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查看: 3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韓核彈終成北京夢魘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8-12 05: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color="Red"]愛國憤青們津津樂道的韓戰,換來卻是這樣的歷史結果.

信報 2009年8月11日 薛理泰

北韓核彈終成北京夢魘

報載,美國一位高官日前透露,金正日在與訪問平壤的克林頓會晤時,談到了北韓今後同美、中兩國發展關係的不同趨向。這番講話中最令人怵惕的是,北韓明確地流露了可能對中國實行核訛詐的意向。

總結一下金氏講話,顯示幾項要點:

一、北韓經濟窘困,天怒人怨,金氏不求諸於己,反苛責於人,歸咎於北京損人利己的大戰略以及美國實施的制裁;

二、金氏暗示,北韓之所以退出六方會談,旨在擺脫北京的羈絆而已,並非針對美國。他希望直接與美國會談,雙方建立對話關係;

三、一旦美國改變對北韓的政策,平壤將隨時調整外交政策。如果美國對北韓施以援手,北韓將成為對抗中國的最堅強堡壘。

中國被平壤摑一把

北京同平壤的關係的嚴峻性還不止於此。北韓核武器的指向是最敏感的問題,外界揣測只會針對美國、日本或南韓,然而,在稍早同克林頓會談中,金正日的副手故意說漏嘴地流露,北韓核導彈打不到美國,卻可以往西邊打,「我們在西邊的國土也需要保護」。至此,對於有朝一日北韓可能掉轉頭來,將中國作為核訛詐的對象的動向,已經躍然紙上。

早在一九九四年,筆者審時度勢,在南韓首爾出席研討北韓核武器問題的學術會議時指出,未來北韓核武器不可能被用來針對美國,只會被用於對付日本和中國。過去四、五年以來,筆者就此在海外報刊上發表多篇文章,指出在可以預期的將來,北韓不會擁有洲際導彈,同美國又沒有涉及領土或歷史恩怨的帶有民族情結的利害衝突,再說平壤諒也不敢出手對美國發動核攻擊。鑒此,東京或北京最有可能成為北韓核訛詐的對象。惜乎言者諄諄,聽者藐藐。

大陸民眾惑於往昔的宣傳,誤以為中國同北韓人民在韓戰期間「鮮血凝成的友誼」牢不可破,認為北韓會對中國實施核訛詐的說法不啻天方夜譚。百姓持有這種觀點,原不足為訓。至於官員、學者堅持類似觀點,如今被平壤當頭棒喝,一語道破北韓核武器的用途,恰如被平壤猛摑了耳光,就只能怪自己在戰略觀點上「才疏學淺,技不如人」了。

為韓三次承受民族犧牲

中國官員以為,中國核武庫遠非北韓所能相比,何懼北韓挑釁呢?以美國核武庫之強大,在北韓沒有核武器之時,尚且沒有起到威懾作用。威懾主要產生心理反應,不能輕易用數量來衡量。換言之,在北韓核導彈可以覆蓋北京、天津、上海等特大城市之日,能斷言北韓對美國尚且行之有效的核訛詐,轉頭加諸於北京,就不起作用嗎?

在近代史上,中國為了韓國先後三次承受了民族犧牲。在甲午戰爭中,中國因韓國而同日本交戰,失去了台灣,賠款二億三千萬兩白銀,清朝終於一朝傾覆;在韓戰中,中國又因北韓而同聯合國軍隊交戰,損失慘重,又失去了大陸同台灣統一的機會。關於中國為了韓國而第二次承受巨大的民族犧牲,就知者甚少了。

甲午戰爭以後,許多朝鮮士大夫不願做亡國奴,攜帶親友及佃農逃離本國,避居在宗主國中國東北境內。難民後代為了經濟利益,主客異勢,同漢族農民頻頻發生衝突,隨着日本勢力深入東北各地,逐漸成為當地政治的不穩定因素。

一九三一年六月,在吉林省長春縣萬寶山地區,韓裔農民同漢族農民為了爭奪水源,爆發大規模械鬥,參與人數多達五、六千。當地日本派出所介入械鬥事件,以武力庇護韓裔農民。此即轟動一時的「萬寶山事件」,持續成為中國報章的頭條新聞。當時,韓國各大城市爆發排華的暴力事件,殺死了一百多名華僑。

京官不明國際關係規律

隔了數月,關東軍以「萬寶山事件」為藉口之一,悍然發動「九一八事件」。日軍旋即侵佔了整個東北。其後,日軍又相繼在冀東、熱河等地挑釁,兵鋒迅即直指北平、天津。一九三七年底,韓國舉國若狂,舉燈夜遊,「歡慶」日軍攻佔南京。至於屠殺南京平民,日軍各支韓國聯隊的暴行,甚至比日軍有過之而無不及。張學良在其口述回憶錄中把「萬寶山事件」及「中村事件」,並列為開啟日軍全面侵華戰爭的重大禍端。

今後北韓核導彈不免成為高懸在東京、北京城頭上空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北韓核導彈部隊成軍之日,即一個巨大的變數被引入東北亞國際政治之時。

北京官員歷來對平壤諸多不義行為,動輒說「大人不見怪小孩」。但凡明白國際關係的規律,稍知史實,存有血性,不至於會講那些糊塗話。且看他們如何處理北韓核武器對中國國家安全構成的巨大隱患。

史丹福大學國際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5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5-1-26 01:14 , Processed in 0.039965 second(s), 30 queries .