与其做一个看似善良,嘴上有“爱”,却没有能力“施予爱”的人,不如做一个强者,去“施予人”。

寻找一种方法,为孩子创造一些“将来”能飞跃的跳板,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感受来自东西方两种文明的洗礼,然我们的孩子的人生能更完满。其实,对于“少不更事”的孩子而言,更多的“坚持”在家长,孩子未来的“入场券”在我们每个作家长的手上,这才是言者“挖坑”的原因。:co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8-1 16:51 | 只看该作者
這是個很難想出完美之計的問題

像我家是中西合併
光是對小孩的教育觀念都有不同的界定了
更別說是對語言上的認同
目前暫時的想法是將來把不會說英文的父母接過來帶小孩
等小孩到了上學校的年紀以後
好像很多事情就不是我們家長所能控制的
暫時覺得學前教育挺重要的
應該佔有潛移默化的效果吧:rolleyes:
就好像是上學以後就更沒有機會給小孩學中文囉
小時候能敎多少算多少吧:eek!:

我覺得說不說中文是一個問題
其他文化的觀念更是一個中國父母要面對的問題

比如說
前幾天     一個我家老大那邊親戚的小女孩
十三歲喔   小吧?
每天站在鏡子前面的時間不會比一個正常女人少喔
我們大家一起去小木屋住幾天
她跟隔兩間的小男孩看對眼了
第一天晚了一小時回家
第二天晚了一小時才打電話   說再晚一小時
第三天晚了一小時回來跟媽媽說要再晚一小時   她媽媽就去睡覺叫爸爸等
她又晚回來  還要再晚一小時
最後回來的時間還是遲了半小時

最後一天大家在整理的時候
她可是一起床不到十分鐘整裝完畢就跑去找小男生了

我跟我家老大說
我沒有辦法忍受這種情形
我覺得有個限度
跟什麼夏日戀情沒有關係:rolleyes:
一個十三歲的小孩的價值觀  在我的眼中不是這樣的
但他們覺得可愛:rolleyes:

要是我女兒十三歲只知道化妝打扮找異性......
:eek::eek::eek::eek:
挖坑灌水 要先学潜水喔!: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5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5-1-24 18:04 , Processed in 0.045391 second(s), 3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