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楼主: yann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与死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31#
发表于 2006-8-19 14:26 | 只看该作者

寻找生与死之间的新状态




  
挽救濒危病人生命的“人造冬眠术”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网站  记者:李彬)

  


  
在我们的生活中,使用电冰箱保存各种食品已是司空见惯的事,在通常情况下,各种食品在4℃时的保存时间可大大延长。

  
  现在,这个原理已经被应用到最新的医疗技术上,科学家称之为“人造冬眠术”。应用这一技术,医生可以把一些危重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制造假死状态

  
  在美国波士顿的马萨诸塞总医院,外科医生阿拉姆正在进行一次特殊的手术,躺在手术台上的不是受伤的病人,而是一头欢蹦乱跳的猪,它就是医生们正在进行实验的主角。

  
  为了减少它的痛苦,这头猪被注射了麻醉药,很快便进入麻醉状态。随后,猪的腹腔被切开,主动脉和主静脉被切开,50%的血液瞬间喷涌而出。由于失血过多,猪很快进入了休克状态。

  
  这时,阿拉姆医生将一种被冷却到2℃的营养液输入猪的循环系统,这是一种从内到外的冷却技术。由于大量冰冷的营养液被输入猪体内,猪的体温迅速下降,很快从37℃下降到10℃,进入深度低体温状态。这时,通过各种仪器检测猪的各个器官显示,猪似乎已经进入了死亡状态,不仅心跳停止了,大脑没有任何电流活动,甚至各种组织也不再吸收氧气,各种代谢彻底停止。

  
  90分钟之后,医生将温度为37℃的血液重新缓缓输入猪体内。随着猪体温的逐渐升高,奇迹发生了,原来还一动不动的猪在体温达到25℃时,心脏恢复了跳动,随着体温的逐渐恢复,这头刚才还处于休克状态的猪重新恢复了活力。

  
  尽管上述实验有些残酷,但医生们却是在模拟生活当中的真实场景,他们希望有一天,这一技术能够应用于人类的救死扶伤,因为这一技术对于那些在战场上失血过多的士兵、因车祸处于中度昏迷的病人以及其他一些大出血的伤病员,都会创造起死回生的效果。

  
  极度冷却暂停机体活动

  
  从原理上说,体温冷却技术可使肌体暂时停止对氧气的吸收。对于重度失血的病人来说,由于血液大量流失,很快会出现休克,而大脑缺氧5分钟就会死亡。体温降低后,就可降低人体对氧气的依赖,研究发现,体温每降低10℃,身体的新陈代谢就会降低一半。

  
  2000年1月,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曾报道过安娜的神奇经历。安娜在滑冰时不幸掉入了冰窟,80分钟后,朋友们才将她从冰窟中救出,当时安娜的体温已降到了13.7℃,很多人都认为她没有生还的希望了。安娜被送进医院后,医生们将她的血液抽出来加热后重新输进她的体内,安娜竟奇迹般地苏醒了。经过60天的休养,安娜完全恢复了健康,甚至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安娜是幸运的,因为在没有医生的监护下,体温降到28℃以下的病人,只有30%的人能够完全康复。

  
  实际上,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可以保存组织已众所周知。在目前的心脏搭桥手术中,将体温降低到18℃并维持45分钟,已经成了通常做法。在阿拉姆的实验中,猪最佳的外科低温手术的温度甚至达到了10℃以下。但是,过低的温度可能会对人体有害,因为当温度低于5℃以下时,细胞就会开始破裂。

  
  阿拉姆用猪前前后后做了200次实验,猪完全恢复的成功率达到了90%%。如果使用健康的猪,成功率几乎达到100%。很多专家认为,目前已存在进行人体试验的可能性。

  
  两年内开始人体试验

  
  无独有偶,美国匹斯堡大学的科学家帕特里克和他的小组,在狗身上也成功实现了假死状态,狗在假死状态下可以维持3个小时。目前,帕特里克和阿拉姆正在共同努力,他们希望在18个月至24个月内开始人体试验。

  
  美国军方也开始对这个实验感兴趣。美国国防部要求阿拉姆将假死状态延长到6个小时,有了这么长的时间,远在阿富汗前线的士兵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就可以在“深度冷冻”下从容送进战地医院进行救治。

  
  但阿拉姆的实验似乎解决不了美国军方的问题,因为阿拉姆估计,人在“深度冷冻”状态下存活的时间只能维持3个小时。

  
  在美国西雅图癌症研究中心,细胞生物学家马克也在从不同角度研究“深度冷冻”。马克发现,线虫和果蝇可以在无氧状态下生存24个小时,当重新取得氧的供应时,它们可以重新获得生机。更有甚者,海猿甚至可以在无氧的状态下生存4年,一旦到有氧环境下,它们可以立刻焕发青春而毫发无伤。

  
  靠研究昆虫和海洋生物所获得的灵感,马克开始在老鼠身上做试验。他把老鼠放到一个充满硫化氢气体的透明容器中,不到5分钟,老鼠的新陈代谢能力开始急剧下降:氧需求量下降了50%,二氧化碳排出量下降了60%。6小时后,老鼠的新陈代谢下降了90%,心跳由120次/分钟降到了10次/分钟,体温也从37℃下降到15℃,说明老鼠已经进入假死状态。随后,新鲜空气被注入容器中,4个小时后,老鼠又重新恢复到正常状态。

  
   由于假死状态并不是一种自然状态,很多人怀疑,这种方法会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马克和阿拉姆都认为,假死状态不会对人体造成永久性伤害,因为他们将 实验组与对照组动物进行了行为学比较,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动物没有什么差别。阿拉姆同时对猪的大脑进行了详细检查,也没有迹象表明猪的脑细胞受到了任何 损害。

  
  创造“人造冬眠术”

  
  阿拉姆和马克都创造了动物短暂的“假死”纪录。然而,很多科学家认为,人类存在着未经开发的冬眠潜能,他们希望将人类假死状态的时间大大延长。

  
   一些冬眠动物像松鼠和旱獭,可以把体温和血液流动降低到非常低的水平存活数天甚至数星期,而大脑不会受到一丝损害。在正常状态下,人类却根本不具备这个 功能,人在大量失血的状态下,血流速度减慢,供氧量急剧减少,然而人的新陈代谢仍然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氧需求量继续保持高水平,这种不平衡造成了细胞产生 大量的自由基,从而损坏细胞。冬眠动物则可以迅速降低细胞代谢水平,从而避免了这个问题的发生。

  
  威斯康星大学生理学家汉娜·克雷正在研究松鼠的冬眠过程。松鼠可以在一个小时之内,就从活动状态迅速过渡到休眠状态。大多数冬眠动物在整个冬天并不是长眠不醒,实际上,它们的整个冬眠过程是短暂活动与长时间休眠交替进行的。在克雷的试验室,松鼠在外界温度达4℃时开始冬眠,冬眠过程中,松鼠的新陈代谢值下降了96%至98%,只有正常水平的2%至4%,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从200至300次下降到了3次到5次,呼吸也由100次/分钟至200次/分钟下降到了4次/分钟至6次/分钟。

  
  克雷认为,松鼠独特的冬眠本领有可能在失血性休克中生存下来。在随后的试验中,她对5只松鼠和6只老鼠做了试验。当这些动物的失血达到60%%时,老鼠的体温和血压开始急剧下降,不到一个小时,老鼠全部死亡;而松鼠却维持了血压和体温不下降,存活了4到10个小时。

  
  科学家们认为,是基因决定了松鼠的冬眠过程。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安左斯教授正在研究松鼠冬眠的基因学原理,他发现,松鼠的心脏在体温接近0℃时仍然可以工作,这一点对于哺乳动物来说是非常令人吃惊的。他还发现,松鼠有48组特殊的基因可对心脏产生作用,其中37组调控正常状态,而另外11组则对松鼠的冬眠状态发挥作用。

  
  科学家们发现,任何一类哺乳动物中都至少有一个成员具备冬眠的本领,由此,科学家们相信,哺乳动物中应该具备普遍的“冬眠”基因,如果将这组基因分离出来,很多哺乳动物就具备冬眠的可能性。德国飞利浦大学在2004年发现,狐猴也可以冬眠,这一发现使寻找人类的冬眠基因出现了新曙光。

    一旦“人造冬眠术”研究成功,人类就可能在生与死之间创造出一个新的状态,那就是冬眠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6-8-19 20:07 | 只看该作者

真好

生与死的对话, 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6-8-19 21:06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noyau
  
这回,我能跑过兔子了:rolleyes: :eek!:
  

哈哈, 这回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6-8-20 03:21 | 只看该作者

对死亡的误解和误用.

生是一个过程, 死是一个瞬间. 生是不由己, 死却可选择. 人们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死亡方式, 自然的, 非自然的, 等等. 对于生, 人们就很无奈了. 那是一种强迫, 你必须接受你出生的时间, 地点, 种族, 社会地位, 而这些就基本上决定了你的大部分人生. 你能改变的只是你的教育程度, 财富数量, 健康状况, 仅此而已. 就这一点而言, 生不如死那么自由. 不要以为活着的人都明白人生的意义, 99.99%的人活了一辈子, 根本就没想过什么人生的意义. 同样, 选择死亡的人也大都不知道死的价值. 但是, 他(她)们看到了死的效用和效率: 在瞬息之间把一切变成无. 这使得他(她)们把死当成一种最有效的工具, 来解决人生中难解或无解的问题. 什么恐惧逃避, 什么看破红尘, 一死百了. 或许现代的人们太习惯于在电脑死机时重新启动, 在一场输赢后洗牌重来. 以至于把死当成人生的重新启动键, 想在人生中洗牌重来. 这完全是对死亡的误解和误用. 子路同学曾问孔老师: "敢问死", 孔老师不高兴地说: "未知生, 焉知死". 就这么给敷衍过去了. 我想他老人家恐怕也不知道死的理由, 只是怕丢面子罢了. 可我记得上次他还教导子路同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话扯远了.

总之, 从释迦牟尼, 穆罕默德, 到耶酥基督, 以及我们的祖先对生的讨论太多太多, 很少对死的意义加以研究. 好象讨论人生意义是一件及其伟大高尚的事情, 其实呢? 和讨论死亡意义一样, 它仅仅是个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 并无任何伟大高尚之处. 我认为不带个人感情偏见的讨论, 才有可能求得真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6-8-20 12:41 | 只看该作者

未知生,妄谈死。

人的出生是身不由己,但我们真的永远也不能决定自己生存的地点,不能改变自己的国籍,不能选择自己的信仰,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调整自己的生存状况(包括地位)么?我们唯一能选择的只是死亡的方式?什么“99.99%的人活了一辈子, 根本就没想过什么人生的意义”,生也无“无任何伟大高尚之处”,到底你是这99.99%还是那0.01%中的一份子?到底是谁在逃避选择的责任和生之权力呢?

忍不住要学学孔夫子说说你是有点“未知生,妄谈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6-8-20 20:32 | 只看该作者

生的权力

人一出生, 有些事情即被决定了. 我出生在中国, 这就决定了我学英语或法语是一件困难的事. 尽管我可以改变国籍, 信仰, 也可以做整容或变性手术, 但那都是表面的. 深层次的东西, 融化在血液里的东西是无法改变的. 比如我们不是出生在以色列的犹太人, 仅这一点就决定了我们永远不能理解哭墙在犹太人心中的地位. 同样, 你不是巴勒斯坦人, 你也就永远没有对耶路撒冷的感情. 那毕竟对我们太陌生了. 可我只要随便说几个数字(例如:9.18 7.7 8.15 ), 几个地名(例如: 芦沟桥, 钓鱼岛, 靖国神社), 你的反应绝对不同. 这就是你出生的时间和空间决定的, 而这二者不由你支配. 用带数学味的话说, 人生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 因此, 我们不能向父母提出: 您应该在那个时间, 那个地点生我, 之类的要求. 只有当我们是我们自己, 而不是父母制造出来的时候, 才能有所选择, 才谈得上所谓生的权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6-8-20 20:58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laozheng
人一出生, 有些事情即被决定了. 我出生在中国, 这就决定了我学英语或法语是一件困难的事. 尽管我可以改变国籍, 信仰, 也可以做整容或变性手术, 但那都是表面的, 深层次的东西, 融化在血液里的东西是无法改变的. 比如我们不是出生在以色列的犹太人, 仅这一点就决定了我们永远不能理解哭墙在犹太人心中的地位. 同样, 你不是巴勒斯坦人, 你也就永远没有对耶路撒冷的感情. 那毕竟对我们太陌生了. 可我只要随便说几个数字(例如:9.18 7.7 8.15 ), 几个地名(例如: 芦沟桥, 钓鱼岛, 靖国神社), 你的反应绝对不同. 这就是你出生的时间和空间决定的, 而这二者不由你支配. 用带数学味的话说, 人生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 因此, 我们不能向父母提出: 您应该在那个时间, 那个地点生我, 之类的要求. 只有当我们是我们自己, 而不是父母制造出来的时候, 才能有所选择, 才谈得上所谓生的权力.

简单说吧,现在是你在和我对话,还是你的父母?难道你的思维方式、语言方式,甚至在这里和我的对话完完全全都是你我的父母100%预谋好了的?

看来你的避世心态还非同一般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6-8-20 22:28 | 只看该作者

死亡函数

在大陆出生长大的年轻人一进学校就开始接受人生观的教育, 对于死亡认识则是完全的陌生和空白. 然而一遇人生困境, 总有人选择死亡, 这正是对死亡意义缺乏研究的结果, 也反映出十几年的人生教育并不成功. 对死亡的盲目选择就是我所说的对死亡的误解和误用. 人们常常说错做错, 结错离错. 对死亡选择的错误却非同一般, 因为这个错误无法改正. 举例来说, Toronto的蒋先生擅长于解决核物理问题, 对人生问题他所掌握的种种物理方法完全无效. 他错误地选择死亡来求解人生, 结果是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更多的疑难, 而不是解答. 假设做出死亡选择的不是Toronto的蒋先生, 而是Vancouver的赖先生, 我就很难做出否定的结论. 因为这个选择至少能立刻化解中加两国的外交僵局. 当然, 这个假设是很不恰当的. 我的意思是想说, 死亡也可以看做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 而这两个参量是由我们自己控制的.

本人才疏学浅, 出言不逊, 如有得罪, 望天上的蒋先生和人间的赖先生多多包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6-8-21 02:14 | 只看该作者

珍惜死亡的选择

现代科技带给人们更多的选择, 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专业和工作, 汽车和房子, 宠物和爱人. 人们已习惯了选择, 以至于滥用了这种在生活中形成的选择习惯, 把它用来选择死亡. 问题在于死亡不是生活的一部分, 死亡是在生活之外. 死亡选择是最终的, 唯一的, 不可重复的. 因此要珍惜死亡的选择, 要知道死亡的意义和理由. 不要出于求生的本能和对死亡的恐惧, 忽略了对死亡意义的研究与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6-8-21 10:5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你这个Laozheng说话方式很有意思,一个概念也要拖这么久分好几段。“ 死亡选择是最终的, 唯一的, 不可重复的. 因此要珍惜死亡的选择, 要知道死亡的意义和理由”,看来你所想说实质上还是要求生的吗。我前面的“避世”的话下早了,收回,恕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1-27 14:47 , Processed in 0.054054 second(s), 3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