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原本是缅甸特别调查委员会向总统吴登盛提交有关中缅铜矿调查报告的最后期限,但报告并没有如期出笼。这让人们增加了对缅甸政治运作的困惑和不 解。在调查报告推迟出笼之际,缅甸国内一些势力再次迫不及待地针对铜矿组织抗议,一些西方媒体也趁机发出杂音。近两个月来,有关中缅莱比塘铜矿的争论不仅 在缅甸闹得很大,在国际上也引起对缅甸投资环境的担忧,如何处理此次事件,是对缅甸政府改革的检验。日前,《环球时报》记者来到莱比塘矿区,看到矿区内机 械设备停工,显得异常萧条。投资该矿的中资万宝矿产(缅甸)公司行政经理董云飞对记者称,莱比塘铜矿被迫停工两个多月来,中方直接经济损失接近500万美 元。不过,中方的期待没有变,就是希望缅甸政府能够给一个客观公正的结论,不仅向中国公司,也是向所有人证明缅甸保护投资者合法利益的承诺。
长期运行项目遭无端抗议
来自缅甸克钦邦的多多一年前来到实皆省蒙育瓦铜矿工作,经过培训,多多已经成为矿上熟练的工程车司机,每个月工资约为25万缅币(约合300美元)。他对 记者表示,家中有妻子和3个孩子需要养,孩子们都在蒙育瓦镇上上学。“在中国公司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技能,和中国工人共事我感到很快乐,希望自己的薪水能够 越来越高。”多多说。蒙育瓦铜矿包括莱比塘(简称L矿)、萨比塘(简称S矿)、萨比塘南(简称S南矿)和七星塘(简称K矿)4个矿段,其中莱比塘矿由中国 万宝同缅甸经控公司合资建设,而S&K矿则是从加拿大艾芬豪矿业公司手中整体收购。
多多的身后是萨比塘铜矿深达150米的巨大矿坑,在矿坑中“之”字形的作业道路上,一辆辆巨型工程车如同甲壳虫般向上攀爬,它们正将矿石和其他废石从矿坑 向外运输。从矿坑运出去的废石将被堆放到专门的废石场,而矿石则被运送到堆矿场,并在那里等待进一步萃取,该铜矿已经开采了数十年。而在不远处的莱比塘铜 矿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几十辆大型施工车和施工机械,停在空旷的山谷中,进行了一半的土方挖掘工程都全部停顿下来。投资此矿的中方万宝矿产(缅甸)公司副总 经理沈新华对记者表示,这些巨型工程机械都是从国内运进来的,还有的是从国外高价租赁的,由于工程停工,公司每个月的损失高达200万美元。
由于蒙育瓦铜矿已经运作多年,沿着通往矿区的道路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矿业村,这里的居民主要是矿工和他们的家属。在这个小小的矿业村里,有商店有餐 厅,有学校还有医院,村民们过着悠闲平静的生活。去年11月,莱比塘铜矿发生大规模抗议后,当地村民生活被打乱了,铜矿的建设工作被迫全部中断。
此后,缅甸政府成立了以缅甸全国民主联盟(民盟)领导人昂山素季为主席的调查委员会,并向缅甸总统提交调查报告,对铜矿是否符合国际标准、采用恰当环保技术、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估。
万宝矿产(缅甸)公司总经理耿一说,“我们现在希望得到公正对待,整个事件能够回到单纯的商业上去,即按照当初中缅双方签署的商业合同依法办事,如果中国 公司按照合同规定办事,但缅甸政府停掉这个商业性项目,那么其后果将会是对缅甸投资环境的极大伤害,包括西方在内的所有外国投资者在进入缅甸前恐怕都要三 思而后行。”
希望给所有人一个公正的结论
在抗议事件中,一开始抗议者的借口是环境和土地赔偿金问题。在S&K矿工作的尼尼温是2012年毕业的大学生,他是土生土长的蒙育瓦人。他对记者 说,从自己记事起,S&K矿已经在蒙育瓦镇开始运作了,镇上不少人都在这个矿里工作。尼尼温说:“在父母的支持下,我大学报考了矿业专业,去年毕 业后,我回到家乡蒙育瓦并在铜矿上找到了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对这里的环境我感到非常满意,矿上使用的技术和我在课本里学到的标准一致。”
《环球时报》记者登上矿区的最高点,看到在矿区周围树林茂密,矿区周边土地种植的稻子一片翠绿,绿色的海洋映衬着金色的佛塔,让人觉得神清气爽。随后记者 来到S&K矿堆矿场和堆浸场。这是矿区最容易引发污染的地方。在一片庞大的堆矿场上,经过粉碎和筛选的绿色矿石被整齐地堆放在一处平地上,上面有 一排排整齐排列的喷头,向矿石喷洒药剂。堆矿场下面还铺着几层厚厚的塑料薄膜。工作人员称,这些药剂是低浓度的硫酸溶液,将矿石中的铜离子溶解到溶液中, 然后收集溶液并进行萃取,最后通过电解获得金属铜。据一名专业学者称,这种通过堆浸—萃取—电积的湿法炼铜工艺是国际公认最环保的,它对环境的影响安全可 控,比如存储酸性溶液区用三层高密度防渗膜,基本上能实现对土壤的零污染,且比起传统的火炼法大大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在开采区,缅甸工人乔奈说,“公司在开采过程中就注重环境保护,有专门负责洒水工程车给道路加湿,防止扬尘造成污染。我在矿上已工作10多年,此前从来没有听到过有人抗议环境污染。”
在土地赔偿金问题上,莱比塘铜矿矿区建设需搬迁4个村庄442户居民,目前已经完成搬迁的居民达229户。万宝矿产(缅甸)公司副总经理沈新华表 示,2010年中方项目公司使用土地时,土地补偿标准由当地政府确定并经缅甸政府高层审批通过,在土地补偿过程中,中方以高于缅方数倍的标准支付土地补偿 金,通过缅甸合作方经控公司发放补偿金。万宝公司土地补偿金的累计支出已达到500万美元,而用于为村民建设新村、寺庙以及各项搬迁费用的支出也超过了 600万美元。为了解决失地农民就业,中方公司还提出搬迁农民中每户家庭至少安排一人在矿区工作。在S&K矿有缅甸员工1394人,中方仅有5 人;莱比塘铜矿则有缅甸员工600多人,是中国工人人数的3倍。尽管莱比塘铜矿的建设工程已经暂停,但这2000多名缅籍员工的工资仍然继续发放。
记者在矿区附近遇到一名当地司机,他对记者说,附近有个新村,是中国公司为拆迁农民建设的,房子很漂亮,记者应该去拍拍照。许多当地老百姓也称,中方公司除了建设新村外,还出资为当地村民挖水井,修建的道路和桥梁也为当地老百姓生活带来了便利。
“实际上抗议的人多数是从蒙育瓦镇外面来的一些人,他们并不了解这个项目。”缅甸工人多多对记者说,“去年11月抗议最激烈的时候,我非常担心铜矿会被停 掉,不仅仅是因为担心会丢掉饭碗,我们一家人会失去生计,蒙育瓦镇上有许多民众都是依靠铜矿生存的。这里工作稳定,待遇也不错,我希望项目能够持续进展下 去,也希望昂山素季领导的调查委员会能够给所有人一个公正的结论。”
抗议背后是各政治势力对前军政府的积怨
30日,设在泰国北部、由原缅甸流亡人士组建的缅甸媒体密兹玛通讯社和《伊洛瓦底》杂志称,蒙育瓦铜矿29日再次爆发约2000人的示威抗议。在缅甸第一 大城市仰光,一群在上次示威中受伤的僧侣也举行了一个新闻发布会,描述他们当时遭遇“镇压”的经历。与此同时,远隔重洋的美国《纽约时报》30日刊发文 章,谴责当时警方用含有白磷的烟雾弹“镇压”示威者。该报通过一名抗议者的话说出了文章的真实意图:“我们仍然希望能够彻底关闭铜矿工程。”
反对势力为何挑选中缅铜矿发难?一名在当地的分析人士私下对记者说,相比其他项目,铜矿作为资源板块,不仅利润较丰厚,相对不透明,更容易炒作。同时中缅 铜矿是在军政府时期签的协议,缅方合资方面属于军方下属的公司,而且是纯中国资金投入,缅甸一部分人士认同西方意识形态,对军政府不满,因此借机煽动和激 化矛盾。
缅甸经控公司在缅甸语中被称为“古柏”,它有“先占先得”和“优先”的意思。经控公司是缅甸军队成立的巨型公司。在缅甸改革前,军政府时期几乎控制了缅甸 所有资源和大型项目。该公司一直处于不透明的操作中,股东从不对外公布,而且每年的分红高达三成以上,对民间十分强势,因此在缅甸民间一直深受指责。
缅甸****后,经控公司成为缅甸反对派众矢之的。缅甸与泰国合作的土瓦特区也是泰国公司与该公司合作,不久前该特区新建火电厂计划被叫停也与此背景有 关。随着民主声浪的高涨,缅甸一名议员已经公开提议,要求将军方所属的所有商业性资产全部转移给政府。当地分析人士认为,目前中国对缅甸实际投资205亿 美元中60%投向资源板块,很多都是与该公司之间的合作。一旦缅甸经控公司被转型甚至解散,与之合作的中国投资也将受到伤害。
在铜矿事件中,一些势力把对前军政府的不满同中国联系起来。缅甸《声音》杂志主编皎明瑞在接受BBC记者采访时公开表示:“缅甸人普遍对中国心怀怨恨,因 为在军政府时期,所有西方国家对军政府实施制裁,但中国政府却给了军政府一切需要的东西。因此,在蒙育瓦铜矿事件中,缅甸人把积存已久的所有愤怒都对准了 这一项目。”
缅甸最大非政府组织——博爱慈善救援会(NCV)主席尹茂策对记者称,希望中国能够和缅甸不同派别的政治力量都接触,和他们都见见面,现在有一些中国官员到缅甸访问,却很少与政府之外的其他政治派别接触。
一名缅甸商业组织负责人称,中国在缅甸的投资几乎全部是大型国有企业投资的工程性、资源类企业,而制造业工厂以及能够为缅甸提供技术的工厂则完全没有。 “给缅甸老百姓一种印象,中国企业是来给缅甸军政府做生意的,老百姓得不到好处。中国大型企业对于缅甸中小企业投资没有兴趣,也不放在眼里,但这些企业却 正是缅甸急需的。中小企业包括消费品制造业,它辐射能力强,带动大量就业,不仅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还影响到大量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和人民的联系 更多。”
事实上,针对中资铜矿的抗议事件起初只是一些村民不满土地补偿金而引发的抗议,但随着中资公司加大补偿金赔付力度,这些问题基本解决。现在抗议者多数是当 地以外的人组成,他们打出的口号也变成“解散军方背景的经控公司”、“中国人滚出去”等政治口号。谈起近来连连发生的针对铜矿的抗议示威,那名不愿透露姓 名的缅甸商业组织负责人对《环球时报》记者说,针对中国投资的蒙育瓦铜矿的抗议事件和商业无关,已演变成一个纯粹的政治事件。他认为,缅甸民众对军政府统 治时期遭到压制,民众普遍对军方有着强烈的不满,这次事件是缅甸反对派用于攻击军方和政府的工具而已。2015年缅甸即将面临大选,目前各个政治势力都开 始登台表演,为大选筹划和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