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华人网

标题: 有没有信仰传统价值观,愿意认真交往后走向婚姻的女生? [打印本页]

作者: 传统男生    时间: 2006-6-11 12:52
标题: 有没有信仰传统价值观,愿意认真交往后走向婚姻的女生?
本人自信是一个不错的男生,信仰传统价值观,讲究原则,待人诚恳,进取上进,人际关系都是不错,来加两年,无奈生活圈子过于狭小,很难遇到彼此中意的女生,故登帖于此。

本人71年生,172cm,目前工作,单身。希望遇见一位女生,信仰相同的价值观,好沟通,易相处,相互尊重包容,并且都能在对方身上发现一些闪光、值得欣赏的东西,如果你也怀有相同想法,欢迎来信:traditionaler@hotmail.com。

最后,补充一点,本人欣赏认真、简单的沟通交往。
作者: 传统男生    时间: 2006-6-12 17:42
标题: up
本人自信是一个不错的男生,信仰传统价值观,讲究原则,待人诚恳,进取上进,人际关系都是不错,来加两年,无奈生活圈子过于狭小,很难遇到彼此中意的女生,故登帖于此。

本人71年生,172cm,目前工作,单身。希望遇见一位女生,信仰相同的价值观,好沟通,易相处,相互尊重包容,并且都能在对方身上发现一些闪光、值得欣赏的东西,如果你也怀有相同想法,欢迎来信:traditionaler@hotmail.com。

最后,补充一点,本人欣赏认真、简单的沟通交往。
作者: 传统男生    时间: 2006-6-14 17:05
标题: up
本人自信是一个不错的男生,信仰传统价值观,讲究原则,待人诚恳,进取上进,人际关系都是不错,来加两年,无奈生活圈子过于狭小,很难遇到彼此中意的女生,故登帖于此。

本人71年生,172cm,目前工作,单身。希望遇见一位女生,信仰相同的价值观,好沟通,易相处,相互尊重包容,并且都能在对方身上发现一些闪光、值得欣赏的东西,如果你也怀有相同想法,欢迎来信:traditionaler@hotmail.com。

最后,补充一点,本人欣赏认真、简单的沟通交往。
作者: 传统男生    时间: 2006-6-16 20:25
标题: up
本人自信是一个不错的男生,信仰传统价值观,讲究原则,待人诚恳,进取上进,人际关系都是不错,来加两年,无奈生活圈子过于狭小,很难遇到彼此中意的女生,故登帖于此。

本人71年生,172cm,目前工作,单身。希望遇见一位女生,信仰相同的价值观,好沟通,易相处,相互尊重包容,并且都能在对方身上发现一些闪光、值得欣赏的东西,如果你也怀有相同想法,欢迎来信:traditionaler@hotmail.com。

最后,补充一点,本人欣赏认真、简单的沟通交往。
作者: 传统男生    时间: 2006-6-19 21:35
标题: 凉风习习, 再来首好歌调剂调剂心情
杨坤--【月亮代表我的心】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 ... ic&MsgID=189320
作者: 传统男生    时间: 2006-6-26 16:42
标题: up
本人自信是一个不错的男生,信仰传统价值观,讲究原则,待人诚恳,进取上进,人际关系都是不错,来加两年,无奈生活圈子过于狭小,很难遇到彼此中意的女生,故登帖于此。

本人71年生,172cm,目前工作,单身。希望遇见一位女生,信仰相同的价值观,好沟通,易相处,相互尊重包容,并且都能在对方身上发现一些闪光、值得欣赏的东西,如果你也怀有相同想法,欢迎来信:traditionaler@hotmail.com。

最后,补充一点,本人欣赏认真、简单的沟通交往。
作者: 传统男生    时间: 2006-6-26 16:57
标题: 真情可贵
希望遇到一位生活态度严谨,落落大方、自立上进的好女人(有缘则婚否子女不限),认认真真交往,真真实实地谈一场恋爱。婚前无性,有性则婚,说到做到,非诚勿扰。
作者: freememory    时间: 2006-6-27 15:25
You sounds like most ladies in montreal r not interested in marriage. But most of ladies i know here is willing to get married. it is up to if you r her Mr. Right and she is your Ms. Right.

good luck!
作者: 传统男生    时间: 2006-6-27 21:44
Post by freememory
You sounds like most ladies in montreal r not interested in marriage. But most of ladies i know here is willing to get married. it is up to if you r her Mr. Right and she is your Ms. Right.

good luck!



Misunderstood. Actually, I hold the same points with you.
作者: @!#~*?    时间: 2006-6-28 22:16
标题: shame on u
shame on u, "传统男生",how many ids do u have on this website, don't polluete the word of "传统"
作者: 传统男生    时间: 2006-6-28 22:28
Post by @!#~*?
shame on u, "传统男生",how many ids do u have on this website, don't polluete the word of "传统"


我对你做过什么不适合的事情吗?

即使我注册过100个ids,又有什么错吗?

你除了这个让人看不懂的@!#~*?还有别的名字吗?
作者: szlh    时间: 2006-6-28 22:57
楼主不是坏人,就是有点矫情。
事实证明现在女孩子更注重实际的东西,建议你不妨发现身边的女孩子,或者请认识人多的朋友介绍一下,不用怕开口。
Post by 传统男生
  
如果我注册过100个ids,又有什么错吗?


作者: 传统男生    时间: 2006-6-28 23:21
标题: 多谢szlh体谅
Post by szlh
楼主不是坏人,就是有点矫情。
事实证明现在女孩子更注重实际的东西,建议你不妨发现身边的女孩子,或者请认识人多的朋友介绍一下,不用怕开口。


你已经帮我很多回了,我欠你好几笔,希望有机会请你喝酒。

女生实际一点不是坏事,只是,我更喜欢聪明的女生。我也三十好几的人了,希望自己今后的情感履立简单一点,希望能遇到一个真正彼此信任、欣赏的人, 并相伴到老,仅此而已。

我坚信,她的信任和勇敢一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作者: szlh    时间: 2006-6-28 23:32
还以为你记我的仇呢:wink: ,知道是在帮你,就免了酒了。
男人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至少愿意付出,就是冲着这一点,我才会出现在你的帖子里。
Post by 传统男生
你已经帮我很多回了,我欠你好几笔,希望有机会请你喝酒。


作者: wanshitong    时间: 2006-6-28 23:37
标题: 传统的价值
世界上有许多古老国家民族的文化传统,各有优劣的地方, 我理解传统男生对中国传统礼教的价值,有一定的肯定。 我们都知道中国传统礼教的优劣比是多少的,问题是: 我们这一两代刚刚从五千来年的封建专制 + 传统礼教 + 宗教迷信 + 民间一些不好的风俗习惯捆绑中解放出来的人们,正陶醉在松绑了 自由了 的新生活环境中,恐怕不会这么快又回到传统礼教等当中,除非有许多大有知识能力的人群如大政治家,社会学家,教育家等等专家出来,对古老落后的中国传统礼教等进行改革,重建,简化现代化,以适合新世纪,新时代的生活方式,通过教科书与大众媒体长期地来教育老,中,青,少,不同年龄的人群体。

这样,有一天,我们会看到中化民族的精神面貌彻底地改变过来了,比以前的进步了,比现在的更加朝气蓬勃地代表新一代中国人民而为世人普遍接受与受到应有的尊重。
作者: szlh    时间: 2006-6-28 23:41
所以我说他矫情,明明想表明自己重感情,认真,偏偏用这么一个词,说不出到底是什么来。
Post by wanshitong
世界上有许多古老国家民族的文化传统,各有优劣的地方, 我理解传统男生对中国传统礼教的价值,有一定的肯定。 我们都知道中国传统礼教的优劣比是多少的,问题是: 我们这一两代刚刚从五千来年的封建专制+传统礼教捆绑中解放出来的人们,正陶醉在松绑了 自由了 的新生活环境中,恐怕不会这么快又回到传统礼教当中,除非有许多大有知识能力的人群如大政治家,社会学家,教育家等等专家出来,对古老落后的中国传统礼教进行改革,重建,简化现代化,以适合新世纪,新时代的生活方式,通过教科书与大众媒体长期地来教育老,中,青,少,不同年龄的人群体。

这样,有一天,我们会看到中化民族的精神面貌彻底地改变过来了,比以前的进步了,比现在的更加朝气蓬勃地代表新一代中国人民而为世人普遍接受与受到应有的尊重。

作者: 传统男生    时间: 2006-6-29 00:26
Post by szlh
所以我说他矫情,明明想表明自己重感情,认真,偏偏用这么一个词,说不出到底是什么来。


后来我也意识到,起这么一个名字估计要被人产生误解,偷懒的一下,暂就不换名字了,免得又被人烦。其实在这里发帖,也是sell自己,不同的名字可以采用不同的价值诉求,不骗人就行。

wanshitong说到了一个很有趣,也很大的话题。联系本人,自认为本质上是一个大开明大保守的人。比如,对于现在越来越普遍的大学生谈恋爱,甚至偷食禁果,我都能理解,但是我不赞同大学同居,理由是大学正是一个人扩展知识,开拓视野的黄金时间,过早地把自己和另外一个人绑在一起,会限制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我也在大学工作过,在班会上我甚至鼓励男生去找女生,结果却是我们班的男女同学关系十分单纯,4个谈恋爱的,结婚了3个。

在这里,性更自由。我自己对同居的理解是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其一彼此欣赏,互有好感。其二,必须是以走向婚姻的方向为前提。就我本人,我主张传统的两性关系,过多的情感、同居体验会摧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以及人们心中的幸福感。需求的一时满足和幸福是两回事。

很多人认为只要两人好,彼此相爱就可以了,婚姻的那张纸无所谓。我不这样认为,的确,那张纸只是一个形式,它并不能保证两人关系的长久。但是,婚姻的那张纸不是一张普通的纸,它不是一个普通的形式,对于真正相爱的人,我认为那是一张不可缺少的圣洁的纸。打个比方,如果一个国家它的文明是延续的,它的国土、主权是完整的,它的政府是存在的,但是这个国家却没有国旗、国歌(那也是一个国家的形式),你认为那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国家吗?从这些意义上,我认为我更倾向于传统。
作者: junco    时间: 2006-6-29 21:30
标题: 这么大了还自称男生,该打
这么大了还自称男生,该打
作者: szlh    时间: 2006-6-30 00:22
说sell,不如说是show。
这是你一向推崇的,但是效果不好,为什么?
这里可爱的MM不少,而出色的GG不多,本来就不是一个竞争很激烈的市场。:p
Post by 传统男生
其实在这里发帖,也是sell自己,不同的名字可以采用不同的价值诉求,不骗人就行。

作者: 传统男生    时间: 2006-6-30 23:03
标题: 说来话长
Post by szlh
说sell,不如说是show。
这是你一向推崇的,但是效果不好,为什么?
这里可爱的MM不少,而出色的GG不多,本来就不是一个竞争很激烈的市场。:p


多谢szlh关心,我一直觉得你是哥们为多,却不确定,看文字,能感觉你脾性不错。不管,我就借力了。

说来惭愧,其实,对于网络征婚,我是有着专门研究的,出国前,在上海也做过自己的征婚网站,网下也帮会员撮合,成人之美也有不少例,本以为按照自己摸索出的一套方法,解决自己的个人问题应该不是难事,但实践起来,发现还是有很多新问题超出了我原先的预期。发帖也已好久,进展虽无,感触却是颇多。

也一直很想把一些东西整理出来,却心惰手懒,犹豫不觉。今日你又问起,想想,迟早要写,也就开始吧。随后的帖子里,我会总结自己以前为人说媒的一些心得体会,再结合自己,同时也穿插一些小故事,力争通俗有趣,也欢迎有兴趣的朋友一并探讨交流。
作者: 传统男生    时间: 2006-6-30 23:19
标题: 征婚三件事
网络征婚,其实就是三件事情。

1、你对别人的价值在哪里?
2、你对别人的包容度又是如何?
3、机会出现时,抗干扰、抓机会的能力又是怎样?

一个人网上征婚,如果他/她在这三个方面都条件不错,或遇事处理妥当,征婚就应该不是难事。当然,这有一个前提,就是该网站要有足够的人气,否则选择机会太少,也很困难。随后,我逐一论述。
作者: 传统男生    时间: 2006-6-30 23:58
标题: 婚姻里男人对女人,女人对男人的价值分别是什么?排序又是如何?
婚姻,包括征婚,都是很现实的事情。有人研究说,现实的婚姻一般都是由三个东西组成的,感情、效用、责任,只是不同人的婚姻,这三样东西各自比重不同罢了。我赞同这样的观点。我的一个学妹也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她说她的爱情一定要包括三个东西,passion, communication, commitment,她没有提到效用的问题,我想这并不矛盾,如果一个男生不能对她提供价值(无论这种价值是源于他的职业、收入、才华或者还是帅气)就不可能对她产生吸引力,也就无所谓passion了。

上述三样东西中,感情和责任往往都是两人交往一段时间之后才产生的,而在征婚时遇到一个人,决定跟他/她是否相处,开头的这个决定,很多人往往都是经过谨慎考虑的,一般都是一个理性决策的结果,而在做出这个决策时,效用(价值)的考虑往往是最关键的因素,所以,婚姻的三个组成元素中,我们要首先特别关注效用(价值)的问题。也难怪人们常说,婚姻都是现实的。

那么,男人找女人,他应该给女人提供哪些东西,哪些东西在女人眼里才是有价值(效用)的呢?同理,女人找男人,她应该给男人提供哪些东西,哪些东西在男人眼里才是有价值(效用)的呢?这些价值本身价值量的大小,在公众的价值尺度里,一般前后排序又是如何?
作者: 传统男生    时间: 2006-7-1 00:15
标题: 价值排序及说明
按照恋爱、婚姻中,男女提供的价值其本身价值量的大小,从大到小,我排序如下。

男人的价值排序:事业——内涵——性格——道德——“坏”——包容
女人的价值排序:漂亮——气质——性格——道德——“坏”——包容

说明:
1、男人的外形—帅,我没有把它列入,不是因为它不重要或对女人不起作用,而是因为男人的“帅”对不同的女人其作用不尽相同,我很难把它排列在上述顺序里。有的女人,就是喜欢帅哥,而对有的女人来说,男人长的帅还是丑,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男人要事业成功。男人的帅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因素来考虑。总体说来,男人帅气一点,都是好事,是加分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至少对不少女人来说,不是决定因素。
2、女人的事业及经济收入状况、家世背景、社会名气,在现代社会,对男人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但是我更喜欢把它作为一个独立因素来考虑,一般不列入上述排序。女人的事业及经济收入状况、家世背景、社会名气对男人的作用,有点类似于男人的帅对女人的作用。有些男人觉得找个有背景的女人,或者直接找个款姐富婆可以少奋斗20年,而对有的男人来讲,干嘛找罪受,不是自寻烦恼吗?
3、年龄。女人的年龄其实已经包含在漂亮里。男人的年龄我觉得可以不用考虑,因为一个男人当他具备了上述排序中的一项或几项价值时,任何年龄段的男士都可以找到与他相匹配的女士。身高的情况和年龄也比较类似,不多说明。
4、男人的事业指的是与其经济收入相关联的事业发展状况。一个教师,在教学上很有成果,但是其收入状况很是一般,我们也一般不算他的事业状况对于他找老婆,有多大的竞争力。一个男人如果家世富有,社会地位很突出,其作用和事业成功也是相类似的,因为这些和他在经济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其作用是一致的。男人的事业还包括其在事业方面具有成功潜力这种情况。
5、道德。男人的道德是指这个男人有责任感,老实、本份,不花心,靠的住,女人跟了她不用担心以后被抛弃。女人的道德一般是指这个女人温柔贤惠,相夫教子,把家收拾的很好,是个贤妻良母,不会红杏出墙,可以让男人很放心的在外打拼。当一个男人跟一个女人谈恋爱犹豫不决时,他的家长朋友有时会站出来劝他,这么好的女孩,做老婆多好,指的就是这个女人具有(传统)道德。
6、“坏”。男女的“坏”都是打上双引号的,其意义不用过多说明。有些女人遇到自己男人出轨,很不服气,那个女人没我漂亮,职业、收入、教育都不如我,甚至年纪都那么大了,我怎么就输给她呢?没有办法,可能是她的男人喜新厌旧,想偷食寻点刺激,也可能是那个女人比较“坏”,在某个方面投其所好,迎合了他的男人。多说两句,我个人认为,(1)本质上,男人再坏都喜欢找个好女人,(2)掌握坏的技能和做个好女人并不矛盾。
7、女人的气质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美,也是一种漂亮,这和她的修养、教育、见识、自信程度有关,通过得体的言行举止、服饰搭配表现出来。
8、无论男女,当他/她在前五个方面都让人感觉平平,体会不出他/她具有什么竞争优势的时候,总体说来,他/她对异性的吸引力就已经很低了,如果他/她还想结伴成婚,最后的出路就是要更多地学会包容,不要过于挑剔。如果此时,他/她还挑三拣四,要求甚高,那只有打光棍了。
9、男女的价值排序在后几项上有着某种类似。
10、上述价值排序是一般的社会偏好排序,是我本人一年婚姻中介工作之后的一种个人经验感悟。不同的人,其偏好的价值排序会不尽相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在不同的个人情况下,对异性的价值偏好也不尽相同。
11、价值排序里,如果一个人在前面的项目上没有优势,要靠后面的项目发挥作用,其前面的项目也不能得分太低。打个比方,一个男人如果一无所有,并且也看不出一点发展潜力,或者一个女人像貌存在重大缺陷,都是很困难的,其最后的出路恐怕都要落到包容别人,甚至被别人包容的份上。
12、运用。上诉价值排序可以用来预测一个人在与异性婚恋交往中,他/她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具备什么样的竞争优势,与异性潜在的婚恋交往机会会有多少,但实际交往成功与否,还要看另外两个方面,即:他/她对别人的包容度又是如何,机会出现时,他/她的抗干扰、抓机会的能力又是怎样。
作者: 传统男生    时间: 2006-7-1 12:39
标题: 男女的包容度
如果我们把前面所说的男女对对方的价值比喻成供给,那么男女的包容度则类似于需求。男女的包容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1、希望对方提供什么样的价值。比如,现在很多女孩希望男方事业有成,在上海,很多女孩子希望男方已经购置好新房,并且房款已经完全付清,甚至车房具备那就更好。35岁的女生,有的希望男方比较intelligent ,special and romantic, that is really important to me,而有的则希望男方传统、稳重、老成一点。
2、对对方弱项的接收底线到哪里。比如,女生身高1.66,你能否接受1.72的男生;离异有过一次婚史的男生,你能否接受同样离异过并带着一个孩子的女生;一个30岁的未婚女子能否接收一个35岁有过一次婚史的离异男子的求爱;一个上海本地出生的女生,能否接收一个来自外地、农村出生,但是又名牌大学毕业的男生;女生月入6000,能否接受一个同样收入的男生做你的男朋友;男生是否介意一个女生的学历比他高,等等。一个思想开明的人,可能觉得志同道合、两情相悦最为重要,哪来那么多条条框框。但是,在中国人的实际社会生活里,男女找对象、谈朋友的时候,遇到这样的问题一点不足为奇,这是中国的国情和它的文化所决定的。

不同情况的人对对方的包容度是差异很大的。条件好一点的男女对对方的要求一般都比较高,倾向于完美。一般来讲,条件好的女生总希望男方在事业、经济收入方面上乘一点,对待感情认真一点、负责一点、专心一点,最好再浪漫、幽默、“坏”一点,身材像貌再高大帅气一点。而条件好的男士则希望女方漂亮一点、温柔贤惠、善解人意一点,最好能入得厨房,出得厅堂,如果还能有个好工作多赚点钱分担一点负担,那就更好。很多男士在潜意识里可能还希望女生在床上也放浪一点,如果一个女人能集中所有的这些优点,那真是太完美了。
感觉自身条件比较一般,或自认为在某方面存有弱项的男女,很多人会根据自己的情况放弃一些要求,再偏好另外一些要求,这类条件的男女,其价值需求及包容度往往是差异巨大的。好的婚介公司及从业人员会详细了解这类人士的需求差异,并给出合理建议,然后再推荐合适人选。
作者: 传统男生    时间: 2006-7-1 21:30
标题: 一点感悟和建议
下面是我2003-2004一年婚姻中介工作的一点体会,希望对有心的朋友有点帮助:

1、珍惜家庭,离婚慎重,女生在主动提出离婚之前,最好多找几位离过婚的女性朋友好好聊一聊。
2、谈朋友要乘早,女孩最好在28岁之前把自己嫁出去,男生最好在32岁之前完婚,个人条件特别好的男生女生年龄可适当放宽1-3岁,但是绝对要抓紧。
3、女生一旦超过28岁,就可以考虑把离异男生纳入选择范畴;超过30岁,绝对需要考虑。
4、年龄超过34岁的男士可以考虑在有过婚史的女生中找一位合适伴侣,哪怕她带着一个孩子。
5、很多女生尤其是一些大龄女生(无论未婚还是离异),想用放宽男士年纪的想法来找一位事业有成男士,很可能是一厢情愿,再白赔一段光阴。
6、没有特别的、明确的理由,女生拒绝男生,最好不要拒绝的太狠。
7、网络征婚和大学生谈恋爱完全不同,拒绝之后,99%不会再回头。
8、装饰打扮自己是女人一生的职业,30岁以后一定要学会使用口红、香水。
9、女生约会如果需要带包,也应该是小提包,绝对不是双肩大背包,男生约会之前请务必冲个澡,第3-5次约会女生的时候,可以考虑买花。
10、美貌不一定帮你成功,得体和亲和力往往更重要。
11、请吃饭、看电影、一起活动、外出旅行,还有献花送礼,总是追求女生的好方法,会写情书更好。
12、多读一些三毛的散文、王朔的小说,对男生绝对百益而无一害。
13、大方的女孩总是运气好,如果你不会主动,也最好学会随从。
14、老实的男生,本份的女生,都是可以稍微学“坏”一点。女生喜欢男生的“坏”是觉得跟他在一起不乏味。男生喜欢女生的“坏”一般至少都会认为她人聪明,聪明的女生都是受男生欢迎的,如果女生还能跟着他们一起玩,那就更好。
15、在北美,男生最好早点买车,哪怕是辆旧车。
16、喜欢浪漫的女生如果跟男生第一次见面之后,觉得他人还不笨,可是好象比较传统,缺少一点romance,请再给他几次机会,很多优秀的男生不会一上来就展示浪漫的实力,他会觉得还不是时候,也许第三次见面他就会使“坏”出招了。
17、25岁的女生和35岁的女生,她们对浪漫的理解很可能不尽相同,如果遇到一个偏好浪漫的35岁的女生,请男生务必体会她的真实含义。
18、男人要负责,女人要善良。
19、如果你们的结合都是自己的第二次婚姻,请务必做项功课,一起上网查阅一下对方的星座研究,列出今后两人相处中,彼此都需要多做些什么,少做些什么,什么不能做,并设计出当一方可能要做出不能做的事情的时候,另外一方该如何提醒、制止或回避。
20、如果你们的结合其中有一人是他/她的第二次婚姻,至少他/她自己需要参照第19条,做做功课,心中有数。
21、成功男士想娶的老婆一定都是有实力的女生,跟一个事业有成男士交往,请一定要学会思考,跟一个离过婚的成功男士交往更是要学会思考。
22、找一个有潜力的准成功男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这需要你的眼光和勇气,而第一步一定是聆听。
23、。。。。。。。
欢迎大家不断补充
作者: dennis2005    时间: 2006-7-2 21:25
支持传统哥们
作者: 圆明园    时间: 2006-7-2 23:40
Post by 传统男生
打个比方,如果一个国家它的文明是延续的,它的国土、主权是完整的,它的政府是存在的,但是这个国家却没有国旗、国歌(那也是一个国家的形式),你认为那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国家吗?
中国清朝明朝的国旗、国歌是什么呀?
作者: 圆明园    时间: 2006-7-3 00:05
你的价值排序做的不错, (我基本上不同意, 但觉得你分析的好).

价值排序到了一定程度才管用, 你要是人都见不到, 那里谈得上那么些乱七八糟的.

所以,首先要胆大,第二脸皮厚,第三会见风使舵.  

第二, 得往单身女多的地方去, 不能太直接. 积极参加活动.  跟团旅游.

第三, 健身. 女同学也有爱美之心.  为什么意大利球踢的臭.可看的人不少?

你的10,11,12写的挺好, 我怀疑你身体力行的不够.  另外, 阅读的范围和层次不能限于"三毛的散文、王朔的小说"
作者: szlh    时间: 2006-7-3 00:26
建议和女性多聊聊,看她们到底喜欢什么(别找拒绝你的,他们说的有90%不会是真话)。
作者: 圆明园    时间: 2006-7-3 14:48
传统的价值观是什么?
大辫子, 裹小脚, 三从四德, 贞洁牌坊, 三刚无常, 养小老婆?
作者: 传统男生    时间: 2006-7-3 19:13
标题: 谢谢dennis2005支持
Post by dennis2005
支持传统哥们


A COOL SUMMER FOR U.
作者: 传统男生    时间: 2006-7-3 19:58
标题: 多谢圆明园顶帖
Post by 圆明园
中国清朝明朝的国旗、国歌是什么呀?

难为我了,不过我要真掰一个,估计你也没辙 其实,每个朝代都有它的很多重要的社会形式,现代社会没有国旗、国歌的国家我还真不知道余有几个。你说的清朝明朝总有皇帝吧,就象美国有总统,中国有主席,真要少了这个,估计你我都要觉得怪怪的。实质重要,形式同样重要,否则不完整,缺少了美感。、

Post by 圆明园
你的价值排序做的不错, (我基本上不同意, 但觉得你分析的好).
价值排序到了一定程度才管用, 你要是人都见不到, 那里谈得上那么些乱七八糟的.
所以,首先要胆大,第二脸皮厚,第三会见风使舵.  
第二, 得往单身女多的地方去, 不能太直接. 积极参加活动.  跟团旅游.
第三, 健身. 女同学也有爱美之心.  为什么意大利球踢的臭.可看的人不少?
你的10,11,12写的挺好, 我怀疑你身体力行的不够.  另外, 阅读的范围和层次不能限于"三毛的散文、王朔的小说"

你的这些建议我也听很多人说过,我想总有它的道理。这里我想补充几点。
1、你说的“不能太直接”,我的理解是,在一般聚会活动中,男生认识一个女孩子,在尚不了解她的意图的情况下,的确需要一个逐渐了解熟悉的过程,悠着点应该是没有错的。但是如果是在网上发帖征婚,发帖者的目的是十分明确的,应征者的目的也应该是明确的,所以完全可以直接进入主题沟通想法,如果男女各方面都是比较匹配,两人关系会进展的很快。在我们以前的会员中,两人认识10天就领证结婚的有,认识两、三个月结婚的也同样有好几对,就我所知,他/她们后来相处的都是很好,当然也有后来出现问题的。我也看过国内的一个资料,很多有过婚姻历史的单身男女,如果彼此感觉比较好,很多人交往2-3个月就会尝试在一起生活。在这里,我也亲耳听一个带着孩子的女生说,她认识一个老外,彼此感觉都还不错,两人认识10天,然后就都去医院体检,准备在一起生活了。总的来讲,就征婚,对于大龄男女,尤其是有过婚姻历史的大龄男女,他/她们的交往进程和一般认识朋友,然后恋爱,最后再结婚的交往进程差异很大。
2、至于那套价值排序,是我本人一年婚介工作之后的一种感悟,再后来,运用它来分析会员情况,发现非常简单实用。
3、至于读书,就不多言,当然是越多越好,你若有兴趣,推荐美国海蒂博士的《性学研究报告》(上中下)给你,极好。

Post by 圆明园
传统的价值观是什么?
大辫子, 裹小脚, 三从四德, 贞洁牌坊, 三刚无常, 养小老婆?

你的这个问题在谈到我本人情况的实话,我会专门详细回答,静侯。
作者: 传统男生    时间: 2006-7-3 20:15
Post by szlh
建议和女性多聊聊,看她们到底喜欢什么(别找拒绝你的,他们说的有90%不会是真话)。


你的上一个问题问我,为什么效果不好,我还没有回答。是因为现在,我有一个完整的写作思路,到后面,你自然就会知道。

2003-2004年我和会员聊天2500人次应该是有的,所以男会员女会员到底喜欢什么我应该是比较清楚的,那个价值排序其实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的。在这里,和国内相比环境变了,每个人面临的处境变了,所以女会员在实际需求上也发生一些相应改变,但并没有超出规律,后面我会讲。
作者: 传统男生    时间: 2006-7-3 20:24
标题: 她和老外的故事
。。。。。。
作者: 传统男生    时间: 2006-7-3 20:25
标题: 进化与传统
。。。。。。
作者: 圆明园    时间: 2006-7-3 20:43
传统男生,
我说的那些,估计你都知道.  我想强调的是,必须的有大量的接触机会.
再活跃的元素,封闭起来也不能起反映.
作者: szlh    时间: 2006-7-3 22:43
现在是你自己在征婚呢,还是为你的证婚事业做广告?
怕就怕,彼影响了此,此影响了彼,两方面不讨好。
关于男女心理,我是实践多于理论,觉得你那些东西是书生之说。用于全然不懂异性身上或许有用,用在成熟一些的人身上,恐怕有些幼稚。
光说女性,现在的女性很多都聪明智慧,非有更高智慧的人才能博取她们的心。
也是就事论事,若影响了你这贴的目的,我会删贴的。
Post by 传统男生
你的上一个问题问我,为什么效果不好,我还没有回答。是因为现在,我有一个完整的写作思路,到后面,你自然就会知道。


作者: 圆明园    时间: 2006-7-4 09:54
szlh说的非常精辟.
你的确有点书生气. 不是优点不是缺点. 就是不容易起反应.
这种事, 说到大天去, 还是化学反应.
作者: 传统男生    时间: 2006-7-4 18:57
Post by szlh
现在是你自己在征婚呢,还是为你的证婚事业做广告?
怕就怕,彼影响了此,此影响了彼,两方面不讨好。
关于男女心理,我是实践多于理论,觉得你那些东西是书生之说。用于全然不懂异性身上或许有用,用在成熟一些的人身上,恐怕有些幼稚。
光说女性,现在的女性很多都聪明智慧,非有更高智慧的人才能博取她们的心。
也是就事论事,若影响了你这贴的目的,我会删贴的。


我后来写这些,其实是想跟大家有所交流,至于我本人的征婚,倒是顺带了.你不必担心我的问题,不用删帖.

我也不是为我的征婚大业做广告,我原来的一个roommate提议我在这里注册一个公司,我帮他分析后,否决了.

你说关于男女心理,你是实践多余理论,我想你的文字肯定没有任何问题,你能否把你的实践真知用文字整理出来,告诉那些单身的男女,尤其是我们单身的男同胞.

另外,我还想问你一个问题.优秀女孩也苦于一直在找,好象现在还没有遇见合适的,另一个帖子里她也说了,她周围也有不少优秀的女孩子也是在单身苦苦寻觅,可是mcgill那位27岁的硕士,我看条件也不错,也登帖好长一段时间了,看来目前也没有遇见合适的,为什么他/她们就不能互相匹配上呢?我不认为是我们的那个mcgill哥们对女性的智慧还不足够.你能不能告诉我他/她们目前不成功可能是什么原因?你能否给他/她们再支点招?还有,你也知道,前段时间猫猫的征婚帖子也挺轰动的,最后也没能成,为什么没成?不知道是montreal 还是sino这里风水不好,好象男女只要一优秀,结果就只能是找不着.

欢迎任何有兴趣的朋友参与讨论.
作者: 传统男生    时间: 2006-7-4 19:21
Post by szlh
光说女性,现在的女性很多都聪明智慧,非有更高智慧的人才能博取她们的心。


这句话就颇值得分析.
作者: 传统男生    时间: 2006-7-4 20:02
Post by 圆明园
传统男生,
我说的那些,估计你都知道.  我想强调的是,必须的有大量的接触机会.
再活跃的元素,封闭起来也不能起反映.


也想问圆明园一个问题:网上征婚和大学生谈恋爱、还有工作以后认识女孩子谈恋爱有什么不同?你提倡的那些胆大、皮厚、见风使舵招法怎么组合使用?
作者: szlh    时间: 2006-7-4 21:29
说真话,还真没时间和兴趣长篇大论写这样的论文。
无意间读过你从一到现在的帖子,希望你早些得偿心愿。
我在这个坛子里是有点无聊了,撤了。
Post by 传统男生
  
你说关于男女心理,你是实践多余理论,我想你的文字肯定没有任何问题,你能否把你的实践真知用文字整理出来,告诉那些单身的男女,尤其是我们单身的男同胞.

另外,我还想问你一个问题.优秀女孩也苦于一直在找,好象现在还没有遇见合适的,另一个帖子里她也说了,她周围也有不少优秀的女孩子也是在单身苦苦寻觅,可是mcgill那位27岁的硕士,我看条件也不错,也登帖好长一段时间了,看来目前也没有遇见合适的,为什么他/她们就不能互相匹配上呢?我不认为是我们的那个mcgill哥们对女性的智慧还不足够.你能不能告诉我他/她们目前不成功可能是什么原因?你能否给他/她们再支点招?还有,你也知道,前段时间猫猫的征婚帖子也挺轰动的,最后也没能成,为什么没成?不知道是montreal 还是sino这里风水不好,好象男女只要一优秀,结果就只能是找不着.
  

作者: 圆明园    时间: 2006-7-4 21:57
世界上有三种人,一种会属数的, 一种不会的.

网上征婚: 没太多经验,瞎猜.  一定要到专业网站, 人口兴旺的网站.  在咱们这个网站上也勉强, 但必须拳打脚踢,套路多些.

大学生谈恋爱: 取决与学校和性别和本人特长. 有特长的去哪都占便宜.  工科学校女同学站便宜. 外语护校男的吃香.  学校是最有作为的环境. 1. 人多, 有才的,有貌的,能跑的,能跳的都有机会.  2. 有很多人情斗初开,技巧生硬,很多人有心无胆, 便宜了早熟胆大的.  可惜,学校离我远去.  所以, 我建议有心人上夜校, 上夜校的单身多, 互相问问题, 有了了解后送秋波比较方便.

工作以后认识女孩子: 在单位认识谈不好非常不方便. 别的没什么想法.

我其实没明白你的问题, "不同"指的是什么? 婚姻的强度. 爱情的激烈程度? 不同的人的优势? 我觉得都没什么关系. 在哪遇到都是缘分.

胆大、皮厚、见风使舵: 胆大和皮厚是同意词, 同时使用仅仅卖弄一下学问.  我说的是个态度, 不是具体技巧, 如何使用因地制宜,因人不同, 没法说.

我觉得, 个人的才貌, 钱,性格基本上改变不了.  成功在与努力创造机会.
作者: 圆明园    时间: 2006-7-4 22:13
Post by 传统男生
难为我了,不过我要真掰一个,估计你也没辙 其实,每个朝代都有它的很多重要的社会形式,现代社会没有国旗、国歌的国家我还真不知道余有几个。你说的清朝明朝总有皇帝吧,就象美国有总统,中国有主席,真要少了这个,估计你我都要觉得怪怪的。实质重要,形式同样重要,否则不完整,缺少了美感。
很多形式没有了更好,比如裹小脚.
你喜欢现代社会的国旗, 这个问题上不要传统了?
有些事,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 花无百日红.  太和殿上有个大屋顶好, 首都体育馆上就未必.
作者: aba    时间: 2006-7-5 02:08
标题: 什么叫传统呀?
我理解的中国五千年的婚姻传统就是:男人三妻四妾.

所以,在现在的加拿大就别提中国的那个"传统"概念了..........呵呵.虽然很渴望,但不现实呀.....
作者: wanshitong    时间: 2006-7-6 07:48
标题: 传统的价值
传统的价值


<HR style="COLOR: #efefef" SIZE=1><!-- / icon and title --><!-- message -->世界上有许多古老国家民族的文化传统,各有优劣的地方, 我理解传统男生对中国传统礼教的价值,有一定的肯定。 我们都知道中国传统礼教的优劣比是多少的,问题是: 我们这一两代刚刚从五千来年的封建专制 + 传统礼教 + 宗教迷信 + 民间一些不好的风俗习惯捆绑中解放出来的人们,正陶醉在松绑了 自由了 法治了的新生活环境中,恐怕不会这么快又回到传统礼教等当中,当然现代标准的社会道德,人道主义,人伦常理,国家民族主义要坚持,万万不可丢掉,我们渴望有许多大有知识能力的人群如大政治家,社会学家,教育家等等专家出来,对古老落后的中国传统礼教等进行改革,重建,简化现代化,以适合新世纪,新时代的生活方式,通过教科书与大众媒体长期地来教育老,中,青,少,不同年龄的人群体。


这样,有一天,我们会看到中化民族的精神面貌彻底地改变过来了,比以前的进步了,比现在的更加朝气蓬勃地代表新一代中国人民而为世人普遍接受与受到应有的尊重。
作者: 传统男生    时间: 2006-7-9 22:06
标题: 变革与传统(上)
Post by aba
我理解的中国五千年的婚姻传统就是:男人三妻四妾.
所以,在现在的加拿大就别提中国的那个"传统"概念了..........呵呵.虽然很渴望,但不现实呀.....


我发的是征婚帖,所以我这里理解的传统是和婚姻家庭相关联,本初的含义有四点:
1、慎重对待自己的情感,在没有确认男女朋友关系之前,可以多认识交往一些异性朋友,但是一旦确认男女朋友关系之后,就必须慎重地对待这段情感和与其他异性的交往;
2、和一个合适的女子组建家庭,和她是婚姻关系,而不是同居关系;
3、一同努力把家庭建设好,把子女教育好,敬老爱幼,保持大家庭的和睦与稳定;
4、男人应该是家庭的顶梁柱(精神上更是),男人要挣钱养家,照顾好女人和孩子,女人要体谅男人。

来加拿大以后,听到、看到不少家庭破裂解体、男女出轨故事,在这里,很多男女朋友之间已经习惯了是一个同居关系,而不是婚姻家庭关系。对于这些现象、故事、新道德,我思考很久,我觉得别人的事情,很多我都能理解,但是就我本人,我依旧向往如上所述的传统的婚姻与道德,那些更适合于我。

我自认为传统,但是我并不认为我就一定比不传统的人更为高尚,就一定比不传统的人更受欢迎。很多持新道德的人,包括老外,风度、修养、职业都要超越于我。上个星期,两件事情对我刺激很大。那是搬家日的前一天,我外出买点日用品然后回家,经过一家老外门前,发现沿街门前的地上堆放了一些弃用的家居物品,还有一台体积不小的电视机,我发现,电视的遥控器是用一根橡皮筋和电视栓在一起,我惊诧很久。我现住verdun区,也几乎一直居住在这里,网上有人发帖说居住在这里的人素质如何如何“了不起”,也经常听人说,对老外对女人,包括对中国女人玩玩的态度嗤之以鼻,可是,我想想自己,如果我也把一台不需要的电视机弃放在路边,我是否也会向那个的老外一样,想起把遥控器和电视机拴在一起?我怀疑自己。

还是上个星期,我驱车外出,经过停牌,正好遇上一个黑人小男孩,八九岁的样子,骑着一辆自行车要过马路,我停车给他让先,过街之后,他已经离路4-5米,还回头朝我挥手谢意。我知道,很多中国人,骨子里是看不上黑人的,可是在那一刻,我觉得这个黑人小男孩的表现要比我平时的一贯表现更好。

社会的道德、规则、礼仪有很多很多,如果我们能给所有这些按照重要程度排出一个先后顺序,并赋予各自权重,然后我们来给每一个人打打分排个顺序,我认为一定有很多很多在对待婚姻、家庭关系上持非传统道德的人,他们的得分要超越于我,所以,我并不认为持传统道德的人就一定更为高尚,包括我。
作者: 传统男生    时间: 2006-7-10 00:34
标题: 变革与传统(中)
在婚姻家庭关系上持传统道德,有时候体会到的并非高尚或高明,而是失落。在现在社会,如果一个男子公开宣称,一定要找一个处女做老婆,恐怕女人们要讥讽他,专家学者们也不会支持他,甚至就连一个普通的男子也说他迂腐、笨傻。对于他,女孩子婚前不性这样的传统道德,我想大家不是很难理解,他传统吗?他高尚吗?他聪明吗?如果他是一个很有钱的商业人士,恐怕他背负的罪名又要更多。

同样,如果在一个社会,绝大多数人、或越来越多的人都采纳男女同居关系这样的新道德,而不是婚姻家庭关系的传统道德,那些少数持传统道德的人一定会被更多的人认为脑子进了水,傻冒。现实就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和社会现实表明,人类越来越进入同居时代。想想中国高居不下的离婚率,想想越来越风行的大学生同居,想想我们独生子女政策培养出来的、只知道重视自己感受的独生子女,再想想我们周围很多移民之后却家庭解体的一个又一个事例,你是否对传统的婚姻家庭还有信心? 我们有否必要再向往它?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尽管对待感情、对待性、对待婚姻、家庭,包括男女同居,甚至同性关系的新道德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元,我还是能够感受到,在这些问题上持传统观念的人依旧还是主流,虽然我本人的征婚还没有实质进展,但是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在我这次发帖之后,还是有幸收到一些来信,尽管我也感觉到,一些女生在观念上和我不是一路,但是更多的女生还是向往传统的男女情感,渴望婚姻,希望组建家庭。我手头正好也有一篇材料,那是发表在2006年6月30日《商报》([url]www.bizzweekly.com)上的一篇文章,“绝对多数加人一生只结一次婚”,这里,我摘录其中的一些重要观点:
1、绝对多数加拿大人一生中只结过一次婚,再婚者的人口比率微不足道,2001年,在25岁以上的全国人口中,再婚者人数不到整个结婚人口的1%;
2、婚姻持续的时间越长,婚姻关系愈不容易破裂;
3、在第一次结婚前即已同居的夫妇,离异的可能性比结婚后同居者高50%;
4、孩子是婚姻关系的“粘合剂”,在第一次婚姻关系中,没有孩子的夫妇,离婚的可能性要比有孩子的高73%;
5、绝大多数加拿大人都认为,婚姻属于“人生大事”,直接关系到幸福与否,只有极少数人认为婚姻无足轻重,但后者离婚的可能性,比前者高出约70%;
6、不少人认为,传统的婚姻观念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早已被抛弃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但这只是一个错觉。

我很想知道,离婚以后的加拿大人,又有多少比例的人口再次选择的是结婚成家的婚姻关系而不是同居关系,可惜在这篇文章里,我没有能够找到这样的数据。

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在尝试新道德的新奇和趣味的时候,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相当多的专家、教授、学者,感觉到在他们的社会,男女在情感、两性关系问题上的困惑和迷茫,他们正把目光转而投向东方,认为在那里存在着解决问题的智慧和方法。有趣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却对他们国家的自由和文明,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热情和兴趣,并努力身体力行,这是一个有趣的对比。

我并不是一个禁欲主义者,我崇尚自然主义,我认为人到什么时候就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我没有入教,但是我更倾向于信仰上帝。我主张简单的男女关系。上帝为亚当创造了一个夏娃,而不是两个甚至更多的夏娃,上帝也没有为亚当再造一个亚当,或给夏娃再造一个夏娃。

婚姻上的传统道德更适合于我,它给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坚持这样的道德,不会给我带来附罪感;坚持这样的道德,使得单身的我,在遇到一个我欣赏、喜欢的女子的时候,很多时候都能赋予我信心和勇气前去一试;坚持这样的道德,使得当我向一个女孩表白的时候,自我感觉还是一个童身的男子(虽然我已不是),这样的自我感觉使得我很自然地就能说出一些动人的话语。有这三点,就已足够。

我能否问一个问题?假设有这样一个男子,在商业上他是一位非常成功人士,他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我们暂时不管他婚姻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他单身很久,他需要女人,也从不缺少女人,他发现,和他相处的女人无非是看重他口袋里的银子,她们可以和他在一起,也可以和有钱的别人在一起,终于有一天,他厌恶了这种逢场做戏,他想娶一个单纯的女子,他不知道谁是单纯还是不单纯,于是他登报做了一个这样的广告,“千万富翁寻单纯、美丽处女为妻”,请问,如果你是那样的一位女子,你会不会象网上、报纸上听说到的、如大众主流观点一般去看待他?你会应征吗?
作者: 传统男生    时间: 2006-7-10 12:34
标题: 变革与传统(下)
在婚姻、家庭、情感和两性关系上,我还有一些非传统观点,也许你会觉得比较突然,甚至另类。

。。。。。。
作者: szlh    时间: 2006-7-10 13:21
这个命题帖子写得不错。拍个手。
Post by 传统男生
变革与传统

作者: 雅歌    时间: 2006-7-10 21:51
标题: 观后感
感觉上象进了现代女性择偶讲堂,倒是有点语重心长的味道。一个男同胞可以有如此境界,真是难得。好凤栖梧桐,我想你的慧眼也一定会穿过人群,和她相遇吧。别错过了。遇见以后,就不要再上课了。否则,这世上仁人君子太多了,什么趣儿。
作者: 圆明园    时间: 2006-7-10 22:25
Post by 传统男生

我手头正好也有一篇材料,那是发表在2006年6月30日《商报》(www.bizzweekly.com)上的一篇文章,“绝对多数加人一生只结一次婚”,这里,我摘录其中的一些重要观点:
1、绝对多数加拿大人一生中只结过一次婚,再婚者的人口比率微不足道,2001年,在25岁以上的全国人口中,再婚者人数不到整个结婚人口的1%;
2、婚姻持续的时间越长,婚姻关系愈不容易破裂;
3、在第一次结婚前即已同居的夫妇,离异的可能性比结婚后同居者高50%;
4、孩子是婚姻关系的“粘合剂”,在第一次婚姻关系中,没有孩子的夫妇,离婚的可能性要比有孩子的高73%;
5、绝大多数加拿大人都认为,婚姻属于“人生大事”,直接关系到幸福与否,只有极少数人认为婚姻无足轻重,但后者离婚的可能性,比前者高出约70%;
6、不少人认为,传统的婚姻观念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早已被抛弃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但这只是一个错觉。


基本上是胡说八道.
"绝对多数加人一生只结一次婚", 人口普查没法知道结几次婚. 这个1%从哪来的?

看看加拿大2001人口普查的研究成果. 2006刚做, 没什么结果.
The proportion of “traditional”          families continues to decline

The census counted 5,901,420 married families and 1,158,410 common-law families in 2001. The 1,311,190 lone-parent families
          represented 16% of families in Canada.

http://www12.statcan.ca/english/census01/products/analytic/companion/fam/canada.cfm#traditional_families
More children living with common-law parents
作者: szlh    时间: 2006-7-10 23:39
快改快改。
Post by 圆明园
[/url]

基本上是胡说八道.
"绝对多数加人一生只结一次婚", 人口普查没法知道结几次婚. 这个1%从哪来的?

看看加拿大2001人口普查的研究成果. 2006刚做, 没什么结果.
The proportion of “traditional” families continues to decline

The census counted 5,901,420 married families and 1,158,410 common-law families in 2001. The 1,311,190 lone-parent families
represented 16% of families in Canada.

http://www12.statcan.ca/english/census01/products/analytic/companion/fam/canada.cfm#traditional_families
More children living with common-law parents

作者: 圆明园    时间: 2006-7-10 23:49
Post by szlh
快改快改。
改什么呀?
作者: szlh    时间: 2006-7-10 23:55
我要楼主看你的链接,改他不准确的贴子:rolleyes:
Post by 圆明园
改什么呀?

作者: 圆明园    时间: 2006-7-11 00:03
我到不是跟LZ为难.
这个1%太离铺.  
咱们女皇家里的离婚率都高于60%.
还有www.bizzweekly.com,是个什么报?看不出来.
作者: 圆明园    时间: 2006-7-11 00:04
Post by szlh
我要楼主看你的链接,改他不准确的贴子:rolleyes:
我还以为让我改呢
作者: szlh    时间: 2006-7-11 00:08
我正看到那个1%欢喜,想也没想一下。

最近又热闹。想早睡,那email里一会一封。我得关了收提示功能。要不邮箱要爆了。
Post by 圆明园
我还以为让我改呢

作者: 圆明园    时间: 2006-7-11 00:09
Post by 传统男生

我能否问一个问题?假设有这样一个男子,在商业上他是一位非常成功人士,他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我们暂时不管他婚姻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他单身很久,他需要 女人,也从不缺少女人,他发现,和他相处的女人无非是看重他口袋里的银子,她们可以和他在一起,也可以和有钱的别人在一起,终于有一天,他厌恶了这种逢场 做戏,他想娶一个单纯的女子,他不知道谁是单纯还是不单纯,于是他登报做了一个这样的广告,“千万富翁寻单纯、美丽处女为妻”,请问,如果你是那样的一位 女子,你会不会象网上、报纸上听说到的、如大众主流观点一般去看待他?你会应征吗?
我会觉得他想用千万块钱买单纯、美丽处女为妻,而不是"寻"
作者: 圆明园    时间: 2006-7-11 00:13
Post by szlh
我正看到那个1%欢喜,想也没想一下。

最近又热闹。想早睡,那email里一会一封。我得关了收提示功能。要不邮箱要爆了。

我不用提示功能, 每天盯着.
该睡了. 不然, LZ的媳妇没找到, 跟贴的媳妇跑了.
作者: szlh    时间: 2006-7-11 00:19
你是女的???
我倒走眼了
Post by 圆明园

跟贴的媳妇跑了.

作者: 圆明园    时间: 2006-7-11 01:00
标题: Will This Marriage Last?
http://www.time.com/time/nation/article/0,8599,1209784,00.html

Will This Marriage Last?
A wedding-season guide for handicapping the newlyweds. A variety of factors can lower the odds of divorce to 20%, or raise it to 70%
  By                                   PO BRONSON AND ASHLEY MERRYMAN

Wedding season is here again. Your attendance has been requested. Dust off your finest, buy a well-wrapped gift, and slap on an optimistic smile.   One of the great bystander sports at weddings is looking for clues that forecast whether this couple will last, or whether they'll just become another divorce statistic. You'll keep these thoughts to yourself, but the mental guessing is nearly impossible to turn off. You've got your hunches. You would have more confidence in the wedding if this couple had moved in together for six months to test-drive this relationship. You might not worry that she was raised in a broken home, but you do worry that he was married before. And the groom hasn't darkened a church door in years, but the bride insisted they get married in a chapel — you're not sure what to make of that.

The truth is that some of these factors actually matter, and some do not. Every wedding is haunted by that axiom, "Half of all marriages end in divorce." But it's not a random coin flip. At the time of a couple's wedding, there are factors already present that can raise the odds of divorce to as high as 70%, or lower it to nearly 20%.

  The first thing to keep in mind is that the divorce rate has stabilized. An average couple now has a 57% chance of seeing their 15th wedding anniversary. If they make it that far, most will reach "til death do us part."

Let's group the risk factors into three. The first grouping is the couple's relationship. The second grouping is financial issues. The third grouping is their family history.

  Regarding the couple, their age matters. If they are just out of high school, that's not so good. (No surprise.) The odds improve dramatically if they're at least 25 — but don't assume the older the better. Marrying at age 35 is not any better than age 25.

Most couples today cohabit before they marry. The crucial issue here is whether they moved in together with the full intention to get married, or whether they moved in together just because it was the logical thing to do, since he was always at her place anyway. You might think that living together is a sort of "trial period" that helps prevent bad marriages, since they can break up before taking an oath to each other. But the odds suggest the opposite; they divorce more. Why doesn't this filter work? Very likely, whatever it was that made them not want to get married in the first place ended up becoming a problem long-term.

If the couple has ever invited you over for dinner, you've got a good clue there. Does the groom substantially help with the housework, cleaning, and cooking? If he does, this may b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edictors of all. We don't usually think about this when they are standing at the altar, but the bride will definitely be thinking about it in two years if her husband has left all the chores to her. A man who does housework is also going to be involved in childrearing — another major benefit to the couple.

  If this is a second marriage, for either bride or groom, their odds of divorce are somewhat higher. Remarried families have more complex issues to confront: ex's to deal with, and stepchildren to raise. But this risk is often overstated; a middle-class second marriage has only 3% more risk than a first marriage. Being religious doesn't make a couple happier with their marriage, but it does mean they might try a little harder to stick it out. FYI, among the major religions, Catholics get divorced the least. Protestants the most. But what is really important here is not what religion they are, but how devoted they are to practicing their faith. You're right to worry if the bride insisted they married in the chapel, when the groom really wanted a wedding at the beach.

  Let's talk money. Money helps, a lot — but a relatively small amount of money goes a long way. If this couple will earn a modest $50,000 as a family, their odds of seeing their 15th anniversary jump to 68%. By and large, well-off couples divorce over personality conflicts while poorer couples divorce over alcoholism, physical abuse, and money problems. (Infidelity is a frequent deal-breaker, rich or poor.)

If you've heard that the bride and groom have been hunting for a house to buy, that's a good sign. Homeowners aren't happier in marriage than renters, but there's a permanence to their life — a connection to a community. The house is also a roadblock to divorce, being hard to divide.

Now for the really fun stuff — their families.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parents of the bride and groom. Are they divorced? If so, it's been known for some time that their children are at higher risk of divorce when they marry. It's quite significant — it raises their odds of divorce by 14%. But you need to know a little more before applying this handicap. Before the parents divorced, was their conflict loud and visible to the children? Or was their conflict kept hushed behind closed doors? Surprisingly, it's the children of the latter who are getting divorced. Growing up in a home where they thought everything was fine — until their parents suddenly announced their divorce — leads those children not to trust their relationships.

  Watch the bride and her father as they walk down the aisle. Are they tense with each other? If so, that's bad. Women with poor relationships to their fathers are more likely to get divorced from their husband. That's not the case for the groom — the quality of his relationship to his father does not impact his odds.

By now, all these risk factors probably seem overwhelming. Even worse, it seems that there's very little an engaged couple can do to help themselves. They can't reverse their parent's divorce, and they can't elevate their financial status overnight. They might be able to attend church, but if God hasn't spoken to them, faking it doesn't help.

  But it's not all a fait accompli. There are many things a couple can do to improve their odds. Wait until they're 25, for instance. And a young man can learn to wash a toilet and roast a chicken. He can also learn to change a diaper — it's not that hard.

  If the bride has a poor relationship with her father, her fate's not sealed either. Among those women, those who've created a strong bond with the groom's family counteract their risk.

The couple's expectations are a huge factor in the longevity of their marriage. Couple who have attended premarital classes or counseling cut their odds of divorce by almost a third. We don't know if the classes actually change the couples, or if those couples are already realistic and savvy to the dangers (which is why they were smart enough to take the class). But premarital counseling might be the best wedding gift any newlyweds can receive.

  Bottom line, the weddings you attend this summer are likely to have much better odds of lasting than a coin flip. That's something to relish, when the champagne has run dry and the band covers Kool & The Gang and one of the bridesmaids has run off in tears.
作者: christina5b    时间: 2006-7-11 01:34
标题: 有点可笑
你知道吗?只要花不多的钱,可能一个妓女能变成处女,婚姻的好坏不是由妻子纯不纯洁来决定的,男女都有责任,需要大家共同维护。我认识几个比较年纪大的处女,不是样貌不好,就是性格古怪,不知那位富商是想找处女还是有恋童癖。
作者: szlh    时间: 2006-7-11 10:22
看你居然继续磨蹭了一个小时。媳妇这么宽容?;)
Post by 圆明园
我不用提示功能, 每天盯着.
该睡了. 不然, LZ的媳妇没找到, 跟贴的媳妇跑了.

作者: 圆明园    时间: 2006-7-11 10:51
Post by christina5b
你知道吗?只要花不多的钱,可能一个妓女能变成处女,婚姻的好坏不是由妻子纯不纯洁来决定的,男女都有责任,需要大家共同维护。我认识几个比较年纪大的处女,不是样貌不好,就是性格古怪,不知那位富商是想找处女还是有恋童癖。

就是, 卖油朗独占花魁
还有可能成烈女, 比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妓女里英雄人物多了去了, 羊脂球, 桃花扇,西施,李师师
作者: 圆明园    时间: 2006-7-11 10:53
Post by szlh
看你居然继续磨蹭了一个小时。媳妇这么宽容?;)
瞎扯淡,乐趣无穷啊
作者: szlh    时间: 2006-7-11 10:58
是地是地。怕是怕搅了楼主的正事。要不要换个地方扯?
Post by 圆明园
瞎扯淡,乐趣无穷啊

作者: 圆明园    时间: 2006-7-11 11:08
Post by szlh
是地是地。怕是怕搅了楼主的正事。要不要换个地方扯?
换地方, 换地方.
不过, LZ是红花, 需要绿叶.
作者: 传统男生    时间: 2006-7-17 00:41
标题: 变革与传统(上)
我发的是征婚帖,所以我这里理解的传统是和婚姻家庭相关联,本初的含义有四点:
1、慎重对待自己的情感,在没有确认男女朋友关系之前,可以多认识交往一些异性朋友,但是一旦确认男女朋友关系之后,就必须慎重地对待这段情感和与其他异性的交往;
2、和一个合适的女子组建家庭,和她是婚姻关系,而不是同居关系;
3、一同努力把家庭建设好,把子女教育好,敬老爱幼,保持大家庭的和睦与稳定;
4、男人应该是家庭的顶梁柱(精神上更是),男人要挣钱养家,照顾好女人和孩子,女人要体谅男人。

来加拿大以后,听到、看到不少家庭破裂解体、男女出轨故事,在这里,很多男女朋友之间已经习惯了是一个同居关系,而不是婚姻家庭关系。对于这些现象、故事、新道德,我思考很久,我觉得别人的事情,很多我都能理解,但是就我本人,我依旧向往如上所述的传统的婚姻与道德,那些更适合于我。

我自认为传统,但是我并不认为我就一定比不传统的人更为高尚,就一定比不传统的人更受欢迎。很多持新道德的人,包括老外,风度、修养、职业都要超越于我。上个星期,两件事情对我刺激很大。那是搬家日的前一天,我外出买点日用品然后回家,经过一家老外门前,发现沿街门前的地上堆放了一些弃用的家居物品,还有一台体积不小的电视机,我发现,电视的遥控器是用一根橡皮筋和电视栓在一起,我惊诧很久。我现住verdun区,也几乎一直居住在这里,网上有人发帖说居住在这里的人素质如何如何“了不起”,也经常听人说,对老外对女人,包括对中国女人玩玩的态度嗤之以鼻,可是,我想想自己,如果我也把一台不需要的电视机弃放在路边,我是否也会向那个的老外一样,想起把遥控器和电视机拴在一起?我怀疑自己。

还是上个星期,我驱车外出,经过停牌,正好遇上一个黑人小男孩,八九岁的样子,骑着一辆自行车要过马路,我停车给他让先,过街之后,他已经离路4-5米,还回头朝我挥手谢意。我知道,很多中国人,骨子里是看不上黑人的,可是在那一刻,我觉得这个黑人小男孩的表现要比我平时的一贯表现更好。

社会的道德、规则、礼仪有很多很多,如果我们能给所有这些按照重要程度排出一个先后顺序,并赋予各自权重,然后我们来给每一个人打打分排个顺序,我认为一定有很多很多在对待婚姻、家庭关系上持非传统道德的人,他们的得分要超越于我,所以,我并不认为持传统道德的人就一定更为高尚,包括我。
作者: 传统男生    时间: 2006-7-17 00:42
标题: 变革与传统(中)
在婚姻家庭关系上持传统道德,有时候体会到的并非高尚或高明,而是失落。在现在社会,如果一个男子公开宣称,一定要找一个处女做老婆,恐怕女人们要讥讽他,专家学者们也不会支持他,甚至就连一个普通的男子也说他迂腐、笨傻。对于他,女孩子婚前不性这样的传统道德,我想大家不是很难理解,他传统吗?他高尚吗?他聪明吗?如果他是一个很有钱的商业人士,恐怕他背负的罪名又要更多。

同样,如果在一个社会,绝大多数人、或越来越多的人都采纳男女同居关系这样的新道德,而不是婚姻家庭关系的传统道德,那些少数持传统道德的人一定会被更多的人认为脑子进了水,傻冒。现实就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和社会现实表明,人类越来越进入同居时代。想想中国高居不下的离婚率,想想越来越风行的大学生同居,想想我们独生子女政策培养出来的、只知道重视自己感受的独生子女,再想想我们周围很多移民之后却家庭解体的一个又一个事例,你是否对传统的婚姻家庭还有信心? 我们有否必要再向往它?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尽管对待感情、对待性、对待婚姻、家庭,包括男女同居,甚至同性关系的新道德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元,我还是能够感受到,在这些问题上持传统观念的人依旧还是主流,虽然我本人的征婚还没有实质进展,但是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在我这次发帖之后,还是有幸收到一些来信,尽管我也感觉到,一些女生在观念上和我不是一路,但是更多的女生还是向往传统的男女情感,渴望婚姻,希望组建家庭。我手头正好也有一篇材料,那是发表在2006年6月30日《商报》([url]www.bizzweekly.com)上的一篇文章,“绝大多数加人一生只结一次婚”,这里,我摘录其中的一些重要观点:
1、绝大多数加拿大人一生中只结过一次婚,再婚者的人口比率微不足道,2001年,在25岁以上的全国人口中,再婚者人数不到整个结婚人口的1%;
2、婚姻持续的时间越长,婚姻关系愈不容易破裂;
3、在第一次结婚前即已同居的夫妇,离异的可能性比结婚后同居者高50%;
4、孩子是婚姻关系的“粘合剂”,在第一次婚姻关系中,没有孩子的夫妇,离婚的可能性要比有孩子的高73%;
5、绝大多数加拿大人都认为,婚姻属于“人生大事”,直接关系到幸福与否,只有极少数人认为婚姻无足轻重,但后者离婚的可能性,比前者高出约70%;
6、不少人认为,传统的婚姻观念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早已被抛弃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但这只是一个错觉。

我很想知道,离婚以后的加拿大人,又有多少比例的人口再次选择的是结婚成家的婚姻关系而不是同居关系,可惜在这篇文章里,我没有能够找到这样的数据。

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在尝试新道德的新奇和趣味的时候,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相当多的专家、教授、学者,感觉到在他们的社会,男女在情感、两性关系问题上的困惑和迷茫,他们正把目光转而投向东方,认为在那里存在着解决问题的智慧和方法。有趣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却对他们国家的自由和文明,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热情和兴趣,并努力身体力行,这是一个有趣的对比。

我并不是一个禁欲主义者,我崇尚自然主义,我认为人到什么时候就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我没有入教,但是我更倾向于信仰上帝。我主张简单的男女关系。上帝为亚当创造了一个夏娃,而不是两个甚至更多的夏娃,上帝也没有为亚当再造一个亚当,或给夏娃再造一个夏娃。

婚姻上的传统道德更适合于我,它给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坚持这样的道德,不会给我带来附罪感;坚持这样的道德,使得单身的我,在遇到一个我欣赏、喜欢的女子的时候,很多时候都能赋予我信心和勇气前去一试;坚持这样的道德,使得当我向一个女孩表白的时候,自我感觉还是一个童身的男子(虽然我已不是),这样的自我感觉使得我很自然地就能说出一些动人的话语。有这三点,就已足够。

我能否问一个问题?假设有这样一个男子,在商业上他是一位非常成功人士,他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我们暂时不管他婚姻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他单身很久,他需要女人,也从不缺少女人,他发现,和他相处的女人无非是看重他口袋里的银子,她们可以和他在一起,也可以和有钱的别人在一起,终于有一天,他厌恶了这种逢场做戏,他想娶一个单纯的女子,他不知道谁是单纯还是不单纯,于是他登报做了一个这样的广告,“千万富翁寻单纯、美丽处女为妻”,请问,如果你是那样的一位女子,你会不会象网上、报纸上听说到的、如大众主流观点一般去看待他?你会应征吗?
作者: 传统男生    时间: 2006-7-17 00:44
标题: 变革与传统(下)
在婚姻、家庭、情感和两性关系问题上,我还有一些非传统观点,也许你会觉得比较突然,甚至另类。我总结出十条。
1、离过婚的人当中,有好女人,也有好男人,要看你的决心和眼力了。

2、说说同居。这里,我不想讨论那些追求性体验的观念开放者,观念不同,真的没什么好说。对一些人,包括原先在两性关系上持传统观点的人,多次的情感或一次婚姻失败都有可能使得他/他们对走进或再次走进婚姻十分谨慎起来。对于他/她们,如果谈得来,相互尊重,彼此照顾,倒不如直接居住在一起,这样更简单方便。相反,假如要求他/她们经过充分了解,在确认彼此真的适合之后,然后再次结婚,也许真的是免为其难、太费神费力了,况且,现在感觉合适,谁又能保证今后一定不会再次出现问题,所以,还是同居好,好聚也好散。我想这应该是相当一部分持多同居观念的人的想法。有兴趣的人,可以做一个调查,你不妨问他们一个问题,假如你们在一起同居了很长时间,三年、五年,如果两人还不分开,你是否会考虑跟对方正式结婚?调查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知道,在心灵深处,人是否真的欢迎或拒绝婚姻,人们究竟是排斥婚姻,还是担心相处困难?就我所知,有人同居在一起,生了孩子,甚至两个孩子,在经过十几年同居之后,终于结婚的。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大概不能简单地怀疑他们的生活态度有问题,或者说他/她们不敢或不愿承担责任,毕竟婚姻很多时候也是一场赌博,决定结婚需要勇气。

同居者中,也有一部分人是无可奈何、无从选择的,他/她们是想结婚,可是对方不想结婚,你让他/她们怎么办?离过婚的女人往往面临这样的困扰,如果离婚男士大都不愿再次结婚,或者离婚以后愿再婚的男士在总人数上供不应求,不同居,难道让她独守一生吗?人道吗?如果这样看问题,对待同居者,你是否能多出一份宽容和理解?相反,对那些坚决报着非婚不可态度的人,你是否觉得他/她们还有必要?想想,今天又有多少人还支持一个男子非处女不娶。

中国的男子对于离婚以后带着孩子的女人大都是不能接受的,至少,很多人并不把她们做为结婚的对象,有的男子可能觉得多一个孩子,要多出一分责任、负担、麻烦。也有的人大概会这么想,等再过一两年,拿了身份,何愁回国找不到一个单身甚至未婚的漂亮女子,这样一来,对于那些出了国,却离婚带着孩子的女子,如果遇见一个外国男子,并不介意她带着孩子,愿意接受她,哪怕是同居,她为什么不可以?当然一定又会有人站出来,指责她为什么不找一个老外结婚而是和老外同居,我也想问,请你能不能告诉她,你说的那个老外在哪里?你要让她一个人领着孩子边等边找三年、五年、十年吗?生活毕竟是每个人自己的东西,别人的道德评判,很多时候,真的抵不上自己的切实感受,哪怕是需要。或者,我们能否换个角度考虑问题,能不能有这样一个婚姻中介,把那些愿意接受离婚带着孩子的中国女人,并且也愿意结婚的老外们找出来,这真的是一件大好事。当然,也可能中国女人们还不大乐意呢,对老外,她们也许还要好好挑一挑。

女人如果想结婚:(1)结婚、再嫁都要乘早;(2)可以有男朋友,但是不要轻易同居,同居以后如果你遇到一个愿意接受你的男子,无论通电话,还是出行都很不方便,很可能你会失去机会;(3)没人和你结婚,很多时候是因为你在守株待兔,并没有真正用心去寻找;(4)网上征婚、联谊聚会、婚介公司、朋友推荐都是很好的择偶途径,单身女子俱乐部绝对不是一个好去处,除非它的活动包括教你如何找男朋友;(5)多一点包容的心、多一点爱心,好好修饰自己,无论外表还是内心,你的机会就已经不远;(6)最后,再次强调,如果你想结婚,就不要轻易同居。

3、我听说过老外同居之前去体检的事例,但是我还没有听说两个准备同居的中国人去体检的故事,担愿是我孤陋寡闻。在未来,关于同居也应该会有立法。两性关系形式有多种,最后,不论你选用那种形式,都要遵守一些共同的游戏规则,这些规则不是爱情,也不是忠诚或长久,而是一些诸如自愿、非暴力、无伤害原则,以及关于身体检查、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等方面一些很具体的东西。

4、在加拿大,同性恋合法,同性婚姻合法,换妻俱乐部也已经合法,对于那些坚持传统婚姻道德观的人,这真的不是一个好消息,也许他们更需要心理上做好适应和调整。

5、持不同两性道德的人也可能会走到一起。比如,一个持传统道德的男子也可能爱上一个不想结婚的浪漫多情女子,也许是他做出了让步,也许是在那时,他淡忘了两人原先道德上的差异,他/她们的交往未必就不长久,也未必就不会走向婚姻,这种情况在中国女人和外国男子的交往中也经常出现。但是总体说来,分手的风险还是很大。

6、我认为,婚姻存在的最根本基础在于性的排它性,还有人与人之间对信任和责任感的需求,只要人的这些天性没有改变,两性的婚姻形式恐怕就不会消除,并且永远占据着精神和道德的至高点。

7、爱情是生活的奢侈品,婚姻也是。在中国,一个经济条件一般的男子要想找一个满意的老婆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根本就找不到老婆,对于他们来说,婚姻真的是一件奢侈品。而对于那些有钱有身份的男人,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很多人是女朋友换了一个又一个,按理只同居不结婚似乎更对他们胃口,可是那些名流大佬最终大多还是找了一个女子结婚,这类新闻,网上八卦多了是。还有,82岁和28岁选择的依然是婚姻而不是同居。我们是否可以看得出来,当今,婚姻在两性关系中依旧还是主流,并占据着道德和精神的至高点。对于没钱结婚的人,婚姻是件奢侈品,对于有钱有身份的人,最终还是选择婚姻,好象都是在说明,婚姻其实还是一个好东西,你想,哪有奢侈品不是好东西的?哪有有钱人专挑坏东西的?所以,婚姻的价值应该高于同居的意义,能走向婚姻,都是值得向往和祝福的。

8、选择婚姻并不代表人就一定忠诚于婚姻的要求:专情、保持家庭完整。婚外情是一个让人困扰、颇复杂,又争议的东西,不管怎样,人们对婚外情还是慢慢适应起来,关于婚外情的新道德也必将随之产生,电影《廊桥遗梦》正是向人们询问这个问题。让我们假想,是否会有那么一天,婚姻中的某一方会在心里默默承认,对于他/她爱的另一方,他/她会给予一次婚外情的机会,但只是一次机会。你认为,这样的新道德一定不会产生吗?

9、恋爱的最佳境界是棋逢对手;分手的最好结局是无冤无悔,能做朋友;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应该是婚姻的完美结局。

10、未来,人类在科技、心理学、伦理学、生命科学上的突破一定会帮助他们解决两性关系问题上的几乎全部困扰。当人类真的找到方法使得各种两性关系形式都恰到好处、和平共处的时候,在那一刻,上帝一定会来到人间,参加人类举办的一个盛大庆典,庆典上,他这样说,你们真的了不起,从此,人不再邪恶!

对婚姻之外的东西,多宽容理解,对婚姻的意义和价值依旧推崇,这应该是一个称职婚姻中介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新思维、新道德,个人观点。
作者: 传统男生    时间: 2006-7-17 00:52
标题: 不矛盾
Post by 圆明园
  基本上是胡说八道.
"绝大多数加人一生只结一次婚", 人口普查没法知道结几次婚. 这个1%从哪来的?
看看加拿大2001人口普查的研究成果. 2006刚做, 没什么结果.
The proportion of “traditional” families continues to decline



你仔细想想:
1、"绝大多数加人一生只结一次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结婚以后不离婚,所以一生只结一次婚,另一种情况是,结婚以后有相当比例的人又离了婚,但是离婚的人很少会再次结婚,而是选择其他的两性关系,比如同居。所以,我摘录的那篇文章的核心思想和你这里拷贝的The proportion of “traditional” families continues to decline在后一种情况下并不矛盾。所以在我的原文里,我加了一段“我很想知道,离婚以后的加拿大人,又有多少比例的人口再次选择的是结婚成家的婚姻关系而不是同居关系,可惜在这篇文章里,我没有能够找到这样的数据”。

2、人口普查要想调查一个人结过几次婚,太容易了,问题一设计就出来了。
作者: luc777    时间: 2006-7-17 21:03
传统虽好,但很无趣
作者: candy123chen    时间: 2006-7-19 00: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蒙城华人网 (https://sinoquebec.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