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前妻的亲戚回国,我第一次听说移民一词.原来认为出国只能靠留学来完成,没想到还有技术移民这么一说.于是有点心动,有点冲动.原因主要是当 时对国内的一些政策有些不满:比如说高考, 我没上清华,北大,不是因为我没能力,而是因为我没有北京户口.我移民申请是在前妻鼓动下完成的,一来想着国外有亲属;二来我的英语很强,尤其是口语,所 以比较自信能混出来.在递表之后,我也特意不考雅思,就等着面试,想看看自己英语到底如何,如果不行,我就老老实实呆在国内了.没想到,面试二十分钟不 到,移民官就笑着祝我:"Good luck in Canada." 我就这么稀里糊涂来到加拿大。
到了温哥华,亲戚还是帮了不少忙。不过时间不长,新老移民之间的矛盾出来了:他们的房子大,车也好,是成功人士,但是不意味着我们住他们的地下室就能免 费。为了避免矛盾(我们认识的所有新移民,只要有亲戚的,几乎全部翻脸了),我第一次搬家。搬家前,亲戚介绍了一家西人公司让我打工,福利待遇不错,也不 算很累。我象征性的面试了一次,结果经理对我印象很好。他理解我受过良好教育,他本人认为我不应该去干这种体力活。我笑着解释我新来,要养家糊口。他还是 收下了我,虽然我还不到100斤重。经理鼓励我安定下来,将来努力去找个feet on table的工作,我当时不怎么明白,直到后来才知道。打工的那段时间里,我的口语及个人素质得到了发挥,我在6个月内得到三次加薪,后来经理干脆把我调 到了办公室。不过,正当我准备好好有所作为的时候,那位经理被调走了,新来的经理在一群印巴人、菲律宾人的投诉中(那帮老职工妒嫉我爬得太快了)把我调回 了生产车间。我突然之间意识到这里没什么混下去的前景了,我的优势不是和这些人抢饭碗,而是在于我受过的高等教育。我开始借书、复习,然后考托福。一切都 还顺利,我考上研究生后,第二次搬家来到了蒙特利尔。
在蒙特利尔的经历是惨痛的,我有帖子叙述,不想多说了。最惨的时候,国内的家人都劝我回去算了,同学也劝我回去做生意,当他的工程部经理。我不服气,我付 出得太多了,不拿到点回报太不甘心了,况且我一直自信的英语至今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我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我为了面子,死撑到底,决不退缩。
毕业了,我终于得到了一份我想要的工作了。每天中午饭后,我把腿跷在办公桌上看着Downtown楼下熙熙攘攘的车流,我才明白什么叫feet on table了。短暂的平静之后,又有新的问题和烦恼出现...不知道为什么,就算有了好工作,我始终感觉不到加拿大象我的家,也许这是第一代移民心中永远 的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