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是一首流行歌曲,怎么会在海外华人中引起如此强烈的共鸣?
不妨来听听网友的评论。“有一点调侃, 有一点幽默, 有一点真诚,有一点伤感。”; “这首歌真的很完美。就是这种让人流泪时还要笑的感觉,才使其魅力无穷。”;“这首歌的妙处就是反映了人生的一种矛盾,把这种说不出来的疑惑与感慨巧妙的融合进去了。儿女长大要离家,但是不会不想家。女儿出嫁了,也不可能忘掉娘家。再无情的人,又有多少人可以忘掉自己的乡土呢?正因为这份惑,这首歌才有这么多的共鸣”;
我认为,这首歌之所以能在海外华人中引起这么强烈的反响与共鸣,最主要是因为它的真实。一部作品,不管它以何种艺术形式呈现给听众/观众,只有当它真实地反映了生活,反映了时代,反映了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的命运和心态,它才会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妈呀,中国》正是以简朴真诚的语言,以一种诙谐幽默的风格,道出了海外华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伴之而来的心理状态。这首歌恰巧是在中国刚刚结束举国同庆六十华诞之际问世,真有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阵势。
撇开爱国与不爱国那些永远扯不清的争论,《妈呀,中国》这首歌却是唱出了海外华人的另一种情感,就是那种想甩却总也甩不掉的失落感。失落感,我第一次听人讲这个词是在三年前,当然也是出自一位海外华人之口。他感慨自己去应聘国内某大银行中层职位却未中第,心里充满了失落感。从那以后,失落一词便不绝于耳。唉,海外华人哪,因何而生的这份失落感呢?
与老一代华侨不同,今天移居在海外的华人大部分都属于技术移民。而且,绝大多数人当初的出国,都是主动的选择,而非被逼无奈。换句话说,当初大部分人不是因为生计出了问题,或是混不下去了,才只好飘洋过海,到外国寻求生路。正相反,许多人当时都还抱着“铁”饭碗,有的还占据着不错的职位。选择出国的原因当然因人而异,千奇百种。有的人甚至仅仅是跟风,因为那时能够出国,似乎是一种有能力有本事的标志,拿到一份全奖在同事朋友还有家人面前,那真是争足了面子。我这样说有些人会不爱听,但事实终归是事实,这就是海外华人当时出国的心态。
二十几年过去,弹指一挥间。这世界真是山不转水转。中国这十几年的巨变,从物质到精神,各个层面,由不得人们不感叹,更无须说海外华人。前几天,看了一个访谈节目,被访人是百度总裁李彦宏,他应当是老海归了,一九九九年便回国创业。你不妨听听他是怎样比喻自己的人生选择的。他认为自己赶上了中国迅猛发展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自己的人生就如同买了支低价股,好一个低价股!那不涨暴了才怪呢。听了这个比喻会不会又令很多人生出失落感呢?有一次在中文学校听朋友聊天,有位先生的话令我印象深刻,至今记忆犹新。他说:“我们真是犯傻,过早地离开了那个战场,连个硝烟味也没闻到,更别说去试吧试吧。试过了,即使是败了也甘心了。这下倒好,留下个海大的真空给人家。自己却逃到这儿来当上了看客。”
我一直都不能明白,说这些话的人,他们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是不是中“学而优则仕”的流毒太深?还是对海外的现实生活太过无奈?我也真不知道该怎样才能说服他们。他们的每一句质问都会让我哑口无言,谁不愿意做老板?你看看美国人哪个不是挖空心思去当“头”?如果人生不是为了出人头地,就不会有小奥,希拉里,还有那个不知所云的佩林了。是啊,这听上去条条是道。失落感来源于同母国同代人的比较,说不比,自己也觉得心虚,知道那是阿Q。这就仿佛是个怪圈。怎样才能走出这魔鬼似的怪圈呢?我知道,人生不可能没有比较,积极的比较会催人上进,然而消极的比较只会使人心灰意冷。
前几天,刚刚送走了国内来访的一位大老板,说大,是因为他生意做得很大。陪同来的还有两位“准”海归。看到那两位仁兄,五十好几了,围着个大老板,前呼后拥的样子,不由得使我想起了那句“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古训。这是我无法理解很多海归的地方,至少今天我还不能理解。是不是做了海归,这海外华人就不再有失落感了?的确,时空无法阻断我们与故国的情感,可是,它确实能阻隔思想,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的交流和彼此认同。那么海归了,会不会又生出新的失落感呢?谁也不能回答。人生本无回头路。
听这一曲《妈呀,中国》,就会深切地感到海外华人对中国的关注有多么热切,甚至于超过了国人对国事的关心。你说这是爱国也好,你说这是矫情也罢。这就是海外华人,身上流着中国人的血,梦里都在说中国话,有时间就要上中文网,听歌首选的是中国歌。我的海外华人啊,骨子里改不了的中国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